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吉安市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测试时间:100分钟 卷面总分: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这段文字主要是为了论证下列哪一制度存在的合理性?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礼乐制【答案】B考点:宗法制。原文大意是凡人性都是亲近自己的亲人,因为亲近亲人所以尊敬自己的祖先,因为尊敬祖先所以敬重自己的祖宗,因为尊敬自己的祖宗所以把同族人聚集在一起
2、,因为同族人聚集在一起,所以有严谨的宗庙制度,有严谨的宗庙制度所以有国家的尊崇,因此是强调宗法血缘关系,答案选B.2. 电影通天帝国讲述了武则天时期修建通天浮屠塔背后的故事。在当时,唐朝中央机构中关于修建浮屠塔的运作程序应该是A.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答案】B考点:三省六部制。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 ,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而尚书省下的工部负责建筑,由此分析可知修建浮屠塔的运作
3、程序应该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故选B。 3.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此项制度”指的是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答案】D考点:科举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是指底层平民通过科举考试而进入上层社会,故答案选D,A通过血缘世袭官位,B察举制选官标准为“孝,廉”, C九品中正制依靠家世门第成为高官。4. 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A. 法典的
4、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基础B. 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处境C. 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扩充D. 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垄断【答案】D考点:分封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十二铜表法制定是罗马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结果,是古罗马成文法的开端。它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权益不受贵族的损害,D符合题意。A B C三项表述与上述特征不符合。选D5. 罗马法第一条规定:“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你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假如被告因年老或
5、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假如原告及被告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材料说明A. 罗马法是人类第一部成文法典 B. 罗马法的规定详细琐碎、不实用C. 罗马法是比较完备系统的法律 D. 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显示法律尊严【答案】C考点:罗马法特点。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材料中关于证人的义务的种种规定体现了罗马法比较完备和系统性。材料没有涉及十二铜表法,不能说明市第一部成文法典,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规定虽然详细,但是实用,说明B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C。材料没有涉及惩罚,不能体现清罪重罚原则,故D被不符合题意。6.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
6、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 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 保证司法的独立性C. 实现三权分立 D. 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答案】B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特点。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根据分权制衡的原则,美国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在美国法官被任命后却并不听命于总统。因此B符合题意。AD与题干无关;C是通过实行联邦制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故选B。7.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
7、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A. 君主派势力强大 B.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C. 共和制将被君主制代替 D. 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答案】B考点:法国确立共和制政体的艰难历程。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处理能力。材料“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反映了法国保守势力的强大和共和制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所以答案选B。8.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也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
8、大屠杀。”其中“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产生的历史根源是A. 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C. 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 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答案】C考点: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的“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是指希特勒的法西斯统治,因此A不合题意,与性格无关;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跃居欧洲前列,因此B不合符德国史实;由“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联系已学史实可判断“狂人”指的是希特勒,出现这种情况的历史根源是德国传统
9、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因此C符合题意;而在希特勒之前已经有过魏玛共和国宪法,因此D不合史实。故选C。9.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A. 倾销鸦片 B. 传播宗教 C. 输出资本 D. 打开市场【答案】D考点:南京条约的签订。由题目中的信息“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即可选出D项;A项属于英国侵华战争的借口,与题目中的设问“主要目的”不符;传播宗教与开放通商口岸无关,故排除B项;C项开始于19世纪90年代甲午战争后,晚于南京条约签
10、订的时间“1842年”。10.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A. 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 资政新篇的实施C. 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 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答案】C考点:太平天国运动。此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所谓的革命性质是有革命的任务所决定的,联系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实,民主革命是指以反对封建主义和反侵略作为主要任务的革命,故此题应选C项。11.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做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做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
11、,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做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 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C. 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D考点:辛亥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表明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如果再有人复辟帝制,就是逆潮流而动,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和张勋复辟都以失败告终,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选D.12. 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
12、事件可能是A. 维新变法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答案】C考点:五四运动。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注意提取题干部分的四个小标题:“动荡了”是指辛亥革命以后至1919 年以前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传播了”是指五四运动的思想条件;“愤怒了”是指中国人民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强烈反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故选C。13. 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早在1933年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的一个命令中指出:“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武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北伐战争 D. 南
13、昌起义【答案】D 考点:南昌起义。从材料“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可以看出这是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军队的开始。14.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 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 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 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答案】A考点: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由“1945年”“毛泽东来到重庆”“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
14、”结合已学知识可判断指的是1945年底毛泽东到重庆是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商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建国问题由此排除B、C。题干中强调当时毛泽东谈判的对象是国民党,非是与民主党派的合作,排除D。综合分析可知“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指的是和平民主建国,故选A。15. 马克思在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时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A. 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B.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C. 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
