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涉农高校环境设计创意人才培养.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5208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涉农高校环境设计创意人才培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涉农高校环境设计创意人才培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涉农高校环境设计创意人才培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涉农高校环境设计创意人才培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涉农高校环境设计创意人才培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涉农高校环境设计创意人才培养.pdf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涉农高校环境设计创意人才培养【摘要】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及学科优势,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特色专业人才,是高校及业界共同的探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加强推进涉农高校环境设计创意人才培养,找准定位、学践结合、多元评价,积极探索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模式,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涉农高校环境设计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涉农高校;环境设计;创意人才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政府、企业、高校积极投入,形成创新驱动的行动自觉。尤其是高校,近几年高校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涉农高校如何在新时代把初心和使命切实落实在农村大地上,有

2、效推进涉农高校环境设计教育与农村建设设计产业的对接,服务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环境整体水平的提升,使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更好地为强农兴农服务,这是我们当前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一、高校环境设计创意人才的培养现状创意人才概念来源于创意阶层理论,是美国理查德佛罗里达教授首次提出的。他指出,不是所有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都是创意人才,只有会创造新想法、新手段和新成果的人才是创意人才。1设计是人类创造性智慧应用于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生产的行为2943,设计的基础在于创意,培养掌握创意设计方法、有创造力的设计创意人才是设计教育的迫切要求。环境设计是一门融合了艺术、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美学、材料等多学科的综合

3、性学科,环境设计的核心在于创造,创造来源于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意能力。环境设计专业前身是设置在艺术设计专业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是一个新兴的艺术设计门类,教育部于 2012 年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各高校陆续将艺术设计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改设为环境设计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高校环境设计创意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建筑类院校、艺术院校和涉农高校等,不同类型高校立足于自身办学定位及学科优势,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设计创意人才的培养上各有侧重:建筑类院校偏重于建筑类人才的培养,像北京建筑大学 2019 年著力进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与特色小镇创意设计人才培养”;艺术院校注重创作方面人才培养

4、,同时也致力于为乡村建设服务,像中国美术学院 2019 年度着重进行“中国画写意人物画人才培养”,还实行“千村千生”做法,学校组织引导学生回到自己所在的家乡参与到村庄规划设计,把握当地人文风貌,进行乡村特色景观制作;而涉农高校则立足于学校特色,偏重知农爱农新型创意人才的培养,像福建农林大学,注重学生创意实践,通过多渠道引导,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创意花园设计、“金秋杯”艺术设计大赛及晋江市英林镇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创意人才培养实践。二、涉农高校环境设计创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相对于其他高校多了强农兴农的历史使命。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实施给乡村建

5、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涉农高校聚力创新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农高校传统的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与乡村振兴急需的“一懂两爱”环境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一)培养定位不够清晰国内的环境设计是 2012 年才独立出来的新专业,不少高校仍局囿于艺术的藩篱,有的直接就是以美术为基础的设计定位。涉农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基于学校的农林定位,虽增设了一两门特色专业选修课,但总体上培养定位不够清晰,与其他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培养方案滞后且有模式化倾向,没有有效地利用学校农林资源,人才培养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培养目标与乡村

6、振兴所需的创新创意设计人才存在一定的距离。(二)教师农业经验相对不足景观设计及乡村庭院改造没有固有的模式,不同地域、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的地块、不同的需求等,都会出现不同的景观设计要求,这就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异思维和创意设计能力,需要培养具有环境创意设计能力的人才,这也对环境设计的师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农高校环境设计的专业教师大多是毕业于九大美院等专业美术院校或 985、211 高校等,有着较强的理论知识和软件技能灵活运用能力,但是他们大多缺乏相应的农林背景,农村基层经验相对不足。(三)实训平台有差距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大多是从室内装饰或室内设计发展而来,产教融合的实训平台多以城市空间、商业

7、馆所、住区景观为主,乡村环境设计和乡村空间设计方面实训平台和场所相对不足;校企结合的工作室或教师工作室,实践人数的容纳量相对有限,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实训的要求;学生交流展示平台相对单一,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农林特色不足,实践教学不够接地气涉农高校课程设置多遵循教育部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修订培养方案时,环境设计专业大多能跟随学校建设步伐,增设了一到两门农林特色专业选修课程,但此类农林特色的课程没有相应的呼应延续,有为设而设之嫌;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融合的渠道还不够,实践教学不够接地气,学生农业实践的素养还有待加强,离乡村振兴服务实践还有一定的距离。(五)评价方式单一各高校艺术类的考核评价方式没

