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东方绿洲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BCD3下面是用显微
2、镜观察时的几个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转动转换器移动标本ABCD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中的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C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5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B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三个肽键,形成三肽C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上百种D
3、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细胞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6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和碱基分别有()A1种和4种B2种和4种C2种和5种D5种和5种7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液泡膜的主要成分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植物细胞中没有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8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口腔上皮细胞洋葱叶肉细胞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碱基5种5种4种5种核苷酸5种8种8种5种AA
4、BBCCDD9有关组成细胞的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糖是所有细胞中的二糖B淀粉、纤维素、糖原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C少数糖类的组成元素中含有N、PD糖类是细胞代谢中的直接能源物质10下列对生物膜的结构叙述最科学的是()A生物膜具有流动性,表现在其磷脂分子层可以运动,但蛋白质不可以运动B生物膜中的脂质全为磷脂,呈双层排布C所有生物膜均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是一个静态的统一结构D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分子大多数能运动11图中,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
5、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12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0.1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开始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13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移植器官与接受者出现排斥反应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6、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14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15不同结构的膜之间相互转化,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A核膜和内质网膜B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C内质网膜和细胞膜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16下列对线粒体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含有少量的DNA和RNAC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只分布在基质中D是由内外
7、两层膜构成的17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的18观察如图所示的模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此图表示的是真核细胞细胞核结构模式图B图中2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实现信息交流C图示中4为核膜,它是一种双层生物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D图示中1为染色质,该结构与原核细胞中拟核的化学本质相同,均为DNA分子19以下有关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叙述中,错
8、误的是()A它们的成分不同,功能不同B它们都含有大量的酶,是代谢的重要场所C它们都含有大量的自由水D它们都含有大量的DNA和RNA20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A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21如图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被分解的速率,图中曲线表明酶的()A专一性B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C高效性D催化需要适宜的pH22DNA聚合酶彻底水解后可得到的物质是()A氨基酸B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C二氧化碳、水和含氮
9、废物D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23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下列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图表示的是()A温度B反应物浓度CpHD抑制剂浓度24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在食品生产中应用范围较广的蛋白酶,查阅相关文献,得到如图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三种酶中,木瓜蛋白酶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B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C酶通常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最适的pH范围可能很窄,也可能较宽D若要探究酶的专一性,可选用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KI-I2溶液实验25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主要储能物质依次是()AATP、糖类、脂肪B糖类、蛋白质、脂肪C糖类
10、、ATP、脂肪D糖类、ATP、蛋白质26呼吸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CO2产生于第二阶段BH2O产生于第三阶段CH产生于第一、二、三阶段DATP产生于第一、二、三阶段27如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BATP生成ADP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能量是不可逆的D酶1、酶2具有催化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28在物质的量相等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在细胞代谢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最少()A葡萄糖分解成乳酸B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C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DATP水解成A
11、DP和Pi29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内需要储备大量的ATP以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黑暗条件下,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30将质量相同的苹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h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得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变化量O2相对浓度(%)01235710152025O2吸收量(mol)00.10.20.30.350.460.60.70.81CO2释放量(mol)10.80.60.50.40.50.60.70.81AO2浓度为2%时苹果
12、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B果肉在O2浓度为3%时每小时分解葡萄糖0.15molC贮藏苹果的环境中,适宜的O2浓度为5%DO2浓度为5%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强度均最弱31如图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细胞物质的转变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和过程中H的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由到的完整过程,该细胞需要线粒体的参与才能完成C该绿色植物的所有活细胞都能完成图示全过程D图中、过程都能产生ATP32自然界中,有些绿色植物的叶片,晚上气孔开放,吸收CO2,先转变为某种中间产物,白天再参与光合作用,而白天气孔关闭下列有关这些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只存在于叶片中B白天
13、进行光反应,积累H和ATP,晚上进行暗反应,将CO2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C光反应和暗反应可以在白天进行D这个特点可能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有关33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中心体发生倍增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ABCD34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至下,依次为()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C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D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35如图表示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
14、确的是()A甲图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处于A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B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CO2吸收量不同,其原因是不同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不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不同C乙图中曲线CD段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加强;D点之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只有光照强度和温度D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外,还必须保证水和无机盐的供应3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不同分别发生在()A间期和前期B前期和中期C中期和后期D前期和末期37将一株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
