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79414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泊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 Cu 64 I 127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电池的放电过程就是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程B. 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其表现形式只有吸热和放热两种C.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更稳定【答案】D【解析】【详解】A化学电池的放电过程就是

2、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A错误;B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其表现形式除吸热和放热外,还有光能、电能等形式,B错误;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说明相同质量的金刚石的总能量比石墨高,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故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C错误;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所具有的总能量比水更低,故冰更稳定,D正确;故答案为:D。2. 下列关于电解精炼铜与电镀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精炼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路中每通过2 mol e-,阳极就会溶解64 g铜B. 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阴极为精铜,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不需要更换C. 在铁制器

3、皿上镀铝,熔融氧化铝作电解质,铁制器皿作阴极,铝棒作阳极D. 电镀过程中电镀液需要不断更换【答案】C【解析】【详解】A.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粗铜中的铁、锌等杂质金属也会失电子溶解,故通过时,溶解的Cu的物质的量小于,故阳极溶解铜的小于,故A错误;B.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粗铜中的铁、锌等杂质金属也会失电子溶解,随电解进行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会降低,故电解过程中电解质需要更换,故B错误;C.阳极为铝棒,铁制器皿作阴极,电解质为熔融氧化铝,阳极为:Al-3e-=Al3+,阴极为Al3+3e-=Al,在铁质器皿上镀铝,故C正确;D.电镀过程中电镀液浓度几乎不变,

4、不需要经常更换,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C。3.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神舟九号成功发射。飞船的能量部分来自太阳能电池,另外内部还配有高效的MCFC型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其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已知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电池放电时,电子经外电路由通氧气的正极流向通氢气的负极B. 电池工作时CO32向正极移动C.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2e=O22H2OD. 负极反应为H2CO322e=CO2H2O,【答案】D【解析】【分析】在燃料电池中,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通入燃料的一极为负极,当电解质为

5、熔融碳酸盐时,在配平电极反应式时需借助CO32-配平,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4e- + 2CO2=2CO32-;负极通入H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e-CO32-=H2OCO2,据此解答。【详解】在燃料电池中,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通入燃料的一极为负极,当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时,在配平电极反应式时需借助CO32-配平,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4e- + 2CO2=2CO32-;负极通入H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e-CO32-=H2OCO2,A. 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原理,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所以外电路电子由通氢气的负极流向通氧气的正极,A项

6、错误;B. 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CO32-向负极移动,B项错误;C. 燃料电池中,正极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C项错误;D. 燃料电池中,负极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反应为H22e+CO32-CO2+H2O,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在燃料电池中,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通入燃料的一极为负极,当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时,在配平电极反应式时需借助CO32-配平,如本题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4e- + 2CO2=2CO32-,需注意正极反应物除了氧气还有二氧化碳,因此正极除了通入氧气,还应通入二氧化碳;负极通入H2,失电子

7、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H2-2e-CO32-=H2OCO2,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4. 依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气的燃烧热H241.8 kJmol1B. 2 mol H2(g)与1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 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低C. 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H571.6 kJmol1D. H2O(g)生成H2O(l)时,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能量【答案】C【解析】【详解】A氢气的燃烧热是指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释放的能量,故氢气的燃烧热H,A错误;B氢

8、气燃烧是放热反应,故2 mol H2(g)与1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 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高,B错误;C由图中可知:2H2(g)O2(g) =2H2O(l) =-571.6 kJmol1,故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H571.6 kJmol1,C正确;DH2O(g)生成H2O(l)时,该过程是物理变化,并没有化学键的断键和形成,D错误;故答案为:C。5. 下列叙述中,正确个数的为( )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电镀过程相当于

9、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银质物品久置表面变暗,是由于发生了电化学腐蚀为了防止钢铁锈蚀,在排放海水的钢铁阀门上用导线连接一块石墨,一同浸入海水中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详解】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说法错误;金属和石墨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电子,靠自由移动的电子定向移动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就是被电解的过程,在电解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变化,说法正确;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例如电解食盐水,说法正确;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是通电情况下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变化,说法错误

10、;银质物品久置表面变暗,是由于发生了化学腐蚀生成了硫化银等物质,说法错误;为了防止钢铁锈蚀,在排放海水的钢铁阀门上用导线连接一块比铁活泼的金属例如锌,一同浸入海水中,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说法错误;则正确的说法有2个,答案选B。6.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A. 稀硫酸与0.1 molL1 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 H57.3 kJmol-1B. 在101 kPa下H2(g)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H285.8 kJmol1C. 已知CH3OH的燃烧热为726.8

