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读准字音曾皙() 论语()摄乎()比及() 小相() 铿尔()冠者() 毋吾以也() 夫子哂之()以俟君子() 风乎舞雩() 喟然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答案xlnshbxinknunwshnsykuzhun二、辨识通假(1)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2)莫春者()答案(1)“希”同“稀”,稀疏(2)“莫”同“暮”三、一词多义(1)方(2)与(3)率(4)如(5)夫(6)者(7)乎(8)以答案(1)名词,计量面积用语名词,方形名词,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名词,区域,地方(2)动词,赞成介词,和、跟(3)形容词,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动词,率领,带领(4)连词,假如连词,至于连词,或者(5)发
2、语词,用在句首,引出下文代词,那语助词,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6)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助词,的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7)介词,比介词,在介词,于助词,表疑问(8)介词,因为动词,做介词,用连词,来介词,用四、词类活用(1)如会同,端章甫()(2)浴乎沂,风乎舞雩()(3)鼓瑟希()(4)冠者五六人()(5)可使有勇()(6)赤也为之小()(7)可使有勇,且知方也()(8)孰能为之大()(9)可使足民()答案(1)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2)名词作动词,吹风(3)名词作动词,弹奏(4)名词作动词,戴帽子(5)形容词作名词,勇气(6)形容词作名词,小相(7)形容词作名词,合乎礼义的行
3、事准则(8)形容词作名词,大相(9)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五、古今异义(1)以吾一日长乎尔古义:_今义:一天。(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古义:_今义:儿童。答案(1)指很短的时间。(2)少年,未成年的男子。六、文言句式(1)不吾知也!()译文:_(2)则何以哉?()译文:_(3)加之以师旅。()译文:_(4)异乎三子者之撰。()译文:_(5)浴乎沂,风乎舞雩。()译文:_(6)可使有勇。()译文:_答案(1)宾语前置句不了解我!(2)宾语前置句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3)状语后置句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4)状语后置句(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5)状语后置句在沂河洗洗澡,在舞
4、雩台上吹吹风。(6)省略句可以使(人人)都有勇气。资料链接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自己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自汉代以后,儒家学说成为我国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同时他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春秋末期,周朝的统治已经崩溃,诸侯争战不已,社会动荡不安。不仅周天子无法主持天下的礼乐征伐大事,就是一些诸侯国,大权也不一定掌握在国君手里,有实力的卿、大夫把持国政,甚至“陪臣(
5、卿、大夫的家臣)执国命”。孔子评论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孔子提出了种种政治主张,希望改良政治,实行“仁政”“为政以德”,反对攻伐,通过“正名”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缓和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建立起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有序的理想社会。孔子的这篇与学生的对话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进行的。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
6、称语录体的典范。文本鉴赏本文通过孔子与四位弟子以“言志”为中心的一番对话,表现了弟子们的志趣、性格和孔子循循善诱的大教育家风范,同时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_答案非诸侯而何吾与点也一、阅读课文第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章开篇孔子的讲话有几层意思?它反映了孔子在教学上的什么态度?_答案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不要因为我是你们的老师,年龄比你们大,你们就不敢讲话。”这是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论个人的志向。这反映出孔子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另一层意思是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孔子因此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7、你们打算怎么做呢?这是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反映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时,循循善诱。二、阅读课文第3段至结尾,回答下面的问题。2四位弟子的“志向”各是什么?结合每个人的谈话方式说说他们的性格如何。_答案子路的志向是: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有勇气并懂得行事准则。侧重于强国。可见他是个有抱负、有自信,却鲁莽、轻率之人。冉有的志向是: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很难办到。侧重于富民。可见他性格是谨慎小心、谦虚退让。公西华的志向是: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朝见天子时担任一个“小相”。侧重于以礼治邦。可见他是个谦恭有礼、娴于辞令之人。以上三人的志向虽各有
8、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都是想参与政治。而曾皙却刻画了一个暮春郊游的场景。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志向,可见他的性格是从容不迫、逍遥洒脱。3请简析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所述之志的态度。_答案子路侧重强国(有勇知方),冉有侧重富民(可使足民),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宗庙会同),三个人的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对三个学生述志的内容,孔子赞成子路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让”,故哂之。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其实他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4孔子为何赞同曾皙的观点?
