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1497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10劝学 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10劝学*师说【入境生情】荀卿云:“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世之言弟子胜师者,辄以此为口实,此无异梦中语。青即蓝也,冰即水也。酿米为酒,杀羊豕以为膳羞,曰酒甘于米,膳羞美于羊,虽儿童必笑之,而荀卿以是为辨,信其醉梦颠倒之言。以至论人之性,皆此类也。苏轼【拓展链接】(此篇)系统地论述人的后天学习、改造的重要性及其途径方法,特别强调勤学、专一、礼法、贤师益友的作用。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百家争鸣中荀子的自然观劝学战国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

2、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这也就是劝学一文的背景。学者之文荀子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

3、。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余观退之师说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其言非好为人师者也。学者不归子厚,归退之,故子厚有此说耳。朱熹朱子考异【拓展链接】师道立则善人多。汉世经学详明者,以师弟子相承故也。宋代理学昌明者,以师弟子相信故也。唐时知道者,独有一韩子,而当时又少肯师者,即如张文昌、李习之、皇甫持正。韩子得意弟子也,然诸人集中亦鲜推尊为师者,况其他乎?以此知唐时气习最重,故韩子痛切言之。唐学不及汉、宋者,亦以此也。蔡世

4、远古文雅正门阀制度对从师风气的破坏师说魏晋以来,门阀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阀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正如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所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家金句】1.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2.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3.故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

5、以微知明。”此之谓也。4.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3.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5.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韩愈劝学(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曰:学不可以已(动词,停止)。(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n)绳(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ru)(同“”,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u)槁暴(晒干),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经过墨线比量)则直,金(指金属制的刀斧等)就砺(拿到

6、磨刀石上去磨。就,动词,接近、靠近。砺,磨刀石)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cn xn)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y)之所学也;吾尝跂(q)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劲疾)也,而闻者彰(清楚)。假(借助)舆(y)(车)马者,非利足(善于奔走)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船只)者,非能水(善于游水)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xn)(同“性”,天性)非异也,善假于物(外物,包括各种客观条件)也。(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非凡的智慧)自得,圣心(圣人的心怀)备焉。

7、故不积跬(ku)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驾,一天的行程),功在不舍。锲(qi)(刻)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u)(雕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o),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托身,安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心)也。结合左栏提供的注音诵读文本,并根据教材注释及所学文言知识完成下面问题。1.解释加点字词在文中的含义。2.对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点评,并概括段意。第(1)段:段意概括: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2

8、)段:语句点评:状语后置句。“青”“冰”的比喻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语句点评:此句强调的是“”的作用,这一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和提高,意在突出“学习”对人的改造作用。段意概括: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第(3)段:语句点评:先通过“终日而思”和“须臾之所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然后用“跂而望”与“登高之博见”的对比,加以形象论述,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的效果。语句点评:这些效果的获得,并非因为人自身的固有条件有什么不同,而是因为“善假于物”。段意概括:论述学习的作用在于能够弥补不足

9、。感悟质疑:根据上文的比喻推论,说明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以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第(4)段:语句点评: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兴风雨,积水成渊生蛟龙,全赖于“积”。同样,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接着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海”。语句点评:对比论证。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自身条件的好坏不是跑得远近的决定性因素;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段意概括: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是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感悟质疑:鲜明的对比,强烈

10、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师说(1)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师者,所以(用来的、凭它(他)来的)传道受(同“授”,传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知道,懂得)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就是“以之为师”。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老师);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用作动词,学习)道也,夫庸(表示反问语气)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贵无贱,无长无少,道(道理)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相当于“之”,指老师);

11、今之众人,其下(低于)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圣人更加圣明。益,更加、越发。第一个“圣”是名词,圣人;第二个“圣”是形容词,圣明),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的原因)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大概)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自己)也,则耻师(以从师学习为耻)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du)(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有的向老师学习),或不(fu)(同“否”)焉,小学(小的方面要学习)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乐师(以

12、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百工(泛指各种工匠)之人,不耻相师(拜别人为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谄媚奉承)。”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今其智乃(竟)反不能及(赶得上),其(感叹语气,多么)可怪也欤!(3)圣人无常师(固定的老师)。孔子师郯子、苌(chn)弘、师襄、老聃(d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一定)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学术技艺)有专攻(专门学习或研究),如是而已。(4)李氏子蟠,年

