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915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6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8.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特征:物种的、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等。(1)丰富度:群落中的多少。常用的统计方法有法和法。(2)种间关系捕食:一种生物以作为食物。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和等。丰富度演替物种数目记名计算目测估计另一种生物资源空间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体表或体内有利2群落空间的结构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现象 现象 分布 决定因素 植物分层: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 地形变化、差异、不同、生物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分层镶嵌阳光食物条件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自身生长二、群落演替1类型(1)初

2、生演替概念:一个从来没有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实例:裸岩演替:裸岩阶段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植被彻底消灭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或其他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实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一年生多年生杂草阶段乔木阶段2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和进行。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繁殖体杂草灌木速度方向1(2010广东高考)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 间关系是()A竞争 B共生C寄生D捕食解析:苗和草相互之间为了争夺阳光、养料和生存空间等发生了竞争。答案:A2在自然状态下,

3、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A初生演替B生物入侵C生物进化D种间竞争解析:在同一地区的两种生物,一个种群代替另个种群叫做群落的演替,不属于生物入侵,也不是发生进化,只是种间竞争的结果。答案:D3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者,N2为失败者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解析:从曲线上看,两曲线发生周期性变化。分析曲线的每一

4、周期,发现总是N1种群数量增长以后,N2种群数量也随之增长,说明N2以N1为食物。答案:B4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解析: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演变成森林后趋于稳定。物种丰富度、净光合产量、固定太阳能总量都是不断增多,最后趋于稳定。恢复力稳定性不断降低。答案:B5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

5、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个体数平均值是109个,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5种,个体数平均值是209个,则甲、乙两地土壤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A甲乙B甲乙D无法确定解析: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由动物种类的多少决定,种类越多,丰富度越大;个体的多少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由题中数据可知,甲地类群丰富度比乙地大。答案:C6(2009江苏高考)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_。(2)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

6、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_。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等级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高度(cm)h10 10h30 30h100 100300 数量(株)120 62 32 16 6 根据表中数据,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3)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4)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_关系。解析:(1)由于从江西引进到中山植物园,远离原生长地进行的保护,所以称为迁地保护(易地保护);(2)对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采用样

7、方法,活动范围比较大的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3)从表中可以看出幼年个体比较多,老年个体少,中年个体在其中间,所以为增长型。(4)鸟类吃红豆杉的种子,所以是捕食关系,鸟类又为种子传播提供便利,所以还存在互利共生关系。答案:(1)迁地保护(易地保护)(2)样方法 柱形图见下图(3)增长型(4)捕食和互利共生(捕食和种间互助)考点一 群落中种间关系的比较分析 命题解读 本考点的题目多数借助曲线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有时也结合其他生态知识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综合考查;考查内容涉及种间关系的判断、生物间的相互影响等;预计2012年高考会结合实例材料考查知识运用能力。示例1 如图中的为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图(纵轴

8、为个体数,横轴为时间)。A是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是大、小草履虫;C是兔与狐;D是细菌和噬菌体的种间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判断四组生物关系对应曲线:A_,B._,C._,D._。(2)造成现象的原因是_。(3)与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_。(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5)若C组的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解析 图曲线表示的是捕食关系,因为从曲线分析,两曲线之间存在着“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变动关系,其中a上升可引起b下降,则b为食物,a为捕食者,曲线表示竞争,为共生,为寄生。竞争可导致不利一方死亡,但寄生一般不引起寄主死亡,捕食关系中天敌死亡可导致食物方

9、暂时增多,但随后将下降并趋于稳定。答案(1)(2)竞争使一种生物因缺乏食物、空间而死亡(3)寄生关系不像竞争那样,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4)(5)先上升后下降,然后趋于相对稳定种间关系的判断(1)同一物种之间大鱼吃小鱼不叫捕食,应叫种内斗争,因为捕食必须是两物种之间的关系。(2)互利共生与寄生都是种间关系,且共同生活在一起,但互利共生是双方互利,寄生是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3)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4)捕食是一种弱肉强食现象

10、,主要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行为;而寄生是弱者依附于强者的现象,寄生物(寄生者)主要从宿主(被寄生者,也叫寄主)的体表或体内吸取体液营养,寄生物一般能给宿主造成慢性伤害,但不能立即杀死宿主。(5)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竞争为种间关系,种间斗争包含竞争,而生存斗争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A代表生存斗争、B代表种内斗争、C代表种间斗争、D代表竞争。1.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

