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逍遥游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4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5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3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理清思路。达到这方面的学习目的可分三步走: 读。对照
2、注释,查找字典,掌握宇词意思和读音,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 找。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寓言和比喻来说理,找出文中的寓言和比喻。 理。理清材料(寓言、比喻等)与说理的关系;理清3个自然段说理的层次关系。2通过比较,归纳庄子散文的特点。如与同样善于用比的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荀子(劝学)作比较。可以看出,共同点是用比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形象生动,又加强了说服力。但庄子取象更大胆夸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蝉、斑鸠、燕雀会嘲笑别人。这比其他诸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使逻辑思维的理论文章更加形象化。【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
3、北)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散文家。虽生活贫困,有时靠借米和打草鞋度日,但拒绝楚威王的重金礼聘。所持思想极为复杂,涉览当时各家学说,独与儒、墨针锋相对,而以老子之言为指归,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把老子的“道”,解释为脱离一切事物的神秘的精神。否定人的认识能力和是非的客观标准的存在,在无是非、无得失、无荣辱的虚无缥缈的境界中逍遥漫游,从而倒向了虚无主义和宿命论,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但他愤世嫉俗,鄙薄富贵利禄,拒绝同统治者合作的精神,在反礼教、反封建统治的斗争中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2关于作品 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
4、。汉书艺文志曾标录为五十二篇,今存郭象注本只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可能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其文构思巧妙,想象奇幻,词汇丰富,尤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而且对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乃至鲁迅、郭沫若等后世著名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及其定名,即从庄子开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描写得极为生动,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形象,养生主中庖丁的形象,秋水中河伯的形象等。另外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逍遥游为庄子的首篇,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说都是庄子中的代
5、表作品。它主要说明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 3文章导读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或哲学家)、文学家,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对庄子散文的辉煌艺术成就,鲁迅曾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逍遥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以神话传说熔铸成篇,构思宏伟,气
6、势磅礴,笔墨恣肆,洋洋洒洒,“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刘熙载艺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比喻的运用,繁复灵活,令人应接不暇,回味无穷。逍遥游主要说明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到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观。【学习过程】一、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1)北冥有鱼 (2)小知不及大知 (3)此小大之辩也 (4)而征一国 (5)旬有五日而后反 (6)御六气之辩 (7)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9)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2古今
7、异义(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 今义: (2)众人匹之 古义: 今义: (3)腹犹果然 古义: 今义: (4)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 今义: (5)穷发之北 古义: 今义: (6)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3 一词多义辩:此小大之辩也 而御六气之辩 知: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 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圣人无名 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词类活用(1)彼于致福者 (2)而后乃今将图南 (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4)德合一君 (5)而征一国者 5.虚词之:(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2)其翼若垂天之云 (3)鹏之徙于南冥也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8、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6)而莫之夭阏者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8)之二虫又何知 (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10)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而:(1)怒而飞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决起而飞 (4)而控于地而已矣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6)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9)而征一国者 则:(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时则不至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然:(1)奚以知其然也 (2)虽然,犹有未树也 (3)未数数然也 且:(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彼且恶乎待哉 (3)且适南冥也 6判断句(1)此小大之辩
