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素养培优练(一)知识点1地球的宇宙环境(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021哈尔滨高一检测)凌日是指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据此完成1、2题。1.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则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凌日的是()A.甲B.乙C.丙D.丁2.“金星凌日”时,金星与太阳、地球近乎排成一条直线,这体现的行星运动特征是()A.同向性B.共面性C.近圆性D.连续性【解析】1选C,2选B。第1题,据材料“凌日是指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
2、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且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近,金星凌日即金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第2题,“金星凌日”时,金星与太阳、地球近乎排成一条直线,这体现的行星运动共面性,B正确;连续性不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和近圆性在图中未有体现。知识点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综合思维)(2021北京高一检测)下图是1985年2017年太阳黑子数统计图,体现出太阳黑子活动有一定的周期性。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计下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将于2020年开始。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推算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值出现在()A.2015年B.2020年C.2025年D.2031年4.太阳活动出现高峰值时()太阳黑
3、子数量明显增多地球磁场被扰动很明显卫星导航和空间通信受到干扰为地球提供更丰富的光热资源A.B.C.D.【解析】3选C,4选A。第3题,图示最近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值出现在2014年,由于太阳活动变化周期约为11年。据图推算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值出现在2025年。第4题,黑子多少和大小是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出现高峰值时,太阳黑子数量明显增多,对;耀斑爆发,地球磁场被扰动很明显,对;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所以,卫星导航和空间通信受到干扰,对;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更丰富的光热资源,与太阳活动无关,错。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青藏地区太阳能应用的投资。据此回答5、6题。5.太阳能的开
4、发利用,说明()A.地质时期生物能固定并积累太阳能B.太阳辐射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C.太阳辐射为地球生物提供光热资源D.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运动的主要动力6.西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晴天多,气温较高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小C.海拔高,日地距离近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解析】5选B,6选B。第5题,煤炭等化石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储存的太阳能,与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无关。太阳能开发与利用,使得太阳辐射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人类没有对太阳能开发与利用之前,太阳辐射也能为地球的生物提供热量与光照。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以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与人类利用太阳能无关。第6题,由题意可
5、知,我国青藏地区太阳辐射强,是因为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烈。知识点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1970年,前苏联挑选了最顶尖的科学家,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启动“科拉超深钻孔”项目,计划挖穿地球,到1994年此次钻探工作终止,一共挖了12 226米深。如图是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科拉超深钻孔”经过了()生物圈 地壳 岩石圈 地核A.B.C.D.8.如果“科拉超深钻孔”真的钻至地心,它()A.最先到达的是内部圈层的地幔层B.依次穿过莫霍面和古登堡面C.在地壳层经过呈熔融状的软流层D.所经过地区纵波和横波先后
6、消失【解析】7选A,8选B。第7题,地核的深度为2 900千米,该工程的深度为12 226米,故未到达地核。第8题,最先到达的内部圈层是地壳;先经过地壳,再经过莫霍面,再经过地幔,再经过古登堡面,再经过地核,最后到达地心;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到达外核时,横波消失,纵波可以传播到地心。知识点4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综合思维)(2021北京高一检测)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地理事物,属于水圈的有()A.湖水与雪B.草原和森林C.雪山与湖泊D.雪与森林10.图中“湖泊”涉及到的圈层主要有()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大气圈A.B.C.D.【解析】9选A,10选A。第9题,湖水与雪属于水圈;草原
7、和森林属于生物圈;雪山属于岩石圈,湖泊属于水圈;雪属于水圈,森林属于生物圈。第10题,湖泊的水位于水圈,湖泊内部的生物位于生物圈,周边的岩石位于岩石圈,故对;湖泊并没有位于大气圈,故错。知识点5辨别地理方向(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2021宜宾高一检测)我国某中学一地理学习小组,利用太阳-标杆进行定向,标杆与地面垂直放置,把一块石头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至少过10分钟以后,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到B点时再放一块石头。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A点到B点所指的方向是()A.南B.北C.东D.西12.能够利用太阳标杆定向的原因是()A.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B.一年中,太阳
8、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方向是南北往返C.一天中,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D.一年中,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解析】11选C,12选C。第11题,由于影子的方位和太阳的方位相反我们观测到的太阳视运动的方向总体上是自东向西的,因而影子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即为自西向东,所以至少10分钟后影子的顶点从A点到B点是向东移动的,所以图中A点到B点所指的方向是东。第12题,之所以能够利用太阳标杆来进行定向,主要是由于一天中太阳整体的视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知识点6 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13.读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
9、题。(1)说出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分析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3)分析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出现低值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第(2)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藏北高原,其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密度小,水汽、云量、尘埃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海拔高,海洋水汽到达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第(3)题,读图可知,乙地位于四川盆地,其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为:盆地地形,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阴雨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答案:(1)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2)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水汽、云量、尘埃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3)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雨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