9、_答案曾皙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天人和谐的美好图景,点出了自己的理想与志趣,同时,也暗含着儒家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符合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最高境界,所以孔子当即表示赞同。三、总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5请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_答案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形象。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做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
10、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课文中的孔子也是一个有抱负,但又比较苦闷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做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
11、中的孔子,较之那个平时我们景仰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6这篇文章体现了孔子哪些教育思想?结合文本简要探究。_答案(观点一)反映了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开篇,孔子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了学生的顾虑,为师生的谈话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氛围,然后再慢慢地诱导学生谈各自的志向。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足以表明孔子根据学生不同的志向、性格而施以相应的教育。(观点二)反映了孔子对学生“宽、恭、谦、让”的德育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孔子对子路“率尔而对”的态度上:一方面,孔子对子路的不谦让虽有不悦,但也一
12、“哂”了之,并不当面指责,只在最后才委婉含蓄地向曾皙说出他“哂之”的原因,体现了孔子宽容的态度;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孔子希望学生做人要谦恭。而这两者也恰好体现了古人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7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何特点?_答案本文的突出特色是能紧扣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记述,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蔓不枝,表现力较强。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出来,写得简练含蓄,生动感人。一、读准字音觳觫()()褊小()挟太山()莅中国() 赴诉()
13、鸡豚()狗彘() 庠序() 孝悌()胡龁() 放辟() 便嬖()()忖度()()答案hsbinxilstnzhxinthppinbcndu二、辨识通假(1)无以,则王乎()(2)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3)为长者折枝()(4)刑于寡妻,至于兄弟()(5)盖亦反其本矣()(6)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7)放辟邪侈,无不为已()(8)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9)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答案(1)“以”同“已”,停止(2)“说”同“悦”,高兴(3)“枝”同“肢”,肢体(4)“刑”同“型”,典范、榜样,用作动词,做榜样(5)“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到(6)“涂
14、”同“途”,道路(7)“已”同“矣”,表示确定语气(8)“罔”同“网”,用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9)“颁”同“斑”三、一词多义(1)爱(2)道(3)诚(4)度(5)乃(6)若(7)于(8)其(9)以(10)何(11)诸(12)之(13)也(14)焉答案(1)动词,吝惜,舍不得动词,吝惜,舍不得动词,爱惜(2)动词,述说,谈论动词,说,讲名词,道义名词,路,道路名词,道义(3)副词,的确副词,到底名词,诚心副词,的确,实在(4)动词,揣测动词,度过,越过(5)代词,这样代词,你的副词,竟然副词,才连词,于是,就(6)动词,像代词,这样连词,如果(7)介词,和,同介词,在介词,对(8)连词
15、,如果,表假设代词,他的副词,加强语气,难道(9)动词,同“已”,停止介词,用,拿动词,认为(10)代词,什么代词,哪里疑问代词,怎么(11)兼词,相当于“之于”兼词,相当于“之乎”形容词,众多(12)动词,往代词,它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13)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与“哉”语气助词连用,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14)疑问代词,哪里句末语句助词,相当于“啊”疑问代词,哪里四、词类活用(1)是以君子远庖厨也()(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权,然后知轻重()(4)兴甲兵,危士臣()(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6
16、)朝秦楚()(7)以一服八()(8)然后从而刑之()(9)是罔民也()(10)五亩之宅,树之以桑()(1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1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答案(1)形容词作动词,疏远,不接近(2)形容词作动词,爱护(3)名词作动词,称重(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起来;使受到危害(5)形容词作名词,美味的食物;又轻又暖的衣服(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7)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臣服(8)名词作动词,处罚,惩治(9)名词作动词,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10)名词作动词,种植(11)名词作动词,穿(12)名词作动词,称王五、古今异义(1)莅中国古义:_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2)俯足以畜
