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黑龙江省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研究郭红宇摘 要 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农村发展的价值导向,乡风文明是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不竭动力。在黑龙江省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存在财政经费投入不足且缺乏有效监管、高素质人才缺失且队伍结构不合理、法律法规滞后且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民参与文化的热情和意识较低等主要问题,提出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加强法律监管、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民意识,加快引导文化创新等对策建议。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图分类号 G1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
2、)05-0013-02一、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对比乡村,城市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和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此,人们更加愿意选择留在城市生活。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总书记指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发展,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乡村振兴中带动乡风文明的重要供给措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获取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使乡
3、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养老服务、健康养生等产业的发展要符合城乡居民需要的文化服务。例如,文化服务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黑龙江省积极开展了文化惠民工程,增加了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截止到 2019 年末,黑龙江省的农村文化设施如下:乡镇文化站 900 个,村级文化活动室 7298个,农家书屋 10040 家。打造完善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才能有效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满意度。二、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推进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对于改善民生文化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文化权利是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是人民群众文化
4、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农业立足的大省,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为全省农民文化权利提供了重要保障。由于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向群众均等化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即改善了农村民生,又带来社会的公平公正。每一个群众都应该公平地享受公共服务。黑龙江省农村人口较多,土地肥沃,只要努力提升农民的素质,加强文化教育,使他们在文化生活方面感受到快乐和满足,必将成就一支强大的文化部队。目前,黑龙江省的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例如有些农民征地后突然暴富,心态发生变化,如何帮助他们学习理财知识,做心理辅导的问题随之而来。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省内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二是
5、有待提升的文化教育水平。而解決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大力推进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扩大农民的兴趣爱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政府的信任。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必将实现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的建设会起到更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振兴农村发展的道路上,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起到了重要且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一方面为振兴农村提供保障和支持,另一方面在为农村服务时符合振兴农村发展的需要。三、黑龙江省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一)财政经费投入不足且缺乏有效监管近年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虽取得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财政资金不足是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公共
6、文化服务的主要因素。黑龙江省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客观条件受限,许多乡村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落后,停滞不前,只有文化站和图书馆这些单一的基础设施。同时黑龙江省缺乏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维护制度,使得老旧的基础设施得不到妥善的维修和保护。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没有文化娱乐的活动场地,没有读书室,即便有图书馆,也很难经营下去。由于国家宏观文化政策层面对公共文化服务支出项目没有明文规定,导致各级政府在建立行政绩效考核中的缺乏刚性指标体系,导致以刚性指标为基础建立的问责、监管、追究制度不够完备。(二)高素质人才缺失且队伍结构不合理引进人才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这就决定了
7、文化专业人才的必要性。这些专业文化人才不仅要深入农村了解实际情况,还要理解黑土地文化的精髓,才能更好的发展黑龙江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需要专业化的管理型人才,在黑龙江绝大部分区域,有些农村的干部把文化发展作为面子工程,经常出现消极对待的情况,不了解文化产业会激发农村发展潜力,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领导干部队伍长期存在忽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一些有学历的人才因基层的待遇不佳而谋求他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数量与发展质量的要求不相匹配。(三)法律法规滞后且资源配置不合理每个行业都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作为本行业工作的规范准则,这样才有据可循。由于黑龙江省缺乏规范人们文化生活的法律法规
8、,使得黑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长速度缓慢。例如,乡镇供给图书的数量没有明确要求,村民举行文化活动的频率没有统一规定,政府每年下发的资金和用途没有具体条文。以上这些不足导致农村在文化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同时,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与农民需求不相符。例如,放映电影的数量较多,而观众却较少,农家书屋书种齐全,而只有农业知识受欢迎,导致人们对知识精神文化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公共文化服务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反,可能会引起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四)农民参与文化的热情和意识较低当前,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表现为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度不高,没有得到广泛关注,以人民需求为
9、导向的服务形式没有成型。由于大多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致使他们对文化类产品的需求度和重视程度不高,缺乏主观能动性,不愿意主动使用公共文化设施,他们更愿意以打麻将、打扑克、看电视剧或闲话家常等方式,作为平时的休闲娱乐活动。农家书屋无人问津,文化站门可罗雀,互联网平台不畅通等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在省级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虽然建设了很多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但是“只管建不管用”的问题还是层出不穷,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由于能为农村居民提供的文化服务和活动的种类不多,加之农民自身的热情度不高,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参与率较低。四、提升黑龙江省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一)加大财政经费投
10、入,加强法律监管黑龙江省及其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于下发到农村的经费比例,最大限度地增加,发挥财政经费的重要作用。由文化、旅游部联合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在文化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朝着多样性多元化发展,在政府资源的指引下,在多种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支撑下,在社会力量的进一步充实下,最终形成公共文化发展体系,使公共文化服务产业科学、健康、持续的发展,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资源配置,调节投入比例。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是数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尤其体现在语言和文字上,多提供这类教育资源,不仅能让
11、人民群众更好的享受由社会进步带来的文化红利,又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二)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优化队伍结构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棋下好,离不开人才的发展。人才是农民利用公共文化的“领路人”,在建立专业人才队伍上下功夫。1.从省内选拔人才,进行大力度培养。一方面省内人才对本地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可以快速融入本地团队投入工作,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省内人才对故乡有眷恋之情,有很强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忠诚度高。只要不断培养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必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坚实依托。2.引进外部人才,建立并完善人才制度。外部人才都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进步
12、作出较大贡献。各级政府应完善引进人才制度,改善乡村环境,提供优惠政策,激励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黑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高质量发展。3.注重保护乡村传统文化。科学合理的设置村镇总体规划,下拨专门的保护资金,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配备责任感强的专业人才,精确统计和评估,建立名录,深入挖掘黑龙江的黑土文化,发挥少数民族特色,大力度宣传对传统民俗文化和建筑遗产的保护。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建立以村史介绍、文化传承、民俗展示、教学互动、文献阅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馆,提升村庄文化涵养水平。(三)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优化资源配置黑龙江省要领会学习中央精神,加快专门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法律法规建设
13、,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问责机制,保障政府职能的顺利运行。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数字文化的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代选择。合理运用互联网等资源,以政策为导向,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互联网+”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来,线上学习+线下实践,增加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场所的利用率。2018 年 9 月 2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农村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形成以县级文化为中心,影响周边村镇的作用,在基层建立起多元化、综合性、趣味性、科學性为一体的文化服务中心,使公共文化服务全面覆盖乡村两级区域,
14、提升服务的效能。(四)提高农民意识,加快引导文化创新文化服务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方面,不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缩小城乡差距。文化服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为它需要人民群众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主动学习和提高精神世界。各级主管部门应当深入农村,把公共文化服务带到农村,加大宣传力度,热心走访。树立正确观念,规划可行方案、积极行动,落实规划,倾听农民心声,了解农民意愿。热心公共文化事业,组建文化大院,送戏下乡,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民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帮助农民群众多渠道筹集资金,
15、自我管理,兴办图书室、文化馆、博物馆,组建乡村剧团、农民乐队,多方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健康文化活动中来,使其深深感受党的伟大和党的深切关怀。植根于农村社会,紧密联系农村生活环境,展示黑土文化特色,结合时代特点,培养农村文化内生性。农民具有了文化的自觉性,就会结合自身进行文化的定位,会将农村文化推陈出新,打造黑龙江新型农村公共文化。参考文献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张国坤.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上海农村经济,2019(1):4-7.3李蕊.乡村战略背景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策略研究J.创新与探索,2019.4刘敏.以“互联网+”突破首都公共文化服务效率障碍J.中国经贸导刊,2017(14).责任编辑:王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