15、会公仆” D. 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了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和特点。材料反映公社“勤务员”受到公众监督,“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受到制约,具有民主作风,本题选A。16.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A. 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答案】B考点:俄国十月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16、决问题的能力,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要实现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无产阶级要掌握国家政权,而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又突出和强化了这一主张。所以答案选B项,A D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俄国历史实际。17. 1917年著名盲聋作家海伦凯勒热情欢呼“在东方,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在痛苦的挣扎中,新秩序从旧的秩序中降生。看哪!在东方,一个男婴降生了!”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A. 英国的伦敦 B. 法国的巴黎 C. 俄国的彼得格勒 D. 德国的柏林【答案】C考点:社会主义运动。注意题干时间“1917年”, 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爆发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
17、天下的局面,使得人类开始进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因此选C。18.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一国两制”【答案】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材料中文字“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而题肢中体现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此选择C。 19.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18、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新中国法制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B.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民法为核心D. 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答案】C 考点:新中国的法制建设。“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次。法制是一种正式的、相对稳定的、制度化的社会规范。 “法治”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属于法律文化中的观念层面。法治
19、与人治是相对立的两种法律文化,前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的普遍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后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20. 下图是海峡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以来,大陆主要省市、地区对台贸易增长率统计示意图(单位:),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民间团体协作交流对经贸发展具有主导作用B. 地缘关系是影响两岸经贸发展的决定因素C. 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是两岸经贸发展的关键D. 民意基础、平等协商是两岸经贸发展的条件【答案】D考点:祖国统一。分析此图,没有涉及民间团体在两岸交流中的作用等情况,排除A。观察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大陆中西部与台湾贸易额也并不比东南沿海等与台湾距离近的
20、省市少多少,所以B判断错误。题干强调的“三通”实现后的情况,而没有提到“经济合作机制”问题吗,所以答案为D。21. 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说: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 适时的外交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 B. 中国已成为新独立民族国家的领导者C. 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第三世界形成了联合反殖反霸的局面【答案】A考点:新中国的外交。1955年召开了万隆会议,周恩来率团参加。在会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团结了大多数的国家,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故选A。B项明显错误;C项并非是万隆会议中国地位提高
21、的依据;D项明显与事实不符。22.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实现重大突破,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下列重大外交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重返联合国 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乒乓外交”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 B. C. D. 【答案】B考点:新中国的外交。根据所学,是在1971年10月,是1972年,是1971年4月,是1979年,所以正确的是B项,ACD错误。23. 随着欧共体的建立,欧洲步入一体化快车道,他们“在这辽阔的领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真正感到我在这里很自由自在,我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个公民的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对欧洲一体化的理解,其中不准确的是A. 欧洲各国组成一个国家
22、 B. 具有主权让渡性C. 体现超国家权力 D. 成员国权力共享【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过程。在欧共体组织下,各个成员国具有各自独立的主权,而联邦制度下各邦具有自己的主权但是要服从中央政府的管理。因此将欧共体组织称为一个国家不准确。24. 有一种观点认为:冷战之后,不结盟运动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 其成员都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 B. 参与国大多参加了政治军事同盟C. 它是为反对美苏霸权主义而建立的 D. 没有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目标【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调动知识的能力。首先排除说法明显错误的B、D两项。不结盟运动奉行“不结盟”和“非集团
23、”政策,针对的是北约和华约,这一政策在两极格局下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苏联及其领导下的华约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结盟运动的这一政策已经过时。25.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A. 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B. 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C. 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D. 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答案】D考点:当今国际关系。本题对时事能力的掌握要求较高,B 项错误,不少西方国家仍以“有色眼镜”看待
24、中国的崛起,说法较为绝对错误;C项说法与现实不符,恐怖主义仍威胁着世界各国的发展;A项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已建立说法错误,仍在建立过程中;材料正反映了当今世界形势下主权国家或集团的对外政策越来越务实。故选D。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29题13分,共50分。)26.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材料
25、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缜密者入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2)
26、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分)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2分)(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分)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答案】(1)“大变动”分别指: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4分)(2)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或负责决策);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或元朝中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2分)原因:元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2分)(3)职能:笔录皇帝的旨意并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2分
27、)说明的问题: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体制。(1)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应该将秦汉时期和唐朝时有关政治制度的史实回忆并迁移过来。一提到政治制度,首先应想到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秦汉是其建立时期,唐代则是其不断完善阶段,相关事实有秦汉时期的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3)根据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由中书省直辖.为全国行政中枢.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即可对比出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的不同及其原因。(4)根据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
28、.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便于宣诏.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的描述即可概括出军机处的主要职能。结合所学,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27.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
