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764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孝感高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一座巨大的山峰,宋代词人可以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但这座山峰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这样宋人就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宋人在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

2、掘。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

3、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既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宋诗终于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正如钱钟书所云:

4、“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诗反映生活几乎无所不包,宋人只能在唐人的基础上继续向深处挖掘。 B宋诗选材趋向平民化,不再写盖世英雄或绝俗髙士,具有平易近人的特点。 C宋诗在艺术上的任何创新都是模仿唐诗、对唐诗风格进行陌生化的结果。 D宋诗追求平淡,在丰华情韵的唐诗之外创造了古典诗歌的又一美学范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宋诗的艺术风格,文章从两个层面展

5、开论证并指出其与唐诗的不同。 B文章围绕宋诗的艺术成就,重点论述了宋代诗人超越唐诗独树一帜的表现。 C文章在论述中多次运用对比,展示了宋人不落窠臼、锐意求新的创新精神。 D文章先简述宋人面临的困境,再逐层论述其创新,最后总结宋诗的成就地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宋人对唐诗不是既学习继承又开拓创新,宋诗无法取得与唐诗并驾齐驱的地位。 B开拓新领域、选择新角度、追求陌生化等等,都是创新之道,宋诗如此,其它领域亦然。 C宋诗在艺术上的创新成果告诉我们:只有树立明确的参照对象,创新才能取得成功。 D宋诗整体风格趋同而许多诗人风格各异,可见追求整体的统一并不妨碍个体

6、各展所长。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守 望叶敬之泗阳人把用芦花编织、冬天穿了取暖的鞋子叫“毛窝子”,其他地方则称之为“芦花鞋”。毛窝子制作方式简单。用泪草编织鞋底,引出几根鞋茎,再以芦花编织鞋帮,最后拿鞋茎收口。穿的时候,用旧布缝鞋口,以防伤脚;鞋底垫上麦秸,以保暖和防水。三十多年前,每到冬天,农民们几乎个个穿毛窝子。赶上逢集,半条街都是卖毛窝子的。农民们走来串去,一家家挑着、拣着,都想买一双既便宜,又结实、漂亮的毛窝子。小时候,母亲也带着我买过毛窝子。记得有一年冬天,逢集,天很蓝,母亲来到李大爷那儿,拿起一双毛窝子,左看看,右看看,付了钱。李

7、大爷红脸膛,尖下巴,眼睛下面各有两道深深的皱纹,像两道垄沟。他接钱、递毛窝子,脸都带笑,顺便夸我两句:“这是你家大少爷啊?一脸福相!”嗓音清亮。现在想起来,李大爷的毛窝子质量的确属于上乘。鞋型漂亮,不歪不斜,还结实;芦花磨光了,鞋茎还在,依旧端端正正。毛窝子,最适宜陪伴山芋稀饭和咸菜。当人们的碗里有了大米饭、猪肉的时候,毛窝子渐渐被棉鞋取代,消失了踪影。有一年寒假,我带着孩子到街上闲逛。少有的寒冷,风呼呼地吹着,无意中看见李大爷还在卖毛窝子,但人们匆匆从他面前走过,没有一个人停下来李大爷还是红脸膛,尖下巴,只是眼睛下面的皱纹变成三道,而且更深了。他坐在地上,眼睛眯缝着,像在打盹,又像在思考着什

8、么。我在他面前停了下来,问:“大爷,还有人买毛窝子吗?”他睁了睁眼睛,动了动身子,咳嗽一声对我说:“还是有人买的我也放不下这门手艺。过去会打毛窝子的,一个个都走了;在的,也打不动了。唉,现在的小年轻,没有人愿意学这个手艺了。”李大爷眼睛没有了早年的光亮,变得泛红和灰暗。临走时,我买了一双毛窝子。路上,我告诉孩子:“这叫毛窝子。过去一到冬天,爸爸就穿着这个”“毛窝子”儿子听了一阵大笑,“多难听。这也能穿吗?不扎脚啊?”有一年暑假,我又上街闲逛,惊讶地发现,竟然有人在卖毛窝子!天啊,有夏天卖毛窝子的吗?很快,我认出了,卖主就是李大爷。不过,他的脸色已经变得黑紫,眼睛下面有四道皱纹了;整个脸盘好像被

