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43957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4.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67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 1-1-4 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二轮 专题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第4讲 地壳及其运动 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网络构建高考透视1.地位。本讲内容在近几年高考中考查频度较高,考查方式灵活多变。2方法。今后高考复习应侧重以下两个方面:(1)以地质剖面图、景观图和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及对地形、地貌的影响。(2)以地形与人类生产活动关系为线索,考查地质构造判断、外力作用时空变化及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高考透视3方向。(1)“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岩石圈物质的循环”是研究地质作用的基础。以示意图的方式考查循环规律、过程原理是重要命题方向。(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质构造类型、成因及实践意义,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

2、”是重要考点,结合工程建设,以地质构造图为背景是重要命题方式。专题整合 知能提升重要考点 1 地壳物质循环、内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地壳物质循环图中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1)地壳物质循环是从岩浆到各种岩石的形成,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期间经过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融再生作用等。(2)一般认为,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2016浙江高考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变老。图中阶地(用 T 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据此

3、完成(1)(2)题。(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题流程技法点拨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方法与技巧地质构造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先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断分析:考查角度 1 地形剖面图和地质构造的判读2015浙江高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

4、,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 砂岩B花岗岩 流纹岩C大理岩 石英岩D安山岩 玄武岩解析 图中显示了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岩层运动的方向。第(1)题,首先根据图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名称。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向斜槽部因受挤压比较坚实,不容易被外力侵蚀,A、B 两项错误;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故 D 项错误;背斜顶部因为受到张力,常被外力侵蚀成为谷地,故 C 项正确。第(2)题,图示地质构造剖面图中,岩层层次结构明显,

5、所以岩层为沉积岩。虽然地壳水平运动产生了断裂带,但没有岩浆出露,故没有岩浆岩,而流纹岩、花岗岩、安山岩和玄武岩均属于岩浆岩,故 B、D 两项错误;石英岩、大理岩是变质岩,故C 项错误。“飞来峰”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故岩石是沉积岩,石灰岩、砂岩均属于沉积岩,故 A 项正确。考查角度 2 地质构造图的综合应用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地质勘探中对我国某山区某一岩层进行了考察,并沿该山区的某山谷对该岩层出露部分的海拔进行了测量,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下图,其中实线示意直接可以观测到的岩层海拔,虚线部分示意该地理兴趣小组推测的岩层海拔。该地理兴趣小组在考察的过程中还发现,该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该山地的平

6、均海拔在 1 500米左右,途经地表以干燥、直立性好的黄土为主。据此回答(1)(2)题。(1)该地理兴趣小组本次考察的岩层形成的地质过程可能是()A地壳下降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岩浆活动B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作用C地壳下降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外力作用D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2)该区域最可能位于()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江南地区D西南地区解析 第(1)题,由图中曲线可知,该地理兴趣小组考察的岩层连续且有弯曲,因此,从地质构造上看,该山体为褶皱山;根据题干可知,该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因此,该岩层为沉积岩;岩层形成的地质过程可能是地壳下沉,沉积物受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然后经过水平挤

7、压、地壳抬升等作用形成褶皱山,而看不见的部分可能是其他物体(包括外力作用下的堆积物)的遮挡和外力侵蚀的结果。第(2)题,该地理兴趣小组在考察的过程中还发现途经地表以干燥、直立性好的黄土为主,可知该地黄土广布,因此该地可能位于华北地区。重要考点 2 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判断的综合分析方法某区域地表形态的形成是长期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力作用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分析某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的类型,往往需要综合许多因素。2016全国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

8、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回答(1)(3)题。(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解题流程技法点拨海岸线位置与形态变化的分析1海岸线从形态上看。海岸线有的弯弯曲曲,有的像条直线。海岸线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有时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9、,有时海岸线也会向陆地推进。2海岸线位置变化的原因。海岸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1)由于受地壳升降活动的影响,引起海水的侵入(海侵)或海水的后退现象,造成了海岸线的巨大变化。(2)海岸线的变化受冰川的影响较大。如果气温上升,两极地区和高山上数量巨大的冰川融化,冰水流入大海,海平面升高,海岸线向陆地推进;相反,如果气温相对下降,则冰川扩展加厚,海平面渐趋降低,海岸线就会向海洋推进。(3)海岸线的变化受到入海河流中泥沙的影响。河流将大量泥沙带入海洋,泥沙在海岸附近长期堆积成为陆地,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考查角度 1 河口海岸线变化原因分析2017合肥质检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滋养着两岸勤劳