9、也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4)南冥者,天池也 (5)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7省略句(1)翱翔蓬蒿之间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3)众人匹之 (4)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8疑问句(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奚以知其然也 (3)彼且奚适也 9特殊句式(1)而莫之夭阏者 (2)彼且奚适也 (3)奚以知其然也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5)翱翔蓬蒿之间 (6)之二虫又何知 二、文本解读1课文第一段举例说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即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所涉及的事物和人有哪些?哪些是作者赞美的,哪些是作者嘲讽、否定的? 2第一段中,庄子说及大至鲲鹏,
10、小至尘埃、小草,都是“有所待”,因而也都是不自由的,第二段为什么还要讨论“小大之辩”的问题,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作者列举了哪些例子? 3课文第三段写了哪三种不同层次的人?作者是怎样得出最后的结论的? 4史记中说庄子“汪洋自恣以适己”,鲁迅说他“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在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芥舟(ji)学鸠(ji) 晦朔(hu)B问棘(j) 舂粮(chn) 翱翔(o)C加沮(z) 北冥(mn) 迁徙(x)D齐谐(xi) 莽苍(mn) 奚适(x)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全都是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一项是()鹏之徙于南冥也
11、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则芥为之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此亦飞之至也 辩乎荣辱之境A B C D3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五百岁为春 诸侯以惠爱为德奚以知其然也 问征夫以前路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农人告余以春及A B C D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庄子的首篇,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讲,都堪称庄子的代表作。B本文集中表现了庄子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思想,这种自由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C这种绝对自由的思想,实际上是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使人对现实采取极虚无的态度。D追求绝
12、对自由,也体现了庄子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思想,因而代表了先进阶级的思想。5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D庖丁解牛是庄子秋水中的篇章,但没有逍遥游著名。很多成语,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
13、”等都源于此篇。精段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夫知效一官 效:效命。B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劝:勉励。C彼于致福者 致:招致。D彼且恶乎待哉 待:依靠。7下列句中“而”字的意
14、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而征一国者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夫列子御风而行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而御六气之辩 旬有五日而后反A和、和、和分别相同B和、和、和不同C和相同,不相同D和相同,各不相同8宋荣子为什么犹然而笑那四种人?选出解说正确的一项()A他们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B他们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C他们确有相当才智、善行、德行、能力,但他们和斥安鸟一样自视很高,所见甚小。D他们不值得夸耀而自我夸耀。9文中为什么要提到宋荣子、列御寇?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说明宋、列才智见识和修养都很高,是作者所推崇的绝对精神自由的人。B反衬“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
15、甚高之可笑。C为了说明宋荣子修养虽高,仍有未树;列御寇虽能免行,仍须御风。他们均有所待。D为了衬出自己理想中的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所追求的无所待无所限,绝对精神自由的理想的境界。【拓展提升】庄子的翅膀叶春雷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从泥沼的吸引中脱颖而出,但是你似乎越挣扎,陷得越深。 我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那个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这只蝴蝶,或者大鹏。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
16、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也更多数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草芥的时代。 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对于“士”,君主不是纯粹用刀剑来对付,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低级的“庶”。 庄子被诱惑。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
17、驯的猎物。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庄子选择了突围。庄子冲天而起。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 庄子从此不再是一只猎物。庄子完成了自己。因为有了翅膀,因为舍弃。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我富甲天下。”我们有这种气魄吗?没有。所以我们成不了庄子。 庄子曾经向监河侯贷粟,因为庄子家贫。庄子从来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但庄子从来不向君主摇尾乞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庄子是有翅膀的人。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
18、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 庄子就这样拔地而起。庄子在我们灵魂的仰望中翩翩起舞。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庄子一会儿是大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是蝴蝶,流连戏蝶时时舞。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更让后人吃惊。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凭什么?凭他的一对翅膀。 人到中年,我感到生命的沉重。因为我没有庄子的翅膀。说到底我没有庄子那样彻底的思想。思想使人轻盈。金钱使人沉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被捆缚在欲望的战车上,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都在拼命拼杀。这是另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比起战国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丝毫也不逊色。我
