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试题本试卷共 5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A. 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B. 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C. 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D. 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2. 从夏朝开创的“家天下”制度,直到清王朝覆灭,君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 )A. 以血缘为纽带B. 以年龄长幼为准则C. 以等级为核心D. 以德才为标准3. 据史载,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
3、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该材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A. 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B. 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C. 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D. 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4. 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A. 分封制B. 三公九卿制C. 郡县制D. 皇帝制5. “玺”在先秦时期并不为最高统治者所专有,但秦朝之后“天子独以印称玺”。由此可知,秦朝以后的“玺”( )A. 反映了帝位的世袭传承B. 标志着封
4、建国家的建立C. 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D. 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6. 徐天麟先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 颁布“推恩令”B. 郡国并行制C. 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D. 实行察举制7.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A. 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B. 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C. 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D. 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8.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认为:“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
5、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能印证此观点的史实()A. 三公九卿制 B. 内外朝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9. 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是()A. 世禄制 B. 征召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10. 宋代司马光曾说:“凡择言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晓知治体
6、。”清官包拯亦言,监察官“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这说明宋代()A. 选拔监察官程序复杂B. 监察官直接服务于皇帝C. 监察官选任重视德行D. 皇权加强依赖监察制度11. 朱元璋曾说:“夫元氏之有天下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为杜绝“元之大弊”,朱元璋()A. 创立军机处B. 设置枢密院 C. 废除丞相制 D. 实行内阁制12. “凡章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贴,墨字。内照票批,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俱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听
7、。”这段史料记述的现象发生在()A. 唐代B. 宋代C. 明代D. 清代13. 清代的军机处设在隆宗门内,乾清门两侧,严禁外人进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也须退出。这些规定( ) A. 避免了权臣干预决策 B. 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C. 提高了决策的机密性 D. 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14. 清朝由军机处直接寄发的有关机密要务的皇帝谕旨称为“廷寄”。如图是我国辽宁地区发现的国内惟一完整廷寄,对此正确的说法是()A. 这张廷寄出现于康熙年间B. 廷寄的内容是由军机处决策的C. 廷寄的出现是专制皇权加强的表现D. 为了保密廷寄只能用满文书写15. 古代雅典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
8、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一规定()A. 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B. 限制了雅典人的生活自由C.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以法律形式规范公民参政16.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古雅典的民主政治措施中哪一项为之提供了保障()A.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B. 实行“陶片放逐法”C. 设立陪审法庭D. 发放工资和津贴17. 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
9、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A. 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B. 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C. 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D.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18. 如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 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 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 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19. 雅典城邦的每个官员在一年的任期内,需要接受十次任职审查;期满卸任之时,同样也要接受审查:一方面是账目审查,另一方面是职司审查。官员若顺利
10、完成自己分内事务,便可顺利离职;若未能完成,将受到渎职处罚。这一做法()A. 督促了公职人员廉洁履职B. 限制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C. 调动了公民参政的极大热情D. 完全杜绝国家权力的滥用20. 意大利历史学家格罗索曾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形成恰恰应当归功于一定的历史要求,这种要求从外部对法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他所说的外部推动指的是( )A公民与自由民之间的斗争B.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斗争C.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斗争D. 罗马居民与外邦人之间的斗争21.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有这样的规定: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不得以蛊术损害他人的庄稼。现行
11、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材料表明罗马法律注重( )A. 主权在民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天赋人权D. 保护公民私有财产22.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而在曹魏时的新律中则首次入律了所谓“八议”(亲,故,贤,能,功,贵,勤,宾),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上八种人犯罪,-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須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供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十二铜表法与新律的最大区别在于()A. 是否注重君主权力B. 是否重视纲常伦理C. 是否注重公平公正D. 是否保护个人利益23. 十二铜表法规定:要式行为(具备特定的法定形式或遵
12、循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行为)中的证人或司秤如果事后拒绝作证,要受“名誉减损”的处分,从此丧失作证的资格,他人也无须为之作证。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A. 强调法律至上B. 重视个人信用C. 提倡人人平等D. 注重社会和谐24.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A. 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B. 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C. 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D. 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25.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
13、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A. 反对奴隶制度 B. 主张权利平等C. 抨击贫富差别 D. 具有人文精神26. 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 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 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 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 内乱引发思想纷争27.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A.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 脱离当时社会发展
14、的状况C. 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 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28.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据此,科举制更有利于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29.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30.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
15、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A汉长安 B唐长安C宋汴梁 D元大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第 31题 20 分,第32 题20分,共 40 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人有这样的观念:一方面,公民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非常充分;另一方面,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对共同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如果某一个人威胁到甚至伤害到共同体的利益,那么,这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就不复存在了,个人的利益是从属于共同体利益的。黄洋谈雅典民主与西方民主传统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
16、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与此同时,美国还找到了妥善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权力划分,保证了中央政府权力的强大。总之,美国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创立了美妙的联邦共和体制。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并指出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局限性。(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雅典民主制度,美国民主制度的
17、新变化,并概括政治制度文明发展和演进的基本特征。(10分)32.法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法制建设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末见。秦简中的经济法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等一百多条律文。它们对秦代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广泛调整,使秦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盛,巩固、确立并发展了封建制度。万方浅谈秦的经济立法及其特点材料二 在罗马法的发展史上,万民法成长和法学家活跃时期是罗马法律和法学空前繁荣昌盛时期。这一时期,内战停止,国土继
18、续扩张,各地交通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剧,民族人民之间联系加强,罗马的商业和手工业极兴盛,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大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民主发展,使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所有这些不仅在客观上提供了建立统一法律的体系的要求,而且也为法律的发展和法学的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也在罗马境内流行起来,它提出的理性、正义、诚实等理念为法律找到了一个更加高尚和神圣的目标。 郭守兰西方法文化史纲(1) 根据材料一归纳秦国经济立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发挥的积极作用。(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促进罗马法律发展的因素。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法律理念的不同
19、。(10分)答案和解析DABCC BABCC CCCCD DCBAC DCBBA BACAB31【答案】(1)原则: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或公民有充分参与政治权力的自由);城邦至上(城邦集体利益高于个人自由);轮番而治;直接民主 (任意三点得6分)局限性:有限的民主,少数成年男性当家做主。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乱。(4分)(2)变化: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间接民主);强化行政权,总统权力较大;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实行联邦制(中央和各州分权)。(任意三点得7分)特征:继承与创新 (3分)32【答案】(1)特点:法规繁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借鉴别国法规。(任意两点得4分)作用:规范经济秩序(调整国家经济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确立并发展了封建制度;增强国家实力,为统一奠定基础。(任意三点得6分)(2)因素:政局稳定与领土扩张;民族交往与平等;商品经济发展;民主发展。(任意三点的6分)不同:前者强调专制、严刑峻法;后者注重民主、平等(推崇希腊自然法思想或强调理性、正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