11、kJmol1,则有CH3OH(l)O2(g)=CO2(g)2H2O(g) H726.8 kJmol1D. 已知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17.6 g FeS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FeS(s) H95.6 kJmol1【答案】D【解析】【详解】A.酸碱中和是放热反应,故应为负值,故A错误;B.燃烧热指的是101 kPa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定义要点:可燃物必须为1mol,故可以知道H2燃烧生成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 =2H2O(l)=-285.52kJ/mol=-571 kJ/mol,水

1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 =2H2(g)+O2(g)H =+571 kJ/mol,故B错误;C.燃烧热指的是101 kPa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定义要点:必须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CCO2,HH2O(l),热化学方程式中应为液态水,故C错误;D.生成硫化亚铁17.6 g即生成0.2molFeS时,放出19.12 kJ热量,可以知道生成1molFeS(s)时放出95.6 kJ的热量,故D正确。答案选D。7.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不可以用稀硫酸与稀溶液反应B. 若用50mL 0.50molL1NaOH溶液分别与5

13、0mL 0.50molL1盐酸和50mL 0.50molL1H2SO4溶液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不相等C.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可以用保温杯代替简易量热计D. 为了简化装置,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实验中的搅拌器可以用温度计代替【答案】C【解析】【详解】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用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可以用稀硫酸与稀溶液反应,A错误;B可用稀硫酸与稀溶液、盐酸和稀溶液反应测定中和热,且两反应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相等,B错误;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需要做好保温措施,防止热量散失,可以用保温杯代替简易量热计,C正确;D温度计不能用于搅拌,D错误;答案选C。8. 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的

14、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B. 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CuSO4H2C. 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D. 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答案】BC【解析】【详解】A. 铜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铜失去电子,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不会有H2产生,A错误;B. 铜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铜失去电子,石墨电极是阴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则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CuSO4H2,B正确;C. 电解一定时间后,溶液中铜离子浓度逐渐增大,由于Cu2的氧化性大于H,因此Cu2也会在阴极放电生成铜,即阴极上先是H得电

15、子放出H2,后是Cu2得电子析出Cu,C正确;D.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整个电解过程中,起始时H浓度不断减小,随后基本保持不变,D错误。答案选BC。9. 用惰性电极电解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且已知Fe2(SO4)3+Cu2FeSO4+Cu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阴极反应式为:Cu2+2e-Cu,当有Cu2+存在时,Fe3+不放电B. 阴极上首先析出铁,然后析出铜C 阴极上不可能析出铜D. 首先被电解的是Fe2(SO4)3溶液,后被电解的是CuSO4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由反应Fe2(SO4)3+Cu=2FeSO4+CuSO4可知,氧化性:Fe3+Cu2+,

16、则Fe3+得电子能力比Cu2+强,所以,在阴极首先得电子的是Fe3+,当Fe3+存在时,Cu2+不放电,故A错误;B当Fe3+完全反应后Cu2+放电,首先析出铜,故B错误;C由B分析可知,当Fe3+完全反应后Cu2+放电,阴极上可析出铜,故C错误;D因氧化性:Fe3+Cu2+,阴极先是Fe3+放电,后Cu2+放电,故D正确;故答案为D。10. 甲醇燃料电池(DMFC)可用于笔记本电脑、汽车、遥感通讯设备等,它的一极通入甲醇,一极通入氧气;电解质是质子交换膜,它能传导氢离子(H)。电池工作时,甲醇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氧气在电极上的反应是O24H4e=2H2O。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负极的反

17、应式为CH3OHH2O6e=CO26HB. 电池的总反应式是2CH3OH3O2=2CO24H2OC. 电池工作时,H由正极移向负极D. 电池工作时,电子从通入甲醇的一极流出,经外电路再从通入氧气的一极流入【答案】C【解析】【分析】甲醇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CH3OHH2O6e=CO26H,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离子,电极方程式为CH3OHH2O6e=CO26H,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甲醇燃料电池中,甲醇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电池反应式

