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69092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九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检测【3年模拟】A组基础题组时间:35分钟分值:62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公元前5世纪兴起的雅典智者学派认为,哲学重点要解释的是人,世界上并不存在每个人都必须服从的普遍真理,“只要掌握了雄辩术,一切观点都可以自我辩解”。智者学派的盛行()A.促进了古雅典自由主义的发展B.健全了直接民主的政治体制C.强化了对城邦公共秩序的维护D.提升了公民个体的道德修养答案A 根据题干“并不存在每个人都必须服从的普遍真理一切观点都可以自我辩解”可见古希腊智者学派主张思想自由,反对权威,体现了自由主义的发展倾向,A项正确;题干信息未涉及民主

2、政治体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维护城邦公共秩序,排除C项;智者学派注视人的作用,忽视道德,排除D项。2.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置犍为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这些措施()A.说明中央集权趋于弱化B.体现出王国问题更加严重C.有利于汉代疆域的拓展D.反映出贵族政治局部复活答案C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在西南地区设郡、县,置都尉、县令,并配合当地的习俗、惯例,拉拢、利用当地上层管理西南地区,这些措施有利于拓宽汉代疆域,C项符合题意;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加强管理,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排

3、除A项;由当地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县令,是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与王国问题无关,也不是贵族政治在国家管理中局部复活,排除B、D两项。3.有史料记载,751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间的怛逻斯之战中,唐朝战俘将造纸术传到非洲和欧洲。但据杜环(735812年)经行记记载,此战唐朝战俘中没有造纸工匠。近年有中亚学者指出,此战前造纸术既以和平方式传入中亚,10世纪时传入叙利亚、埃及和摩洛哥。由此可知()A.经行记作为第一手史料更为真实可信B.中亚学者研究结论形成较晚因而更加可靠C.文献记载和历史研究必须经考古发现证实D.西亚人在造纸术西传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答案D材料中的“史料记载”和“中亚学者”都提到造纸术

4、曾传到中亚地区,再由中亚传入非洲和欧洲,而西亚是连接中亚和欧洲的桥梁,由此可以推知西亚人在造纸术西传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D项正确。经行记是唐朝杜环所作的游记,并不是第一手史料,排除A项;历史研究的可靠性与研究者所用的史料等有关,与研究结论形成时间无关,排除B项;考古发现只是证实历史真相的手段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手段,C项说法绝对,排除C项。4.宋代的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同的,南方增长极快。南宋末年,临安府九县人口达到124万,尚不包括不下十万人的军队,以及为数众多难以统计的流动人口。而同时期,伦敦只有2万人,巴黎有4万人,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也不过10万人。这主要反映了宋代()A.政治中

5、心东迁的趋势B.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C.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D.小农经济较之庄园经济更稳定答案C材料提到,宋代的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同的,南方增长极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反映了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此主旨不符,排除。名师点睛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5.有学者粗略估计,在15401644年的一百年间,从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有7500吨左右,约占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

6、在15701644年间,美洲白银总共约有12620吨流入中国,约占美洲产量一半。白银流入中国反映了()A.明朝废止重农抑商政策B.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C.明朝商品经济成为主流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答案B日本和美洲流入中国的白银大量增加,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故B项正确。明朝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明朝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白银早在唐朝时期就已成为流通货币,排除D项。6.清朝前中期,欧洲瓷商为保证销量,在向中国订制外销瓷时会提供绘图式样。右图是一款中国工匠按式样烧制的瓷盘,中间的葫芦图形上部为马丁路德的画像,下部是耶稣基督在给门徒讲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7、()瓷盘可证明欧洲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新航路的开辟便利了中西方的贸易这些商人看重新教群体带来的市场中国工匠加入了我国传统审美元素A.B.C.D.答案D欧洲瓷器商人直接向中国订购瓷器,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逐渐连为一个整体;瓷盘上绘有马丁路德的画像及耶稣基督给门徒讲道的画面,反映了当时欧洲瓷器商人对新教群体市场的关注;瓷器图案既有西方宗教内容,也融合了葫芦图形等中国元素,说明中国工匠加入了我国传统审美元素。符合题意,D项正确。欧洲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始于晚清,与材料时间不符,且瓷盘绘制的图案也与经济侵略无关,排除含的A、B、C三项。7.斯文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美

