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452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58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 第二十五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 发展。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课标 要求 一、宋明理学 1理学出现的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教的精神,有了 新的发展。(2)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了“”的主张,儒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3)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三教合归儒 道 主张 代表宇宙观伦理观认识论二程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把天理和封建直接联系起来提出“”,只有探究万物才能掌握天下之理2程朱理学(1)思想主张:天理 伦理道德 格

2、物致知 主张 代表宇宙观伦理观认识论朱熹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强调“,灭人欲”“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而非求科学之真三纲 五常 存天理 道德之善 轻巧识记 二程的思想 天理是本原,伦理道德联。注 格物又致知,理学代代传。注 天理与伦理道德相联系。朱熹的思想 三纲五常是天理,天理须存灭人欲。格物致知明德善,朱熹思想内外传。(2)地位影响:地位: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 的官方哲学。影响:有力地维护了 统治,但扼杀了人性;传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统治地位 封建专制 3陆王心学(1)形成背景:明中期后,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认为只有 ,才能挽救统治。封建

3、专制 整治人心(2)思想主张:主张代表 宇宙观伦理观认识论(南宋)陆九渊“”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将人心与联系起来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就可得到天理心 伦理道德 反省内心 主张代表 宇宙观伦理观认识论(明朝)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理”将人心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致良知:去掉私欲,恢复知行合一:用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心外无物 良知 良知(3)地位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 都 产生了深远影响。伦理道德 形象理解 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李贽(1)背景:社会: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尖锐;江南 经济实力增强。个人:目睹官场的黑暗和 的伪善。市民工商业者 道学家(2)思想:是非标准:反对

4、将 神圣化,是非标准要与时俱进。反对封建礼教: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的 。(3)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时期的要求。儒家经典 正当私欲 资本主义萌芽 代表主要思想作用黄宗羲(1)揭露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为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顾炎武(1)提出“”思想,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开一代的先河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君主专制 民主 经世致用 朴实学风 代表主要思想作用王夫之(1)世界是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2)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3)事物是可以的(4)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具有划

5、时代的意义物质 认识 辩证法 思维方法 走出误区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但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修齐治平”的儒家传统思想范畴,因此绝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轨迹 要点一 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及评价1特点(1)宋明理学是思辨化的儒学。二程和朱子的“天理”、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另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把儒学由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由

6、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2)宋明理学是以伦理道德为哲学核心的儒学。宋明理学,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3)宋明理学是佛学化的儒学。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 一个新阶段,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的特点,如借鉴佛、道的传教谱系而建儒学的“道统”;把佛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2评价(1)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 深远的影响,并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至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2)理学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

7、气节、品德,讲求 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现人性的庄严,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理学中的和谐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力行意识对个人品质的形成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3)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 人们的自然欲求,使儒家思想成为更加符合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防止人民反抗的理论工具。其中的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因循守旧观念、重理轻法观念等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发展。材料 1: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河南程氏遗书卷二材料 2: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

8、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学会分析 问题设计(1)材料1中二程主张万物的本原是什么(2)材料2中朱熹进一步认为宇宙间的天理是什么获取关键信息(1)材料1阐述了二程认识事物的主张。划线部分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理”,万物只有一个天理(2)材料2把天理与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划线部分认为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历史结论程朱理学肯定了“理”的绝对性和神圣性,把“三纲五常”说成“天理”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点二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主要内容(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9、提倡“人民为主”。黄 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黄 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应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 想体系。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

10、题。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倡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2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2)反对君主专制制度。(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3评价(1)积极影响: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设想。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2)局限性:并没有成为时代主流思想,对其所处时代产生 的影响是有限的。作为地主阶级的儒家代表,仅仅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公平不合理的现

11、象,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材料 1: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 2: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应当“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才能大治,还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他反对道学空疏浮泛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得真知。中国思想通史学会分析 问题设计(1)材料1体现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2)材料2顾炎武主张从事学问研究提倡什么样的学风

12、键信息(1)材料1表明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划线部分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2)材料2讲述了顾炎武的民主思想及经世致用的学术观念。划线部分认为从事学问研究应该实事求是,倡导经世致用历史结论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研一题 例1(2011广东高考)“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13、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古代的思想文化,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中儒道佛三位代表人物被虚构地坐在一起品茗畅谈,说明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由此推断,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史实,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是在西汉;C项与题旨不符;D项不符合史实,中国绘画重在写意。答案 A 通一类 思想流派合流趋势 闯一关 1.右图是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内刻于明 朝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面 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正面 看乃佛祖释迦牟尼,左侧乃儒圣孔子,右侧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我国最早出 现类似现象是在 ()A西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解析:依据

14、题干中“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反映三教合一的现象,其溯源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答案:B 2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 ()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 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 解析:材料的核心意思是做学问必须儒、释、道三家兼学,缺一则偏。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 研一题 例2(2011新课标全国卷)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

15、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新发展,意在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实的能力。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黄宗羲强调天子认为正确的不一定正确,天子认为错误的不一定错误,应该把判断是非的标准交给学校,即让天下的读书人来判断,C项正确。答案 C 通一类 明清时期一些具有批判精神的学者开创了思想活跃局面,是近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备考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 映”这一观点分析古

16、代思想成就的原因。(2)理解明清时期反封建民主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3)分析明清时期的反封建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异同。闯一关 3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继承,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的思想是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可以看出这是经世致用的思想。答案:A 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

17、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2: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3:以乏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

18、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王夫之读通鉴论 方且割万有,专己私,侈身臂,矜总持,不纵以权,不强其辅,则所以善役天下而救其祸者,荡然无所利赖。王夫之黄书 材料4: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1)概括材料1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针对材料1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理由是什

19、么?(3)材料3中王夫之实际上是否定了当时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4)综合材料1、2、3,指出三者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材料4,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产生这种进步思想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评价。解析:本题考查明清进步思想家对专制制度的批判。第(1)问从材料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2)问针对君主专制的弊端,顾炎武主张分君权,材料信息能体现这一点;第(3)问从材料信息中提取;第(4)问人的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又起反作用,依据此原理回答即可。答案:(1)观点:抨击君主专制;职责:应当是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使“天下为主,君为客”。(2)方法:分天子之权,实行“众治”;理由:集权导致混乱;天下之大,非人君所能独治。(3)家天下、世袭等级制、中央集权制。(4)共同:抨击君主专制;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评价:积极方面,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为反对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消极方面,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思想不完善,无法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