15、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之后保持不变在上述整个时间段内,玻璃容器内CO2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A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B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C持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38如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B甲图的ba与丁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39体细胞含2N数目染色体的生物,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染色体数目2N,DNA分子数4NB后期染色单体数4N,末期染色单体数为0C中期
16、染色单体数4N,DNA分子数2ND间期染色体数从2N上升至4N40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后期和中期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都为1:2:1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该生物不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使用从化学试剂商店购买的-淀粉酶,分别探索温度、反应物浓度、pH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_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mL淀粉液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1mL
17、淀粉酶溶液放在相应的温度下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将温度相同下的试管两两混合后分别放在相应的温度下保持5min观察实验现象ABCD(2)实验设计中要遵循的原则有_(填两项),图B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原因是:_若检验本实验的生成物,应选用的试剂是_试剂(3)若-淀粉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3逐渐升高到9,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原因是_42图是在光照条件下玉米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细胞中B物质的生成场所是_(2)如果玉米叶肉细胞处在夏季光照较强的上午,该图中有两处不妥之处,从O2进出细胞的角度分析:_;从CO2进出细胞的角度分析
18、:_(3)参与图中所示生理过程的物质A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是_,如果缺少A造成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4)该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停止CO2的供应,C5含量的变化是_;在CO2供给充足时,该植物从暗处转移到光照处,C3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43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该装置放在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处,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位置X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_mL/h(2)与植物的实
19、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_(填“偏高”、“偏低”或“相同”),原因是_(3)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_阶段(4)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处,才能使水滴维持在位置X(不考虑气体物理膨胀)比较两个实验说明_是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44图中,甲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乙图表示该生物细胞某一分裂时期,据图回答:(1)图甲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_(2)图甲中,cd段表示细胞
20、分裂进入有丝分裂_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3)图乙中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甲中哪两段:_(4)图乙中5的复制发生在甲图的_段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0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
21、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性【解答】解: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即使病毒也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性,A正确;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性,B错误;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正确;D、单细胞生物单个
22、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内容、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关系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东方绿洲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BCD【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生态系统: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23、【解答】解:、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属于种群、全部生物是所有生物的集合体,属于群落、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既不是种群(不是同一个物种)又不是群落(没有包括全部生物)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要求学生要理解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定义,并学会区分这三者之间的不同3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转动转换器移动标本ABCD【考点】细胞观察实验【专题】实验基本操作;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先在低倍物
24、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移动装片,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解答】解:由题图可知,甲乙,是由低倍镜观察换用高倍镜观察,低倍镜下E在视野左下方,因此在换用高倍物镜前应该向左下方移动装片,使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并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高倍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熟练掌握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中的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C鉴
25、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专题】实验原理;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糖类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分析】1、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苏丹)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2、鉴定还原性糖使用的斐
26、林试剂,需要现用现配;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解答】解:A、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A液相同,但斐林试剂乙液与双缩脲试剂B液的浓度不相同,因此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鉴定,A错误;B、脂肪鉴定试验中,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B正确;C、用斐林
27、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再使用,C错误;D、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要先加A液,后加B液,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5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B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三个肽键,形成三肽C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上百种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细胞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考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28、;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本题是对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的分类和分类依据、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的考查,回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的分类和分类依据、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是氨基酸水平上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A正确;B、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肽链叫四肽,B错误;C、根据R基不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C错误;D、人体细胞能合成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共有12种,D错误故选:A【点评】对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的分类和分类依据、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
29、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6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和碱基分别有()A1种和4种B2种和4种C2种和5种D5种和5种【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专题】对比分析法;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分析】1、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不完
30、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解答】解: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所以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共有2种(脱氧核糖和核糖);组成DNA的碱基有A、T、G、C四种,组成RNA的碱基有A、U、G、C四种,所以组成DNA和RNA的碱基共有5种(A、T、U、G、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核酸的知识,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明确DNA和RNA组成上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7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液泡膜的主要成分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
