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全国卷5年考情导向考点考 题考 情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全国乙卷T37(2)(3) 全国甲卷T68全国卷T37(1)全国卷T37(2)全国卷T79全国卷T8、T36(1)(3)、T37(2)全国卷T37(1)(2)全国卷T37(1)(2)全国卷5年考点考次统计命题预测(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性特征,及地理环境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2)以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全国乙卷T10、11全国丙卷T10、11全国卷T6全国卷T8考点1| 自然地理环境
2、的整体性难度:中档题 高档题 题型:选择题 综合题 五年10考1(2016全国甲卷T68)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 【导学号:01252042】(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B降水量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1)
3、C(2)D(3)C第(1)题,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积雪厚度。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积雪厚度越小。第(2)题,冻害是由气温过低造成的。长白山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与其他坡向相比,西北坡冬季风力最大,冻害多发。第(3)题,积雪对地表植被具有保温作用,全球气候变暖,降雪期推后,导致积雪对植被的保护作用下降,冻害加剧。22016全国乙卷T37(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
4、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1)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2)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解析:第(1)题,纬度高、气温低,植物生产量少,相应地,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都较少;山地多,地形复杂,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小;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寒冷漫长,也不利于野生动物越冬。第(2)题,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和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可知,甲地位于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根据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可知,位于半岛南部的甲地有森林,且地形较为复杂,便于隐蔽,避免熊的威胁;地
5、处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便于拍摄。答案:(1)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2)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3(2015全国卷T36(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如下图)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分析大盐湖
6、盛产卤虫的原因。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卤虫生存于高盐海域,以藻类为食”,而大盐湖为内陆湖,盐度高,且陆地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有利于藻类的繁生生长,为卤虫提供了饵料。答案: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1高考考查特点(1)以某种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结合图文信息,考查对其他某一要素造成的影响。(2)以某一地理现象为切入点,结合图文信息,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2解题的2个提醒(1)第1题(1),积雪的厚度与风力、坡度的陡缓等积雪存留的条件有关,与海拔高度关系不大。(2)对于考试中不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要注意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例
7、如第1题(2)中,材料中“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加剧,可知冻害与西北坡的积雪厚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西北坡为冬季风迎风坡,风力强,积雪不易存留和堆积;第2题,从该地的区域特征出发,结合大型野生动物需要生存空间,生存的自然条件和食物等特点进行分析;再如第3题,要从卤虫的生活习性“生存于高盐海域,以藻类为食”入手,结合当地湖泊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2016广东模拟)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红石”景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 0004 000 米之间的谷地里。研究发现,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
8、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据此完成(1)(3)题。(1)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2)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A粤东B苏南C川西D陕北(3)该藻类作为一种先锋植物,对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是()A改善生物生存环境B挤占生物生存空间C破坏生物多样性D延缓岩石风化进程(1)B(2)C(3)A第(1)题,由题干可知,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 0004 000米之间的谷地里,在海拔2 0004 000米的高山,冬季有冰雪覆盖,冰雪融化时携带的泥石到达谷地堆积形成红