17、妻子古义:_今义:男子的配偶。(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_今义: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4)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古义:_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答案(1)指中原地区。(2)妻子儿女。(3)两个词。以,介词,把。及,动词,推广到。(4)到这一步。六、文言句式(1)臣未之闻也。()译文:_(2)莫之能御也。()译文:_(3)何由知吾可也?()译文:_(4)牛何之?()译文:_(5)将以衅钟。()译文:_(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译文:_(7)是乃仁术也!()译文:_(8)百姓之不见保。()译文:_(9)构怨于诸侯。()译文:_(10)申之以孝悌之义
18、。()译文:_(11)未之有也。()译文:_答案(1)宾语前置句我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2)宾语前置句没有人能抵御他。(3)宾语前置句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4)宾语前置句(把)牛(牵)到哪里去?(5)省略句将用(它)来祭钟。(6)主谓倒装句(照你这么说)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了。(7)判断句这就是行仁政的途径!(8)被动句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9)状语后置句和诸侯结怨。(10)状语后置句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拿来反复告诫他们。(11)宾语前置句(是)没有的事。资料链接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早年周游列国,晚年返回家乡
19、,讲学著述。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民贵君轻”,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后世将孟子尊称为“亚圣”。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国君都在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
20、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孟子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孟子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仁政”的具体内容是“省刑罚,薄税敛”,使民有“恒产”,“养生丧死无憾”。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善于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其次,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再次,善用比喻和寓
21、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又增强了说服力。文本鉴赏这篇文章记叙了孟子游说齐宣王行仁政之事,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齐桓晋文之事_答案为长者折枝治以礼义一、阅读课文第11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齐宣王为什么要用羊替牛衅钟?_答案齐宣王见到牛临死时恐惧发抖的样子,像没有犯罪的人被押往刑场处死,因而产生不忍之心,所以他要用羊替牛衅钟。2对于齐国百姓认为齐宣王“以羊易牛”是出于吝惜的看法,孟子有何
22、见解?_答案孟子认为齐宣王“以羊易牛”不是出于吝惜,而是出于不忍之心。由于宣王见牛未见羊,才会令人以羊易牛,他根本没有考虑到两者大小的不同。3针对齐宣王的做法,孟子采取了什么方式来说服齐宣王?_答案齐宣王以牛易羊,不忍心看到牛觳觫,孟子认为他有仁义之心。他看透了齐宣王的真实想法,用“称王”来诱导齐宣王实行“仁政”,并用“君子远庖厨也”,形象地说明了“仁”的内涵。二、阅读课文第1520段,回答下面的问题。4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_答案欲擒故纵,缩短距离。利用齐宣王“以羊易
23、牛”这件小事中其“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5作者选取“为长者折枝”的事例与诗经中的一段话,意在说明什么道理?_答案孟子引用“为长者折枝”这一事例,旨在说明齐宣王虽然具备不忍之心,但没有施行仁政,其原因是不为,而非不能为;引用诗经中的一段话,旨在说明要推恩于他人,推恩于百姓,才能治理好国家。三、阅读课文第35段,回答下面的问题。6这段文字的结构思路是怎样的?_答案开头至“罔民而可
24、为也”为第一层,论无恒产导致民乱政暴,反面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奚暇治礼义哉”为第二层,古今对比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王欲行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第三层,正面阐述怎样“制民之产”和教育百姓。这一段从治理百姓、巩固统治进而统一天下的角度来论证,因此,对作为统治者的齐宣王来说,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文末描述的一幅王道乐土图客观上也有利于百姓。四、总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文章多用对话,思辨性强,请结合原文,具体分析本文因势利导的论辩艺术。_答案步骤内容思想特点1转移话题明确“行王道”话题引而不发,迂回曲折,步步为营,层层深入,水到渠成2提出观点保民而王肯定“仁心”3宕开一