31、的调节作用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植物细胞中没有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脂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由C、H、O元素组成,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脂肪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细胞中,它是组成细胞核生物体的重要化合物,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脂肪还有减少体内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减少器官之间摩擦和缓冲外界压力的作用磷脂是类脂的一种,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在细胞的营养、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的成分之一,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
32、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解答】解:A、磷脂由C、H、O、N、P元素组成,A错误;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B错误;C、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脂肪,C错误;D、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脂肪还有减少体内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减少器官之间摩擦和缓冲外界压力的作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口腔上皮细胞洋葱叶肉细胞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碱基5种5种4种5种核苷酸5种8种8种5种AA
33、BBCCDD【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专题】对比分析法;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分析】1、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3、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
34、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解答】解:A、口腔上皮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含有的碱基有A、T、G、C、U五种、含有的核苷酸有8种(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A错误;B、洋葱叶肉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含有的碱基有A、T、G、C、U五种、含有的核苷酸有8种(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B正确;C、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其含有的碱基有A、U、G、C四种,含有的核苷酸有4种(4种核糖核苷酸),C错误;D、流感病毒是
35、一种RNA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其含有的碱基有A、U、G、C四种,含有的核苷酸有4种(4种核糖核苷酸),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核酸的知识,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明确DNA和RNA组成上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9有关组成细胞的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糖是所有细胞中的二糖B淀粉、纤维素、糖原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C少数糖类的组成元素中含有N、PD糖类是细胞代谢中的直接能源物质【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专题】对比分析法;糖类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分析】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中包括五碳糖和六碳糖,其中五碳糖中的核糖是RNA的组成部分,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部分,而
36、六碳糖中的葡萄糖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而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是动物细胞共有的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其中麦芽糖和蔗糖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乳糖是动物体内特有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其中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解答】解:A、乳糖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一种二糖,A错误;B、淀粉、纤维素、糖原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B正确;C、糖类的组成元素都是C、H、O,不含N、P元素,C错误;D、ATP是细胞代谢中的直接能源物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糖类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1、理解动植物共有的单糖:葡萄糖、脱氧核糖和核糖;动物特有
37、的糖类:半乳糖、乳糖、糖原;植物体特有的糖类: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2、知道糖类的组成元素;3、知道多糖水的产物10下列对生物膜的结构叙述最科学的是()A生物膜具有流动性,表现在其磷脂分子层可以运动,但蛋白质不可以运动B生物膜中的脂质全为磷脂,呈双层排布C所有生物膜均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是一个静态的统一结构D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分子大多数能运动【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专题】正推法;生物膜系统【分析】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38、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运动的流动性【解答】解:A、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A错误;B、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质中的胆固醇也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B错误;C、流动镶嵌模型是生物膜的最科学的结构,C错误;D、磷脂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分子大多数能运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11图中,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
39、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胞进行物质运输的方式与特点分析题目所给曲线图,可知物质a的转运速率与被转运的分子的浓度成正比关系,可判定为自由扩散,物质b在被转运的分子达到一定浓度时,转运速率不再增加,可判定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二者都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方式a不需要蛋白质的参与,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于与细胞膜同属于脂类物质,因而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运输;抑制细胞呼吸会对方式b中的主动运输过程中的转运速率有影响【解答】解:A、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自由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即方式a)运
40、输,A错误;B、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关,B错误;C、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正确;D、抑制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主动运输受阻,而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无关,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影响物质跨膜运输速率因素的曲线图,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特点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12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0.1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
41、浓度),右侧液面开始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酶的特性【分析】从图示信息可知,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加入到被半透膜隔开的U型管中,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必需使得右侧浓度上升,才能使得液面高度上升【解答】解:A、若向麦芽糖溶液中加入胰岛素,对液面高度没有影响,故A错误;B、若向麦芽糖溶液中加入衣藻,由于衣藻消耗麦芽糖,导致溶液浓度降低,则表现为右侧液面下降,故B错误;C、从图示信
42、息可知,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加入到被半透膜隔开的U型管中,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必需使得右侧浓度上升,才能使得液面高度上升麦芽糖酶可以将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使得右侧浓度上升,从而液面高度上升,故C正确;D、若向麦芽糖溶液中加入蒸馏水,将直接导致溶液浓度降低,表现为右侧液面下降,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渗透作用中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13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移植器官与接受者出现排斥反应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
43、糖的摄取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考点】细胞膜的功能【专题】对比分析法;生物膜系统【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并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2)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3)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解答】解: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是单个细胞因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而导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未体现