18、为:2CH3OH3O2=2CO24H2O,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该原电池放电时,氢离子由负极向正极移动,故C错误;D.通入甲醇的一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故答案选C。11. 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和NaCl的混合溶液,阴极和阳极上最先析出的物质分别是( )A. 和B. Ag和C. 和D. Ag和【答案】B【解析】【详解】由于AgNO3和NaCl混合溶液的含有Ag+、H+、Na+三种阳离子,且放电的先后顺序为:Ag+、H+、Na+,故阴极上首先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g+e-=Ag,溶液中的阴离子有:Cl-、OH-、,且放电的先后顺序为:Cl

19、-、OH-、,故阳极上首先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故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和NaCl的混合溶液,阴极和阳极上最先析出的物质分别是Ag和Cl2,故答案为:B。12. 盖斯定律认为能量总是守恒的:化学反应过程一步完成或分步完成,整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若使23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 Q2-Q3-3Q1 kJB. 0.5Q2-0.5Q3-1.5Q1 kJ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已知反应,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可由反应-+3,故=-+3=-()+3()=-,故23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故答

20、案为:D。13. 用铂电极电解100mL HNO3 与 AgNO3的混合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1mol/LB. 2mol/LC. 2.5mol/LD. 3mol/L【答案】B【解析】【分析】铂电极为惰性电极,电解HNO3与AgNO3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阴极发生2Ag+2e-=2Ag、2H+2e-=H2,阳极发生4OH-4e-=2H2O+O2,以此进行计算。【详解】铂电极为惰性电极,电解HNO3与AgNO3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

21、标准状况),n(气体)=0.1mol,由阳极发生4OH-4e-=2H2O+O2可知,生成0.1molO2转移0.4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阴极转移0.4mol电子,则2H+2e-=H20.2mol 0.1mol2Ag+2e-=2Ag0.2mol 0.2mol即n(Ag+)=0.2mol,则原混合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故选B。14. 下列对能量转化的认知中,不正确的是( )A. 电解水生成H2和O2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B. 风力发电时,风能主要转化为电能C. 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 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答案】D【解析】【详解】A电解水生成

22、氢气和氧气的电解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A正确;B风力发电时,风能主要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C物质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主要是热能,故C正确;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电能不能全部转化为光能,故D错误;答案选D。15. 在一定条件下,CH4和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g)+2O2(g)=2H2O(l)+CO2(g) H=-890.31 kJmol-12CO(g)+O2(g)=2CO2(g) H=-566 kJmol-1如果有CH4和CO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62.96 kJ,生成的CO2用过量的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到50 g白色沉淀。则

23、混合气体中CH4和CO的体积比约为A. 12B. 13C. 23D. 32【答案】C【解析】【详解】设燃烧后共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x,混合气体中CH4、C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石灰水过量时只生成碳酸钙,据CaCO3CO2得x=0.5 mol,则:a+b=0.5mol,联立二式,解得a0.2 mol,b0.3 mol,ab=23。16. 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可实现苯转化为环己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多孔惰性电极N接电源正极B. 该装置工作时,质子从甲室移向乙室C. 阴极电极反应为D. 阴极导出的气体增重,则阳极生成(标准状况)气体【答案】AD【解析】【详解】A由

24、题图可知,转化为发生还原反应,故甲室为阴极室,电极M为阴极,接电源负极,则电极N为阳极,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A项正确;B电解装置中,质子(阳离子)从乙室(阳极)移向甲室(阴极),B项错误;C阴极电极反应为,C项错误;D由阴极电极反应可知,阴极导出的气体增重,转移电子,阳极电极反应为,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D项正确;故选AD。17. 如图所示为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程中断裂极性键键B. 过程可用方程式表示为C. 过程中是吸热过程D. 上述过程说明中的氯原子是破坏臭氧层的催化剂【答案】C【解析】【详解】A.过程中转化为和氯原子。断裂极性键键,故A正确;B.根据

25、题图信息可知。过程可用方程式表示为,故B正确;C.原子结合成分子的过程中形成了化学键,是放热过程,故C错误;D.由题图可知中的氯原子是破坏臭氧层的催化剂,故D正确;故答案:C。18. 利用如图装置制取Cu2O,乙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中Cu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Cu+2OH-2e-=Cu2O+H2OB. 甲中通入氧气的电极为负极C. 乙中阴离子向石墨电极移动D. 电路上通过0.5mol电子,可制得0.5molCu2O【答案】A【解析】【分析】甲装置是燃料电池,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O2

