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1703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6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2022届襄阳五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命题人:王凌 审题人:高一历史备课组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西周前期的统治者在构建政权合法性的过程中,主张要怀敬畏之心处理朝政,施恩于百姓。而秦始皇称统一天下的关键因素是“(自己)兴兵诛暴乱”,并未提及民众对统一的贡献与牺牲,民众只是其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工具而已。这一变化说明()A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B社会政治体制发生变动C儒家民本思想受到关注 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2表1所示是部分史籍中关于汉代“博士”的记载。这说明汉代“博士”的设置()表1记载出处博士“(董)仲舒通五经,能

2、持论,善属文”汉书儒林传博士“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汉书成帝纪博士“学通行修,博学多艺,晓古文、尔雅,能属文章者”汉官六种A是治国思想多元化的表现 B反映了儒学受到挑战的现实C是文学艺术大发展的因素 D适应了加强国家治理的大局3图1为唐朝著名诗人籍贯所占比重分布图。据图可知()图1A经济政治影响文化发展 B儒学复兴运动影响扩大C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D文化重心北移趋势明显4明太祖派太子朱标巡抚陕西,寻找建都地点,事毕即罢。后来,明代宗(15世纪末)逐步派尚书、侍郎担任巡抚到各地(常驻)以提督军务、安抚民众,并且设置巡抚衙门,不再与布政使合署办公。这一变化反映出()A地方行政机构的精简

3、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加强军队建设的需要 D巡抚制度的地方化趋势5清代苏州长洲的陆墓镇,以烧造砖瓦和织造汗巾出名;吴江的庵村、檀邱市,以铜、铁器制造为主;盛泽镇、震泽镇、黄溪市和新杭市是闻名的丝织业市镇;元和的唯亭镇,棉织和编织业均颇为发达。这说明当时苏州()A农业生产专业化发展 B集镇之间生产协作紧密C生产型市镇集中涌现 D市镇经济发达依赖消费6据1893年的海关报告,江浙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型布,“系用印度纱与土纱并织,其坚致温暖,虽稍逊土布,然颇动目,甚为合用,每匹长5丈,约值洋银125元,价亦较廉”。而当地同一时期同等规格的传统土布价值洋银16元。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自然经济在南方

4、完全走向解体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进口洋纱在中国市场范围扩大71904年,在浙江埭溪镇发蒙学堂总教习蔡绿农为其妹妹举办的放足纪念会上,众人合唱放脚乐歌:“放脚乐,乐如何?请君听我放脚歌。棉花塞脚缝。走路要平过。夜间赤脚睡,血脉好调和。放了一只脚,就勿怕风波。”这反映出当时()A民间养生风气日渐浓厚 B妇女地位获得较大提高C社会环境非常宽松自由 D教育近代化推动习俗变迁8辛亥革命各省光复后任职都督的27人中,有14人来自新军官员,包括新军统制、协统、标统、管带及教官等,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另有革命党人即职业革命者5人;旧官僚包括巡抚、布政使、提督5人;立宪派

5、包括3位谘议局议长,均占少数。由此可知,辛亥革命()A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B得到地方督抚的支持C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D受到军阀势力的干涉9图2所示为1958年4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的“一五”计划成就的报道。该报道的内容()图2A彰显了新中国的制度优势 B反映了当时经济建设的冒进倾向C体现了国民经济逐渐恢复 D印证了社会主义阵营的稳固壮大10图3所示为1978年11月11日贵州日报刊载的“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安顺县)顶云公社部分干部座谈会“定产到组,超产奖励”行之有效两篇通讯。这反映了()图3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与完善 B安徽农村改革的深远影响C新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 D改

6、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1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城邦本来就是一种社会组织,若干公民集合在一个政治团体内,就成为一个城邦”;城邦的“最高统治权一定寄托于公民集体”。在此,亚里士多德强调()A公民团体等同于城邦制度 B城邦公民群体的参政范围不断扩大C城邦政体确保了人人平等 D公民群体是城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21492年10月12日凌晨,哥伦布到达了“新大陆”。但使哥伦布失望的是,这里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多黄金和香料。尽管如此,土地对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哥伦布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满足自己的财富需求。由此可知,哥伦布远航()A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具有深刻的经济动因C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D深受价格