25、笔否定宣王“能而不为”4重拾话题推恩于民5剖析因果提出具体措施8.结合课文简要分析孟子散文在“取譬设喻”方面具有怎样的特点。_答案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例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另外,用“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来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而且也更有说服力,更易为齐宣王所接受。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以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事情之实。9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
26、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_答案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之;再次,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一、读准字音庖丁()膝之所
27、踦()砉然() 中音() 大郤()大窾() 肯綮() 硎() 怵然() 謋然()答案poyxhuzhnxkunqnxnchhu二、辨识通假(1)砉然向然()(2)技盖至此乎()(3)批大郤()答案(1)“向”同“响”(2)“盖”同“盍”,何、怎么(3)“郤”同“隙”,空隙三、一词多义(1)解(2)道(3)然(4)族(5)盖(6)矣(7)哉答案(1)动词,剖开,分割动词,溶解,溶化动词,解释,解答(2)名词,天道,自然的规律名词,道义,正义(3)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形容词,是的,对的(4)形容词,众,一般的名词,指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5)疑问词,同“盍”,何、怎么副词,表推测性判断语气,
28、大概名词,车盖(6)用于陈述句,表陈述语气,了用于感叹句,表感叹语气,啊用于陈述句,表陈述语气,了(7)助词,表疑问助词,表疑问助词,表感叹四、词类活用(1)以无厚入有间()(2)良庖岁更刀,割也()(3)族庖月更刀,折也()答案(1)形容词作名词,厚度(2)名词作状语,每年(3)名词作状语,每月五、古今异义(1)所见无非牛者古义:_今义:只;不外乎。(2)依乎天理古义:_今义:天然的道理。(3)虽然,每至于族古义:_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4)视为止,行为迟古义:_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5)吾见其难为古义:_今义:使人为难。(6)因其固然古义:_今义: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
29、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答案(1)没有不是。(2)牛体的自然结构。(3)虽然这样。(4)动作因此。(5)很难做。(6)本来的结构。六、文言句式(1)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译文:_(2)臣之所好者道也。()译文:_(3)技经肯綮之未尝。()译文:_(4)如土委地。()译文:_(5)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译文:_答案(1)判断句技术好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割肉;一般的厨师一月(就得)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砍骨头。(2)判断句我所追求的是(事物的)自然规律。(3)宾语前置句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容易使刀刃钝折),没有拿刀去尝试。
30、(4)省略句就像泥土一样散落在地上。(5)省略句就戒惧地提高警惕,眼睛因为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而凝视不动,动作也因此而缓慢下来。资料链接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原系楚国王族,楚庄王后裔,后因战乱迁至宋国蒙地,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其文采更胜老子。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其著作保存在庄子(亦称南华经)一书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生之道。庄子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
31、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这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庄子善于讲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寓言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大多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结构简单,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得以体现。中国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特点是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人们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文本鉴赏本文通过对庖丁解牛的过程和经历的叙述,揭示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的道理;
32、同时,也说明了只有反复实践,逐步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部规律,然后遵循客观规律处理事务,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的道理。_答案目无全牛解牛得道一、阅读课文第1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试分析第1段中的细节描写。_答案第1段,作者描写了一个场面:庖丁解牛。但是,作者是以动作描写为主,一连用了五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描写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的动作描写,已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接着作者侧重描摹他解牛时进刀而发出的声音,又对这声音用了两个比喻。描摹声音时,用了两个拟声词“砉”“”;两个比喻是“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
