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鄂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8685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鄂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鄂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鄂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识字(三)教学设计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

2、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

3、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教学目的:1、学会“清、气、晴、睛、充、少、情、请”8个生字,会认“保、护、害、做、庄、稼”6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本课,体会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写字的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清、气、晴、睛、充、少、情、请”8个生字,会认“保、护、害、做、庄、稼”6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本课,体会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写字的能力。教学难点:1

4、、学会“清、气、晴、睛、充、少、情、请”8个生字,会认“保、护、害、做、庄、稼”6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2、通过学习本课,体会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写字的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好朋友,大家

5、猜猜他是谁:阔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2、学生猜谜语。3、小青蛙可能在说些什么呢?咱们走进识字(三)去听一听吧。二、自主发现、辨析生字1、同学们,小青蛙给我们带来了好听的儿歌,也把他的一群好朋友带来了,你们想认识吗?2、出示“青、清、晴、情、请”。你们发现了什么?3、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发现。4、教师小结:这些字读音很像,有的还相同,长得也很像,容易弄混,我们如果知道他们的意思就不会弄错了。5、出示课后“读一读,比一比”的内容,让学生读过之后自己选择其中的字进行组词或者说话,相机简单介绍形声字的有关知识。6、小游戏:“送迷路的朋友回家”。青、清、晴、情、请天气()朗心()愉快河水()清我有一双明亮的眼()。()让我来帮助你。三、指导写字1、观察今天要写的字,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青、清、晴、情、请这几个字很相象。)2、自主观察,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呢?(都要写得左窄右宽。)3、在学生的提示下示范写一个字“清”。4、学生描红,练写一个。5、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6、学生自己学着写其它几个字。板书设计:识字(三)清(河里的水真清啊!)睛(“目”不就是我们的大眼睛吗?)晴(太阳出来,送你一个大晴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