8、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过去四千年的棉花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这样跨全球的体系。过去也从来没有过,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作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使用。可见,作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A.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B.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D.促进了欧洲生产方式巨大变革答案A从材料信息可知,欧洲人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作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使用,欧洲人依靠全球商业网获取更多财富,从而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进程,故选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

9、界市场基本形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早期殖民扩张,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欧洲人通过棉纺织品贸易将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但并没有强调此商业网造成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落后,排除C项;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欧洲生产方式依然是手工劳动,并未发生巨大变革,排除D项。8.“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16、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A.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B.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C.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D.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答案D工业

10、资本取代商业资本是通过工业革命完成的,故A项错误;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是殖民扩张的需要,故B项错误;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标志是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法国,故C项错误;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D项正确。9.1930年,梅兰芳远渡重洋,在纽约唱响汾河湾,众多美国人疯狂抢购戏票,五美元的票被炒到十六美元,创下那个年代百老汇的天价。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股票投机热潮的推动B.民众的购买力得到提高C.文化娱乐迎合了大众心理D.美国人民仰慕东方文化答案C本题以梅兰芳的戏曲在美国大受欢迎设置历史情境,考查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同时

11、考查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及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着重考查唯物史观这一核心素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民众渴望逃避和解脱,由此出现了众多美国人疯狂抢购梅兰芳戏票的现象,即文化娱乐迎合了大众心理,故C项正确;此时股票泡沫已经破灭,故A项错误;此时民众的购买力低下,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美国人民仰慕东方文化,故D项错误。10.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新的社会流动,内容大致包括含义相左的“向上”和“向下”两个方面内容,从职业分层角度看,社会流动出现明显的向上流动的趋向。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

12、化明显加速B.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连为一体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显现D.新科技革命助推社会结构的调整答案D由于科技进步,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即生产结构、生产过程、生产规模和生产组织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生产自动化的采用和发展,助推社会结构的调整,大大扩展了许多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高级”职业的需求,社会流动出现明显的向上流动的趋向,故D项正确。11.甘蔗原产自印度,蔗糖原本是王室贡品或贵族奢侈品。1618世纪甘蔗被探险家和殖民者带到巴西、海地等地区,由非洲黑奴大量种植,制成蔗糖销往世界各地,18世纪末蔗糖已成为大众均能承受的调味品。这主要是因为()A.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B.洲际间的经济联

13、系日益密切C.全球性市场的基本形成D.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国家差距答案B材料信息显示蔗糖原是奢侈品,甘蔗传到美洲以后,得到大量种植并制成蔗糖销往世界各地,使蔗糖在18世纪末成为大众均能承受的调味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得益于新航路开辟以后洲际间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物种传播与交流使蔗糖由奢侈品变为普通大众也能够承受的调味品,这并非蔗糖生产技术的提高导致的,也不能体现国家间贫富差距的缩小,排除A、D两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全球性市场基本形成,故C项排除。12.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

14、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A.削弱了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B.打击了荷兰的商业霸权地位C.成就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D.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答案B本题以英国航海条例中的规定作为背景材料,考查英国与荷兰的殖民争夺,同时考查考生理解并辨析历史信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着重考查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材料中英国政府明确规定北美殖民地的物产只供应英国,其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旨在打击掌握海上商业霸权的荷兰的利益,故B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英国世界工厂地