7、革命的影响1318世纪,意大利史学家维柯提出人类历史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进化过程,每个民族都要经过三个阶段:神祗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而三个时代的更迭又总是与社会变革相联系的,社会变革则往往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认识()A全面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C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D否定了神创世界说的理论141930年前后,斯大林指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甚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那些胡说必须降低我国工业发展速度的人,是社会主义的敌人,是我们阶级敌人的代理人”。据此可知,斯大林的论断(

8、)A将经济发展与政治需要相结合 B以追求建设速度作为终极目标C推动苏联工业建设道路的开展 D导致经济政策转向了自由生产15在中世纪的英国,一切贵族都可以拿起武器,向暴君要求自由,由于贵族和国王二者之间的地位始终不相上下,从而形成长期抗衡的局面,自由思想渐渐地根深蒂固,并越出“贵族自由”的藩篱,成为英国社会从上层到下层普遍共有的一种价值取向。这表明,近代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A蕴含明确的制衡机制 B受到主权在民的影响C是贵族与国王妥协的产物 D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16图4是19902016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统计图(单位:%)这表明()图4A世界经济总量呈现萎缩态势 B发

9、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缩小C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渐变趋势 D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二、非选择题17【中国传统民本思想】(12分)材料一战国中期,“国家无序”和“天下不平”的局面使自觉承担“平天下”的孟子内心十分沉重。他不仅为继承和发扬儒家道统、学说而忧,以身作则,不断与各学派之人争辩,以正人心,而且先后游历不同的诸侯国,面对杀气腾腾正在靠武力的方式争王称霸的诸侯们,坚定地宣扬自己“王道”的治国理论,希望国家能够长治久安。法家商鞅的变法改革思想在秦国取得功效,而孟子的“王道”却难以被统治者重视,这深深地激发了孟子“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的感慨。面对生活在灾难重重中的

10、民众,孟子对他们的生存和命运总是怀着那份“不忍人之心”。他立足社会现状分析出现这种贫富差距的原因,得出经济不平等是战争频发的根本原因的结论。摘编自李月梅孟子忧患意识研究材料二顾炎武的诗文、著作、学术思想等方方面面无不渗透和体现着他的忧患意识。政治方面,他强烈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主张限制君权,分权众治,提出君主应放权给地方政府,加强地方自治,改革地方弊政,严把官吏的任免,大力发展国家经济,从而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的生活和生存问题。社会及民生方面,顾炎武面对“民生愈贫,国计亦愈窘”的严重局面和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他主张“藏富于民”,提倡满足人民日常最基本

11、的需要,逐步改变百姓穷困的生活。思想方面,顾炎武抨击了空谈心性的宋明理学,他认为应该务当世之务,主张文人应拥有羞耻之心,遵守起码的学术道德,学以致用,反对空谈。顾炎武的“天下”观念没有局限于传统忧患意识中一姓之兴替,而是指出亡国是亡国,亡天下是亡天下,将天下兴亡,置于整个天下的安危得失中。梁启超对顾炎武推崇备至,反复宣传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摘编自李敏顾炎武忧患意识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忧患意识的具体内容,并分析其成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顾炎武忧患意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6分)18【清末新政与工商业发展】(12

12、分)材料晚清新政时代,由度支大臣载泽兼任督办盐政大臣,有全国盐政行政用人之权,并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之中英商约中商讨有关免厘加税之条款。清政府为发展工商业,于1903年8月成立商部,以载振为商部尚书且伍廷芳、陈壁为左右侍郎,其职责为管辖所有工商路矿和农垦、农牧方面的事务。商部成立后,制定并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等一系列商法,提倡私人资本办实业,以立法形式给工商业者的经营活动以某种保护,还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规定了对补办及经营工商业的奖励办法,如凡集股五十万至五千万的工商业者,奖以商部头等顾问官等职位,加以七品至头品顶戴。虽然实际得到奖励的人微乎其微,但这一政策的

13、颁布,多少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激励的作用。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发展工商业的措施。(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发展工商业的意义。(6分)19 【现代中国外交】(16分)材料一1950年2月以后,美国对华政策逐渐趋于强硬和公开敌对。2月14日,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此之前,中国政府接管了美国驻北平总领事馆的房产。美国国内以歇斯底里反共为特征的麦卡锡主义开始肆虐。后来艾森豪威尔政府结束了朝鲜战争,但在敌视新中国方面比杜鲁门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一段时间内采取“放蒋出笼”的政策,鼓励、纵容国民