9、石景观,不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也不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故B正确,A、D错误;岩石风化的残留物一般留在原地,故C错误。第(2)题,由题干材料可知,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符合此特征的只有川西地区,粤东、苏南气温相对较高,陕北气候干旱,故C正确。第(3)题,藻类作为先锋植被,能够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故A正确。该藻类植被作为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被群落所取代,不会挤占生物生存空间,故B错误;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故C错误;该藻类植物依附在石头表面,会加速岩石的风化进程,故D错误。2(2016山西模拟)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状分布。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及
10、其挟带的泥沙和溶解的养分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下图示意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读图完成(1)(3)题。 【导学号:01252043】(1)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风化作用(2)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A增加空气湿度和地表径流B增加大风和沙尘天气C阻止冰川移动D拦截径流和泥沙(3)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荒漠地区B沿海地区C湿润地区D平原地区(1)B(2)D(3)A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表示径流的箭头可知,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流水作用,灌丛将流水挟带的泥沙拦截,形成堆积物。第(2)题,b处植被的作用主
11、要是保护坡地,减缓地表径流流速,拦截径流和泥沙,D正确。有植被阻挡,地表径流不会增加,大风和沙尘天气可能会减少,A、B错误。从图中不能看出有冰川分布,C错误。第(3)题,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植被以灌丛为主,说明是在干旱区,最可能位于荒漠地区。3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1)(2)题。(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
12、足(1)A(2)C第(1)题,读图可知,K岛属于印度尼西亚,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海拔较低,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天然植被属于热带雨林。第(2)题,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火山灰深厚,土壤肥沃,C正确。海拔高不是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条件,A错误;种源丰富、光照充足比其他地区没有优势,B、D错误。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实践应用4.(2016泰安模拟)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导学号:01252044】(1)描述图示区域太阳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2)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兴建水土保持林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解析:第(1)题,受夏季风影响,该区域降水量
13、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云量减少,大气透明度增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减弱,太阳辐射量逐渐增多。第(2)题,黄土高原兴建水土保持林后,植被保持水土能力增强,黄河含沙量减少,黄河三角洲泥沙堆积作用减弱;加上海洋对沿海侵蚀作用,最终可能使海岸线后退。答案:(1)特点:年太阳总辐射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增,大部分地区在35亿至60亿焦耳/平方米年之间。原因:自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渐弱,降水渐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逐渐减弱。(2)黄土高原兴建水土保持林,植被覆盖率增加,流水侵蚀作用减弱,黄河含沙量减少;黄河河口流水堆积作用减弱,加之风浪和潮汐侵蚀作用较大,三角洲推进速度减缓,海岸线可能后退。规
14、律方法地理环境整体性答题模板分析角度解题方法(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2)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3)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4)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
15、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加剧考点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难度:中档题 题型:选择题 五年4考1(2016全国乙卷T1011)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 【导学号:01252045】(1)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
16、山坡2 0003 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1)A(2)C第(1)题,气温升高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常绿阔叶林带和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处于山地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加剧,森林植被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磷元素,故这两个森林带不可能是土壤中磷高累积区;高山冰雪带海拔高,土层浅薄,且气温低,冻土使水分难以下渗,故土壤中磷累积少;高山草甸带位于高山冰雪带以下,高山冰雪融水使得该带土壤中水分含量丰富,且气温较低,蒸发弱,故为磷高累积区。第(2)题,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低于高山草甸带的海拔,故气温较高;2 0003 0
17、00米处分布着森林带,生物生产量高于高山草甸带;根据“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2 0003 000米处磷累积量远少于磷高累积区,由此推测该地土壤含水量低,地表径流量大。2(2016全国丙卷T1011)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