15、位是在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确立的,故C项错误。13.下面为欧洲主要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图(13001900年)。对此图解释正确的是()A.新航路开辟加快意大利城市化发展B.长期的分裂和战乱阻碍法国城市化C.近代欧洲各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D.殖民活动和工业化推动英国城市化答案D由图可知,英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在15世纪中期超过法国,在17世纪中叶超过意大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得益于英国早期殖民活动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故D项正确。由图可知,15世纪新航路开辟时期,意大利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在不断下降,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和大革命时期的动荡导致法国城市化进程缓慢,故B项不符合史实

16、;由图可知,意大利的城市化进程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故C项错误。14.来自异域的糖和咖啡、茶、巧克力一起,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也使糖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糖()A.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B.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C.促进了世界的文化交流D.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答案D本题以欧洲饮食结构变化为命题情境,考查殖民扩张,旨在考查考生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阐释历史事实的能力,题干与选项体现了历史解释素养。亚洲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

17、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并催生了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可见这一技术的传播引发美洲及欧洲的双重变化,故选D项;其余三项都不足以概括全部材料信息,故排除。解题技巧选择题选项中如果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被包含的选项可以排除。如本题各错误项都只是世界历史进程发展的表现之一。二、非选择题(共20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从1685年到1757年间,到中国贸易的欧美各国商船有312艘,三大海关只留广州一关后,西方各国来中国的船只仍在增加,从1758年到1838年的80年间,到中国海关贸易的外国商船共达5107艘,其中大多数为西方商船。随着西方来华贸易船只的不断增加,贸

18、易额也迅速上升。1762年,欧美诸国对华海上贸易总值为白银5545847两,1805年达23517102两,40年间增长了3.2倍。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西贸易活动中,西方诸国都表现了偏重中国物品的倾向,使中国常常处于贸易的出超地位,因而西方国家便千方百计地寻求改变他们对华贸易的入超地位。张增香试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色材料二1873年主要进、出口货分别在进、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进口货鸦片棉纺织品毛织品其他杂货39.2329.108.0423.63出口货茶叶丝及丝产品糖其他杂货50.6840.542.346.44(注:在进口杂货中占重要位置的有米、鱼介海产品、煤油和糖,生产工具仅机器一项货值很

19、小,在出口杂货中占重要位置的有棉花、毛类、草帽缏等数项)整理自姚贤镐十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前期清朝对外贸易状况的形成原因。(10分)(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中国经济结构产生的影响。(10分)答案(1)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从美洲掠夺大量金银;中国手工业技艺先进,产品深受西方国家欢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影响;统治者推行的贸易政策。(2)特点:进口产品中工业品占重要地位;鸦片贸易合法化;出口产品以原料为主。影响:冲击传统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促进中国

20、新式工矿业的发展,但发展空间有限。解析(1)依据材料一“三大海关只留广州一关后”“西方诸国都表现了偏重中国物品的倾向”可知与政策和中国手工业品技术水平高有关;由材料一中的时间信息可知与殖民扩张有关,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长期出超也与自然经济的抵制有关。(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表格信息和注解的内容概括,要注意进口货物占比较多的是什么产品,出口主要是什么商品。第二小问,作答时要注意是对“经济结构”的影响。B组提升题组时间:45分钟分值:7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民主制时期的雅典人认为“所有的事物都要被怀疑、被验证,思想没有界限”。怀疑精神成为日益风行的时尚。谁都能在城邦生活根本

21、的正义秩序问题上有发言权,但却不比别人更有见地。当时,这种“时尚”的形成()A.体现了智者学派的影响力B.反映出雅典人对自由的渴望C.说明城邦公民参政热情高涨D.折射出雅典人理智的不成熟答案A材料“谁都能在城邦生活根本的正义秩序问题上有发言权,但却不比别人更有见地”,体现出人们的价值判断根植于自己的主观感受,可见这种“时尚”的形成受到智者学派的深刻影响,故A项正确。雅典人对自由的渴望、城邦公民参政热情高涨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C两项。材料内容折射不出雅典人理智的不成熟,D项错误。【知识拓展】 古希腊深受智者学派的影响,怀疑主义盛行,雅典人的正义观念缺乏明确和稳定的特性。没有明确的正义