44、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A正确;B、移植器官与接受者出现排斥反应,是通过细胞之间的彼此接触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完成信息传递,B错误;C、在靶细胞上存在相应的受体,因此胰岛素能将信息传递给相应的靶细胞,促进其对葡萄糖的摄取,C错误;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该递质可作用于肌肉,完成兴奋的传导,也属于生物膜的信息传递,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以及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难度适中14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B滴加30%的蔗糖溶
45、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分析】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1)细胞保持活性;(2)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具有大液泡和细胞壁;(3)细胞液浓度要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用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看到的现象是:液泡体积变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细胞液颜色加深【解答】解:A、质壁分离是细胞失水引起的,因此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A正确;B、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浓度差越大,其扩散的速度越快,因此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
46、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B正确;C、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前提条件是保持细胞活性,所以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C正确;D、当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会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所以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也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材料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5不同结构的膜之间相互转化,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A核膜和内质网膜B细胞膜
47、和高尔基体膜C内质网膜和细胞膜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分析】可以互相转化的膜是: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而它们互相转变的方式是不同的内质网膜和细胞膜在结构上是相连的,所以他们之间的转变是直接转变,没有任何中间过渡形式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之间由于不直接相连,需要由一种中间形式-小泡来完成转变,而形成小泡需要经过“出芽”同样,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之间,也不直接相连,也需要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小泡才能完成膜之间的转变【解答】解:A、核膜的外膜和内质网相连,可以直接转化,故A错误;B、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
48、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由此可见,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之间是以“出芽”的方式进行相互转化的,故B正确;C、内质网膜和细胞膜在结构上是相连的,所以它们之间的转变是直接转变,没有任何中间过渡形式,故C错误;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不进行膜之间的转化,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和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总结:各种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各生物膜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即存在直接(细胞膜?内质网?核膜)或间接(细胞膜?高尔基体?内质网)的联系结构上直接相连的膜之间可直接转变,结构上间接相连的膜之间是以
49、“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而发生膜的转移16下列对线粒体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含有少量的DNA和RNAC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只分布在基质中D是由内外两层膜构成的【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正推法;细胞器【分析】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线粒体内膜向内凹陷形成嵴,增大了膜面积【解答】解: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供能车间,A正确;B、线粒体内含有少量的DNA和RNA,B正确;C、线粒体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C错误;D、线粒体是由内外两层膜构成的
50、,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学习生物学必须具备的一种观点,细胞的代谢活动越强,线粒体就越多,正是对这一观点的最好注释17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的【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和叶绿体的功能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在内膜内有类囊体薄膜,分布着色素;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
51、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内【解答】解:A、叶绿体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不是分布在类囊体腔内,A错误;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C、CO2的固定过程属于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内,C错误;D、光合作用的产物属于暗反应过程的产物,淀粉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的,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在掌握结构和功能时,一定要深刻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18观察如图所示的模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此图表示的是真核细胞细胞核结构模式图B图中2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实现信息交流C图示中4为核膜,它是一种双层生物膜,可将核内
52、物质与细胞质分开D图示中1为染色质,该结构与原核细胞中拟核的化学本质相同,均为DNA分子【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据图分析:是染色质(DNA的主要载体),是核孔(蛋白质和RNA运输的通道),是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是核膜(双层膜)【解答】解:A、由图可知,该图具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结构,属于真核细胞,故A正确;B、核孔功能是某些大分子蛋白质和mRNA进出的通道,故B正确;C、核膜具有双层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故C正确;D、染色质的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拟核中只有DNA,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核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
53、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9以下有关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们的成分不同,功能不同B它们都含有大量的酶,是代谢的重要场所C它们都含有大量的自由水D它们都含有大量的DNA和RNA【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分析】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这些基质都是一些溶胶状的液体状态,在基质中含有很多的酶,酶的种类与功能有关【解答】解:A、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功能不一样,所以成分也不一样,A正确;B、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的第二场所,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进行很
54、多的生化反应,含有大量的酶,B正确;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发生很多的生化反应,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含有较多的自由水,C正确;D、细胞质基质中不含有DNA,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少量的DNA,D错误故选:D【点评】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相类似的地方,需要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总结、比较20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A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是细胞代
55、谢的主要场所【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细胞核有两个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解答】解:A、由于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而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所以说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A正确;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但题干中没有涉及变形虫的繁殖等,B错误;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但题干中没有涉及变形虫的各种性状特征,C错误;D、细胞代谢的主
56、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细胞核功能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21如图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被分解的速率,图中曲线表明酶的()A专一性B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C高效性D催化需要适宜的pH【考点】酶的特性【专题】坐标曲线图;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分析】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更高,使得反应速率更快; 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 3、温和性:是指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4、催化特性 右图中表示该实验中,三只试管分别做了