18、D海拔更低(1)B(2)B第(1)题,材料中提示经历1次冰期即只经历末次冰期,说明只经历1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晚的,经历3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早的,经历2次冰期的山峰的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结合插图可知果洛山经历3次冰期,因此最早,太白山只经历1次冰期(末次冰期),因此最晚,雪宝顶经历了2次冰期,时间上介于其他两座山之间,因此B正确。第(2)题,气温越高,越不利于冰川的发育,因而气温高是无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B正确;点苍山与末次冰期分布的最低纬度相差不大,因而日照时数差异不大,A错误;植被分布与有无冰川发育无关,C错误;海拔在图中无法体现出来,D错误。3(2013全国卷T6)下图为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
19、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下图,完成下题。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C根据图文材料信息可判断,该区域为45N的北美洲太平洋沿海地区,受西风带影响,山脉西坡山麓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因山麓海拔相对较高,其自然植被应为针阔叶混交林。1高考考查特点(1)以某山地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图、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经历冰期的次数图为载体,考查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及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2)以遥感影像图、年平均温度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带的分布及从图中获取信息的
20、能力。2解题的2个提醒(1)第1题,(1)考生易错选C项。原因一是对海拔4 000米左右磷高累积区的成因把握不准;二是对山地森林带的分布规律不了解。(2)从材料中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并掌握“青藏高原处于不断隆升状态”这一地理常识即可解答第2题。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各山地的形成均是板块碰撞导致地壳抬升的结果,经历的冰期次数越多,说明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时间越早。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2016许昌第三次调研)植被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在我国,大致以100E为界,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大于西部。读
21、“我国30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造成100E以东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最主要因素是 ()A土壤B降水C冰川D海拔(2)与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最符合的是()A从新疆向东依次出现的沙漠、草原和枫叶B由刚果盆地向北到地中海沿岸依次出现的自然植被C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D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点点绿洲(1)B(2)A第(1)题,读图可知,100E以东植被叶面积指数大于西部,主要原因是100E以东地区降水多于以西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于西部。第(2)题,我国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所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新疆出发向
22、东旅行依次看到沙漠、草原和枫叶,符合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故A正确;由刚果盆地向北到地中海沿岸依次看到的自然植被是因热量不同造成的,属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攀登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美丽景致是因水热不同所引起的,属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洲是因冰雪融水所形成,属于非地带性规律。2读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及景观图,回答(1)(2)题。(1)景观图中的高大树木,俗称猴面包树。树干虽然都很粗壮,木质却非常疏松,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这种像多孔的海绵的木质最利于储水。据此分析,它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终年炎热,旱雨季分明B终年高温多雨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
23、润D终年干旱少雨(2)猴面包树在非洲主要分布在()ABCD(1)A(2)B第(1)题,猴面包树的树木高大、树干粗壮,说明其生长迅速,生长期具有湿热的气候条件;猴面包树树干木质疏松利于储水,说明其生长期内存在气候干旱的时段;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终年炎热,旱雨季分明。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图中表示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区的为。3结合下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澳大利亚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A水系的分布特征B地形的东西差异C热带荒漠的分布D矿产的分布特点C图中显示了澳大利亚地形、气候、河流和矿产等地理要
24、素。地带性规律只有三种,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水系不但与降水有关,还与地形地势等非地带性因素有关,而地形地势不符合地带性规律,因此A和B错误;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内、外力作用有关,不具备地带性特点,D错误;澳大利亚热带荒漠的形成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有关,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带性规律。规律方法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析思路(1)差异性的三种类型。水平分异、垂直分异、非地带性分异。其中水平分异分为受太阳辐射影响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的分异和受海陆分布影响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更替的分异;非地带性分异引起的因素主要是受局部环境因素影响形成的分异,如海陆分布、坡向、