9、风干了一样,比过去缩小一半。眼睛半开半闭,眼睑有点溃烂泛红。“夏天怎么卖起毛窝子啦?”我招呼道。李大爷没有反应。边上一个卖猪肉的中年人朝我摇摇手。“这个,听不见了,”他指指耳朵。“这个,有毛病了,”他指指脑袋。中年人说:“前几年,乡长带几个人逛街,说是省里的。其中一个像是当官的,指着毛窝子说:这个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大爷高兴了,从那以后就整天惦念这件事情。以前光是冬天出来卖,现在夏天也来卖。他说:要是人家省里的人来找我找不到呢?几年过去了,也没见人来过。李大爷不甘心,一年四季,逢集就来。”散集了。李大爷拎起毛窝子,要往肩上挂。胳膊抖抖的,挂不上去;中年人搭了把手才挂上,中年人又把拐杖递给

10、他。李大爷拄着拐杖,佝偻着身体,左脚往前迈一步,停下;等右脚上前,跟左脚平齐,才把左脚再向前迈一步赶集的几乎走光了,只有李大爷的背影在街心摇晃。望着李大爷的背影,我心里酸酸的。暑假快结束了,我和孩子一起,骑着自行车上洪泽湖玩。走到东沙村,忽然看见不远处腾起一股浓烟。“该不是失火了吧?”我们急忙赶往冒烟的地方。只见一个空旷的场地,堆满了毛窝子足有几百上千双毛窝子!正被人点着了火焚烧。一个中年男人,还在不停地从一间屋里往外面扔毛窝子。“你们烧这个干吗呀?”我马上想起了李大爷,他就是东沙村的。边上一个看热闹的说:“李大爷活着的时候,谁都不许进他的屋子。前几天死了,儿子打开门一看,一屋毛窝子。没法处理

11、,就烧了。”我捡起一双毛窝子。鞋型漂亮,不歪不斜,结结实实,芦花还在散发着清香。摸在手里,毛茸茸的,柔软舒适。我带走了那双毛窝子。到了洪泽湖边,回望东沙村上空,烟雾已经散尽,斜晖脉脉,蓝天澄碧。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第1期,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介绍了毛窝子的基本情况,用料普通、制作方式简单,但曾经很受欢迎,交代了故事背景,为下文内容做了铺垫。 B三十多年前人们对毛窝子很热爱,现在人们对毛窝子没有情感、不珍惜,小说意在感慨时代变化,表达对传统技艺流失的遗憾。 C小说善用细节和场景表现主题,“我”三次得到李大爷的毛窝子,前

12、两次的原因分别是李大爷编的毛窝子质量上乘和“我”对毛窝子的怀念。 D小说结尾富有意蕴,烟雾散尽、斜晖脉脉、蓝天澄碧的美好景象,表现了作者捡到漂亮、结实毛窝子的喜悦以及对质朴人情的赞美。5李大爷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 6“守望”作为小说的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近日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法教育。书法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着很重

13、要的角色。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书法教育的状况堪忧。首先,中小学学生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不美观,字迹潦草;其次,“双姿”不规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再次,学生普遍缺乏写好字的心态和习惯,多数不在意字写得不好;最后,“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提出,1988年成立的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20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书法教育的经验,各地应借着“书法进课堂”的东风,扩大书法特色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 (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25日12版

14、,有删改)材料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目前,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何呢?现有的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需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广东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接受问卷调查教师所在的学校中,配备有专职书法教师的占18.77%,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的占27.18%,由美术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25.6%,没有配备书法教师的占28.45%。缺乏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教师这一现实也在另一项统计结果中反映出来,高达48.35%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

15、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 附表:学校书法教师配备情况 要解决书法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还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有书法专长的校外人员(尤其是当地少年宫和文化站的书法教师),经过适当的教学培训后担任学校书法教师。 (冯善亮,周凤甫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节选),2015年1月)材料三:当前教育部稳步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成绩显著。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但在继续推进

