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后巩固练1 .“我发现这条干涸的小山沟并不十分隐蔽,我们离敌人太近了,前面几十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我们不但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而且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谈话声都听得见。”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A心理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环境描写2 .说说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1)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揳入我军的阵地。(_)(3)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他趴在那里一动不动。(_) (4)太阳渐渐爬上山头,露出了微笑。(_) (5)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_)3 .写出下列句子
2、所使用的描写方法。黄昏时,我们勇猛地冲上了敌人的阵地。在391高地上沸腾着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这是_(点面)的描写,写了战斗中战士们被_的行为鼓舞、_的场面,也说明了_。4 .同学们,假如当时你也是潜伏部队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你会写出怎么样的碑文来歌颂这位伟大而年轻的战士呢?_5 .选词填空隐蔽隐藏躲避(1)这个角落非常的(_)不易被发现。(2)他把身子 (_)在黑暗的角落里。掩护保护掩盖(4)我们要(_)环境,不能随意发觉发现感觉(5)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很难(_)他们。(6)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的敌人(_)。(7)敌人已经
3、(_)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6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居高临下(_)住; 住所; 处于; 安着,怀着。(2)纹丝不动(_)蚕丝; 细线; 细微,极小; 情感。(3)漫山遍野(_)水过满,出来了; 淹没; 满,遍,到处都是。7 .给下面句子中的破折号选择正确的用法。(填序号)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C表示意思的递进 D表示话题的转换(1)“丁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走进了教室。(_)(2)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_)(3)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_)(4)今天好热啊!你什
4、么时候去上海?(_)8 .阅读课文片段并回答问题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敌人全部被我们歼灭了,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小题1】填空(1)文中邱少云被比作_,强调了他趴在火堆里_。(2)“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表现了邱少云有着_的意志。【小题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加点字所代表的含义。(1)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才:_(2)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才:_
5、【小题3】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小题4】从描写中我们可以知道邱少云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_9 .课内阅读。我的心()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泪水()了我的眼睛。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小题1】按照原文填空。【小题2】把文中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画下来,看
6、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这些心理活动的作用是什么?_10 .阅读理解。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黄昏时,我们勇猛地冲上了敌人的阵地。在391高地上沸腾着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我当时的感觉,仿佛邱少云同志并没有牺牲,他和我们一起向敌人冲锋!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
7、2年10月12日。【小题1】画“”的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你从中感受到_。【小题2】画“”的句段是对“我”的 _描写,“我不敢朝他那儿看”,是因为_,但“我又忍不住不看”,是因为 _。这段话既写出了“我”_, 也从侧面表现了邱少云 _的精神。【小题3】文中前面称邱少云是“年轻的战士”,可后来却称他是“伟大的战士”,为什么对邱少云的称呼发生了变化?_【小题4】你想对这位伟大的战士说些什么?_参考答案1 .D【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描写及其作用。人物描写有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从“条干涸的小山沟并不十分隐蔽;敌人的前沿阵地;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可知,这句话运用了环境描写,详细描写了战士们
8、潜伏的山沟环境,突出与敌人的距离之近。2 .比喻反问排比拟人夸张【详解】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1)把“391”高地”比作“一颗毒牙”是比喻修辞。(2)无疑而问你,加强语气,是反问。(3)三个“为了”连用,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是排比修辞。(4)用“微笑”来形容“太阳”,是拟人修辞。(5)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是夸张修辞。3 .面邱少云英勇杀敌邱少云的死是伟大的【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句子选自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革命回忆录,作者是李元兴。该革命回忆录记述了发生在朝
9、鲜战场上的革命故事。该文记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潜伏的地方被敌人炮火打着,自己被燃烧了起来,但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牺牲的经过,歌颂了邱少云烈士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革命精神。句子主要讲的是部队发起冲锋,这是面的描写,写了战斗中战士们被邱少云的行为鼓舞、英勇杀敌的场面,也说明了邱少云的死是伟大的。4 .你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这场战争的胜利,是因为有你的牺牲,邱少云,你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的战士。【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由图片可知这是邱少云,出自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革命回忆录,作者是李元兴。该革命回忆录记述了发生在
10、朝鲜战场上的革命故事。该文记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潜伏的地方被敌人炮火打着,自己被燃烧了起来,但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牺牲的经过,歌颂了邱少云烈士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革命精神。碑文,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碑文这种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立题时,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题为某某碑,或题为某某碑铭,或题为碑并序、铭并序之类,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题碑铭等字,直书文章题目了。有些文章虽刻在碑上,但不是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和邱少云的事迹、精神等方面完成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5 . 隐蔽隐藏掩护保护发现发觉感觉
11、【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1隐蔽: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结合语境“这个角落非常的不易被发现。”可知,选“隐蔽”。2隐藏:隐蔽躲藏,不让别人发现。结合语境“他把身子在黑暗的角落里。”可知,选“隐藏”。3掩护:对敌采取警戒、牵制、压制等手段,保障部队或人员行动的安全。结合语境“雨来为了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不停地殴打。”可知,选“掩护”。4保护: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结合语境“我们要环境,不能随意”可知,选“保护”。5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