25、地形起伏、洋流等。(2)判断差异性类型的方法。差异性一般就是判断两个或几个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不同,具体方法可以分两步:第一步:看不同地点地理位置的差异。如果是纬度差异则一般属于水平分异中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海陆位置的差异一般是水平地域分异中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第二步:看区域地貌单元内地理要素的均衡性。如果是山地一般体现的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如果是一个中小尺度区域其差异要考虑到地形的差异、地势的差异、坡向的差异、植被的差异、水文的差异以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4(2016株洲一模)读我国甲、乙两山地东南坡植被对比图,回答(1)(2)题。(1)图中看出甲山海拔比乙山高,但
26、植被类型比乙山植被类型少的主要原因是()A甲山降水比乙山少B甲山纬度较乙山高C甲山坡度较乙山小D甲山太阳辐射比乙山强(2)乙山可能位于()A湖南B河南C安徽D台湾(1)B(2)D第(1)题,图示甲山与乙山相比,甲山缺少热带季雨林。依据基带反映当地自然带可判断,可能是甲山位于亚热带地区,乙山位于热带地区。第(2)题,乙山有热带季雨林,必然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四个选项中只有台湾分布有热带季风气候。5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等温线、雪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该区域()A为高山地区B为高原地区C山体呈东西走向D地貌由风力堆积形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南坡为阴坡,因而雪线低 B南坡
27、为迎风坡,因而雪线低C北坡为阳坡,因而雪线高 D北坡为迎风坡,因而雪线低(3)图中间的典型植被及其形成原因是()A高山草甸冰雪融水量大B针阔叶混交林冰雪融水量大C高寒荒漠气温太低D高山针叶林冰雪融水量大,但气温低(1)A(2)B(3)C第(1)题,海拔高于500米的地形是山地或高原,该地地势起伏大,属于山地,而且山峰海拔超过5 500米,为高山;山体呈南北走向,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貌相对高度不大。第(2)题,7月3C等温线分布海拔南坡比北坡高,说明南坡气温高,属于阳坡。判断迎风坡与背风坡主要看雪线高低,南坡雪线海拔约5 500米,北坡雪线海拔高于5 500米,可以确定南坡为迎风坡。第(3)题,南坡
28、为阳坡,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北半球,进而可知7月为最热月,图中间最热月均温低于3C,植被难以生长。6(2016开封一模)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1)(3)题。 【导学号:01252046】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A1 8001 900B1 9002 000C2 0002 100D2 1002 200(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喜湿B喜阴喜湿C好热耐旱D耐寒好旱(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A光照增强B水土流失加重
29、C气候变暖D降水减少(1)A(2)B(3)C第(1)题,读图,根据各坡向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1 8001 900米,A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不同坡向森林植被所占的百分比,该森林植被在阴坡、迎风坡在各海拔阶段所占比重都最大,说明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喜阴、喜湿,B正确。第(3)题,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说明高海拔处气温升高,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图表解读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如下图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
30、。如上图中的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判读纬度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如上图中的山地位于低纬度(赤道)地区。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上图中南坡为迎风坡。瞄准第卷规范练高分| (与整体性相关的设问方向)整体性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自然地理的某一要素或现象及其变化的成因分析是近几年高考命题和设问的热点。考题设问方向2016全国乙卷T37(2)(3)2015全国卷T37(1)2015全国卷T37(2)2014全国卷T36(1)(3)、T37(2)2013全国卷T37(1)(2)2013全国卷T3
31、7(1)(2)某一要素或现象的成因分析。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思维进行推理“因”。下面以沼泽、河流(或湖泊)渔业资源、某岛屿特有物种、碱蓬的分布、盐场的形成等为例分析说明。思维线索答题术语沼泽的形成来水河流多;排水地势;下渗冻土、土壤结构;蒸发温度河网稠密;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面积广,不利于水分下渗;纬度高/地势高,温度低,蒸发弱河流(或湖泊)渔业资源影响渔业资源的因素主要有水域面积,饵料水域面积大,为鱼类生长繁殖提供空间;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某岛屿特有物种多从地理位置(长期孤立)、气候湿热、地形复杂及人类
32、活动影响等方面分析该岛屿与大陆长期隔离,气候湿热,物种丰富,地形多种多样,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碱蓬的分布结合图文材料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气候干旱,平均气温低,地形平坦,排水条件差,盐碱性土壤等盐场的形成结合图文材料从地形、降水、蒸发、下渗等方面分析地形平坦、泥质海滩,有利于水分下渗;季节降水少,蒸发旺盛1.(2016郑州二模节选)苏德沼泽位于南苏丹中部低地,是白尼罗河及其支流的汇流地区。读图回答问题。分析苏德沼泽形成的原因。解析:沼泽的形成可从降水、蒸发、下渗、河网密度等方面分析。读图可知,苏德沼泽位于东非高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雨季洪水泛滥,形成沼泽