16、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落实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据江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对全省35所中小学抽样调查显示,86%的学校因没有书法师资、教材等问题,开设的书法课走过场,形同虚设。如何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卢中南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建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开设书法课的情况全面调查,建立相应的督导机制,提高书法学科的学科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书法学科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重视并定期检查书法教学实施情况。成立专业的书法教育监管小组,每学期、学年到校巡管,检查开课的真实情况,重在监督落实。对书法学科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

17、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使书法教师专职化。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尽快制订师范生的书写技能训练目标,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生必须有相对严格的书法课程。卢中南说,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家庭,合力形成严密的书法教育管理机制,才能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艺术报2017年03月06日7版,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则材料都发表在教育部发布重要文件之后,三者都密切关注我国教育方针和政策,并及时献言献策。 B材料二和材料三显示

18、,专职教师在书法教师中所占比例偏低,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 C“如何加强书法教育”,材料一和材料二重视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材料三只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监督。 D三则材料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并引起人们对书法教育问题的重视。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书法教育进课堂的问题,而且都认为开展书法教育迫在眉睫,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B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了抽样调查数据,材料一虽能分析书法教育现状,但缺乏调查数据,不客观。 C材料一对书法教育现状进行分

19、析,内容具体;材料二是调查报告,数据分析详尽客观;材料三专访专家,更多是受访者个人观点。 D三则材料的背后,是国家对于书法教育的要求,更主要是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材料具有时效性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E材料的语言风格因读者群体而有所不同。材料一主要面向普通读者,通俗易懂;材料二和材料三主要面向教育界,专业严谨。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问题的主要举措。(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张蒲,字玄则,河内修武人,本名谟,后改为蒲。汉太尉延之后。父攀,为御史中丞、兵部尚书,以清方称。蒲少有父风,颇涉文

20、史,以端谨见知,为阳平、河间二郡太守,尚书左丞。太祖定中山,旧官仍用者,多降品秩。既素闻蒲名,仍拜为尚书左丞。天兴中,以蒲清谨方正,迁东部大人。后拜太中大夫。太宗即位,为内都大官,赐爵泰昌子,参决庶狱,私谒不行,号为公正。泰常初,翟猛雀驱逼吏民入白涧山,谋为大逆。诏蒲与冀州刺史长孙道生等往讨。道生等以大兵击之,蒲曰:“良民所以从猛雀者,非本心而为,皆逼凶威,强服之耳。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其变未易图也。不如先遣使喻之,使民不与猛雀同谋者无坐,则民必喜而俱降矣。”道生甚以为然,具以奏闻。太宗诏蒲军前慰喻。乃降数千家,还其本属,蒲皆安集之。

21、猛雀与亲党百余人奔逃。蒲与道生等追斩猛雀首,送京师。后刘裕寇窃河表,以蒲为南中郎将、南蛮校尉,隶平南大将军长孙嵩往御之。裕入长安,乃还。后改为寿张子,与安平公叔孙建将兵自平原东渡,下刘义符青、兗诸郡。诏加陈兵将军、济州刺史。又与建攻青州,不克而还。世祖即位,以蒲清贫,妻子衣食不给,乃出为相州刺史。扶弱抑强,进善黜恶,教化大行。始光三年卒于州,年七十二。吏民痛惜之。蒲在谋臣之列,屡出为将,朝廷清论,常为称首。赠平东将军、广平公,谥曰文恭。 (节选自魏书张蒲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

22、愚民 B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 C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 D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因此又称作“表字”,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礼貌和尊敬。 B拜,授予官职。古代表示官职任命的词语还有举、封等,表示贬官的词有除、左迁等,表示升官的词有擢、拔等。 C泰常,年号。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新皇帝登基常常创立新的年号,称

23、作“改元”。 D卒,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蒲颇有声名,屡获任用。太祖平定中山之后,早就听说了张蒲的名声,仍旧任命他为尚书左丞,太宗即位后也任用了他。 B张蒲出谋献策,平定了翟猛雀叛乱。张蒲认为百姓跟从翟猛雀是被威胁逼迫的,于是向道生报告请求采用安抚之策,并被皇上采纳。 C张蒲多次带兵作战。张蒲曾跟随平南大将军长孙嵩抵御刘裕,还与安平公叔孙建率领军队攻下刘义符青、兗、青州等郡。 D张蒲治理有方。张蒲出任相州刺史时,扶弱抑强,选拔任用善人罢黜奸恶,他的去世让吏