13、十七,好古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已失传)经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皆通(全面)习之,不拘于(被)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学于(向)余。余嘉(赞许)其能行古道(指古人从师之道),作师说以贻(y)(赠送)之。结合左栏提供的注音诵读文本,并根据教材注释及所学文言知识完成下面问题。1.解释加点字词在文中的含义。2.对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点评,并概括段意。第(1)段:语句点评:为“师”下定义,从正面概述教师的职能,其中“传道”是目的,“受业”是手段,“解惑”是核心。语句点评:紧扣教师职能中的“解惑”任务,从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段意概括:

14、提出中心论点,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感悟质疑:“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话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总领全篇,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2)段:语句点评:承上启下,列举时弊,批评不良风气,由讲道理转而谈论现实问题。语句点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应是老师的职责之一,但在作者看来,“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不是老师的主要职责,其主要职责应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除疑惑。语句点评:韩愈认为“士大夫之族”的“智”应该高一些,“百工之人”身份卑微,地位低下,“智”也应该低,从中可以看出他的阶级局限性。段意概括: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感悟质疑: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

15、学于师作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区分圣愚的关键所在;把为子择师与自身“耻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第(3)段:语句点评: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相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了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段意概括:从师应有的态度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感悟质疑:本段结尾的结论既是对前面的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的概括。这一思想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显示了韩愈过人的胆识。第(4)段:语句点评:作者

16、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段意概括:赞许李蟠,说明写作缘由。感悟质疑:通过赞扬李蟠,既可针砭时弊,又可倡导从师,从正面树立“不拘于时”“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劝学一、通假字(1)以为轮/使之然也(“”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2)虽有槁暴(“有”同“又”)(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见识)(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性)二、一词多义三、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以为轮(动词的使动用法,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2)其曲中规(形容词作名词,弯曲的弧度)(3)故木受绳则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

17、作状语,每天)(5)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形容词作名词,高处)(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走得快)(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泳)(8)积善成德(形容词作名词,善事)(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10)用心一也(数词作形容词,专一)四、古今异义(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古义: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义:品格高尚的人。(2)以为轮古义:把它做成。今义:认为。(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古义:特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5)蚓无爪牙之利古义:(鸟兽的)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18、(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古义:地下的泉水。今义:借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寄居。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也,也”表判断)(2)状语后置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正常语序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冰,水为之,而于水寒”)(3)定语后置句: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正常语序为“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4)固定句式: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师说一、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传授)(2)

19、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不(向老师学习)二、一词多义三、词类活用(1)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4)孔子师郯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学习)四、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0、(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凭它(他)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5)年十七,好古文古义: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今义: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6)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多数人。(7)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2)状语后置句:而耻学于师。(状语“于师”置于中心词“学”之后)(3)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1、。(宾语“句读”“惑”置于动词“知”“解”之前,“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4)固定句式: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哪里呢”)1.劝学全文共四段,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填写下面的方框。答:学不可以已注重积累2.通读劝学全文,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_答案: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3.通读师说全文,看看这篇文章是为谁而作?因何而作?答:_答案:李蟠。原因是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品读文章,分析论证1.对照鲜明,立论严密。本课两篇文章都用到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请分别举例说明。【明确】劝学第四段用正反对比的方法加以阐述,从“积土”“

22、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得出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阐述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阐述学习要积累。“骐骥”“驽马”对比,得出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阐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阐述除做到积累外还要专一。师说在第二段借三组对比重点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得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的结论,带有疑问语气,简单地说造成圣愚的原因是从师与否;

2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比,得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结论,带有肯定语气,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学小遗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对比,得出“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结论,带有讽刺语气,讽刺了士大夫之流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2.喻巧理至,浅显易懂。(1)劝学能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论证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请结合文本分析。【明确】排比中的比喻论证。本文把排比中的比喻论证运用到了极致。例