11、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解析:题图中的三种鱼的种群数量受海洋深度的影响,反映了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三条曲线的交叉表明它们之间有竞争关系,图中三种鱼类随着食物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分布,体现了它们的捕食状况。但曲线不能体现出共生的关系,与题图曲线不符。答案:D2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B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多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解析:藻类种数越多,多样性越高,从图中看出滨螺密度越过一定值时,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少

12、。答案:B考点二 群落演替 命题解读 在近几年高考的命题中群落演替的内容占的比例有所提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演替的类型、意义等基础知识,有时也结合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农业等知识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综合考查;预计2012年高考以解决污染问题命制非选择题的可能性较大。示例2(2010海南高考)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1 4 15 25 40 草本 28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计 28 30 30 56 76 植物类别物种数量年数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C群落对光

13、能的利用能力提高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解析 由题知有关该地群落的变化趋势为物种数量越来越多,而且群落结构趋于完善,对各种资源的利用能力不断增强;在一个起初没有生命的地方开始发生演替,才叫做初级演替,该地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答案 B 1群落演替类型的比较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在从来没有过植物,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了土壤条件,甚至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2.群落演替的原因(1)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2)群落之外的环境条

14、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灾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3)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4)人类活动的干扰。3群落演替的结果演替方向 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 能量 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结构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稳定性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高 3(2011南通三模)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C该群落演替是

15、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解析:该群落的演替应是次生演替;的动态变化也属于群落的演替,只是人为活动改变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同时也有水平结构。答案:C4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裸岩上发生的演替历程短B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生物多样性降低C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D群落演替的过程是低等生物演变成多种高等生物的过程解析:裸岩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历程长;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生物多样性增多。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选项是生物进化的过程,而不是群落演替

16、的过程。答案:C示例 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1)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B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C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D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前者一般适用于_的群落。(3)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_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_中。(4)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5)某

17、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根据你的理解,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B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C可能存在的食物链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解析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主要是调查生物的物种数,不是某种生物的数量。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答案(1)C(2)目测估计法 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3)酒精 试管(4)地区不同深度花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

18、查(或不同时期:白天或夜晚等合理答案均可)(5)C(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2)尽可能多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5)注意安全,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1(2010江苏高考)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 cm,网身长145 cm,网目孔径0.169 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物种 1 物种 2 物种 3 物种 4 物种 5 物种

19、6 物种 7 物种 8 物种 9 物种 10 甲类群 样本1 55 10 0 15 12 0 42 0 21 10 样本2 52 30 0 23 13 0 41 0 22 12 样本3 44 20 0 20 15 0 39 0 20 11 物种1物种2物种3物种4物种5物种6物种7物种8物种9物种10乙类群样本13340124001025111522样本23560104101230142721样本33350183501125121619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C、乙类群的丰

20、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解析: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所以甲类群的丰富度小,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所以乙类群中的物种7种群密度相对甲来说较小,甲类群中的物种4的种群密度相对乙类群较小。答案:C2(2009全国卷)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解析: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蚜虫也会得到蚂蚁保护,二者属

21、于共生;,菜粉蝶幼虫与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部位,不构成竞争关系;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培养瓶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答案:D3(2008海南高考)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解析:从农田演替成的杂草地,生长着更多的物种,这些生物形成了一个新的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植物因其所需阳光,动物因所需食物分布不同而具有分层现象。答案:C4(2010福建高考)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

22、天敌是海鸥。(1)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入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是_关系。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_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_。本研究涉及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_。(2)通过对水坑和凸出基质这两类微型生态系统中滨螺密度和海藻物种数的调查,绘制成图C。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23、,需要优先保护的是_生态系统,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100200只/m2时,_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解析:(1)图A中:移入滨螺后,由于滨螺捕食浒苔,导致浒苔数量下降,角叉苔数量有小幅度上升,因此浒苔与角叉苔构成竞争关系。观察图A、B,岸蟹的种群密度与浒苔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B坑在移出滨螺前岸蟹很少,是由于角叉苔占优势,浒苔处于劣势,不利于岸蟹躲避海鸥捕食,从而造成岸蟹数量较少,滨螺数量较多。该研究涉及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浒苔滨螺岸蟹海鸥。(2)从图C可以看出: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需要优先保护凸出基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该措施属于就地保护。由图C可知,当滨螺密度在100只/m2200只/m2时,水坑中的海藻物种数比较丰富,营养结构相对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答案:(1)被滨螺取食 竞争 浒苔 B坑中浒苔不占优势,该环境不利于岸蟹躲避海鸥的捕食,因而数量较少;由于天敌(岸蟹)数量少,滨螺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所以数量较多 浒苔滨螺岸蟹海鸥(2)凸出基质 就地保护 水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