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震和地震波1.地震:(1)概念: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2)地震构造中的几个概念: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3)震级: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4)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2.地震波:(1)概念: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2)类型及特性。类型传播速度传播介质共同特点纵
2、波(P波)较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横波(S波)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二、地球的内部圈层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1.地壳:(1)范围:地壳是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2)厚度。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2.地幔:(1)范围: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在莫霍面以下到古登堡面以上。(2)特点。地幔能传播横波,具有固态特征。地幔可以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
3、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通常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3)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3.地核:(1)范围: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2)特点:由铁和镍组成;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三、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减小。一般认为2 0003 000千米高度是大气圈的上界。2.水圈:根据水存在的位置和状态,水圈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又主要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与人类社会关系最为密切。3.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其中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
4、下200米的范围内,是生物圈的核心部分。4.相互关系: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2.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3.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4.横波传播速度快于纵波。()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该钻井是否穿透地壳?为什么?提示:没有穿透地壳。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此深度远小于地壳平均厚度。1.填出地球内部圈层A、B、C及C1、C2代表圈层。提示:A地壳,B地幔,C地核。C又分为C1外核,C2内核。
5、2.填出两个界面a、b。提示:a为莫霍面,b为古登堡面。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什么?提示: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传播速度不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地震发生时,震中的人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后感到前后左右晃动。()2.从地面向下依次为古登堡面、莫霍面。()3.地面海拔越高,地壳越薄。 ()4.海拔越高,大气的密度越大。()5.生物是生物圈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能力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1.地球的内部圈层及特征:2.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与联系: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的外壳。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关系如下图所示:【特别提醒
6、】地震发生时,人们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晃动。地震发生时,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从震源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的震动。地震波分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传播的速度较快,最先到达地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传播的速度较慢,随纵波之后到达地面,引起地面左右晃动。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晃动。厄瓜多尔的桑盖火山当地时间2020年9月20日凌晨发生喷发,喷出的火山灰在周围村镇飘落,部分道路被火山灰覆盖,能见度较低。据报道,20日桑盖火山发生了数次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高达6 000米。下图示意火山喷发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1)、(2)题。(
7、1)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A.B.C.D.(2)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是()A.与交界处B.层内部C.与交界处D.与交界处【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可从以下思路进行:【解析】(1)选B,(2)选C。第(1)题,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图中表示地幔;表示地壳;表示外核;表示内核。第(2)题,地震波经过古登堡面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突然减速;图中与交界处为古登堡面。【补偿训练】北京时间2020年5月6日21时53分,印度尼西亚班达海发生7.2级强震,震源深度110千米,震中位置如图,随后多个国家相继发布海啸预警。据此回答(1)、(2)题。(1)此次地震的震
8、源所在圈层是()A.地壳B.地幔C.外核 D.内核(2)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面时发生的变化是()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解析】(1)选B,(2)选C。第(1)题,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海洋地壳的厚度约5至10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110千米,位于地幔层。第(2)题,据材料可知,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10千米,位于上地幔层,故地震波从下向上传播,则要经过莫霍面,经过莫霍面时,横波和纵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能力二地球外部圈层的比较地球
9、外部圈层的特点比较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特别提醒】地球内部圈层有明确的分界面,外部圈层没有。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是相互渗透的,没有明确的分界面。如生物圈渗透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中,而组成水圈的水有陆地水,也有大气水等。材料一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材料二当地时
10、间2020年2月13日早上,印度尼西亚日惹特区默拉皮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达2 000米。(1)在图中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的圈层名称。(地理实践力:绘图能力)提示:为岩石圈,为水圈,为大气圈。(2)生物圈占有图中圈层的哪些部分?(区域认知: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提示:生物圈占有(大气圈)圈层的底部、(水圈)圈层的全部和(岩石圈)圈层的上部。(3)推断喷发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什么?为什么?(综合思维:时空的综合)提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喷出地表的火山灰物质首先冲入大气圈,然后在重力作用下降落到地表,接触到地表的生物或直接落入水面,经过外力作用,最终沉积成为岩石圈
11、的一部分。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都有哪些圈层?(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3)据图分析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解析】第(1)题,读地球圈层示意图,注意圈层的分界,地壳在莫霍面以上,以下为地幔;图中地球的外部圈层都有。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气圈最厚;连续但不规则的是水圈。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渗透到其他圈层。第(3)题,由于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km,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km。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
12、达70km;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答案:(1)地壳、地幔、大气圈、水圈、生物圈。(2)大气圈水圈生物圈(3)全球的地壳厚度是不均匀的,大陆地壳较厚,高原和高山地区的地壳更厚;大洋地壳较薄,各大洋的平均厚度也不相同。2019年3月28日,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再次喷发,浓烟滚滚,景象壮观。这座火山又被称为“烈焰山”,是墨西哥境内最活跃的火山。据此完成(1)、(2)题。(1)受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活动影响较小的地球圈层是()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地核(2)本次火山喷发,影响到的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A.B.C.D.【解析】(1)选D,
13、(2)选D。第(1)题,火山喷发时主要涉及的是外部圈层以及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地壳和地幔部分,对地核影响较小。第(2)题,喷出地表的火山灰物质首先冲入大气圈,然后在重力作用下降落到地表,接触到地表的生物或直接落入水圈,经过外力作用,最终沉积成为岩石圈的一部分。(水平1)北京时间2020年5月24日,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为震中所在区域图,为震中。读下图,完成1、2题。1.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软流层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波速变化是()A.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B.纵波波速变大、横波波速变小C.纵波、横波
14、波速均变大D.纵波波速变小、横波波速变大【解析】1选B,2选A。第1题,“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因为海洋的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所以本题地震的震源不在地壳,而是在地壳以下。软流层的深度大约为80400千米,可见震源在软流层以上,地壳以下的上地幔。第2题,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自下而上传播,所以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水平1)读下图,回答3、4题。3.甲圈层的主体是()A.河流B.湖泊C.冰川D.海洋4.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A.大气B.水C.土壤D.生物【解析】3选D,4选D。第3题,甲圈层是水圈,水圈的主体
15、是地球上的海洋,其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其水量占地球水量的97%以上。第4题,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生物作为非生物环境以外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5.(水平1、2)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 共同组成地球的圈层。(2)岩石圈包括图中的和。(填字母)(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为。(4)F 和 G 之间的界面名称是。【解析】第(1)题,地球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到内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地核。由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共同组成地球的外部圈层。第(2)题,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即对应图中的D和E。第(3)题,我们依据地震波横波和纵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探求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第(4)题,F为地幔,G为地核,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面。答案:(1)外部 (2) DE(3)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4)古登堡面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