24、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在这种排比中,语气越来越强;并在这越来越强的语气中,通过形象的比喻论证,把“积累”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等具体的物象,以不可辩驳的语气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对比中的比喻论证本文把对比和比喻论证结合在一起,形象地突出了论证的事理。例如:作者把“骐骥一跃”与“驽马十驾”,把“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把无“爪牙之利”的蚓与有“六跪而二螯”的蟹进行了详细的对比。这种正反相差极大的对比,在强调这些事物有巨大差异的同时,把“用心躁也”的事理论证得既形象,又生动。递进中的比喻论证本文把要论

25、证的道理,通过一种递进的方式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例如第三段中“登高而招假于物也”。首先,由登高时的现象,引出声音的传递,再由声音的传递现象,引出驾驭奔马出行,可谓是包罗万象。由生活现象到其本质的论述是一种递进,而从生活现象到本质所蕴含的道理引出自己的观点则又是一种递进。(2)劝学第二段中运用的几个比喻在意义上有何内在联系?【明确】这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和第二个比喻“冰寒于水”,是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自己。第三个比喻“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一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

26、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塑形铸魂,探究思想1.劝学围绕中心论点是从哪几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证的?第二段谈到学习的意义。作者用多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人要想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重大的,所以“学不可以已”。第三段谈到学习的作用,作者用了多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并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以“学不可以已”。第四段谈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作者用了多个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

27、,要专心致志,因而“学不可以已”。2.如何理解师说思想的进步性?师说中有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该句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进步,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此句否定了“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士大夫之族”所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8、”这两句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而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师说中提出的这些思想把师的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降低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平等化了,打破了师法或家法的保守壁垒。这些思想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尊师重教,学无止境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推动着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助力着民族精神历久弥新。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之际,高一年级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请自选“五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中的一项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答:_参考示例:给老师的一封信敬爱的老师:您好!您是我心

29、目中最敬重的好老师,您虽然十分严厉,但是您把一颗心扑在我们身上。您起早贪黑,琢磨着更好的教学方法。您就像蜡烛一样,让我感到前途无限光明,却燃烧了自己。树木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只有得到它们无私的施舍,才会有生机勃勃。花朵的生活,离不开大地,有了大地提供的营养,才会有花儿的艳丽动人。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老师,有了您的热情帮助,有了您的谆谆教诲,才会有我们的健康成长。老师,太谢谢您了!师恩如鱼得水,在这短暂的半年,您苦口婆心的教育我们,您的每一句金石良言,我至今还历历在目,由此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老师,我想对您说:您真伟大!您是最好的老师!我喜欢您!正因为有您的教育,我们才能有今天的见识,才会有

30、今天这样的才学;正因为您的呵护,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才能健康的成长;正因为您的点滴教诲,我们才明白做人的道理。您好比大树,我们在您的树荫下茁壮成长。您给了我们像妈妈一样的关怀,让我觉得无比幸福,让我有了学习的兴趣,让我觉得您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力量,让我觉得您是我的依靠,让我觉得离不开您了。老师,我们的好成绩离不开您的辛苦教育,更少不了您的细心培养。我们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您洒下的辛勤汗水。是的,您有时对我们很严厉,也经常严格要求我们,教训我们。您对我们认真负责,哪怕我们有一点点的过错,您也会发现。我知道,您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更深入的学习,使我们将来能有伟大的成就。老师,谢谢您对我们认真负责的教育

31、,谢谢您对我们的关心,谢谢您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谢谢您对我们无私的奉献,一千声一万声谢谢都无法回报您对我们的教导。敬祝老师身体健康!快乐幸福!工作顺利!一帆风顺!一切都好!您的学生:年月日【任务探究】1.在学习问题上,荀子的劝学提出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而韩愈在师说中则有“圣人无常师”的看法,请联系现实说说你对这两个观点的理解。“学不可以已”的意思是学习不可以停止,古人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而今人也有这样的观点:社会在快速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不学习就会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无止境,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问,就要不断地学习。“圣人无常师”的意思是“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只要在

32、某一点上比自己强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师,哪怕他在许多地方不如自己。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向他们学习,特别是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更要不停地学习,不间断地向“老师”学习。2.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说明他认为学习的目的是学会做人。你怎么认知这种观点?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观点一:同意荀子的观点。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学习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那种只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者本领、没有精神追求的学习是低级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所以,学习者需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学习做一个有德行、有操守的君子。观点二:不同意荀子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仅仅做一个