22、原则的指引,雅典公民集体认为他们似乎无所不能,无论是在公民大会还是在陪审法庭上,公民往往只对问题进行孤立的、即兴的讨论,就做出在当时被认为是合理的处理。所有人都追逐正义而不知正义到底是什么,追求城邦的利益却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正是由于这种弊端的出现,才有了苏格拉底等学者对智者学派的审视,推动了古典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2.学者许倬云认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四川盆地及东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非常显著。政府通过移民,使人口最为密集地区的人口压力大为减轻。根据许倬云的分析,汉代人口分布的变化()A.加剧了汉代的人地矛盾B.加快了少数民族内迁的步伐C.缓解了边境地区的危机D.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平衡答

23、案D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四川盆地及东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非常显著”与东汉政府迁移北方人口有关。这不仅减轻了北方经济重心地区的人口压力,也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开发,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平衡,故D项正确。这一措施减缓了北方的人地矛盾,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故A项排除;少数民族内迁是在东汉末年以来,故B项排除;材料中不涉及边境地区,故C项排除。3.右图北京古观象台,始建于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清制8架铜仪在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传统,在刻度、游表、结构上直接反映西欧文艺复兴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这表明()A.中体西用思想已确立起来B.清朝主张对外经济文化交

24、流C.中国科技已经落后于西方D.西方科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答案C根据材料“清制8架铜仪在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传统,在刻度、游表、结构上直接反映西欧文艺复兴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可知这一时期我国采取了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西方成就,这从侧面表明当时中国科技已经落后于西方,故选C项;A、B两项明显与史实不符,排除;中国近代化发生在近代,与材料所述时间“1442年”不符,排除D项。4.下表是15761602年由菲律宾运到中国的某物品估值统计情况,该物品最可能是()年份1576158615961602估值30万比索50万比索100万比索200万比索(注:比索是一种主要在西班牙殖民地国家所

25、使用的货币单位)A. 玉米B.茶叶C.鸦片D.白银答案D 玉米在新航路开辟后引种中国,没有必要大量进口,故A项错误;茶叶是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是中国对外输出的商品,故B项错误;19世纪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由材料“ 年”的时间信息可知为明朝,当时中国处于贸易顺差,材料中数据表明由菲律宾运到中国的某物品的规模呈不断上升趋势,可知对外贸易的顺差促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故D项正确。5.下面是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中国传播的情况表品种传入中国的时间备注玉米16世纪明后期引进,清初普及番薯16世纪自菲律宾传入中国马铃薯17世纪清初福建松溪县志上已有种植马铃薯的记载据此推断

26、,明清时期引进美洲的物种()A.解决了农业大国的粮食问题B.促进了中外贸易的不断扩大C.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增加了人们生活的食物来源答案D明清时期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弥补了粮食产量的不足,增加了人们的食物来源,故D项正确。“解决了农业大国的粮食问题”夸大了物种引进的作用,玉米、番薯、马铃薯的引进只能弥补粮食产量的不足和缓解粮食问题,故A项排除;明清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B项排除;资本主义萌芽的显著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与引进农作物关系不大,故C项排除。6.17、18世纪,景德镇生产的碗、盘等外销瓷器(景瓷),既有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也有特洛伊木马、手持雷电的朱庇特等

27、西方故事类装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瓷器贸易()A.突破了海禁政策的限制B.由地中海地区转口到西欧C.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D.推动了景瓷生产方式变革答案C材料反映了当时景德镇外销瓷器上既有中国传统图案,又有从西方传来的故事类装饰,这说明这一时期的瓷器外销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C项正确;“海禁”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非禁止,景瓷外销不能说明当时瓷器贸易突破了海禁政策的限制,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瓷器贸易的路线,故B项排除;材料只体现了景德镇外销瓷器上的图案,无法反映生产方式变革,故D项排除。7.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全部出口品中,经过加工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占绝大比例,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只占