24、民痛心惋惜。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如先遣使喻之,使民不与猛雀同谋者无坐,则民必喜而俱降矣。 (2)蒲在谋臣之列,屡出为将,朝廷清论,常为称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客 游李 贺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注】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承明庐:汉代著名的宫殿。“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弹铗:战国策记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诗人希望能像冯谖那样展示政治才能。裂帛:指写家信。1

25、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首联“日暖南山石”使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感受,“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颔联“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D颈联诗人用“四时”、“三年”强调了自己离开家乡和故国的时间之长,在外漂泊的不易,为尾联抒情蓄势。 E尾联“屡弹铗”,诗人希望展示

26、政治才能,然而,世事艰难,根本无法实现,加之被迫客居异乡,失意之中又增添几分痛苦。15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寄托于江水和明月的句子是:“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孙权时期的旧迹已被岁月洗涤净尽的两句是:“ , 。” (3)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有七组十四个叠字,它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寻寻觅

27、觅,冷冷清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高中承载着青年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既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又充满无限可能,因此成为青春记忆中特有的吉光片羽。虽然很多人并不相信一些所谓的中奖电话,但是电话里的骗子言之凿凿,使得他们放松了警惕,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以其翻云覆雨的情节,吸引了无数观众,票房一路飙升,突破了华谊兄弟最开始的基础预估值。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不关注自然和生活,缺少真情实感,片面追求语言、形式的新奇,作文成为无关痛痒的官样文章,没有实际意义。中国女留学生江歌被杀一案,在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当庭宣判,法

28、院判处被吿人陈世峰有期徒刑20年,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围棋的布局非常重要,棋手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把问题想全面,绝不能因为眼前的局部利益而目无全牛,不顾及长远。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摩拜单车因为通过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半小时仅收取1元人民币,押金也随时可退,所以用户们认为租用它方便实惠。 B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人“网虫”的人数激增。 C清华、北大等高校相继公布2018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报名采用的是网上报名加电子档案传送或纸质报名表邮寄。 D特朗普的税改法案可能会对美国经济产生刺激,

29、但这场“大整改”是否会对经济产生深远的良性影响,三个研究所的专家表达了不同的看法。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亲爱的老师,请您放心,这本纪念母校创办110周年的珍贵影集,我一定会好好惠存,不会把它弄丢的。 B李教授的演讲震撼人心,很多学者纷纷要求和他合影,面对这一不情之请,他欣然接受。 C老师发信息询问小张毕业后的情况,小张回复道:“学生一切安好,承蒙恩师垂念,不胜感激!” D在离别故乡佛山70多年后,95岁的王奶奶近日在20多名后裔的陪护下,从海外回到了魂牵梦萦的佛山。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0、。(6分) 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延承也必须覆盖物质的、非物质的各个领域, ,即使要利用它发展旅游等产业,也要突出“保护第一”的原则。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 。所谓“积极的延承”指的是: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所谓“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延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即“形似”, ,即“神似”。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每年进入6月,都会

31、看到很多高考生“撕书”宣泄的新闻。尽管很多学校都会在高考前专门下发禁令,严禁“撕书”,但完全禁绝并无可能。这是因为,在高中生普遍缺乏压力疏导途径的背景下,仅仅从行为上限制即将离校的学生“撕书”,并非治本之策。笔者认为只要创新毕业仪式,就能让学生的毕业需求得到满足;只要学生的毕业需求得到满足了,毕业情感就能得到全部释放;毕业情感释放了,学生们就不会通过“撕书”来感受毕业的滋味了。 创新毕业仪式,不一定能让学生的毕业需求得到满足。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送东阳马生序中有言:“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高考以后,准大学生掀起了整容热,整容项目主要集中在五官上,如割双眼皮、隆鼻、改脸型等。去做手术的极少是为“修残补缺”,更多的是为“锦上添花”。面对整容,学生说,整容是为了漂亮,上大学后有一个全新的形象。 美国福布斯杂志这样介绍马云:“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拿破仑一般的身材,深凹的面颊,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