33、有德行、有操守的人是不够的,学习者还要有能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的能力,有社会所需要的健康的人生观、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3.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结合课文分析,荀子的这种特点表现在哪里?(1)深邃的思想美。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命意,揭示了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使人对克服自身固有的缺欠、完善自己的品行充满信心,从而引人向善,这无疑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我们从劝学中不难看出,文中许多重要观点已超出了对学习本身的关注,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怀。(2)论证的逻辑美。在劝学中集中笔墨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文章不枝不

34、蔓,始终围绕学习展开论述。作者在首段亮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首段总揽全篇,而全篇各有侧重,又互为联系,全文浑然一体。文章不仅在整体安排上环环相扣,而且在单独的一段中也显示出逻辑的严密性。如第三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这段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3)鲜活的语言美。本文的语言特点是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子文章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4.在荀子劝学与韩愈师说中,你认为有哪些观点需要继承和发扬?有哪些观点是应该更新的?请

35、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强调终身学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明学习需要借助一定的外物才能实现。师说中的“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强调择师学习的标准。应更新的:劝学中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强调学习要坚持的情况下,也要注意结合自身的特点辩证地看待,如果不适合自己的选择,应及时调整,不应一味地坚持。师说中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如果一味追求“道”而不考虑对象的品德,这样会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5.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是否适合于现代社会?(观点一)适合。古代虽有尊师重

36、道,但在封建社会“官本位”意识中,是看不起教师的,到了唐代,士族子弟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之事。在这种恶劣风气盛行的情况下,韩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疾呼“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确实有很大威慑力。今天,教育有了空前发展,但教师的职能、地位,从师的必要性和为师的荣耀感,都未从根本上解决。重读此名作,其实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观点二)适合。“尊师”与“重道”的内涵应该体现在学生内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衍生出对老师的感激、敬佩之情便是先“重道”,后“尊师”。情感有了,面对老师时流露的言行细节,必然是真正而明确的“尊师”。在现代社会,“尊师”与“重道”的意识在加强,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尊师

37、”与“重道”会做得越来越好。【规律总结】议论文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要深入浅出,平易近人议论文论述的内容主要是社会热点问题,面对的是广大民众。因此文章应写得深入浅出,平易近人。所谓深入浅出,就是要把深刻的道理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议论文主要部分是讲道理,道理既要讲得有理有据,正确深刻,使读者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同时,道理还要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如果文章的内容很好,但文字却艰深晦涩,甚至任意搬用连作者自己也不懂的词汇,会使读者感到莫名其妙,文章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了。因此,要想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一是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以讨论问题的方式心平气和地讲道理;

38、二是要多运用通俗平易、新鲜活泼、接近人民群众的语言,切忌空话、套话和八股腔。(二)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议论文不应仅在道理上说服读者,还要在感情上打动读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褒或贬,或爱或憎,要有鲜明的情感,理和情应水乳交融,做到既通情又达理。为此,议论文的作者应该是有感而发,有为而作,既对议论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又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三)道理要实实在在议论文的道理要讲得实实在在,要实事求是。要说实话、讲真理;要尊重事实,对问题不夸大、不缩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所要评论的问题有准确、深刻的理解,对问题的本质有清晰的把握,这样才能把道理讲清楚。如果作者自己的思路都不明确,抓不住要

39、害,分不清主次,也弄不清读者的思想纠结在哪里,问题就很难讲清楚,更谈不上道理的实实在在了。(四)文章篇幅长短要适度对议论文的篇幅,试卷中大多有严格的字数限制。因此,在写作时要根据试卷的要求和文章的需要而定。在一般情况下,要力求文章简洁、短小精悍。有些议论本来可以写得短些、精粹些,但却写得冗长、拖沓。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求大求全的思想作怪,错误地认为文章长一点,才能显出分量;二是什么都想告诉读者,认为读者什么也不懂,这样的文章很容易枝蔓横生,冗长乏味。写作时应根据评论的内容,针对读者的需要,抓住主题和主要矛盾,集中论述,才能写出短小精悍的评论。把握文章中比喻和对比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是指用比喻

