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645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1以下是不同人物对魏源海国图志的评价。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人物评语郭士立(19世纪中期德国汉学家)全书塞满了对我们自己地图的可悲的模仿品,其世界地图是古老的,好像它们是一千年前画出来的。梁启超(维新派人物)其书在今日,不过束阁覆瓶之价值,然日本之平象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辈,皆为其书所刺激。李少军(当代北大教授)通观海国图志,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与其说是它作为外部世界历史地理著作的学术价值,还不如说是它通过介绍外部世界状况来提供“制夷”谋略的思想意义和实用特性。A历史事实的评价具有多元性与系统性B学术价值是评价历史著作的唯一尺度C时代与眼界影响了对历史著作的评价D对历史著

2、作的评价受政治因素的左右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史学理论。A三位人物对海国图志的评价有所不同,但都局限于某一方面,缺乏系统论述,故A选项错误;B历史著作的评价标准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唯一”说法错误,故B选项错误;C据材料可知,三位人物所处的时代及国籍的不同,致使他们对海国图志的评价也不同,这说明一个人的眼界及所处的时代影响了对同一历史著作的评价,故C选项正确;D对历史著作的评价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而不是“左右”,故D选项错误。 2晚清至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屡起巨变,思想家们的主张也时有变异。如晚年严复思想,由“非西洋莫与师”转归从传统观文化中找寻丢失的民族凝聚力;梁启超思

3、想经历了由改良到激进革命再回归改良的演变过程。他们思想的变异意在( )A增强国人的民族意识B传播“中体西用”的思想C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D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2答案:C解析:从材料列举的严复和梁启超思想转变的历程,以及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局势,可知晚清至辛亥革命前后,思想家们的主张变异都是为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故选C项;从材料“梁启超思想经历了由改良到激进革命再回归改良的演变过程”,可知梁启超的思想变异是要进行政治制度变革,不是为了增强国人的民族意识,排除A项;严复和梁启超都是主张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思想家,与“中体西用”维护清政府专制制度的主张不符,排除B项;材料列举的严复和梁启超思想,

4、没有涉及推翻清朝统治的民主革命思想,不能体现材料中思想变异的意图是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排除D项。3近代一些感时忧世之士主张:“延精于中西学者,广译西国有用之书,贱价出售,以广流传,使咸识格致之妙用,然后迂腐之见化,然后诽镑之风息朝野一心,人无间言。”下列主张属于“感时忧世之士”的是(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C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D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体西用”思想。由材料可知感时忧世之 士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以稳固清朝统治,体现“中体西用”思想,A项体现“中体西用”思

5、想,与材料相符,故选A项;B项是维新派梁启超的主张,C项体现了对科学的推崇,强调科学的重要性,属于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的内容D项是对民主共和体制的追求,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故排除B、C、D项。41839年,林则徐疝气病复发,派人向广州第一个来华医生伯驾问诊。伯驾要亲见病人,但林则徐格于成例,没有亲自前往,而是派了个替身,取了药和疝气带。这反映了当时( )A西学东渐进程发展艰难B“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C清朝专制集权官场腐败D西医功效得到人们认可4答案:A解析:依据“林则徐格于成例,没有亲自前往”可推断A 项正确;依据“派人向广州第一个来华医生伯驾问诊”,排 除B项;C、D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排

6、除。5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宣称,“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这番话表明新文化运动( )A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B对传统文化有科学认识C有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D认为传统文化需要改造5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材料信息“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表明陈独秀关心民族危亡,A项正确。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有全盘否定的倾向,B项错误;全盘西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排除;D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6“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

7、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材料说明(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C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D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6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材料中“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强调改造国民旧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说明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的历史必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辛亥革命的影响、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逆流,故A,B项错误;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不是国民革命,故D项错误。7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

8、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李大钊发表一系列文章指出,“在经济落后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故当估量革命动力时,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这说明李大钊( )A 纠正了马克思主义失误 B 否定无产阶级主体作用C 进行了理论中国化探索 D 积极筹建农村党的组织7答案:C解析:李大钊结合中国国情论述了农民在社会革命中的重要性,表明李大钊进行了理论中国化探索,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8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

9、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8答案:A解析:孙中山提出的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体现了孙中山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的决心,故A项符合题意。BD体现的是民族主义,即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C体现的是民生主义。9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人们普

10、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9答案:A解析:武昌起义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题干中“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说明时间大概是在1912年3 月份。这一时期,报纸数量的迅猛增长,反映的是国人对时事的关注,关心局势的变革,故选A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是1912年3月,不可能产生这么快的影响, 排除B项。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内容,与题干时间不吻合,排除C项。人们普遍赞成共和与辛亥革命后的史实不吻合,排除D项。10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

11、。”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平C全盘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张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没有坚持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其坚持的是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对毛泽东思想和列宁主义作全面比较,仅仅就某一个方面说毛泽东甚至超过了列宁,故B项错误;毛泽东思想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并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不是全盘吸收,故C项错误;毛泽东认识到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和帝国主义在世界政治中的关键地位,这是其把握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的表现,故D项正确。11著名历史学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

12、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作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等于宣布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部分公有制及中央计划体制。”这则材料无法揭示出的史实是( )A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有市场化取向B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原有禁忌C中国市场经济抛弃了公有制和计划体制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和创新11答案:C解析:本题的疑难之处在于不能正确理解邓小平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论述。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把市场经济称作一

13、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说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有市场化取向,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打破了姓“资”和姓“社”的禁忌,提出政府的中心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宣布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部分公有制及中央计划体制”不能说明中国市场经济抛弃了公有制和计划体制,只是抛弃了单一的公有制及中央计划体制这个核心部分,故C 项错误,符合题意;邓小平的认识的变化,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和创新,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

14、质特征是( )A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1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依据所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所以应选C。13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ABCD13答案:C解析:是孙中山在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提出的,是1894年兴中会成立时的纲领,是

15、孙中山在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之初的主张,是1917年护法运动时期提出的。故选C。14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14答案:C解析:A解题干“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说的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

16、革命。”在文中,毛泽东批评了两种“一次革命论”,一种是右的,取消革命的一次革命论,即认为中国既然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就应该由资产阶级来领导,无产阶级只能在将来再去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一种是左的,混淆革命的步骤,空想的一次革命论,即把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相混淆,急于在民主革命阶段采取一些社会主义革命的措施。这说明毛泽东强调中国的革命应该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A是对新经济政策的肯定;B三大改造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与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不符;D与题干无关。故选:C。15阅读下列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7、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材料二 N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1918年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时的感叹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

18、长治久安。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材料三 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1930年6月11日)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方层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为了实现材料二的目标,孙中山晚年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19、?(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上,材料三和毛泽东选择的异同。15答案:(1)物质层面: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魏源)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层面: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精神层面: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2)变化:对封建军阀由幻想到幻想破灭;由幻想帝国主义支持到主张推翻帝国主义。 理论:新三民主义。 作用: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3)同:武装斗争(暴力革命);异:材料三:“城市中心论”;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解析:(1)根据“从晚清开

20、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物质层面的重建主要包括洋务运动的开展;在制度层面的重建主要包括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中国民主政体的形成;在思想层面的重建则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对思想解放的推动和发展。(2)根据“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可知孙中山认识到了军阀和支持军阀的帝国主义是导致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对他们的幻想破灭,主张推翻军阀和帝国主义,因此在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也成为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和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3)根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并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在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上,材料三和毛泽东选择的相同点在于都主张暴力革命;但不同点在于材料三主张城市中心论,而毛泽东主张农村包围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