8、有统一的标准和方式。目前,艺术设计类课程无论是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还是科类基础课,评价多以平时作业和最后提交设计作品为主要的评价考核方式,作品统一交给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一人进行评判和成绩的给定,这种评判方式相对比较片面,还可能引发学生只重最终结果而忽视过程的不良导向。环境设计的室内设计方向和景观设计方向,均涵盖了前期调研、设计沟通、设计制图、设计产品实施等不同性质的过程性学习阶段,只是以提交作业和最后设计作品进行总结性考量与评价,不仅评价形式单一,还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发展,不太适应新形势下多元化的设计教育和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三、涉农高校环境设计创意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建农

9、林大学为例环境设计创意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乡村振兴中,福建农林大学充分发挥农林优势,加快设计人才教育教学改革,以创新实践教学为核心来塑造专业特色,突出实践教学品牌特色,做好设计创意人才的培养工作,以便更好地为强农兴农服务。(一)找准定位,构建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与服装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其他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相比更加多维,有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培养方向。科学合理的定位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各类型高校依据自身特点和相关社会资源,找准定位,才能构建科学有效的创意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环境设计专业根据专业的层次定位、目标定位及服务

10、定位,与本院的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交叉融合,紧跟社会需求和时代步伐,构建系统的创新创意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为乡村建设服务。(二)深入一线,打造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福建农林大学环境设计系师资结构合理,有 3 位教授,年龄最大为 51 岁,3 位90 后教师均为在读博士,其余为 70 后和 80 后教师,年龄结构合理;教师有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设计专业毕业的,有香港中文大学可持续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的,有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毕业的,也有农林院校风景园林背景的,学缘结构合理。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基层经验,首先,选优配强学科带头人,拿出学科建设经费引导建立科教团队,聘请专家及行业名

11、人进行经验分享,团队定期到乡村基层调研;其次,参加福建省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千万行动对口帮扶行动,深入农村一线,与相应的乡镇建制村建立有效的联系;再次,青年教师积极申报承担科技特派员任务,结合自己所长,发挥设计、环境等学科专业优势,参加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工作;再其次,建立有效的“传帮带”,学生实践的指导教师一般安排 2-3 人,新教师与学生一起,在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下,通过言传身教,在教学相长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引导培养学生成为知农爱农的新型创意人才,教师应先行,在创新探索中成長。(三)搭建平台,推进涉农高校设计创意人才培养创新创意能力是主体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机能。为使学生设计的作品更接地

12、气,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有效利用资源,多方位满足创意人才培养需要,如在校内中华名特优植物园设立“创意花园”平台,学院六门实践课在此进行创意实践。学院给每个团队 3000 元建设经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团队开动思维,自主进行创意设计,自己动手团结协作整理地块,自己购买造景材料或利用废弃轮胎、酒瓶、报废自行车等,动手营造创意微景观(图 1、图 2、图 3),创意花园既装点了校园,又满足了实践教学需要;学践结合,既落实了劳动教育,又培养了学生创新创意能力。在创意花园整个实践过程中,能较为有效地达到理查德佛罗里达教授提出的“会创造新想法、营造新成果”的创意人才要求。从 2011 年开始,福建农林大学

13、艺术学院连续 9 年举办了“金秋杯”艺术设计大赛,“金秋杯”已成为业界的一个品牌。它是创新创意人才培养和先进教育思想交融的平台,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可以在这里公开展出。它不仅是学生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是他们提高及就业的平台。“金秋杯”艺术设计大赛每年均邀请兄弟院校、行业协会负责人、公司企业代表对学生毕业设计创意作品进行现场审评,常有公司企业审评完创意作品后,与学生现场交流,签订就业协议,有效搭建起学生与社会之间互相衔接的桥梁。学院还积极搭建校外交流平台,深化涉农高校之间的校际交流合作。2017 年 9 月,中国农林高校设计艺术联盟在福建农林大学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林高校设计艺术学科开展了交