10、的人们。1970 年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竣工,在大坝上游形成一个面积达 5 250 平方千米的纳赛尔湖。图甲示意尼罗河局部河段及周围地理事物分布,图乙示意约西塔海角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据此完成(1)(3)题。(1)图乙中约西塔海角陆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向北扩展B向西北扩展C向南退缩D向东南退缩(2)河道右岸陆地变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A19001971 年 B19711982 年C19821987 年 D19871991 年(3)1971 年后,约西塔海角陆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来沙量大幅减少,泥沙堆积速度小于海水侵蚀速度B地壳下降速度快,泥沙堆积速度快于海水侵蚀速度C上游植被得到有效

11、恢复,河流挟带的泥沙大幅减少D阿斯旺大坝汛期蓄水泄沙,泥沙在此堆积速度加快解析 第(1)题,从图中约西塔海角 1900 年到 1991 年海岸线变化并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该区域的海岸线不断向东南方向退缩,故 D 项正确。第(2)题,根据图中比例尺和年份可知,从1987年到1991年河道右岸陆地变化速度最快,故 D 项正确。第(3)题,1971 年以后,由于阿斯旺大坝建成,大量拦截了河流上游来的泥沙,使得约西塔海角来沙量大幅度减少,泥沙堆积速度小于海水侵蚀的速度,故 A 项正确。考查角度 2 峡谷沙丘地貌的形成2017郑州质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它背倚葱茏青山,面

12、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甲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乙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读图回答(1)(3)题。(1)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A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C冰川堆积D海浪堆积(2)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A印度洋海滩B沿岸疏松的土壤C塔克拉玛干沙漠D附近沙洲和河漫滩(3)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解析 第(1)题,连绵的沙丘应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每年冬春季节(10 月次年 3 月),该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挟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

13、成沙丘。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附近沙洲和河漫滩。因为在谷地中,受两侧山地阻挡,外部沙尘难以进入。第(3)题,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当该区域植被覆盖条件良好时,风力较小,沙丘增长速度也较小。该区域夏季植被覆盖条件最好,风力最小,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考查角度 3 热融地貌的形成2017河南九校质检热喀斯特指多年冻土区受热融蚀产生类似喀斯特地貌形态的热融地貌。由地下冰融化而产生,又称热喀斯特地貌,分为热融沉陷地貌和热融滑塌地貌两种。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区域能够经常见到热喀斯特地貌的是()A云贵高原 B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C巴西高原 D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

14、2)热融沉陷区域形成的热融湖()A会继续陷落成溶洞B是岩层弯曲形成的C面积广、水量大D会使冻土层逐渐变薄或被切穿(3)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发生热喀斯特的形式和时间一般是()A热融沉陷夏季 B热融沉陷秋末冬初C热融滑塌夏季 D热融滑塌秋末冬初解析 第(1)题,热喀斯特地貌为冻土冰融化后形成,云贵高原、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巴西高原基本上没有冻土,不会形成这种地貌;西伯利亚平原冻土广布,夏季气温高,地下冰融化形成热喀斯特地貌。第(2)题,热喀斯特地貌并非喀斯特地貌,所以不会出现溶洞,A 项错误;热喀斯特地貌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B 项错误;热熔湖面积大小与水量大小都受多种因素影响,C 项错误;湖水温度高于

15、冻土,水比热容较大,通过热量传递,湖底和湖岸多年冻土加速退化,使冻土变薄或被切穿,D 项正确。第(3)题,大兴安岭北部地势起伏大,夏季温度高,冻土易融化,容易出现热融滑塌。热点聚焦 主题整合世界海拔最高的拉日铁路全长 253 千米,其中,近 90千米穿过位于板块交界地带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桥隧总长115.7 千米。拉日铁路每米造价超过 5 万元,是中国目前在高原地区建设的造价最高的铁路。结合下图和文字资料,回答(1)(3)题。(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2)简要分析拉日铁路造价高的自然原因。(3)说明地表形态对图中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答案(1)地形以山地为主(或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