26、+2H2O+4e-=4OH-,乙装置为电解池,铜为阳极,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石墨为阴极,阴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甲中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通入氢气的电极是负极,所以乙中Cu是阳极、石墨是阴极。A乙中Cu电极上Cu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Cu的电极反应式是:2Cu+2OH-2e-=Cu2O+H2O,故A正确;B甲中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所以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故B错误;C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则阴离子向Cu电极移动,故C错误;D根据2Cu+2OH-2e-=Cu2O+H2O,电路上通过0.5mol电子,可制得0.2

27、5molCu2O,故D错误;故选A。【点睛】明确判断氢氧燃料电池以及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根据总反应方程式结合电解池原理书写电极反应的产物。19.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i) I2(?)+ H2(g) 2HI(g) H=- 9.48 kJ/mol (ii) I2(?)+ H2(g) 2HI(g) H=+26.48 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反应(i)中的 I2为固态,反应(ii)中的 I2为气态B. 1 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收17.00 kJ热量C. 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D. 254 g I2(g)中通入

28、2gH2(g),反应放热9.48 kJ【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吸收能量,反应放出能量,所以反应中碘的能量高,则反应中碘为气态,中的I2为固态,A错误;B根据盖斯定律,-为,即I2(s) I2(g)H=+35.96kJ/mol,则1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35.96kJ,B错误;C反应的产物都是气态HI,所以二者热稳定性相同, C错误;D反应中碘为气态,即254gI2(g)完全反应放热9.48kJ,D正确;故答案为:D。20. 在科学(Science)中的一篇论文中,圣安德鲁斯的化学家描绘出了一种使用DMSO(二甲亚砜)作为电解液,并用多孔的黄金作为电极的锂空气电池的实验模型,这种实验电

29、池在充放电100次以后,其电池容量仍能保持最初的95。该电池放电时在多孔的黄金上氧分子与锂离子反应,形成过氧化锂,其装置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多孔的黄金作为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B. DMSO电解液能传递Li+和电子,但不能换成水溶液C. 该电池放电时每消耗2mol空气,转移4mol电子D. 给该锂空气电池充电时,金属锂接直流电源正极【答案】A【解析】【分析】该装置为原电池,锂电极作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且已知该电池放电时在多孔的黄金上氧分子与锂离子反应,形成过氧化锂,因此多孔的黄金作为正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 +O2 + 2e

30、-= Li2O2,在原电池中,电子经导线从负极移动向正极,溶液中离子移动导电。【详解】A. 锂电极作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多孔的黄金作为正极,A项正确;B. 电子经导线从负极移动向正极,电子不在溶液中移动,溶液中是离子移动导电,B项错误;C. 该电池放电时,氧气的化合价由0价转化为-1价,消耗1mol氧气,转移2mol电子,但是2mol空气中氧气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则转移电子数小于4mol,C项错误;D. 放电时,金属锂为负极,充电时该电极相当于电解池的阴极,因此给该锂空气电池充电时,金属锂接直流电源的负极,D项错误;答案选A。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

31、分,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21. 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示意如图(A、B为多孔性碳棒)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体积VL。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通入CH4的一端为原电池的负极,通入空气的一端为原电池的正极B. 0V22.4L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C. 22.4 LV44.8 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CH4-8e-2H2O=CO2+8H+D. V33.6 L时,溶液中只存在阴离子【答案】CD【解析】【详解】A. 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一端为原电池的负极,通入

32、空气的一端为原电池的正极,故A正确;B. 当0V22.4L时,0n(CH4)1mol,二氧化碳不足量,则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钾,电池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故B正确;C. 当22.4 LV44.8 L时,1n(CH4)2mol,在氢氧化钾碱性条件下生成KHCO3和K2CO3溶液,所以负极反应生成CO和HCO,故C错误;D. 当V=33.6L时,n(CH4)=1.5mol,溶液中溶液中存在阴离子CO和HCO,同时肯定存在阳离子K+,故D错误;答案选CD。22. 某学生欲完成2H+Fe=Fe2+H2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 )A. B. C. D.