14、流与互动活动,有效促进了农林高校设计艺术学科与乡村建设相关产业的互动与成果转化,从而提升了农林高校规划设计学科在全国行业的学术及专业实践影响力。(四)突出特色,学践结合,积极为乡村振兴服务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及区域经济需求的变化,福建农林大学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突出农林特色。如景观规划设计等专业核心课有意识地引入教师乡村建设社会服务项目实践,实践教学课程中开设了乡村景观营建,专业选修课开设了乡村景观小品等系列特色教学课程,推动艺术设计教学与农林优势学科结合。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团队深入到农村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了解乡村需求;

15、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航拍、参加当地“农家乐”项目设计规划,让学生学会以一个艺术工作者的视角去进行环境设计等。学院还组织大学生参加乡村营造夏令营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大学生团队走入农家了解需求,现场勘探分析,在充分掌握磁灶镇苏垵村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环境的基础上,结合苏垵村特色,利用荒废地块,与村干部、村民一起“花小钱、干大事”。在创意建造的过程中,村民们义务帮忙一起抬石头、捡瓦片,积极参与,合力打造了“黑茶古文化”微景观创意作品。在有“内涵”又高“颜值”的乡村微景观创意设计营建活动中,学生得到了锻炼,村干部创业干事的热情被点燃,村民自治的主动性也被调动起来3,达到了多赢的效果。在导师制和艺术设计

16、工作室基础上,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参与晋江市英林镇“一村一景”乡村微景观建造营的实践活动,认真调研走访,与村干部、村民多次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设计需求,积极探索地域性文化、民俗、工艺及材料等制景要素,利用村庄房前屋后的闲置地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完成乡村微景观创意设计与建造;通过微景观建造实践让设计艺术服务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以一处处创意微景观来提升乡村环境;通过设计营建微景观让学生深入到乡村,了解服务农村生态保护,将绿色发展理念有机融入到具体的实践培养环节。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锻炼了能力。乡村微景观建造实践活动还被晋江新闻网、晋江经济报等新闻

17、媒体报道。(五)多元考核,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环境设计强调创意表现和实践过程,为了避免单一考核形式造成片面的成绩,也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以便适应社会要求及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规范,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课程,福建农林大学环境设计的考核采用科学多元的评价方式。设计史设计美学等理论类的科类基础课程,课程思政贯穿其中,或以课程论文形式考核;或与赛事结合,学践结合来考核;或以某一美学理论观照乡村地域特色景观,做好基础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设计审美鉴赏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的迁移能力。建筑速写设计色彩等技能型的科类基础课程,其考核方式常以命题的方式,让学生展开创意思维进行创作或设计,以打牢基础

18、,提升速写、色彩等能力,最后以 KT 版进行展示。景观规划设计景观空间设计室内空间设计等这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核心课,任课教师常引入其社会服务的项目,理论课不仅案例详实,实践课学生还能经常参与到教师的项目中,这类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灵活,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结合,最后成果汇报及公开展示。专业选修课多以課程阶段性成果汇报和期末作品成果展示结合进行评价,课程阶段性成果展示可以是沟通与设计过程图片,也可是设计平面图或手绘图,最终成果以展板或实物形式在学院艺术展厅展示。根据不同课程类型特点,采取多元的考核形式,以开放的形式,将学生学习情况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过程评价结合学生平时学习情况考核判断

19、,结果性评价采用期末成果汇报与展示形式,有效杜绝了任课教师个人评分的随意性和片面性,保证了课程评价的公开性和公正性,使得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合理。期末成果汇报展示会已成为学院艺术设计类课程考试评价的特色和亮点,汇报会上学生创意形式挖掘课程特色,精彩纷呈,较好地展示出团队的协作沟通能力与创新创意设计能力。结 语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使命。福建农林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着眼于当代社会对创新创意设计人才的需求,依托学校农林优势,找准定位,搭建平台,打造品牌,构建科学系统的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突出特色,多层次多方位进行学践结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参考文献:1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M.司徒爱勤,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2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设计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建设美丽乡村 提升农民“幸福收益”EB/OL.晋江新闻网.(2019-12-26).http:/ 2018 年度课题“双创教育驱动下3T 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基金编号:FJJKCG18-099。作者简介:陈小英,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