33、了一个至高境界。2第2段写文惠君的夸赞和提问有何作用?_答案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同时,“技盖至此乎”这句发问,拓展了文路,引出了下面庖丁的议论,因此又起着过渡的作用。二、阅读课文第3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文章第3段中是如何描写庖丁的“游刃有余”的状态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答案从庖丁的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来描写庖丁解牛的娴熟。“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写其戒惧、高度警惕的专注态度,“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写出了庖丁观察的谨慎细致,遇难解之处时的从容淡定、一丝不苟。“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则从动刀之结果来写出庖丁解牛的熟练、轻松。“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则刻画了庖
34、丁解牛的驾轻就熟、怡然自得之神态。“善刀而藏之”则写出庖丁的收敛锋芒、低调做人的特点。这些描写是对上文说理部分的补充,正因为庖丁爱好的是研究解牛的规律,并且在实践中掌握了这一规律且能娴熟运用,所以才能有解牛之后的轻松愉悦自豪。这就突出了“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一中心。4如何理解“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因其固然”说的只是解牛的经验吗?_答案依照牛的天然生理结构,击入大的骨缝,引刀进入骨间的空处,躲避开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一切顺着牛的结构解牛。“因其固然”说的不只是解牛的经验。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做任何事都要顺应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
35、抓住事物的关键,“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逐渐掌握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进入自由的境界,做到“游刃有余”。5如何理解“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动刀甚微”只是描写解牛的动作吗?_答案“怵”,足见庖丁谨慎小心,眼睛集中在难解之处,动作慢下来,动刀的幅度也小了。庖丁技艺高超,解牛流畅,但也绝不马虎大意。“动刀甚微”不只是描写解牛的动作。庖丁技艺高超,却不随意。态度之庄重可以看出其对解牛这个职业的敬畏,有这样态度的人同样也会敬畏自己的人生!6请赏析关于“庖丁解牛”的三个境界。_答案第一境界:(三年内)“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不懂规律。庖丁学解牛的头三年,心无旁骛,精力高度集中,达
36、到对外物(除牛之外)无所感知的境界。第二境界:(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目无全牛,懂得规律。庖丁动手解牛时“未尝见全牛也”,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拼装、拆卸的东西。这说明他已经完成了对必然王国的认识,行将踏进自由王国的境界了。第三境界:(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运用规律。此时的庖丁依天理,因固然,完全靠精神活动批大郤、导大窾,避开技经肯綮与大,从容来往于彼节者之间,游刃有余,把又脏、又累、又笨重、又麻烦的解牛活计,干得漂亮极了、飘逸极了。这种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只有通
37、过长期的解牛实践,才能获得解牛之“道”。规律的洞悉、掌握和娴熟地运用,全在于长期的、专注的实践。三、总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庖丁解牛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_答案庖丁解牛,不仅是在解牛,也是在解人生,牛象征着世界,刀象征着自己。我们不能像族庖那样和世界死磕,也不能像良庖那样和困难纠缠,要像庖丁那样找准事物的规律,抓住事物的关键,久练技艺,定会达到目无全牛之境界,也会游刃有余于天地间。8本文运用了哪些说理方法?试举例进行分析。_答案说理方法举例层层推进庄子把庖丁解牛的经历分三个阶段去写,“所见无非牛者”“未尝见全牛也”,以及“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把解牛技术逐层提升,“进乎技矣”,进入
38、更高层次的道善用比喻庄子以庖丁解牛比喻养生之道善用对比用庖丁解牛前后之技术作对比:初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及十九年,“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从“有形”至“无形”,说明解牛之至高境界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巧用排比,增强气势本课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如“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等五个排比句,描绘了“发政施仁”的具体效果,在齐宣王面前展现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既突出了思想,又增强了文章纵横捭阖的气势;读起来气势磅礴,声调铿锵,富有音乐美。2写法指导运用排比手法“四注意”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排