33、 【答案】B【解析】【详解】A 该装置是电解池,C是阳极,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Fe是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故总反应为:2H2O2H2+O2,A不合题意;B该装置是原电池,Fe是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Ag是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故总反应为:2H+Fe=Fe2+H2,B符合题意;C该装置是电解池,左边Ag是阳极,电极反应为Ag-e-+Cl-=AgCl,右边Ag是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故总反应为:2Ag+2H+2Cl- H2+ 2AgCl,C不合题意;D该装置是原电池,Fe是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

34、+,Ag是正极,电极反应为:+4H+3e-=2H2O+NO,故总反应为:3Fe +8H+2=3Fe2+4H2O+2NO,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23. 如下图所示的装置,C、D、F、X、Y都是惰性电极,E为铁棒。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源B极是负极B. 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应该是Cu,电镀液是AgNO3溶液C. 甲、乙装置的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 :2D. 装置丁中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答案】C【解析】【详解】A电解滴入酚酞的氯化钠溶液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导致

35、阴极附近显碱性,所以阴极附近溶液显红色,在F极附近显红色,所以F极是阴极,则B极是负极,A正确;B电镀时,镀层金属作阳极,镀件作阴极,电解质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和阳极材料是相同元素,所以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应该是Cu,电镀液选是AgNO3溶液,B正确;C电解硫酸铜溶液时,E为阳极且Fe作电极,故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无单质生成,C错误; D电解池工作时,溶液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装置丁中,X极是阳极,Y极是阴极,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向阴极移动,由此证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D正确;故答案为:C。24.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36、在酸性环境下,钢铁只能发生析氢腐蚀B. 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C. 轮船船壳水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 铜铁交接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3e=Fe3,继而形成铁锈【答案】C【解析】【详解】A、在酸性环境下,钢铁也可能直接发生化学腐蚀,A错误;B、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B错误;C、锌的金属性强于铁,与铁构成原电池时,锌是负极,铁是正极被保护,因此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正确;D、在原电池中铁只能失去2个电子,转化为亚铁离子,D错误;答案选C。25. 已知:2H2O(l)=

37、2H2(g)O2(g) H571.0kJ/mol。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下:过程:2Fe3O4(s)=6FeO(s)O2(g) H313.2kJ/mol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程中每消耗232gFe3O4转移2mol电子B. 过程热化学方程式为:3FeO(s)H2O(l)=H2(g)Fe3O4(s) H128.9kJ/molC. 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依次是:太阳能化学能热能D. 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成本低、产物易分离等优点【答案】BC【解析】【详解】A.首先根据算出的物质的量,再来看题目给出的过程I,2mol在反应中一共转移

38、了4mol电子,则每消耗1mol时转移2mol电子,A项正确;B.过程I吸收的能量小于总反应吸收的能量,则过程II也一定是吸热的,即,B项错误;C.过程I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化学能,过程II还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C项错误;D.该过程使用太阳能,因此成本低,且产物容易分离,D项正确;答案选BC。三、非选择题(共45分)26. 分别取40 mL的0.50 molL1盐酸与40 mL的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 mol 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NaOH溶液

39、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2)从实验装置上看,可知下图装置中缺少的仪器是_。(3)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近似认为0.55molL1的NaOH溶液和0.50 molL1的盐酸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则中和热H_(取小数点后一位)。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实验量取盐酸时误取了浓硫酸c.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盐酸溶液的温度(4)实验中改用50mL0.50molL-1的盐酸跟40mL0.55molL-1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_(填

40、“相等”或“不相等”),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或“不相等”)。(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答案】 (1). (2). 环形玻璃搅拌棒 (3). -51.8kJ/mol (4). ac (5). 相等 (6). 不相等 (7). 偏小【解析】【分析】(1)根据中和热的定义是以生成1mol的H2O时释放的热量来确定其热化学方程式;(2)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3)先根据表中测定数据计算出混合液反应前后的平均温度差,再根据Q=cmT计算出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后计算出中和热;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可知

41、,结果偏小,即下列属于导致结果偏小的原因;(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分析;(5)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吸热;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详解】(1)中和热是指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 mol 水时释放的热量,故表示稀硫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 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3)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05,反应后温度为:23.2,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5;第2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3,反应前后温度差

42、为:3.1;第3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55,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05;40mL的0.50mol/L盐酸与40mL的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为:m=80mL1g/cm3=8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80g=1.036kJ,即生成0.02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036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036kJ =-51.8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故答案为:-51.8kJ/mol;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可知,结果偏小,即下列属于导致结果偏小的原因: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43、,即散失的热量增多,故导致实验结果偏小,a符合题意;b实验量取盐酸时误取了浓硫酸,浓硫酸溶解过程为放热过程,故导致实验结果偏大,b不合题意;c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盐酸溶液的温度,由于温度计中含有NaOH溶液导致局部中和反应,测量的盐酸初始温度偏高,故实验结果偏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4)由于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50mL 0.50mol/L盐酸跟4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若用500mL0.50mol/L盐酸跟40mL