14、党军队对大陆沿海进行军事骚扰。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两次台海危机中,中美双方虽在言辞上一再严厉警告对方并表达了绝不在原则问题上与对方妥协的决心,但双方开始显示出了不使事态发展演变为战争的某种意愿。在1958年台海危机期间,毛泽东一再下令,要求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只打蒋军,不打美军”。当时美国正专注于欧洲事务。因而美国方面对危机的反应令人寻味,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派遣第七舰队为向金门岛运送物质的国民党舰只护航,但同时他又命令美军护航船只不得进入沿海3海里以内,以免擦枪走火。摘编自刘凤瑞战后中美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趋势材料二从1969年至1971年夏,美国“跳出了一种微妙的外交小步舞

15、”,如通过“巴黎渠道”“罗马尼亚渠道”“叶海亚渠道”等方式,向中国政府传递希望改善中美关系的信息,继之基辛格秘密访华。对此,中国政府则投桃报李,如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导演“乒乓外交”,等等。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最终促成了1972年2月尼克松的中国之行和上海公报的问世。摘编自刘佳钦1972年尼克松访华背景之考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中美关系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呈现此特点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重大世界历史事件

16、的两种观点,约公元5001900年(节选)欧洲中心论反欧洲中心论6001000年欧洲开创了中世纪的农业革命。公元前400公元500年中国开创了诸多技术发明,促进了欧洲18、19世纪的农业革命。约1000年意大利人开创了远距离贸易及早期资本主义,意大利成为全球主导力量。约800年意大利人加入了亚非主导的全球经济。东方全球化导致了“东方”“资源组合”的传播,从而促进了落后西方的发展。1434年中国从世界退出留下的真空很快被优越的西方填补。14341800/1839年中国保持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和生产国的优越地位,能够抵御西方的侵入以及支配欧洲商人。1455年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1040/

17、1403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040);朝鲜人首先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1403)。1492年后欧洲的“大发现时代”和早期西方全球化的出现。约5001500/1800年亚非的“大发现时代”;东方缔造并维持全球经济(以及主导了东方全球化),中国选择不实行帝国主义。17001850英国工业化是内部的或自生变革的成功。17001850年“非欧洲世界”(特别是非洲)为英国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后者对其诸多资源的搜取和剥削。19世纪20年代英国扭转了对中国的贸易赤字。19世纪20年代英国只是通过向中国推销鸦片才扭转了贸易赤字。18391858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以武力打开并挽救了中国落后的经济。

18、约8501911年中国保持对世界贸易的开放,并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英)约翰霍布森著、孙建党译:西方文明的东方源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由材料“要怀敬畏之心处理朝政,施恩于百姓”、“民众只是其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工具而已”可知西周在武王伐纣的基础上建立,以施恩百姓的方式维护自身政权的合法性,秦朝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纷争,用强权政治一统天下,无需再去证明自身政权的合法地位,说明政治体制发生变动,故选B项;材料强调西周建立和秦朝建立时代背景的不

19、同,不能体现出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排除A项;秦朝奉行法家学说,儒家思想受到沉重打击,排除C项;郡县制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材料并未提及,排除D项。2【答案】D【解析】由材料“博士(董)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博士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博士学通行修,博学多艺,晓古文、尔雅,能属文章者”可知汉武帝设立的五经博士,通晓儒家经典,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具体体现,通过思想上的统一维护巩固政治上的统一,适应了加强国家治理的需要,故选D项;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文化专制的表现,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推崇儒学,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思想的发

20、展,并未涉及文学艺术发展的信息,排除C项。3【答案】A【解析】由材料“唐朝著名诗人籍贯所占比重分布”可知唐朝诗人主要集中在河南、陕西、河北这些中原地区,说明当时的中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文化的发展受到经济政治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只有诗人的籍贯信息,并未体现儒学复兴运动,排除B项;唐朝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重心逐步南移,排除C项;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重心呈现出南移的趋势,排除D项。4【答案】D【解析】由材料“巡抚陕西,寻找建都地点,事毕即罢”、“派尚书、侍郎担任巡抚到各地(常驻)以提督军务、安抚民众,并且设置巡抚衙门,不再与布政使合署办公”可知明朝的巡抚从最初的临时设置,事毕即罢,到后来

