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7838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指导方案二教学目标 1积累12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认识相关的5个生字。 2能按结构归类,通过归类巩固认字;能发现每组字的偏旁,并尝

2、试写出几组这样的字,拓展识字。 3复习汉语拼音,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字音。 4了解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汉字。 5能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悯农(其二),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 6在师生共读故事拔萝卜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学重点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3、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能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悯农(其二),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教学难点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

4、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

5、生积累足够的“米”。在师生共读故事拔萝卜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课前准备 1课件、字母和相关的生字卡片,小羊、青草、老爷爷和老婆婆头饰等。(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复习古诗 1过渡: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羊羊小队一起连闯四关,你们高兴吗?我们在古诗海洋中采撷的那朵最美的浪花,你们背给爸爸妈妈听了吗? 2指几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3小结:小朋友们背诵得可真好!这节课,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故事王国,一起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 设计意图: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将背诵过的古诗经常复习,会加深学生永久记忆。 二、初读故事,整体

6、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自己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做上标记。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读音。 3同桌一起读故事,注意读音。 4教师指导朗读。 5朗读比赛。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教师要给予学生信心与鼓励,让他们敢于独立阅读,进而喜欢独立阅读。这样才能将阅读兴趣从课堂引向课外。 三、复述故事,拓展思维 指导学生按下面的提问进行复述。 课件出示: 1老公公叫谁来帮忙了?(老婆婆) 2老婆婆叫谁来帮忙了?(小姑娘) 3小姑娘会怎么说呢?(来了来了) 4接着谁来了?(小狗) 5小狗会怎么说呢?(汪汪汪,来了来了) 6小狗喊谁?(小

7、猫) 7小猫会怎么说呢?(喵喵喵,来了来了) 8猜猜看,后来怎么样了?(萝卜拔出来了) 小朋友真棒,有谁能告诉老师,萝卜是谁拔出来的呢?对了,大家一起把萝卜拔出来了,大家的力量真大! 设计意图:利用提问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同时在复述过程中更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四、指导表演,感受道理 1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表演,提醒学生注意: (1)拔萝卜的动作和表情。 (2)喊人的动作和对话。 (3)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的走路动作。 2个别小组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分享收获 回家把这个故事读给你最喜欢的人

8、听。 设计意图:孩子都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知识也不例外。孩子会在分享中加深感悟,激发兴趣。教学反思 这节课给了我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在今后进行语文园地教学时,要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刚入学的小学生,好动爱玩,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他们的观察和想象中,客观世界是拟人化的世界,大至一片森林,小至一个小动物,在他们眼里,都是有情感有智慧的精灵。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组织教学,也就抓住了教学成功的关键。创设情境的做法尤为适用。本次语文园地的教学就利用孩子最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创设了“羊羊小队PK赛”的情境,让学生进行闯关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激起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完成了巩固音节、区分结构等教学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