39、比应注意以下四点:(1)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句分句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排比句运用得是否恰当,千万不能生硬地拼凑,为排比而排比。例如,有个同学这样写道:“我们的班长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学习的模范,学习的表率,学习的楷模。”这里的“榜样”“模范”“表率”“楷模”,四个词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把它们硬排比在一起就显得重复、啰唆。(2)注意排比句之间的内容联系。构成排比的一组语句的意思总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有的按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有的按事物的程度深浅排列;有的按事物的范围大小排列。要从多角度出发,发散思维,全方位立体式地排列表达。(3)排比应力求“丰富多彩”。在不同的排比句
40、中,组成排比的每一个“成员”的面目应该富于变化,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单句,还可以是复句甚至多重复句;运用或比喻,或借代,或反问等修辞,一篇文章中的几组排比“各有千秋”,那么精彩、生动、流畅将“不期而至”。(4)不同的文体,排比的使用也各有不同。记叙文以散句为主,排比等整句的使用应“恰到好处”,一般而言,概括叙述或感情较强烈的段落使用排比能起到“锦上添花”之功效,而具体的叙述、描写则不宜用排比,尤其是结构复杂“臃肿”的排比。抒情散文要求语言精彩、流畅,议论文要求语言严谨、生动,恰当地运用排比等整句即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剂量”大些也无妨。3迁移运用请运用排比手法写一个景物描写片段,要求:既具有
41、形式美,又能突出思想,250字左右。_【参考示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春天的鸡公山,万木争翠,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蜂飞蝶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夏天的鸡公山,葱茏碧绿,凉爽宜人,云蒸雾绕,一派桃源仙境的奇观;秋天的鸡公山,山岭沟壑,红叶片片,金桂飘香,一幅秋色宜人的画面;冬天的鸡公山,银装素裹,冰凌高悬,蓝天白雪,千树万树梨花开,一片北国飒爽的风光。鸡公山是一幅优美的画卷,旖旎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鸡公山是一首绚丽的诗篇,壮美的人文景观令人赞叹不已;鸡公山是一曲远古的歌谣,美丽的神话传说令人回味无穷。素材采撷一1素材积累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教育家,他对子路、曾皙等学生的几次回答,以
42、亲切和蔼的长者作风,给谈话带来轻松和谐的气氛,表现了他教育学生时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同时,他对学生言志的评论,也各有侧重点,反映了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他也曾哂笑子路,但并不是认为他的政治主张不对,而是用委婉的态度批评“其言不让”。曾皙的话似乎与政治无关,不过,他描绘的是一个太平社会的缩影,即形象化了的礼乐之治的盛世,所以深受孔子的赞扬。【应用角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谦虚”“教学相长”等。2素材应用遥想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面对个性化的学生,给予的评价各不相同,有默许的“吾与点也”,有大赞的“贤哉,回也”,也有委婉否定的“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没有简单粗暴,只有循循善诱。
43、想要我们的教育不再停留于分数的表面,便要明白爱因斯坦那句教育箴言的真谛:“学校的目标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图画小儿赏与罚,应由社会明眼察。不囿分数殇教育,急功近利最可怕”。希望一幅轻松幽默的漫画,能敲醒更多沉醉不知归路的“大家”,还教育一个包容博大的天地,给孩子一个快乐完满的明天!二1素材积累孟子晚年和齐宣王有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孟子在论说的主动权的把握上和迂回前进、游刃有余的说理过程上,为人称道。他牵着齐宣王的鼻子,使其一步步地走到自己的“仁政”之路上来,其中运
44、用的谈话艺术令人叫绝:弃“齐桓晋文之事”,谈“保民而王”之术避实就虚,弃异求同的话题选择;用“以羊易牛”的小事,发掘对方长处,给予对方信心缩短双方距离的心理战术;要说道理,先打比方,“引而不发,跃如也”,并逐层推进的启发方式;明知故问,有纵有擒,因势利导,引人入彀,由齐宣王高高在上的问询,到自己承认“吾惛,不能进于是矣”的“围剿”。【应用角度】“忠言未必逆耳”“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批评要讲究艺术”等。2素材应用忠言未必只能逆耳,顺耳忠言往往更易被人们所接受,这就需要说话的艺术。孟子在建议齐宣王时,并没有慷慨激昂地批评宣王,而是由平凡小故事联系到国家治理,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陈明利害,使宣王最
45、终明白了推行王道才是称王天下的佳径。而商容、比干等忠臣在进谏时与国君针锋相对,结果触怒龙颜,非但意见不为国君所接受,自己也被降罪或遭杀身之祸。在改革开放,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的今天,就更需要人们多提建议和意见。正确意见能被及时接纳并付诸行动,将大大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而讲究提意见的艺术对意见能否被及时采纳是至关重要的。运用说话的艺术,使忠言不必逆耳,于人,于己,于社会都大有益处。三1素材积累同样的刀子,同样是用来剔割牛肉,有的厨师只用了一个月便刀刃缺损,只好再换新的;技术好的厨师可以一年换一次;有一个高明的厨师,一把刀子用了十九年,刀刃依旧锋利。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子,就以
46、厨师用的刀子使用时间长短,来形象地说明养生的大道理。他在庖丁解牛中通过厨师与文惠王的对话,婉转而又风趣地说明养生的要领。这个要领就是了解自然、顺应自然。【应用角度】“顺应自然”“无为与有为”“修养”“智慧”等。2素材应用有时高明的智慧,并不存在于史书中跌宕起伏的英雄人物身上,反而存在于籍籍无名的布衣百姓身上。智慧到了这种地步,已然接近自然和哲学。青山绿水中的简陋居室,渔樵江渚的朴实生活,摒除了逐鹿中原的刀光剑影,余下了清贫安逸的闲云野鹤。古代智者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顺应自然、游刃有余的智慧。庖丁解牛“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正是因为他“以无厚入有间”,这种超越技艺的境界,不正是顺应自然、追求