28、很小比例。与出口商品相比,进口商品的总体加工程度较低。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工业化程度高于西方B.手工业水平世界领先C.官营手工业日渐没落D.海禁阻碍了内外交流答案B根据材料中“鸦片战争前”的时间信息可知,当时中国还是传统的小农经济社会,没有工业化生产,故A项错误;材料中出口商品加工程度高于进口商品加工程度,说明中国传统手工业发达,手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民营手工业在明中后期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致使官营手工业日渐没落,但这与材料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鸦片战争前进出口商品的加工水平,与海禁政策不符,故D项错误。8.亚欧大陆各文明的跨文化交流已经存在了很多世

29、纪。但是直到16世纪和17世纪初,各个民族不仅是亚欧大陆上的各民族,还包括东西半球的各民族才开始了较为密集而持续的互动往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奴隶贸易D.宗教改革答案A材料信息表明,16世纪和17世纪初,亚欧大陆上各民族的交往开始密集起来,东西半球也产生了互动与交往,联系所学知识,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故A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均发生在欧洲,没有使东西半球的各民族产生互动与交往,B、D两项与材料中的空间信息不符,排除;奴隶贸易是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影响,且主要在非洲和美洲之

30、间进行,亚欧大陆涉及较少,排除C项。9.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白人移民美洲,欧洲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欧洲人也将疾病的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上述现象说明()A.殖民掠夺残酷无情B.先进思想观念传入美洲C.世界走向整体发展D.资本主义制度向外扩张答案C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不仅促进了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也将疾病的病原体带入了美洲和大洋洲,说明世界走向整体发展,因此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殖民掠夺、先进思想的传播及资本主义制度扩张的内容,可排除A、B、D三项。10.“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结合相关史

31、实解读这番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亚非拉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C.进一步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D.各大洲之间的经济交流已经取代了战争答案B新航路开辟后亚非拉依然处在落后的状态,没有立即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故A项错误;欧洲与亚非拉地区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意味着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故B项正确;“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并不能证实地圆学说,故C项错误;“取代了战争”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11.大英博物馆中某单元的展品主要有:基督雕像、莫卧儿(印度王朝)王子的细密画、贝宁(西非国家)饰板、马尼拉钱币、爪哇皮影

32、戏偶、夏威夷编篮头盔等。该展览单元的主题可能为()A.贸易与侵略(3001100年)B.变革与调整(9001550年)C.邂逅与连结(15001800年)D.创造与征服(1800年至今)答案C材料中大英博物馆中部分展品来自世界不同地区,这与英国早期殖民扩张有关,故选C项;材料中的现象出现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A项;材料中英国这些展品是通过殖民扩张和贸易获得的,与内部变革无关,排除B项;英国这些展品是殖民扩张的结果,无法体现“创造”主题,排除D项。12.下面是18世纪初世界部分城市劳动力价格与能源价格的比值示意图。例如:英国城市纽卡斯尔工人工资较高,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故比值较高。据此可以作出

33、的合理推断是()A.工业革命拔高英国工人工资水平B.较低比值显示生产成本低廉C.清朝前期中国经济发展停滞不前D.较高比值利于推动技术革新答案D根据材料可知,劳动力价格与能源价格的比值高,说明工人工资相对较高,能源价格相对低廉。工场主的利润与工人工资、能源价格有关,他们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润,就会更新技术以期减少工人数量,故D项正确。1765年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时间不符合材料中的“18世纪初”,A项排除;较低比值说明工人工资相对较低,能源价格相对较高,工资仅是生产成本的一个方面,不能得出生产成本一定低廉,B项排除;C项表述太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13.下表为18711900年列强攫取的土地和