16、或南北高、中间低,或山高谷深、地表崎岖);冰川地貌广布。(2)沿线地势起伏大,多次穿越河流,桥隧比例高;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海拔高,空气稀薄,缺氧;气温低,冻土广布;(或者高寒缺氧,冻土广布)(答出其中四点即可)(3)有利: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相对较好;地势较平坦,利于城市和交通线建设。不利:周围高山制约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山高谷深、地表崎岖。高山上冰川地貌广布。第(2)题,拉日铁路沿线地势起伏大,多次穿越河流,桥梁、隧道比例高。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条件复杂

17、。多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工程技术要求高。海拔高,空气稀薄,缺氧,工程修建难度大。气温低,冻土广布,工程造价高。第(3)题,图中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相对较好;地势较平坦,利于城市和交通线建设,所以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河谷周围高山,制约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地形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河流影响河流流向。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盆地多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或羽毛状水系)。影响河流的流速。山区流速较快,平原区流速较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地形影响河流的水能状况。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

18、缘处水能较丰富植被土壤灾害山地的坡向影响植被分布。阳坡一般为喜阳植被,如马尾松;阴坡一般为喜阴植被,如冷杉。山地海拔高度影响植被分布,形成垂直植被带在植被破坏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山地、丘陵多滑坡、泥石流,陡崖、块状山,坡度较大的山地多塌方2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形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首先,地形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平原区适合发展种植业。一般而言,坡度小于 25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 25发展林业或养殖业;如我国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从山麓到山顶可依次发展种植业果园毛竹(或经济

19、林)薪柴林原始林(或次生林)。其次,地形影响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平原区机械化水平较高,山区机械化水平较低。地形对工业影响较小。(2)地形对交通运输等工程建设的影响影响交通运输线的走向与形状。丘陵山地交通运输线一般分布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形态上一般呈“之”字型,平原地区交通运输线呈网状分布。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山区交通运输方式多以公路为主。影响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一般而言,平原地区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低于山区。影响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山区交通网密度小,平原区密度大。许多工程建设需考虑地形地质因素。如水库需要避开断层,坝址多选择在峡谷处,地铁多修筑在背斜部位等。考向一 岛屿与海岸线的演变

20、2017广东五校协作体一诊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完成 13 题。118801945 年,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A B C D解析 根据图例,比较四处 18801945 年的沙洲 0 米线位置可知,处看不到 1945 年的沙洲 0 米线,说明此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三处 1945 年沙洲 0 米线范围比 1880 年扩大,说明堆积速率大于侵蚀速率。2根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可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解析 根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可推

21、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河口沙洲面积不断扩大,河口变窄;沙洲向海洋推进,说明海水侵蚀作用小于河流堆积作用;北航道泥沙淤积多,航行条件越来越差;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从而使河口沙洲面积不断扩大。3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A毁林开荒B围湖造田C植被覆盖率提高D降水增多解析 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小,河流输沙量减小。考向二 地形形成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下图为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及其剖面图。材料二 2015 年宁夏枸杞年产值超过 100 亿元,贺

22、兰山东麓已形成枸杞产业带。枸杞喜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盐碱、耐旱、怕水渍。(1)判断图中虚线内地貌的类型,并描述其沉积物分布的特点。(2)以河流的出山口为界,说明图中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的变化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现象。(3)简述该地形区种植枸杞优越的自然条件。答案(1)冲积扇(洪积扇)。特点:呈扇形分布;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同一地段内沉积物颗粒较为均一,分选性好。(2)出山口前等高线向西北弯曲且较稠密;出山口后向东南弯曲且较稀疏;数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减。其反映了河流在出山口前穿行于河谷且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快,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出山口后坡度变小,河流流速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

23、石块堆积,形成冲积扇,河流发育在扇面之上。(3)这里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有机质积累;属冲积扇地形,有一定坡度,利于雨季排水;沙质土壤,透水透气性好,土壤较肥沃,利于枸杞生长;位于山麓地带,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寒潮影响较小,低温冻害较少。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为山前冲积扇,因此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同一地段内沉积物颗粒较为均一,分选性好。第(2)题,等高线的变化特点从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弯曲方向来看。反映的地理现象从地势起伏大小、河流流速及侵蚀堆积作用进行回答。第(3)题,农业区位条件应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流等角度结合当地地理位置作答。适考素能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