21、各地的常驻机构,独立办公,说明巡抚制度的地方化趋势,故选D项;巡抚是新设立的地方管理制度,不能说明机构精简,排除A项;材料强调巡抚制度建立的过程,并未说明其产生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军队建设,排除C项。5【答案】C【解析】由材料“苏州长洲的陆墓镇,以烧造砖瓦和织造汗巾出名;吴江的庵村、檀邱市,以铜、铁器制造为主;盛泽镇、震泽镇、黄溪市和新杭市是闻名的丝织业市镇;元和的唯亭镇,棉织和编织业均颇为发达”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具有地区特色的专业市镇,是生产型市镇集中涌现的体现,故选C项;材料体现出手工业生产专业化促使专业市镇的出现,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各个集镇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经济

22、发展取决于多个方面的因素,“依赖消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6【答案】D【解析】由材料“用印度纱与土纱并织,其坚致温暖”、“价亦较廉”可知该新型布用印度纱和土纱编制而成,相较传统土布质量优,价格廉,说明进口洋纱在中国市场范围扩大,故选D项;“完全解体”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洋纱,并未提及洋布在中国的销售情况,排除B项;传统织布业并未消失,排除C项。7【答案】D【解析】由材料“1904年,在浙江埭溪镇发蒙学堂”、“放足纪念会上,众人合唱放脚乐歌”可知清末的初等教育机构蒙学堂,冲破传统观念举行放足纪念会,说明教育发展冲击了社会习俗,故选D项;放足是冲破了传统封建习俗,不是养生,排除A

23、项;“较大提高”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仅只提及放足现象,排除B项;晚清时期依然受到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宽松自由”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8【答案】C【解析】由材料“27人中,有14人来自新军官员”、“另有革命党人即职业革命者5人;旧官僚包括巡抚、布政使、提督5人;立宪派包括3位谘议局议长”可知辛亥革命后任职的地方都督包括新军官员、革命党人、旧官僚、立宪派等,说明革命队伍中人员混杂,包含许多旧势力,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故选C项;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排除A项;材料强调辛亥革命各省光复后都督的任职情况,而非辛亥革命过程中地方督抚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军阀势力,排除D项。9【答案】A【解析】

24、由材料“1958年4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的一五计划成就”“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成绩辉煌”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充分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大跃进运动体现出经济建设的冒进倾向,排除B项;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出国际背景,无法得出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情况,且这一时期中苏关系出现裂痕,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由材料“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定产到组,超产奖励行之有效”可知定产到组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突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体现出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故选C项;十一届三中全会

25、召开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才逐步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排除A项;这一时期安徽的农村改革尚未影响到全国,排除B项;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改革开放的起点,排除D项。11.【答案】D【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是城邦由公民集合在一起构成,城邦的最高统治权属于公民集体,这就等于在强调公民群体就是城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故选D项;题干中强调的是公民团体构成了城邦,但是城邦制度除了城邦的构成之外,还应该包含城邦的统治权在内,排除A项;题干只强调了城邦公民群体享有最高统治权,但并没有提到公民群体参政范围的扩大,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到城邦政体能保证人人平等,而且城邦内的公民和奴隶、自由民是不可能做到人

26、人平等的,排除C项。12.【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的“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多黄金和香料”、“土地对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和“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满足自己的财富需求”等信息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黄金、香料、土地等财富需求,所以具有深刻的经济动因,故选B项;题干只提到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的,并没有提到其远洋航行的结果及其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排除A项;题干只提到了哥伦布远洋航行对财富的追求,而并没有提到传播先进生产方式,排除C项;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和影响,题干仅提到了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的,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由材料“18世纪”、“人类历史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进化过程

27、”、“社会变革则往往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可知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主张用阶级斗争的方式推翻封建专制,推动人类向理性的高级社会发展,故选B项;1848年诞生的马克思主义全面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排除C项;进化论否定了神创世界说,材料并未提及,排除D项。14【答案】A【解析】由材料“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甚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是社会主义的敌人,是我们阶级敌人的代理人”可知面对帝国主义对苏联的敌视,国内经济发展落后的国际国内背景,斯大林认为必须提高国家的工业实力,加快工业发展