47、自由的体现吗?这种超然一切的心态与生活,就是智慧。智慧至此脱掉了华贵的外衣,露出了亲和、质朴、自然的真实面貌。人人都向往这种境界,但大多数人却还未拨开心头的迷雾。群文阅读导读:春秋战国是一个动荡剧烈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革,兼并战争的频繁,社会风俗的变化,推动了学术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那些聪慧睿智的哲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争相提出各自的治国良方。他们凭着强烈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奔波于大地上,为实现伟大的理想和抱负而奋然前行。他们又是大地上诗意的栖居者,孔子的洒脱,孟子的激情,庄子的轻盈,不能不令我们肃然起敬。孔子的洒脱周国平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
48、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地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
49、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吧。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志向远大。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50、,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圣人的这一叹,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极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为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
51、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妙(“言孙”),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至极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主张,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伸过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学识,知分寸,丝毫没有显现出偏执狂的特征。“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然小人哉”)。要害是那两个“
52、必”字,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它使我可以放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因为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一点不洒脱呢?(有删改)孟子:我们的文化宝藏鹿义霞带着一颗朝拜的心,我又一次走进经典聆听孟子。书香扑面的时候,心被虔诚塞得满满。沿着岁月的河道溯源,不觉间仿佛已走过千年。作为一代儒家宗师的孟子并没有走远,他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依然穿越时空给后人启迪,给后人震撼!这是一个不惧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
53、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途跋涉;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他奔走在游说的路上,执着而坚定,焦灼而真诚。倡导仁政,反对战争,主张以德服人,抨击暴力治国,纵然屡屡碰壁却依然不失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人皆可以为尧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行仁义而王天下”20多年的游说生涯,他辗转奔走,不辞劳苦,留下了悠长的足迹,留下了经典的语句,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激情的孟子。那份知识分子的良知,给后人留下经久的感动。这是一个满怀智慧、为民呼号的孟子民生的艰辛与百姓的困苦触动着他的心灵。他重视民心的
54、向背,深谙人民与天下的载舟覆舟关系;他向往理想社会图景,规劝统治者安定人民,善待民生。听:“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的话精邃而深情。锲而不舍宣扬民本思想,持之以恒做百姓的代言人,他那份深刻,他那份执着,他那份大爱,让千年后的我们读到岁月的回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每当读到孟子这段话,心里就会猛然升腾
55、起大片温暖,大片美好。这是一个气节超然、卓然出众的孟子呼唤高尚人格,是孟子不变的主题;保持气节超然,是孟子永恒的追求;注重人格修养,是孟子真挚的宣言。“养心莫善于寡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样的语言烙在心灵深处,指导着我们的做人,影响着我们的做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坐标,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塑造,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想到孟子,常常想到这样四个字:浩然正气。这是一个才学渊博、文采飞扬的孟子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
56、于论辩。孟子的言辞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并耐人寻味。那些精彩的比喻,那些巧妙的构思,那些练达的语句,构成了孟子作品特别的气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五十步笑百步”“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的作品乃中国文坛之瑰宝。这是一个提倡社会和谐的孟子,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个睿智理性的孟子,他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是一个自信的孟子,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一个笑傲困难的孟子,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尊为“亚圣”,儒家文化亦