19、们没有翅膀,我们只有欲望。 沉重是自找的。我飞不起来。因为我的沉重。这种沉重是污浊的,散发着生活的枯枝败叶的腐朽气息。我的生活中堆积着那么多腐朽的枯枝败叶,但我一点也不舍得丢弃,反而视若珍宝,所以我注定无法轻盈。 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1结合文意,说说题目“庄子的翅膀”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2第段中作者为什么写庄子生活的时代? 3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沉重是自找的”?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4有人认为结尾段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情绪。请结合文章主旨,谈谈你的看法。 【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参考答案】【学习过程】一、1(1)
20、“冥”通“溟”,大海;(2)“知”通“智”,智慧;(3)“辩”通“辨”,区别;(4)“征”通“耐”,能;(5)“有”通“又”,反通“返”,往返;(6)“辩”通“变”,变化;(7)“邪”通“耶”,疑问语气词;(8)“垂”通“陲”,边际;(9)“犹”通“繇”,喜。2(1)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2)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3)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4)古义:泛指动物;今义:虫子。(5)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6)古义:寿命短的;今义: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就在这天祭灶。 古义:寿命
21、长的;今义:丰收年;农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春节。3辩:通“辨”,区别;通“变”,变化。知:动词,知道;名词,智慧。名:名词,名称;名词,声名。息:名词,气息,这里指风;名词,气息。4(1)使动用法,使到来;(2)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3)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4)使动用法,使投合,使满意;(5)使动用法,使信任。5.之:(1)助词,的;(2)助词,的;(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代词,它;(7)动词,到,往;(8)代词,这些;(9)代词,他,指宋荣子;(10)代词,他,指彭祖。而:(1)连词,表修饰;
22、(2)连词,表修饰;(3)连词,表修饰;(4)连词,就;(5)连词,表并列;(6)连词,表转折;(7)连词,表转折;(8)连词,表转折;(9)通“耐”,引申为“能”。则:(1)连词,就;(2)连词,或者;(3)连词,那么。然:(1)代词,这样;(2)代词,这样;(3)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且:(1)连词,而且;(2)连词,还;(3)副词,将要。6(1)“也”表示判断语气;(2)“者也”表示判断语气;(3)“者也”表示判断语气;(4)判断句;(5)判断句。7(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23、(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8(1)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2)“奚以”,表示疑问语气;(3)“奚”,表示疑问语气。9(1)夭阏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2)适奚,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以奚,介词宾语前置;(4)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5)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6)知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二、文本解读1先后列举的事物有:鲲、鹏、野马、尘埃、大舟、杯、芥、蜩、学鸠等。对鲲鹏作者抱赞美态度;对蜩与学鸠则明显表示嘲讽、贬斥。2强调“小大之辩”,一方面强调了人在认识上的大小区别,说明“以小及大”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反映庄子认识世间
24、事物时并不能完全地“无己”,他是肯定事物的差别的。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对鲲鹏之类伟岸者的热爱、赞扬,和对蜩、学鸠、斥鴳之类肖小的鄙夷。 为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者运用对比列举了大量例证。从时间上说,朝菌、蟪蛄是“小年”,冥灵、大椿是“大年”。与众人比,彭祖是“大年”,但他与冥灵、大椿比,又是“小年”。鲲鹏是“大智”,蜩、学鸠、斥鴳等见识浅陋,只能算是“小智”。3三种不同层次的人是: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第一种人自视甚高,但只不过是斥妈之类;宋荣子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远胜于第一种人,但“犹有未树”;列子虽已能“御
25、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仍然“犹有所待”。因此,这三种人都不能说已入“逍遥游”之境。最后,庄子说,只有“乘天地之正”(顺应天地间的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等元气的变化),才能“无所待”而“逍遥游”。什么人才可人此境?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有无自我、无功利、无声名,才能得到绝对的精神自由。这样,全文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了。)4首先,是全文的构思。鲲鹏鸟的雄伟,大椿树的长寿,都令人叹为观止,又将这样的庞然大物与芥、蜩、朝菌之类细微、短命者对比,更显出事物、境界用意的奇特。其次,是作者倾注笔力描绘的鱼而化鸟的鲲鹏形象。课文多次描绘这一形象,前后相互补充印证,使其形象更丰
26、满鲜活。在这才能无双、向往逍遥而又无法逍遥的大鹏鸟身上,显示了作者的才情,也隐藏着作者的苦衷。【基础达标】1A(B舂粮:chn;C沮:j;D奚:x。)2D3D(D都当“凭借”讲)4D(庄子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思想。)5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D(庖丁解牛是养生主中的一部分。)6A(功效,引申为胜任)7C(都表示转折关系)8C9C【拓展提升】1“庄子的翅膀”指庄子彻底拒绝名与利的诱惑、追求崇尚自由的思想。作者用比喻手法,使题目有吸引力,更加生动形象表现庄子思想的特点。2作对比,突出庄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人命低于草芥的时代。结构:为下文写庄子的翅膀做铺垫,以突出庄子的翅膀是被时代逼出来的。3(1)我们不像庄子懂得在名利上舍弃。(见第段)(2)我们生活的时代让人被金钱和无尽的欲望所束缚。(见第段)(3)这种选择更多的是源于自己的内心。(见第段)4从表层意义上看,确实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情绪,但观全文,它实际上是愤激之词,无奈之语。此文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庄子的 仰慕和崇敬之情,表现出作者对理想人生状态的渴望和向往。所以说作者既渴望拥有庄子轻盈的翅膀,但又因陷入现实生活的困境而不能自拔,于是有了这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