57、加入了H2O2酶,加入FeCl3,未加酶的处理,该实验证明了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催化作用【解答】解:A、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探究实验要求底物不同,所用的酶相同,或者是底物相同,酶种类不同,A错误;BD、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适宜温度、适宜PH值,但从此图中无法看出这一信息,BD错误;C、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更高,使得反应速率更快,体现了高效性,C正确;故选:C【点评】关于影响探究酶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同时也考察了考生识图能力22DNA聚合酶彻底水解后可得到的物质是()A氨基酸B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C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D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
58、点和通式【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1分子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解答】解:A、DNA聚合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因此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A正确;B、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B错误;C、二氧化碳和水、含氮废物是蛋白质氧化分解的产物,不是水解产物,C错误;D、DNA聚合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没有脱氧核苷酸,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熟练识记,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DNA聚合
59、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明确蛋白质水解和氧化分解不同23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下列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图表示的是()A温度B反应物浓度CpHD抑制剂浓度【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等分析曲线图: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横坐标因素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但最终保持相对稳定【解答】解:A、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这与图中曲线不符,A错误;B、反应物浓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60、,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最终保持相对稳定,与图中曲线相符,B正确;C、pH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pH前,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pH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pH后,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这与图中曲线不符,C错误;D、抑制剂能抑制酶的活性,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因此抑制剂浓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低,这与图中曲线不符,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要求考生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及相关曲线,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与图示对应的影响因素,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
61、考查24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在食品生产中应用范围较广的蛋白酶,查阅相关文献,得到如图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三种酶中,木瓜蛋白酶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B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C酶通常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最适的pH范围可能很窄,也可能较宽D若要探究酶的专一性,可选用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KI-I2溶液实验【考点】酶的特性【分析】1、坐标曲线图的分析:先看自变量,自变量是横坐标,再看纵坐标,然后看曲线的走势,结合题干的信息“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进行答题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62、、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性【解答】解:A、据图示可知,木瓜蛋白酶pH范围最广,故上述三种酶中,木瓜蛋白酶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A正确;B、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B正确;C、据图示可知,酶通常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不同酶的pH范围不同,最适的pH范围可能很窄,也可能较宽,C正确;D、若要探究酶的专一性,可选用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及婓林试剂溶液实验,因KI-I2不与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反应,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其实验设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25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
63、源物质、主要储能物质依次是()AATP、糖类、脂肪B糖类、蛋白质、脂肪C糖类、ATP、脂肪D糖类、ATP、蛋白质【考点】糖类的作用;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专题】正推法;糖类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分析】能源物质:重要能源:葡萄糖;主要能源:糖类;直接能源:ATP;根本能源:阳光;储能物质:脂肪【解答】解: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ATP是细胞内的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的能源物质,识记糖类的种类及作用,明确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识记脂肪的功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
64、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6呼吸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CO2产生于第二阶段BH2O产生于第三阶段CH产生于第一、二、三阶段DATP产生于第一、二、三阶段【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H,同时合成少量ATP;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同时合成大量ATP;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产生水,同时合成大量ATP【解答】解;A、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A正确;B、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水,B正确;C、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产生H第三阶段不产生H,C错误;D、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产生ATP,D正确故选:C【点评】对于有
65、氧呼吸的具体过程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7如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BATP生成ADP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能量是不可逆的D酶1、酶2具有催化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c表示高能磷酸键;图2向左代表ATP的水解,向右代表ATP的合成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释放能量,供应
66、生命活动【解答】解:A、ATP中A代表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则图1中A表示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故A正确;B、ATP水解形成ADP时,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c断裂释放能量,故B正确;C、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不属于可逆反应,故C正确;D、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ATP的结构以及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难度中等,在本题的基础上还可作适当的总结:ATP和ADP转化过程中酶不同:酶1是水解酶,酶2是合成酶;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
67、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28在物质的量相等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在细胞代谢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最少()A葡萄糖分解成乳酸B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C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DATP水解成ADP和Pi【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1、C6H12O62丙酮酸+4H+少量能量(2个ATP) 2、2丙酮酸+6H2O6CO2+20H+少量能量(2个ATP) 3、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个ATP)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2乳酸+少量能量(2个ATP)A、B、C三项都属于呼吸作用的过程
68、,都有大于一个的ATP产生,所以均多于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解答】解:A、1moL的葡萄糖分解成乳酸释放能量大约为196.65KJ,其中61.08KJ转移到ATP,约合成ATP2个;B、1moL的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2870kJ,其中1161KJ转移到ATP,约合成ATP38个;C、1moL的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可以合成18个ATP;D、1moL的ATP水解成ADP和Pi释放能量30.54KJ,释放的能量最少;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ATP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同学们平时学习中注意细节29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内需要储备大量的ATP以