12、,很难一下子就看到,故选“发现”。6发觉:开始知道(隐藏的或以前没注意到的事)之前没有被发现,但一有动静就会让山头的敌人觉察到,故选“发觉”。7感觉: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敌人觉得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可用“感觉”。6 .(1)(2)(3)【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多义字。1临: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到,来:光。遭遇,碰到:时。面。挨着,靠近:近。照样子摹仿字画:摹。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姓。2丝: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像丝的东西:铁。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绵长的思绪或感情:
13、情。愁。指弦乐器:竹。3漫:水过满,四外流出,漾出来:河水出河床。淹没:大水过桥面。满,遍,到处都是:山遍野。没有限制,没有约束,随意:散。7 .(1)B(2)A(3)C(4)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例如: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例如:“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例如:“呜”火车开动了。(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例如;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环境声学
14、;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空气动力学。1.“丁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走进了教室。在这里破折号的作用表示声音的延长。2.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在这里破折号的作用表示解释说明。3.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在这里破折号的作用表示意思的递进。4.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在这里破折号的作用表示话题的转换。8 .【小题1】千斤巨石纹丝不动钢铁般坚强【小题2】强调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得时间长。强调战斗时间短,结束快。【小题3】“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小题4】在热火中永生【
15、分析】【小题1】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短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1)从“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可知,文中邱少云被比作千斤巨石,强调了他趴在火堆里纹丝不动。(2)从“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这怎么忍受得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可知,“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表现了邱少云有着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16、【小题2】考查了字的含义的理解。结合字义联系上下文理解。(1)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才”表示方,始,刚刚。强调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得时间长。(2)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才”表示仅仅,只。强调战斗时间短,结束快。【小题3】考查了排比句。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故文中的排比句: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小题4】考查了内容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
17、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可知,他之所以忍受烈火焚烧是因为为了保护身边的战友们,是为了整个部队。“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是邱少云的内心活动。因此从描写中我们可以知道邱少云的内心活动是:在热火中永生。9 .【小题1】绷得像刀绞一般迷糊潜伏挪动呻吟【小题2】我的心绷得紧紧的。(紧张) 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叫起来。(担心) 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矛盾) 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希望) 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悲痛) 写我的心理活动
18、是为了烘托邱少云烈火烧身的痛苦,从侧面表现邱少云严守纪律、不畏牺牲的意志。【分析】【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默写,注意不写错别字。注意“绷、像、绞、糊、潜、吟”容易写错。语段选自我的战友邱少云,文章主要讲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危,为了战斗的胜利,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表现了革命战士坚强的意志和为了革命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生命的高尚品格。【小题2】本题主要考查对心理描写的理解。“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是对我的心理的一个描写,我担心邱少云会坚持不下去。既有担心,又有痛苦。文中描写了邱少云被大火包围时“我”的心理活动。“我”不敢朝他那儿看,是因为作为战友
19、“我”不忍心看到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我”又忍不住不看,是因为“我”盼望着有什么奇迹出现。这种既痛苦又矛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我”看到朝夕相处的战友被大火包围着的时候的无奈又痛苦的心情。10 .【小题1】比喻邱少云钢铁般的意志【小题2】心理不忍眼睁睁地看着“我”地战友被活活地烧死盼望火突然熄灭复杂矛盾地心理顾全大局和顽强【小题3】前面称邱少云是“年轻地战士”,因为他很年轻,有大好时光,还有美好未来;后来称邱少云为“伟大的战士”,因为他为了顾全大局,勇于牺牲自己年轻地生命,表现了他大无畏地精神。正因为邱少云地“年轻”,才更加凸显其“伟大”,更因为他的年轻而尤为可歌可泣。【小题4】示例:邱少云叔叔,
20、你坚毅顽强、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将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做新时代的中国好少年。【小题1】本题考查赏析修辞手法。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邱少云比作巨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邱少云钢铁般的意志。【小题2】本题考查赏析描写手法和文章内容理解。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
21、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仔细阅读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从“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可以看出是心理描写。我不敢朝他那儿看的”原因是我的心里再也承受不了。“我忍不住不看”的原因是怕邱少云忍受不了,会跳起来。“我的心像刀绞一般”说明心里很难受,从中可以看出我很热爱战友,怕战友在战斗中牺牲,从中可以看出
22、复杂矛盾地心理,突出了邱少云顾全大局和顽强的精神。【小题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结合文中邱少云所做的事情进行分析。前面称邱少云是“年轻地战士”,因为他很年轻,有大好时光,还有美好未来;后来称邱少云为“伟大的战士”,因为他为了顾全大局,勇于牺牲自己年轻地生命,表现了他大无畏地精神。正因为邱少云地“年轻”,才更加凸显其“伟大”,更因为他的年轻而尤为可歌可泣。【小题4】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通读全文,文中邱少云为了顾全大局,勇于牺牲自己年轻地生命,表现了他大无畏地精神。我们可以根据他优秀的精神品质进行表达。如:邱少云叔叔,你坚毅顽强、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将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做新时代的中国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