28、速度,以战胜社会主义的敌人,说明经济发展和政治需要相结合,故选A项;材料并未体现出建设速度,且“战胜社会主义的敌人”是直接目标,排除B项;苏联从1926年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排除C项;斯大林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由生产”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5【答案】D【解析】由材料“一切贵族都可以拿起武器,向暴君要求自由”、“自由思想渐渐地根深蒂固”、“成为英国社会从上层到下层普遍共有的一种价值取向”可知在英国反对专制王权的自由思想不断发展,成为社会共有的价值取向,从而推动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故选D项;制衡机制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材料强调英国宪政确立的背景,排除A项;主权在民是启蒙

29、运动时期的思想主张,英国并未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排除B项;君主立宪制是贵族与国王妥协的产物,材料强调历史传统对近代英国宪政体制形成的影响,排除C项。16【答案】C【解析】由材料“19902016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可知19902016年发达国家的经济年增长率低于世界经济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上升的趋势,且高于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说明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而发达国家相对滞缓,说明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渐变趋势,故选C项;世界经济总量呈现增长趋势,排除A项;单从经济增长率不能得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缩小的结论,排除B项;“持续下滑”与材料发达国家经

30、济发展的数据不符,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7【答案】(12分)(1)内容:忧国与天下(忧“国之无序”与“天下不平”);忧道(或忧“道之不行”与“道之不传”);忧民(或忧民之生存及命运)。(3分)成因:战国时期,诸侯混战,政局动荡;诸侯国变法运动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小农经济发展;孔子思想及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3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特点:具有浓厚的现实(或经世)情怀;包含系统的整体的解忧方案;突破性地区分了“国”与“天下”。仍属于儒家思想范畴(2分,答出两点即可)影响:促进了清代经世致用思潮的发展;顺应了资本主义萌芽及商品经济发展要求;为晚清反封建

31、斗争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或激励后人救亡图存)。未受重视,社会实际影响不大。(4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第一小问内容,由材料一“自觉承担平天下”、“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得出忧国与天下;由材料一“坚定地宣扬自己王道的治国理论”、“法家商鞅的变法改革思想在秦国取得功效,而孟子的王道却难以被统治者重视”得出忧道;由材料一“面对生活在灾难重重中的民众,孟子对他们的生存和命运总是怀着那份不忍人之心”得出忧民。第二小问成因,由材料一“战国中期,国家无序和天下不平的局面”得出战国时期,诸侯混战,政局动荡;由材料一“先后游历不同的诸侯国”得出诸侯国兴起变法运动;由材料一“法家商鞅的

32、变法改革思想在秦国取得功效”、“面对生活在灾难重重中的民众”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得出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小农经济发展;由材料一“继承和发扬儒家道统、学说”得出孔子思想及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2)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二“从而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的生活和生存问题”、“提倡满足人民日常最基本的需要,逐步改变百姓穷困的生活”得出具有浓厚的现实情怀;由材料二“政治方面”、“社会及民生方面”、“思想方面”得出包含系统的整体的解忧方案;由材料二“顾炎武的天下观念没有局限于传统忧患意识中一姓之兴替,而是指出亡国是亡国,亡天下是亡天下,将天下兴亡,置于整个天下的安危得失中”得出突破性地区分了“国

33、”与“天下”。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二“抨击了空谈心性的宋明理学,他认为应该务当世之务”、“遵守起码的学术道德,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得出促进了清代经世致用思潮的发展;结合顾炎武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得出顺应了资本主义萌芽及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由材料二“主张限制君权,分权众治,提出君主应放权给地方政府,加强地方自治”得出为晚清反封建斗争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18【答案】(12分)(1)措施:与英国修订商约;成立商部;制订商业法律;以爵位、官职奖励杰出工商业者。(6分,答出三点即可)(2)意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一定程度提高了工商业者的地位;壮大了资产阶级力量,有利于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

34、;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有利于新思想传播。(6分,答出三点即可)【解析】(1)由材料“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之中英商约中商讨有关免厘加税之条款”得出与英国修订商约;由材料“于1903年8月成立商部”得出成立商部;由材料“制定并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等一系列商法”得出制订商业法律;由材料“如凡集股五十万至五千万的工商业者,奖以商部头等顾问官等职位,加以七品至头品顶戴”得出以爵位、官职奖励杰出工商业者。(2)由材料“清政府为发展工商业,于1903年8月成立商部”、“以立法形式给工商业者的经营活动以某种保护”得出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由材料“规定了对补办及经营工商