69、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黑暗条件下,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专题】正推法;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分析】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解答】解:A、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
70、A错误;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B正确;C、ATP的合成不一定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如光合作用光反应中ATP的产生,C错误;D、黑暗条件下,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可以产生ATP,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ATP在体内的含量不高,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30将质量相同的苹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h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得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变化量O2相对浓度(%)01235710152025O2吸收量(mol)00.10.20.30.350.460.60.70.8
71、1CO2释放量(mol)10.80.60.50.40.50.60.70.81AO2浓度为2%时苹果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B果肉在O2浓度为3%时每小时分解葡萄糖0.15molC贮藏苹果的环境中,适宜的O2浓度为5%DO2浓度为5%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强度均最弱【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分析表格:苹果细胞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2酒精+2CO2+能量O2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为1%-3%,CO2的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细胞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O2浓度为5%25%时
72、,CO2的释放量和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解答】解:A、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氧气浓度2%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苹果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B、分析实验数据可知,O2相对浓度为3%,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是0.3,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是0.3,消耗的葡萄糖是(0.36),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是0.5-0.3=0.2,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0.22),所以Xg的果肉在O2相对浓度为3%时每小时分解葡萄糖是:(0.36)+(0.22)=0.15mol,B正确;C、分析实验数据可知,O2相对浓度为5%时,氧气的吸收量为0.35,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
73、是(0.356),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0.4-0.35=0.05,消耗的葡萄糖是(0.052),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0.356)+(0.052)=0.0833,氧气浓度为7%,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5%时相等,但无氧呼吸大于5%,因此储存苹果的环境中,O2相对浓度为5%较好,C正确;D、分析实验数据可知,O2相对浓度为5%时,无氧呼吸最弱,但有氧呼吸不是最弱,氧气浓度为0时,有氧呼吸最弱,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表格,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根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进行相关的化学计算,根据化学反应式进行计算是本题的难点和重点,解题时还可以分析实验数据根据有氧呼吸的特点直接选
74、出D选项,不进行相关的化学计算31如图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细胞物质的转变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和过程中H的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由到的完整过程,该细胞需要线粒体的参与才能完成C该绿色植物的所有活细胞都能完成图示全过程D图中、过程都能产生ATP【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专题】模式图;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分析题图:过程为光反应阶段,过程为暗反应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解答】解:A、包括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A错误;B、到是有氧呼吸的全过程,真核细胞一定
75、需要线粒体参与,某些原核细胞蓝藻不一定要线粒体参与,B正确;C、绿色植物的根细胞无法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D、光合作用暗反应消耗ATP,不产生ATP,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图解,考查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细胞呼吸过程及意义,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过程,识记细胞呼吸作用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2自然界中,有些绿色植物的叶片,晚上气孔开放,吸收CO2,先转变为某种中间产物,白天再参与光合作用,而白天气孔关闭下列有关这些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只存在于叶片中B白
76、天进行光反应,积累H和ATP,晚上进行暗反应,将CO2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C光反应和暗反应可以在白天进行D这个特点可能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有关【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专题】正推法;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此过程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具体反应步骤: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此过程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反应步骤: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二氧化碳的还原
77、,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解答】解:A、叶绿体分布在叶肉细胞和幼茎的皮层细胞中,所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只存在于叶片中,A正确;B、白天进行光反应,产生H和ATP,同时进行暗反应,将CO2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B错误;C、光反应必须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所以在白天进行;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也在白天进行但不直接需要光参与,C正确;D、干旱环境植物缺水,气孔会关闭,所以植物的叶片在晚上气孔开放,吸收CO2,先转变为某种中间产物,白天再参与光合作用
78、,而白天气孔关闭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有关,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具体过程的过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的要点是结合光合作用的图解写出每个阶段的反应方程式以及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场所和所需要的物质及反应的条件33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中心体发生倍增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ABCD【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细胞周期的顺序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
79、核仁消失;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解答】解:末期细胞一分为二,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有丝分裂的前期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进而形成纺锤体;在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中心体复制发生倍增;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平时学习可巧记有丝分裂记忆口诀: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体增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34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
80、色素带从上至下,依次为()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C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D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解答】解: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分离的结果是:所以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故选:D【点评】本
81、题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35如图表示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处于A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B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CO2吸收量不同,其原因是不同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不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不同C乙图中曲线CD段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加强;D点之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只有光照强度和温度D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外,还必须保证水和无机盐的供应【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图甲中可以看出,该曲线研究了光照