34、人口数量,据此可知19世纪末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增加的土地(万平方英里)增加的人口(万人)英国4256600法国3502600德国1001300俄国50650比利时90850A.整体世界的形成B.殖民扩张的需要C.工业文明的发展D.原始资本的积累答案A通过表格数据可得出,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夺殖民地、瓜分世界,最终世界成为一个整体,故A项正确;表格中的数据显示的是殖民扩张的情况,不能说是扩张的“需要”,故B项错误;“列强攫取的土地和人口数量”与工业革命有关,但表格数据突出反映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情况,故C项错误;18711900年列强攫取的土地和人口与原始

35、资本的积累不符,故D项错误。14.帕尔默和科尔顿在其近现代世界史一书中写道:“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物、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商品买卖的价格是世界一致的。比方说,在小麦买卖中,商人们每天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以下各项发生于书中所描绘之历史时期的是()A.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确立B.英国废除航海条例C.印度已经完全被英国控制D.金融资本向全球扩张答案D根据材料“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物、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可知书中描绘的时期是第二次工业革

36、命以后,此时金融资本向全球扩张,故选D项;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确立是在工业革命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849年英国废除航海条例,排除B项;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发生在19世纪中期,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共28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材料二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弗朗西斯福山认

37、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列强改变世界的方式及其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驳斥福山的观点。(4分)答案(1)方式:经济(黑奴贸易、工业革命)、军事(扩张与掠夺、殖民战争)和政治(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等多种方式并用。影响:一定时期内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碰撞、交流、互鉴;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原料、市场和资金;确立了西方对东方的统治,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同时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巨大灾难,但客观上带来先进文明;形成了资本主

38、义世界体系。(2)示例: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文明是多元共生的,福山认为人类社会终结于资本主义的观点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符合现实。(说明:答案仅供参考,若答案有所创新,且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解析(1)第一小问,联系所学可知,西方列强改变世界的方式是经济、军事和政治等多种方式并用。第二小问,注意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分析。(2)从材料中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可以得出福山的观点。联系所学唯物史观可知,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文明是多元共生的,因此福山认为人类社会终结于资本主义的观点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符合现实。16.中国古代素有修文德、服远人的

39、传统,中外之间的友好往来不绝于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骞曰:“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诫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欣以骞言为然。乃令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道不通罢之。及骞言可以通大夏,乃复事西南夷。摘自班固汉书张骞李广利传材料二和(郑和)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自太仓开洋,由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柯枝国、古

40、里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年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非仗神功,曷能康济。及临外邦,其蛮王之梗化不恭者,生擒之。寇兵之肆暴掠者,殄灭之。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皆神之助也。宣德五年,仍往诸番国开诏思昔数次皆仗神明护助之功,于是勒文于石。摘自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骞对汉武帝的建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接受其建议的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郑和刻通番事迹碑这一事件加以评价。(4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封建王朝的外交理念。(2分)答案(1)建议:出使大夏之路应选择从四川经印度到大夏。意义:有助于加强西汉和西域诸国、西南夷

41、的联系与交流;有助于加强对边疆的开拓和治理;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提供条件。(2)郑和刻石记事客观上有助于记录航海事实并传之于世,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实物史料;郑和刻石称颂神灵天妃对航海的庇佑,将航海成功归结为神灵庇佑体现其认识的局限性。(3)宣扬威德,崇尚和合,讲信修睦,厚往薄来,怀柔远人,协和万邦。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从蜀,宜径,又无寇”等信息可以看出,张骞对汉武帝的建议是出使大夏之路应选择从四川经印度到大夏。汉武帝接受其建议的意义,可以从有助于加强西汉和西域诸国、西南夷的联系与交流,有助于加强对边疆的开拓和治理,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提供条件等方面来回答。(2)郑和刻通番事迹碑记录了当时的事实,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实物史料。根据材料二中的“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皆神之助也”可得出将航海成功归结为神灵庇佑,体现出其认识的局限性。(3)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王朝的外交理念是宣扬威德,崇尚和合,讲信修睦,厚往薄来,怀柔远人,协和万邦,等等。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