40、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之理的论证方法。在两事物之间,只需要有类似之点,即可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事物,从而论证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理。它是一种特殊的论证方法。比喻者与被比喻者之间类相异而理相同。类相异,才能作比喻;理相同,才能进行推理、论证。对比论证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从正反两个方面去阐述道理,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他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论证分析题作为全国卷热点题型,考查对论述类文本中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把握能力和对文本说理逻辑的把握能力。要先通过对该题型选项的深入解读,弄清命题角度,理清论证关系,再

41、按照“审选项,抓关键找原文,定题源抓依据,辨正误”的解题流程全面突破。压缩题肢找题眼,3步准解论证题论述类阅读中的论证分析题,重在论点、论据、论证(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三要素之间的关联考查,考生失分的原因常是三要素之间的关联分析不当。可以说,选项中的论点、论据、论证(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就是命题的题眼,也是解题的题眼。因此,解答此题时要通过压缩题干选项的方法,抓住每个选项的“题眼”,从而快速对应文中相应信息,并结合对全文的论证要素、论证结构的分析,快速有效地做出准确判断。具体说来,其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压缩题肢明题眼即勾画出题干与选项的关键字眼,对选项内容进行压缩,明确每个选项的考查点是什么

42、。显示论证特点和方法的字眼,如“前提”“举例”“围绕”“通过”“接着”“论证”等。显示选项内容特点的中心词,如“过程”“方面”“角度”等。显示选项内容特点的某些修饰限制性词语,如选项中比较重要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第二步:依据题眼定区间即依据题眼确定每项题肢对应的信息区间,以便定向阅读。有些选项涉及局部,有些选项涉及整篇。第三步:梳理比对定答案即根据选项的定位情况梳理文本。在梳理过程中要将文本要素与相关选项的要素比对分析,涉及全篇或多个阅读区间的比对重点是文章结构特点、思维流程的分析;涉及局部区间的比对重点是分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和论证方法的运用等。具体应视情况判断选项正误,确定答案。1.

43、(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

44、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

45、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

46、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

47、意义的论断。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解析】选A。A项,“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误,“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说明孝道是天地常规通则,目的是论证“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而“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是论证“孝”成为社会伦理制度的哲理根据。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不仅表现当时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更体

48、现人类发展内在的心灵史。作为创作历史题材的影视编剧,要达到“史诗”这个高度并不容易,必须有书写史诗的胸怀和决心。史诗胸怀的建立,首先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创作者需厘清不同物质基础、生产环境下形成的文化形态差异,并分析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结构、生活形态,理解与当代生活不同的原因,挖掘其蕴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历史剧之所以受到大众喜爱,正是因为一方面可以借此文艺形态了解本民族过去的历史、重拾文化记忆,一方面可以体味到历史剧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并有所思考和启发。比如历史剧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赵盾家族是晋国最大的宗主,晋国很多人都是赵家门人,家风淳厚,世代依存。时遇关外

49、游牧民族犯晋,赵家经常组织门人御敌卫国。所以当赵家面临灭顶之灾时,为其留下宗嗣以期东山再起便成为赵家门人唯一的希望,程婴献子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生活形态下发生的。这一壮举不只是为赵家,还为许多依附于赵家的门人、为晋国,这就体现出中国人的大义精神。今天出现的一些历史题材影视剧,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心、见心难见真,剧情雷人,同质化严重,观众也不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者对历史缺乏认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从历史认识上正本清源,才能够规避创作中出现的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才能够让历史剧传达出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积极的文化精神。这要建立在创作者对大量一手资料的阅读和思考基础之上,从资料中找到历史背后

50、的生活形态和精神内核,再以建设性和思辨性视角理解历史,对其进行当代解码。编剧尤其是历史剧编剧,往往“功夫在诗外”,博览群书、深入生活、勤加思考,这些都是日常功课。史诗情怀的有效传达还离不开创作者对文艺创作规律的遵循,创作者需要以美学的、文学的方式来叙述故事、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史学是史学,文学是文学,影视剧本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文学艺术有自己的叙事系统和逻辑规则,在编剧结构的房子里,只有艺术形象才住得进去,美学价值的突破往往也会带来思想价值的突破。比如,传统戏曲一人一事的叙述方法在当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影视编剧写作时也不应局限于这种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今天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