82、强度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图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为光补偿点,a点时三条曲线均达到光饱和点,因此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图乙为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图中看出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不断增强,而到一定浓度后即达到饱和点【解答】解:A、图甲中A点没有光照,因此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而B点为光补偿点,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相同,即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同,A正确;B、由于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因此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CO2吸收量不同,即光合速率不同,B正确;C、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量、无机盐等,C错误;
83、D、曲线图中,图甲中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图乙中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二氧化碳浓度,因此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外,还必须保证水和无机盐的供应,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通过曲线图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要求考生能从题中曲线获得解题的有效信息,在解答时要明确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除了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外,还有含水量、无机盐等3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不同分别发生在()A间期和前期B前期和中期C中期和后期D前期和末期【考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不同 植物细胞有丝分
84、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1)分裂过程基本相同(2)染色体的行为、形态、数目的变化规律相同(3)分裂间期都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4)分裂期实现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不同点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末期细胞分裂方式不同细胞板形成细胞壁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解答】解:由于动物细胞具有中心体,因此在有丝分裂前期时两个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即植物细胞由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而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生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又由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因此两个细胞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进而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一分为二;而动物细胞
85、由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综上所述,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主要在有丝分裂前期和末期分裂不同故选:D【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高等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主要不同点,要求考生平时学习过程中进行列表记忆;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在识记时根据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进行记忆37将一株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之后保持不变在上述整个时间段内,玻璃容器内CO2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A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B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C持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
86、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开始植物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但是容器内CO2减少,直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解答】解: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培养的植物会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且光合作用较强由于密闭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有限,随着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二氧化碳逐渐被消耗,浓度降低,进而光合作用强度跟着降低;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则装置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保持相对稳定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
87、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强弱和气体交换的角度进行分析38如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B甲图的ba与丁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考点】细胞周期的概念【分析】本题是对细胞周期概念的考查,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由细胞周期概念可知,细胞周期具有方向性,属于矢量【解答】解:A、图中
88、的aba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A错误;B、不同植物细胞周期不同,故尽管甲图的ba与丁图的ba所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不同,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B正确;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了,但染色体并未加倍,C错误;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丁,因分裂期所占比例最大,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周期的概念,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对细胞周期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9体细胞含2N数目染色体的生物,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染色体数目2N,DNA分子数4NB后期染色单体数4N,末期染色单体数为0C中期染色单体数4N,DNA分子数2ND间期染色体数从2
89、N上升至4N【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专题】正推法;有丝分裂【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解答】解:A、前期染色体数目2N,DNA分子数4N,A正确;B、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所以染色单体数为0,末期染色单体数也为0,B错误;C、中期染色单体数4N,DNA分子数4N,C错误;D、间期DNA复制,数目从2N上升至4N,但染色
90、体数不变,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能根据题中信息选出正确的答案40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后期和中期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都为1:2:1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该生物不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细胞具有中心体,并且没有细胞壁,应表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甲细胞中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在纺锤体
91、的中央,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中发生着丝点的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中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有丝分裂中期【解答】解:A、甲细胞中染色体散乱的分布,乙细胞中发生着丝点的分裂,丙细胞中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它们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A错误;B、甲、丙细胞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比都为1:2:1,而乙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没有染色单体,B错误;C、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而中心体复制发生在间期,C错误;D、由乙图细胞膜向内凹陷可判断该生物是动物,不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以及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
92、能力、识记能力,属于简单题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使用从化学试剂商店购买的-淀粉酶,分别探索温度、反应物浓度、pH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A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mL淀粉液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1mL淀粉酶溶液放在相应的温度下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将温度相同下的试管两两混合后分别放在相应的温度下保持5min观察实验现象ABCD(2)实验设计中要遵循的原则有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填两项),图B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原因是:催化酶的数量有限若检验本实验的生成物,应选用的试剂是斐林
93、试剂试剂(3)若-淀粉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3逐渐升高到9,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不变,原因是酶已失活【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特性【专题】坐标曲线图;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分析】A图表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该曲线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升高,当温度达到最适宜温度时,酶活性最高,超过最适宜温度后,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直至失去活性;B图表示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反应物浓度增大,酶促反应速率增大,当反应物浓度达到饱和后,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不再增大,此时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的浓度;C图是PH对酶活性的影响,该曲线表明在一定