33、。答案:该地区地势平坦,河水流速缓慢,排水不畅;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510月雨季时)降水集中,河流交汇,雨季洪水交汇,河水泛滥形成沼泽。2(2016广东省适应性测试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要求。苏拉威西岛是印度尼西亚东部的一个大型岛屿。该岛河网稠密,中部地势险峻,河流航运价值较低。该岛目前已知有127种哺乳动物,其中62%是本岛特有种。下图为苏拉威西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分析该岛哺乳动物特有种多的原因。解析:苏拉威西岛哺乳动物特有种多的原因与其独立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可以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该岛长期与大陆隔离,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
34、,物种丰富;岛屿面积大,多高山深谷,地形复杂,人类活动干扰小。3(2016西城区模拟节选)“盐地碱蓬”染红了半个中国。读下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01252047】盐地碱蓬,一年生草本,夏秋季节呈火红色,有很强的抗盐性、耐寒性、耐涝性和耐旱性,是典型的盐碱地指示植物。结合图文资料,简述盐地碱蓬在我国主要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解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一般从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结合图文材料可回答。答案:降水少,蒸发量大;年均温较低;地形排水不畅;多盐碱荒地;植被较少;生态环境脆弱。4(2016河西区调研节选)读“京沪高铁及沿线主要旅游城市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长芦盐场是
35、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位于渤海岸。请简要分析长芦盐场形成的自然条件,并指出该盐场产盐量最大的季节。解析:长芦盐场形成的自然条件与该地的泥质海滩和气候特征有关。该盐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降水少,风力较大,晴天多,蒸发旺盛,产盐量最大。答案: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春季。5(2016东北三省四市模拟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01252048】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多生长在近海滩涂、低河漫滩草层植被的优势种群,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辽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华北平原的白洋淀等地区。
36、下图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芦苇分布区辽河三角洲芦苇分布区。简析图示地区成为世界面积最大芦苇荡的自然原因。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芦苇适合分布在温带,而该处正好属于温带地区,温度适宜;芦苇适合分布在“近海滩涂、低河漫滩”处,该处位于大凌河和双台子河汇水区域,地势低洼,形成面积广阔的浅水区域;该处位于河流下游,有大量泥沙有机质沉积。答案:地处温带,温度适宜;大凌河和双台子河汇水区域,地势低洼,形成面积广阔的浅水区域;河流下游泥沙有机质沉积丰富(或河流下游地区为盐碱土壤,适于芦苇生长)。专题限时集训(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6湖南十校共同体联考)红树林指生长在热
37、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导学号:01252049】1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降水地形洋流ABCD2红树林目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红树林大量被破坏将()A吸引鱼群聚集B加快泥沙淤积速度C导致水体富营养化D加剧海岸侵蚀1B2.D第1题,澳大利亚北部比南部红树林物种多,是因为北部纬度低,热量充足;东部比西部物种多,是因为东部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第2题,红树林具有防海浪、阻台风(飓风)的作用,破坏后,
38、加速海岸侵蚀。(2016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34题。 【导学号:01252050】3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4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蒸发B下渗C蒸腾D地下径流3D4.B第3题,森林火灾后,植被减少,第1年的森林覆盖率较低,经过几年的恢复,到第6年植被覆盖率应提高。相同降雨条件下,植被覆盖率低的时期(第1年),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差,河流的径流量大,流量峰值大;植被覆盖率高的时期(第6年),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强,河流的径流
39、量小,流量峰值小。第4题,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森林涵养水源能力的大小影响径流量的大小,即下渗的多少是导致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56题。5甲植被最可能是()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温带草原6形成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地形B水分C土壤D热量5C6.D第5题,从图中甲对应的要素看,年降水量低于400 mm,其对应的太阳辐射量因气候较为干旱而较高,而年均温相对较高,因此对应的植被最可能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第6题,图中显示的自然带分布基本上体现了南北方向的变化,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应是热量。(
40、2016郑州二模)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图中左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右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读图回答79题。7该地水分条件最好的坡向是 ()A东南坡B东北坡C西南坡D西北坡8该地林树下线的海拔()A随坡度增加而降低B随坡度增加而升高 C聚落区较低D非聚落区较低919992009年,该地林树下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樵采B毁林开荒C修建梯田D人工育林7D8.C
