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怀疑与学问课后习题(部编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5177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4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怀疑与学问课后习题(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怀疑与学问课后习题(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怀疑与学问一、通读课文,同学之间讨论: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参考答案: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都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这样就不会盲从和迷信,这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二、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细读课文,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参考答案: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三、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这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2、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参考答案:1.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2.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抱怀疑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和书中

3、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修正”的前提。所以“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调换顺序。四、摘抄、熟记课文所引用的名言,并在课外搜集有关治学方法的名言警句。参考答案:课内名言: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我怀疑,所以我存在。(笛卡尔)课外名言示例: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2.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3.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4.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张载5.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陈献章6.学贵精不贵博。戴震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8.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九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