51、革时代,不同文化互相激荡、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就更加需要对自己的历史有较为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知。今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文艺工作者无论是从事历史创作还是现实题材创作,都应具有史诗胸怀,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发掘史诗品格,彰显当代价值。(选自刘和平创作历史剧当有史诗胸怀,有删改)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手法,以强调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者须深入、全面地理解和认知本民族的历史。B.文章以赵氏孤儿的故事为例,旨在说明历史剧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而是史学与文学的完美统一。C.文章指出史诗胸怀的建立与传达,须关注正确认知历史和遵循创作规律两个方面,

52、二者缺一不可。D.文章采用总分式与并列式有机结合的论证结构,鲜明地阐述了历史剧创作的基本原则和现实意义。【解析】选B。“旨在说明历史剧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而是史学与文学的完美统一”错。从文中来看,文章以赵氏孤儿的故事为例,应是为了说明创作者要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形态有所了解,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并分析其中包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精选好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谈到中国话剧艺术,人们首先会想到它的现代属性,其次会想到它的现实使命。它是顺应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从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和开启民智的现实需求出发,借鉴西方戏剧经验而创造生成的舞台艺术,发挥着其他艺术不可替代

53、的作用。在中国话剧未生成之前,中国戏曲顺应中国文化的诗学传统和抒情特点,以歌舞演故事,以写意性与程式化表演,以典型化、符号化脸谱和曲牌体、板腔体音乐模式,培养了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和欣赏习性。20世纪初,近代社会的历史变局,决定了中国话剧的必然出现,它是民族意识走向理性自觉的文化选择,是中华文明涅槃重生的历史嬗变的产物,也是民族自强、文化振兴的使命承担。1907年秋,王钟声公开声称要以演剧为手段,“唤起沉沉之睡狮”。他表示:“中国要富强,必须革命;革命要靠宣传,宣传的办法,一是办报,二是改良戏剧。”鉴于改良社会的急迫性,新剧的倡导者抛弃了门派众多、技艺复杂的戏曲,选择了更具灵活性、实践性的话剧艺

54、术作为创新的突破口。话剧不是供人欣赏的“玩意儿”,而是唤起民众、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早期话剧与戏曲的关系实属藕断丝连,朱双云新剧史所概括的“生类”“旦类”,显然脱胎于戏曲行当。然而,新兴的话剧不同于戏曲,话剧对以艺术的方式反映真实、思考人生、发挥现实作用的强调,显然不同于成熟的戏曲艺术对形式美的倚重,而是更加彰显了社会人生的参与感、在场性和现实功用。话剧对传统戏曲精神的融通,充分表明了话剧艺术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可行性。商鞅李白蔡文姬等话剧的持续热演,杜甫苏东坡詹天佑等话剧对历史人物的重新书写,都表明了民族文化史和心灵史对于当代话剧创作的重要意义。历史上出现的优秀话剧,无一不是作者良好的民族文

55、化素养的显现,无一不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产物,无一不是中国式普遍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的体现。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不在于它多大程度地融入了传统戏曲的外在表现手法,尽管这是话剧民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更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契合了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即从骨子里流露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没有深厚而活跃的民族艺术精神,没有深厚而扎实的传统艺术底蕴,中国话剧将难以立足;没有宽广的文化胸襟和广采博收的气度,中国话剧将难以发展。因此,话剧人应当不断努力,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民族艺术精华,借鉴外来艺术经验,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艺术精品。(摘编自宋宝珍中国话剧:110年的回眸)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话剧的现代属性入手,阐述了中国话剧的产生、作用、精神内涵和民族特色。B.文章通过梳理中国话剧与传统戏曲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二者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C.文章引用王钟声的话,意在阐明话剧诞生之初,它的实用性远远大于其艺术性。D.使用旧题材的商鞅等新话剧演出获得成功,证明话剧融通民族文化是可行的。【解析】选B。文章只是阐述了传统戏曲对话剧的影响,并没有提到话剧对传统戏曲的影响,所以不能说二者“相辅相成”。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