57、被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警醒后人反刍,引发后人思考。作为思想家的孟子,作为教育家的孟子,作为政治家的孟子,作为文学家的孟子,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忽然想起有本书上这样说过:阅读孟子,让经典进入民间,让传统回归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庄子的翅膀叶春雷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地,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泥沼中挣脱出来,但是越挣扎,陷得就越深。我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这
58、是蝴蝶,或者大鹏。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草菅的时代。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对于“士”,君主并不是纯粹用刀剑来对付的,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让他们为自己充当爪
59、牙,去猎杀更低级的“庶”。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楚王要降服庄子这只桀骜不驯的猎物。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庄子选择了突围。庄子冲天而起。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庄子从此不再是一只猎物。庄子完成了自己。因为有了翅膀,因为舍弃,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我富甲天下。”我们有这种气魄吗?没有。所以我们成不了庄子。庄子曾经向监河侯借粮,因为庄子家贫。庄子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但庄子从不像那些被豢养的哈巴狗那样向君主摇尾乞怜。庄子是有翅膀的人。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浩渺宇宙间。
60、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哪会下作到向君主摇尾乞怜的地步。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庄子就这样拔地而起。庄子在我们灵魂的仰望中翩翩起舞。庄子是雄浑的,也是妩媚的。庄子一会儿是大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是蝴蝶,留连戏蝶时时舞。生有翅膀的庄子是永垂不朽的。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凭什么?凭他的一对翅膀。人到中年,我感到生命的沉重。因为我没有庄子的翅膀。说到底,我没有庄子那样的思想。思想使人轻盈,金钱使人沉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被捆缚在欲望的战车上,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都在拼命厮杀。这是另
61、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比起战国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毫不逊色。我们没有翅膀,我们只有欲望。庄子是战国时期最伟大的散文家。因为庄子的散文也有一双翅膀。能够飞翔的散文才是好散文,而能够在飞翔中不被大风刮散架的散文才是散文中的珍品。庄子的散文在历史的大风中飞翔了两千多年,不仅没有散架,没有像羽毛一样被刮得无影无踪,反而在风沙的打磨中日益锃亮,这得益于庄子翅膀的轻盈,还有坚实。我飞不起来,因为我的沉重。这种沉重是污浊的,散发着生活的枯枝败叶的腐朽气息。我的生活中堆积着那么多腐朽的枯枝败叶,但我一点也不舍得丢弃,反而视若珍宝,所以我注定无法轻盈。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生活
62、的浮沉中飞翔吧!推荐作品:解读孟子傅佩荣庄子,会飞翔的人朱以撒积文化常识1古代车马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1)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2)轻车:也称驰车,用以冲锋陷阵。(3)苹车:车厢围有苇草皮革,以为屏蔽,作战时可以避飞矢流石。“苹”同“屏”。2宗法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1)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祭祀在古代是大事。(2)太庙:天子的祖庙。(3)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3古代学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庠、序:古代地方开设的学校,后泛指学校。(2)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
63、类,即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3)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4)国子监: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5)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
64、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诵国学经典先贤语录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选自论语学而)古文今译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知行启迪和是儒家所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有子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既要遵守礼的规定,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我们强调以和为贵,又不能单纯为和而和,要把握合适的度。一味地调和,搞得一团和气,上下满意,左右逢源,丧失原则和尺度,就成了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成为“德之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