29、演说材料二 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法案规定:此后英国国王必须是国教徒。它还限制了国王的权限,保障了国会的权威,取消了国王“搁置”法律的权利,规定国王没有权力使法律无效,或者不得国会同意而执行它,国王不经国会同意便无权征税、招募及维持常备军。它规定了国会的权利,国会选举必须自由,国会议员有言论自由,国会应该经常集会。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正式建立起新型国家。人民网材料三 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并规定了国会的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以及规定总统产生的办法;司法权属于美国
30、联邦最高法院,并规定最高法院的组成;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这部宪法表明,美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创造出既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和国家结构形式后来为许多国家所仿效。 百度百科(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内涵。(4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2分)材料三中的“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又指什么?(2分)(3)如将伯利克里时的雅典与当代美国的民主政治相比,就民主的性质和方式而言有何不同?(4分)【答案】(1)基本内涵: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生
31、活公开、公正、自由。(4分)(2)主要内容:以法律限制王权;保障议会权力。(2分)不同:民主共和制。(1分)总统制。(1分)(3)雅典:奴隶主贵族的民主政治,直接民主。(2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间接民主。(2分) 考点:雅典民主制,近代西方政体。(1)从材料三中文字“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可以直接概括出雅典民主制的基本内涵,即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生活公开、公正、自由。(2)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材料是对美国政体的阐述,结合美国联邦共和
32、制的内容及特点可知“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分别指的是民主共和制,总统制。(3)注意此题要求从民主的范围和方式两方面比较其不同。可联系材料和所学史实,范围上,雅典是少数人民主,美国是较普遍的民主。方式上,雅典是直接民主,美国是间接的。28. (13分)近来,钓鱼岛撞船事件影响持续发酵,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不禁让人回想起历史上的中日关系的曲曲折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材料二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
33、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三 “35年前,中日老一辈政治家顺应历史潮流,做出战略决断,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揭开双边关系的新篇章。35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战略决断造福了两国和两国人民,也促进了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温家宝出席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材料四 钓鱼岛位于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处。大陆福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东偏南约385千米(208海里)处。(1)材料一的诗写于哪一年?日本是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春愁”是中国古诗词
34、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3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2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意义。(4分)(4)对于日本政府2012年的非法购岛行为,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4分)【答案】(1)时间:1896年;(1分)条约:马关条约;(1分)情怀: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或爱国之情。(1分)(2)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2分)(3)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促进了亚洲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4分)(4)方法:坚决抵制,捍卫我国领土主权;通过和平
35、谈判的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分歧。(4分,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近代的中日关系。(1) 注意材料一中“去年今日割台湾”,联系史实,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日本在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割占台湾,由此可回答前两小问。从“四百万人同一哭”等可体会其悲愤和爱国情感。(2)根据材料信息“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前仆后继,彻底打败了侵略者” 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3)结合所学知识,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中日
36、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有利于促进了亚洲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4)结合所学知识,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日关系逐步改善,实现了正常化,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日本国内小部分右翼势力继续参拜“靖国神社”,给中日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日本方面应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警惕与抑制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积极发展中日和平友好关系。29. (13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一种集权政治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杜鲁门1947
37、年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说材料二 下面的漫画(画中的Iraq指伊拉克、Afghanistan指阿富汗、Balkan指巴尔干)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人们发出的感慨。还是让我回到冷战中去吧!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中“两种生活方式”指的是什么?(2分)“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表明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什么?(2分)(2)人们发出材料二中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冷战哪一方面的评价?(2分)(3)材料三中“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2分)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你认为这种
38、趋势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3分)【答案】(1)“两种生活方式”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2分)目标:遏制社会主义,称霸世界。(2分)(2)评价: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2分)(3)标志:苏东剧变(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分)发展趋势:多极化趋势。(2分)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3分考点:战后国际格局。(1)从材料一中杜鲁门的演说可知其所指的“两种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美国当时对外政策的目标是积极推行冷战;(2)从材料“还是让我回到冷战中去吧”可以看
39、出作者对战后的国际秩序不满,认为战后战争不断地发生,还没有冷战时期和平。这是因为冷战时期两大集团势均力敌,谁都不敢轻易动武,维持了半个世纪的和平局面。(3)两极格局被打破的原因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当今国际格局倾向于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多极化局势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DDCBBC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DAABCCCD题号2122232425答案ABA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
40、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29题13分,共50分。)26. (12分)(1)“大变动”分别指: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4分)(2)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或负责决策);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或元朝中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2分)原因:元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2分)(3)职能:笔录皇帝的旨意并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2分)说明的问题: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27. (12分)(1)基本内涵:主权在民;
4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生活公开、公正、自由。(4分)(2)主要内容:以法律限制王权;保障议会权力。(2分)不同:民主共和制。(1分)总统制。(1分)(3)雅典:奴隶主贵族的民主政治,直接民主。(2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间接民主。(2分)28. (13分)(1)时间:1896年;(1分)条约:马关条约;(1分)情怀: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或爱国之情。(1分)(2)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2分)(3)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促进了亚洲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4分)(4)方法:坚决抵制,捍卫我国领土主权;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分歧。(4分,言之有理即可)29. (13分)(1)“两种生活方式”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2分)目标:遏制社会主义,称霸世界。(2分)(2)评价: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2分)(3)标志:苏东剧变(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分)发展趋势:多极化趋势。(2分)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3分)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投稿可联系QQ:108459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