35、业的奖励办法”得出一定程度提高了工商业者的地位;由材料“中英商约中商讨有关免厘加税之条款”得出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由材料“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得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19.【答案】(16分)(1)演变特点:由直接军事冲突到双方均保持相对克制。(2分)原因:朝鲜战争给中美均带来较大伤亡;中国经济建设需要稳定的环境;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6分,任答三点即可)(2)变化:中国和美国的关系由紧张转向缓和。(2分)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国际局势的变化;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内民众的影响。(6分,任答三点即可)【解析】(1)第一小问演变特点,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

36、之后,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抗美援朝,中美双方处于战争状态;由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结束了朝鲜战争”、“中美双方虽在言辞上一再严厉警告对方并表达了绝不在原则问题上与对方妥协的决心,但双方开始显示出了不使事态发展演变为战争的某种意愿”可知,中美双方在对抗中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相对克制。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十年中美关系演变的特点是由直接军事冲突到双方均保持相对克制。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可以从直接军事冲突的危害以及中美双方需要克制等角度思考作答。中美之间的军事冲突朝鲜战争给中美均带来较大伤亡;从中国方面来讲,当时中国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发展经济,而中国经济建设需要稳定的环境;由材料一“当时美国正专注于

37、欧洲事务”可得,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2)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二“从1969年至1971年夏,美国跳出了一种微妙的外交小步舞”、“继之基辛格秘密访华”和“1972年2月尼克松的中国之行和上海公报的问世”等信息可得,中国和美国的关系由紧张转向缓和。第二小问因素,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所涉及到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变化、国际局势影响、国家利益需要以及双方之间的分歧等角度来思考作答。具体来说,决定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是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以及国家利益;其次,对一个国家外交政策有影响的还有国际局势的变化;除此之外,双方的分歧也是影响因素,因为20世纪后期冷战背景下,外交关系涉及到双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差

38、异以及各自国内民众的影响。20.【答案】(12分)看法2分,史实4分(两项即可),逻辑论述4分,结论部分有升华2分。说明:必须有材料之外的论述。示例1:看法:5001900年东方在大部分时间领先于西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发展,小农经济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儒家思想富有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精神,有利于稳定社会。中世纪较长时期里西方政治上割据混战,战乱不断,经济上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十中国,文化上天主教会实行精神独裁。中国的四大发明深刻推动欧洲社会转型,指南针和火药促进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印刷术造纸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郑和下西洋是明初规模空前政治经济外交活动,密切了亚非的经济

39、文化交流,促进了亚非的友好往来,有利于东方的全球化。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其发生早于干西方新航路开辟。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英国为扭转贸易不利地位对华走私鸦片,通过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打开国门。综上:5001900东方在大部分时间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西方保有一定的优势。示例2:看法:西方文明的发展受益于东方文明。唐朝国家统一,政局安定,封建经济发展,海陆续绸之路繁荣,意大利人密切了同东方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地中海贸易的发展,中世纪后期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也最早兴起于意大利。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推动了西方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

40、型,指南针和火药促进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印刷术造纸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动的义理性主义传播,有利于思想解放。英国主导的奴隶贸易,为英国提供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工业革命提高了英国等国生产力,亚非国家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附庸,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综上所述:西方文明在近代的发展受到了东方文明的推动,也给亚非国家带来了灾雄。示例3:看法:西方文明在人类历史向工业文明演进中起主导作用。经济上,16世纪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地理大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人类历史从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为经济全球化奠定雏形。欧

41、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机器产取代手工工场,生产力迅速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末,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发电机和内燃机的应用,新型能源的开发,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形成,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英、法、美等国家相维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近代资本主义整体,为近代民主政治开辟道路。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将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等启蒙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总之,在近代工业文明确立的过程当中,西方国家创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理念为人类文明提供了新的方向。示例4:看法:欧洲中心论不利于全面客观的认识东西方历史进程。15世纪以后,欧洲民族国家出现,各民族国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观察世界,认为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欧洲处于主导地位,起划决定性作用,所以世界史只是国别史的拼凑。而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交往日盈密切,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以单独的民款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史已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世界发展的变化和东西方历史的进程。尤其是对东方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忽视了这些地区的发展对世界历史发展起到的作用。当今世界国家的主体仍然是民款国家,应该超越民族国家,以人类命运体的理念来书写新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