44、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加,所放出的热量偏高,即放出热量不相等;故答案为:相等;不相等;(5)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答案为:偏小。27. ()丙烷是一种优良的燃料。试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 mol H2O(l)放出553.75kJ的热量,写出表示丙烷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2)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新型燃料,应用前景广阔。1 mol 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1 455 kJ的热量。若1 mol丙烷和二甲

45、醚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共放出1 645 kJ的热量,则混合气体中,丙烷和二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CH4、H2、C都是优质的能源物质,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3 kJmol1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C(s)O2(g)=CO2(g) H393.5 kJmol1(1)在深海中存在一种甲烷细菌,它们依靠酶使甲烷与O2作用产生的能量存活,甲烷细菌使1 mol甲烷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的能量_(填“”“”或“”)890.3 kJ。(2)甲烷与CO2可用于合成合成气(主要成

46、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H4CO2=2CO2H2,1 g CH4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 kJ的热量,则:能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_(填字母)。ABCD若将物质的量均为1 mol的CH4与CO2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体系放出的热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CH4的转化率为_(用小数表示,保留2位小数)。(3)C(s)与H2(g)不反应,所以C(s)2H2(g)=CH4(g)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量,但通过上述反应可求出C(s)2H2(g)=CH4(g) 的反应热H_。(4)目前对于上述三种物质的研究是燃料研究的重点,下列关于上述三种物质的研究方向中可行的是_(填字母)。A寻找优质催化剂,使C

47、O2与H2O反应生成CH4与O2,并放出热量B寻找优质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使CO2分解生成碳与O2C寻找优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合成气(CO、H2)D将固态碳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答案】 (1). C3H8(g)+5O2(g)=3CO2(g)+4H2O(l) =-2215kJ/mol (2). 1:3 (3). = (4). D (5). 0.63 (6). -74.8 kJmol-1 (7). C【解析】【分析】() (1)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和反应热与物质的量成正比进行计算,确定表示丙烷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假设1 mol丙烷和二甲醚的混

48、合气体中含有丙烷为xmol,则二甲醚为(1-x)mol,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共放出1 645 kJ的热量,则有:2215 kJ/mol +1455 kJ/mol (1-x)=1645kJ,解得:x=0.25mol,即可求出丙烷和二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1)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有关,故甲烷细菌使1 mol甲烷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的能量等于890.3kJ;(2) 根据1 g CH4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 kJ的热量,故1molCH4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1615.46 kJ=247.46kJ,据此解题:A该过程是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故反应物总能

49、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但图中数值不对,A错误;B该过程是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故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B错误;C该过程是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故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但图中数值不对,C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D图中的数值和能量相对大小均正确,D正确;根据甲烷与C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 ,解得:x=0.63mol,故甲烷的转化率=0.63,故答案为:0.63;(3) 根据盖斯定律并结合反应,可知反应C(s)2H2(g)=CH4(g)可由+-,即可求出反应C(s)2H2(g)=CH4(g) 的反应热。(4) A甲烷与氧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可知CO2与H2O反应生成CH4和O2为吸

50、热反应,A错误;B使CO2分解生成碳与O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常温下不能发生,B不正确;C大气中的CO2和海底开采的CH4合成合成气(CO、H2),具有可行性,利用优质催化剂、太阳能实现转化,C正确;D将固态碳合成C60,以C60作燃料,产物相同,研究方向不可行,D错误。【详解】() (1)燃烧热是指1mol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热量,已知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 mol H2O(l)放出553.75kJ的热量,又知1mol丙烷完全燃烧生成4molH2O,故表示丙烷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3H8(g)+5O2(g)=3CO2(g)+4H2O(l) =4-553.75kJ/mol=-2215kJ

51、/mol,故答案为:C3H8(g)+5O2(g)=3CO2(g)+4H2O(l) =-2215kJ/mol;(2)假设1 mol丙烷和二甲醚的混合气体中含有丙烷为xmol,则二甲醚为(1-x)mol,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共放出1 645 kJ的热量,则有:2215 kJ/mol +1455 kJ/mol (1-x)=1645kJ,解得:x=0.25mol,故混合气体中,丙烷和二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x:(1-x)=0.25:(1-0.25)=1:3,故答案为:1:3;()(1)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有关,故甲烷细菌使1 mol甲烷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