41、9.D第7题,从该地垂直带谱及林树下线含义可知,林树下线越低,表明针叶林分布的海拔越低;而干旱河谷中水汽随山地上升而减少,水分条件越差,需要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能形成降水,故林树下线的海拔越低表明该地水分条件越好,图示西北林树下线海拔最低,故该坡水分条件最好。第8题,读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可知,各坡度林树下线海拔都是聚落区低于非聚落区。第9题,图示表明19992009年间,林树下线海拔变低,说明森林面积增大,可能是人工育林的结果。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都郁葱葱的森林。琵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
42、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回答1011题。 【导学号:01252051】10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11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规律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0A11.C第10题,琵拉大沙丘位于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影响。读图,根据沙丘移动方向,盛行西风会将海岸的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A正确。山地阻挡海洋水汽,在迎风坡会有较多降水,不会形成沙漠,B错误;根据纬
43、度判断,该地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错误;沿岸有暖流经过,D错误。第11题,该地景观只是局部小范围内的情况,不属于地带性分异规律,A、B、D错误。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规律,C正确。二、非选择题12(2016福建省质检)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土壤。下图示意某优质黑土区。20世纪30年代以后,该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重。20世纪60年代起,该区域采取了滴灌等一系列措施,黑土侵蚀明显减少。(1)说明该地区气候条件对黑土形成的影响。(2)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后该地区黑土侵蚀严重的原因。(3)说明滴灌对减轻该
44、地区黑土侵蚀的作用。(4)简述该地区土壤侵蚀减轻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解析:第(1)题,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候影响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动等方面。第(2)题,应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体现在黑土区年降水较少,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以及汛期流水侵蚀作用较强。人为原因主要体现在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造成森林、草地破坏,加剧黑土退化。第(3)题,采用滴灌技术能够改善土壤水分条件,且滴灌对土壤的冲刷作用较弱,能够防止过度灌溉造成水土流失。第(4)题,可从减少大气中的扬尘、改善水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分析。答案:(1)夏季雨热同期,利于植物生长;冬季较长,寒冷干燥,枯
45、枝落叶多;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2)种植面积扩大,森林、草地遭破坏,加剧黑土退化;黑土区深居内陆,年降水较少,地势平坦,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汛期流水侵蚀作用较强。(3)保持黑土水分,防止旱季土壤过于干燥,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防止过度灌溉造成水土流失。(4)减少大气中的扬尘,改善水质,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3(2016合肥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导学号:01252052】某地理野外考察队在新疆天山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考察线路经过的伊犁河谷是世界著名的伊犁马和薰衣草产区。伊犁马能够适应严寒的气候,是一种名贵的千里马。薰衣草一般分布于半干旱地
46、区,适宜生长在海拔6001 200米、光照充足的地带,薰衣草是一种名贵而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国际市场对薰衣草精油需求在快速增长。天山局部地区地理事物分布图(1)指出图中考察线路的分布特点。(2)考察队员们到达B地,了解到这里虽远离海洋,但年均降水量多达476 mm,请分析该地降水较多的原因。(3)考察队途经A、B两地,队员们发现A地沼泽广布,而B地较少。请分析B地沼泽相对较少的原因。(4)C地年降水量140460 mm,既有大面积的耕地,又有广阔的山麓草场。考察队发现当地人对农业发展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张发展原有的传统伊犁马放牧业,另一种观点主张大力发展新兴薰衣草种植业,你支持哪种观点,请
47、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考察线路基本沿河分布。第(2)题,可从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入手分析,注意图中信息:从纬度看,该地属于西风带范围;从地形看,该地位于开口向西的谷地东侧。第(3)题,两地相比,图示最大差异是等高线数值和稠密程度不同,则地形坡度与气温有较大差异,再结合沼泽成因:来水多(降水与河流流入)、去水少(蒸发、地表径流流走、下渗)分析即可。第(4)题,选择一种观点,从区位条件与带来的好处角度分析。答案:(1)考察线路主要沿着河谷(河流)分布。(2)B地以西少高大山地(高原)阻挡,盛行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在B地受山地阻挡;气流抬升,降水较多(多地形雨)。(3)与A地相比,B地整体坡度较大,水流较快,地表不易积水;地势相对较低,气温较高,蒸发较多;冻土存在时间短,水分易于下渗。(4)支持薰衣草种植业。C地大部分属半干旱气候,光照充足,降水适中;海拔适宜;国际市场对高档薰衣草精油需求大;大面积种植薰衣草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发展薰衣草精油加工业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过度放牧伊犁马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支持伊犁马放牧业。C地降水适宜,草场发育,有广阔的山麓草场;伊犁马能适应当地冬季严寒环境;伊犁马是名贵的千里马,市场价值高;发展伊犁马放牧业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伊犁马放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大规模种植薰衣草可能导致土地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