94、的PH范围内,随着PH升高,酶活性升高,当PH达到最适宜时,酶活性最高,超过最适宜PH后,随PH升高,酶活性降低,直至失去活性【解答】解:(1)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反应底物、酶分别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保温一段时间,然后混合,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然后滴加试剂进行观察,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如下: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mL淀粉液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1mL淀粉酶溶液放在相应的温度下;将温度相同下的试管两两混合后分别放在相应的温度下保持5min;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观察实验现象故选:A(2)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是对照
95、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由分析可知,图B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原因是酶的数量有限;淀粉水解的产物是麦芽糖,如果检测淀粉反应的生成物,应该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3)由题图可知,淀粉酶的最适宜PH是7,-淀粉酶在PH为3的条件下会失去活性,因此反应液pH由3逐渐升高到9,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不变故答案为:(1)A(2)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催化酶的数量有限;斐林试剂(3)保持不变(为0)酶已失活【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及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曲线进行推荐解答问题,掌握实
96、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42图是在光照条件下玉米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细胞中B物质的生成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如果玉米叶肉细胞处在夏季光照较强的上午,该图中有两处不妥之处,从O2进出细胞的角度分析:进入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的O2不应从外界吸收;从CO2进出细胞的角度分析: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不应该释放到细胞外(3)参与图中所示生理过程的物质A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如果缺少A造成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的原因是缺水导致植物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光合速率降低(4)该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停止CO2的供应,C5含量的
97、变化是增加;在CO2供给充足时,该植物从暗处转移到光照处,C3含量的变化情况是减少【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1、依照图示,左半部分是光合作用的过程,右半部分是有氧呼吸的过程,图中物质是水,B物质是ATP,C物质是ADP,D物质是NADPH,E物质是NADP+,F物质是葡萄糖,G物质是丙酮酸;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形成ATP,该过程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上进行;呼吸过程中,三个阶段都有ATP形成,第三阶段合成的ATP最多【解答】解:(1)B是ATP,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场所
98、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2)夏季某个光照较强的上午,植物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线粒体中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直接被叶绿体吸收用于光合作用,不应该释放到细胞外;由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线粒体吸收的氧气来自叶绿体,不用从外界吸收(3)A物质是水,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自由水,如果缺少水造成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则可能是缺水导致植物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光合速率降低(4)光照充足时,停止对该植物供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固定消耗的五碳化合物减少,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还原生成五碳化合物的速率不变,因此细胞中C5化合物含量增加,在二氧化碳供给充足时,该植物从暗处转移到光照处,C3含量的变化情况是减少
99、故答案为:(1)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进入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的O2不应从外界吸收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不应该释放到细胞外(3)自由水 缺水导致植物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光合速率降低(4)增加减少【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特点,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发生的场所;明确图中字母指代的物质,着重要求考生能够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43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该装置放在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
100、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处,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位置X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0.8mL/h(2)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偏低(填“偏高”、“偏低”或“相同”),原因是植物同时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部分氧气(3)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4)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处,才能使水滴维持在位置X(不考虑气体物理膨
101、胀)比较两个实验说明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本实验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因此实验装置测的气体变化量表示氧气量此值为表观光合速率(即净光合速率)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如题中的凡士林会阻塞气孔,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减少【解答】解:(1)光照条件下,由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由缓冲液补充,同时释放出O2导致密闭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若使水滴X不移动,其针筒中单位时间内O2气体容量的增加就代表表观光合速率的大小由题可知,若以释放出的
102、氧气量来代表表观光合速率,该植物的表观光合作用速率是(0.6-0.2)2=0.8(mL/h)(2)与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由于细胞呼吸要消耗一部分氧气,故测得的光合速率偏低(3)假若将该植物的叶的下表皮涂上一层凡士林,凡士林阻塞部分气孔,使供应叶的二氧化碳减少,限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故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4)增加光照强度,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说明光合作用强度没有增加,此时已经达到光合作用的饱和点,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素;温度从20提升至30,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说明产生的气体增多,光合作用速率增大,即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该装置中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故答案
103、为:(1)0.8(2)偏低 植物同时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部分氧气(3)暗反应(4)温度【点评】本实验设计比较巧妙,可以通过针筒上的读数测出一定时间内的氧气释放量,进而可计算出净光合速率因此分析实验装置为本题的难点,着重考查了考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对相关实验进行修订的能力44图中,甲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乙图表示该生物细胞某一分裂时期,据图回答:(1)图甲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ej(2)图甲中,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3)图乙中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甲中哪两段:b
104、c和gh(4)图乙中5的复制发生在甲图的ef段【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有丝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其中ef表示有丝分裂间期;ab、fg表示有丝分裂前期;bc、gh表示有丝分裂中期;cd、hi表示有丝分裂后期;de、fj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图乙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解答】解:(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上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图甲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ej(2)根据试题分析,图甲中,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3)乙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相当于图甲中的bc和gh段(4)图乙中5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在甲图的ef段故答案为:(1)ej(2)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3)bc和gh(4)ef【点评】本题结合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甲图各区段代表的时期,乙图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