52、的能量890.3 kJ,故答案为:=;(2) 根据1 g CH4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 kJ的热量,故1molCH4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1615.46 kJ=247.46kJ,据此解题:A.该过程是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故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但图中数值不对,A错误;B. 该过程是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故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B错误;C. 该过程是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故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但图中数值不对,C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D图中的数值和能量相对大小均正确,D正确;故答案为:D。根据甲烷与C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 ,解得:x=0.63mol,故甲烷的转

53、化率=0.63,故答案为:0.63;(3) 根据盖斯定律并结合反应CH4(g)2O2(g)=CO2(g)2H2O(l) H890.3 kJmol1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 C(s)O2(g)=CO2(g) H393.5 kJmol1,可知反应C(s)2H2(g)=CH4(g)可由+-,故反应C(s)2H2(g)=CH4(g) 的反应热H(571.6 kJmol1)+( 393.5 kJmol1)-( 890.3 kJmol1)=-74.8 kJmol1,故答案为:-74.8 kJmol-1;(4) A甲烷与氧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可知CO2与H2O反应生

54、成CH4和O2为吸热反应,A错误;B使CO2分解生成碳与O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常温下不能发生,B不正确;C大气中的CO2和海底开采的CH4合成合成气(CO、H2),具有可行性,利用优质催化剂、太阳能实现转化,C正确;D将固态碳合成C60,以C60作燃料,产物相同,研究方向不可行,D错误;故答案为:C。28. 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一个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2)铁电极为_(填“阳极”或“阴极”),石墨电极(C)的电极反应式为_。(3)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氧气参加反

55、应,则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_g。假设乙装置中氯化钠溶液足够多,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mL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阳离子交换膜左侧溶液质量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变化了_g。(4)若将乙装置中铁电极与石墨电极位置互换,其他装置不变,此时乙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式为_【答案】 (1). CH3OCH3-12e-+16OH = 2+11H2O (2). 阴极 (3). 2Cl-2e- = Cl2 (4). 12.8 (5). 增大 (6). 0.88 (7). Fe+2H2OFe(OH)2+H2【解析】【分析】(1)原电池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投入氧气的一极为

56、正极,负极甲醚失电子被氧化生成碳酸根离子;(2)铁电极连接原电池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石墨为阳极,氯离子放电被氧化生成氯气;(3)据串联电池中转移电子数相等得氧气、氢气和铜的关系式为:O2-2H2-2Cu计算;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计算乙装置中阳离子交换膜左侧溶液质量变化;(4)若将乙装置中铁电极与石墨电极位置互换,Fe作阳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详解】(1)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属于原电池,投放燃料的电极是负极,投放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所以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负极上甲醚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H3OCH3-12e-+

57、16OH = 2+11H2O,故答案为:CH3OCH3-12e-+16OH = 2+11H2O;(2)乙池有外接电源属于电解池,铁电极连接原电池的负极,所以是阴极,则石墨电极是阳极,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 = Cl2,故答案为:阴极;2Cl-2e- = Cl2;(3)根据串联电池中转移电子数相等得氧气、氢气和铜的关系式为:O2-2H2-2Cu,设生成氢气的分子数是x,生成铜的质量是y:, 解得:x=12.8g,根据串联电池中转移电子数相等得氧气、氢气的关系式为:O2-2H2,设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是xmol, 解得:x=0.02,所以消耗0.022=0.04mol

58、氢离子,则乙装置中阳离子交换膜右侧进入左侧的钠离子也为0.04mol,所以乙装置中阳离子交换膜左侧溶液质量将增大0.04mol23g/mol-0.04mol1g/mol=0.88g故答案为:12.8 g;增大;0.88;(4)若将乙装置中铁电极与石墨电极位置互换,Fe作阳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则电解总方程式为Fe+2H2OFe(OH)2+H2;故答案为:Fe+2H2OFe(OH)2+H2。29. ()用下图装置进行电解实验(a、b、c、d均为铂电极),供选择的有4组电解质溶液,要满足下列要求:组别A槽B槽1NaOHCuSO42AgNO3CuCl23Na2SO4AgN

59、O34NaClAgNO3工作一段时间后A槽的pH增大,B槽的pH减小。b、c两极上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1)应选择的电解质溶液是上述四组中的第_组。(2)当b极上析出7.1 g电解产物时,a极上析出产物的质量为_g;若B槽电解质溶液为500 mL,且忽略电解前后电解液的体积变化,则此时B槽中的c(H)比电解前增加了_mol/L。()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自来水消毒剂。ClO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实验室以NH4Cl、盐酸、NaClO2为原料制备ClO2流程如下:已知:电解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NH4Cl2HClNCl33H2,NCl3中氮元素为3价。(1)写出电解时阳极的

60、电极反应式_。(2)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3)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_(填标号)a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答案】 (1). 4 (2). 2g (3). 0.4 (4). +3Cl- 6e-=NCl3+4H+ (5). Cl-、OH- (6). C【解析】【分析】()工作一段时间后A槽pH值上升,B槽的pH下降。b、c两极上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惰性电极电解,根据电解质溶液可以分别得出各组溶液的电极反应和电极现象,依据电极反应和电极过程中溶液PH变化分析判断;()电解NH4Cl、盐酸、NaClO2混合液生成NCl3和H2,反应方程式为:NH4Cl+2HC

61、l NCl3+3H2;然后NCl3与NaClO2发生反应NCl3+3H2O+6ClO2-=6ClO2+3Cl-+3OH-+NH3获得ClO2,据此解题:(1)根据电解反应中 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根据NCl3与NaClO2发生反应NCl3+3H2O+6ClO2-=6ClO2+3Cl-+3OH-+NH3获得ClO2,可以确定溶液X中所含的阴离子;(3)由信息可以知道,ClO2易溶于水,所以不能利用水溶液吸收,氨气为碱性气体,据此判断。【详解】()1组、A槽是电解水,氢氧化钠溶液PH增大,b电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B槽电解硫

62、酸铜溶液,溶液PH减小,c电极为阴极,电解反应为:Cu2+2e-=Cu,依据电子守恒可知,b、c两极上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不相等:2组、A槽是电解硝酸银,溶液PH减小,b电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B槽电解氯化铜溶液,溶液PH减小,c电极为阴极,电解反应为:Cu2+2e-=Cu,依据电子守恒可知,b、c两极上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不相等:3组、A槽是电解水,硫酸钠溶液PH不变,b电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B槽电解硝酸银溶液,溶液PH减小,c电极为阴极,电解反应为:4Ag+4e-=4Ag,依据电子守恒可知,b、c两极上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相

63、等:4组、A槽是电解氯化钠,氯化钠溶液PH增大,b电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B槽电解硝酸银溶液,溶液PH减小,c电极为阴极,电解反应为:4Ag+4e-=4Ag,依据电子守恒可知,b、c两极上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依据上述分析可知,符合条件的是第4组;故答案为:4;a、4H+4e-=2H2;b、4Cl-4e-=2Cl2;当b极上析出7.1g电解产物为氯气物质的量为0.1mol,a极上析出产物为氢气,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氢气的质量为0.1mol2g/mol=0.2g;若B槽电解质溶液500mL,且忽略电解前后电解液的体积变化,电解过程中氢氧根离子减少和氢

64、离子增加相同,依据电子守恒和电极反应可以计算得到,4OH-4e-=2H2O+O2电子转移0.2mol消耗氢氧根离子0.2mol,溶液中增加氢离子为0.2mol,则此时B槽中的c(H+)比电解前增加了=0.4mol/L,故答案为:2g;0.4;()(1)NH4Cl+2HClNCl3+3H2,假设NCl3中氮元素为+3价,电解时阴极上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阳极上电极反应等于总反应式减去阴极反应式,故阳极上的电极反应为:+3Cl-6e-=NCl3+4H+,故答案为:+3Cl-6e-=NCl3+4H+;(2)根据NCl3与NaClO2发生反应NCl3+3H2O+6ClO2-=6ClO2+3Cl-+3OH-+NH3获得ClO2,可以确定溶液X中所含的阴离子为:Cl-、OH-,故答案为:Cl-、OH-;(3)AClO2易溶于水,不能利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氨气,A错误;B碱石灰不能吸收氨气,B错误;C浓硫酸可以吸收氨气,且不影响ClO2,C正确;DClO2易溶于水,不能利用水吸收氨气,D错误;故答案为: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