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鸦片战争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一、 教材内容和思路设计本节课是高一年级第一章第一课的内容,是教材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的开篇。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近代中国百年的屈辱史开始了,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抗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中国也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历史断代和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讲述中国从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并被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通过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的机遇,整个
2、中国仍然处于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制度之下苟延残喘。而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先进的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鸦片战争。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上述内容,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设计 :(一) 本节课是高中学段(高一第一学期)第一节历史课,教学设计的基点在于贯彻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的基本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与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鸦片战争的基础和重点的历史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
3、观点和理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近代中国国情和人文精神(突出:应改为关心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这一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深入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学习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鸦片战争的教训等激发同学的爱国热情)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应从起始年级抓起。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要紧密结合高一学生的学段和年龄特点,开始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历史思维能力训练,使学生在掌握重点历史知识的同时,使历史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通过对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
4、观点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以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问题式”和“双主导学”(导学式)教学模式和思路,在教师恰当的主导作用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前预习、课中自学阅读、质疑答疑、分组讨论、检测练习等形式,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等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基本能力。(
5、四)在教学媒体手段上,本节教学设计适时播放影视录像片段、鸦片战争演示战争进程示意图、介绍相应历史资料,借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以及适度增加信息量。 二、学情分析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大多仍沿用初中的学习习惯,因而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学习上显得被动,甚至出现担忧、恐慌和焦虑情绪。本节课试图从以下几方面与同学们一起完成学习。首先,在知识传授方面,让学生从以前的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死记为活用,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比如:本课的一些问题,鸦片走私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中国政府内部有什么反响?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响?都是需要同学细心听讲,归纳总结。其次,在学
6、习形式方面,由学生的学会变为会学,强调课前预习、课内思考、课后复习、巩固。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最后,在师生关系方面,进入高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对自己的地位要求高了,教师应把学生放到一个平等对话者的角度,才能与学生很好的交流。本课由于没有简单重复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没有列出军民反抗的事迹,而以引导分析战争的起因、后果、战败的原因为目的,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
7、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鸦片的输入和泛滥给中国社会上至政府、至个人都带来了严重危害,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爆发和结束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等。并且培养学生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鸦片战争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显性技能和隐性技能。显性技能:如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指导训练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隐性技能包括:阅读历史材料分析鸦片战争的必然性、归纳知
8、识得出鸦片战争给我们的经验与教训和抗战将领的爱国牺牲精神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及战争视频等资料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请学生归纳战前交战双方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的能力。3.通过指导学生观看鸦片战争经过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卑劣、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形成明辨是非的情感。2.学习林则徐忧国忧民、严厉禁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对民族英雄的钦佩、爱戴的情感。3.通过阅读爱国将士关天培英
9、勇抵抗侵略、以身殉国的事迹,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4.通过引导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教学难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三、教学思路与方法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以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以下方法:1. “问题式”和“双主导学”(导学式)教学模式和思路,在教师恰当的主导作用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前预习、课中自学阅读、质疑答疑、分组讨论、检
10、测练习等形式,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分小组讨论方法)学生分小组研读“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并归纳成几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查阅“鸦片战争形势图”,进一步训练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技能。分组讨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2.归纳法。归纳鸦片走私的危害、中国战争失败的原因等内容,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分析法。分析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四、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本节用设问法导入:同学们,谁认识这种美丽的花啊,(同学回答后叫罂粟花)。谁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同学回答全教师总结)对,它能制成鸦片。鸦片是什么?鸦
11、片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它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怎样的痛苦回忆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相关内容“鸦片战争”。(这里改动较大,你思考学习一下)接下来展示鸦片战争中的部分照片和影像资料,如: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将领的画面、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电影林则徐鸦片战争片断段等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通过这些资料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明清大帝国的盛世景象的背后,潜伏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中国封建社会渐渐走向迟暮。由上述情景再现模式带领学生步入本课学习。(二)学习新课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首先,让学习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
12、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3 面对着鸦片的危害,作为统治中国的道光帝会采纳什么措施?如果会的话,他会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你有何感受?如果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去采取什么措施?4“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过程怎样?结局如何?5. 中国为什么会战败呢?及失败的教训?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来看课文,这样既可以提高了同学的阅读效率,而且还可以强化他们的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其次,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分组讨论的过程 第一步:分组,前后两排共6人为一小组,若有单排的并入前一组,各
13、组推荐一名小组长。 第二步:分工,各小组长到老师那里领取小组探讨的话题,然后 进行内部分工。 第三步:汇总,讨论结束后由小组长将本组学习成果汇总并在班级中展示交流。)再次,在教师带领下共同总结上述问题。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第一小组回答)教师引导:(从两国贸易角度分析) 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在中英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相反,它要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瓷器。在中英两国贸
14、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19世纪上半期,中国对英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而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却处于入超地位,而且这种逆差一年大似一年。而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急需向外输出商品,它不能容忍这种不利处境的继续,开始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这里可以展示一些贸易数据)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危害?(第二小组回答)教师引导:(利用多媒体出示吸食者图片,直观,有震撼力。从民众和国家两个方面分析)(1)什么是鸦片?俗称“大烟”, 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它原为药用,用于止痛、镇定,但若过量吸食,毒性便会伤害身体
15、,而且极易上瘾。烟瘾发作时,人极其痛苦,非鸦片不可解。天长日久,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会被鸦片这个恶魔侵蚀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最终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2)英鸦片商走私鸦片的利润高得惊人。据有关资料统计,鸦片战争前,英商向中国输入鸦片达42万多箱,给他们带走了三四亿银元的财富。总结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c.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作为统治中国的道光帝会采纳什么措施?如果会的话,他会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你有何感受?如果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去采取什么措施?(第三组回答)(设计意图:创设形象情景,引领学生走进历史
16、,旨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好奇心。提供一些资料、照片和影像)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要求禁烟。 道光皇帝采纳了林则徐的建议,并采取措施: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停止中英贸易、封锁商馆;虎门销烟。感受:林则徐以“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他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引导学生学习林则徐的爱国精神)4 “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过程怎样?结局如何?(第四组回答)起止时间:1840年1842年过程:(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介绍战争的两个阶段及路线图。)(战争的过程略)(把问题的重点放在中国爱国官兵和人民群
17、众在鸦片战争中的英勇抗争上。)引导学生把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概括为:人民群众的自发反抗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清军爱国将士英勇作战,为国捐躯 面对英国侵略者的侵略暴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斗争的开端;广大爱国将士的浴血抗战、为国捐躯,表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值得后人敬仰。结局:中国战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定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5. 中国为什么会战败呢?及失败的教训?(第五组回答)(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请同学们开教材,认真阅读教材的内容,划出能够反应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英国具体情况的关键词句
18、并结合幻灯片上的图片归纳一下“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引导学生填图表。(多媒体展示)国际(英国)国内(中国)政治方面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封建专制统治 吏治腐败经济方面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自然经济为主,财政困难军事方面船坚炮利军队废弛军队战斗力弱外交方面殖民扩张闭关锁国,虚骄自大综合方面综合国力强大腐朽落后 危机四伏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填写,不但能对中国的中国封建社会危机四伏的衰落景象一清二楚,而且对欧亚大陆两端的中英两国兴衰格局有鲜明的比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理解。最后,归纳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主要由学生发言和教师完成。)鸦片战争给中国人留下了一条极其深刻的教训,这就是“
19、落后就要挨打”。19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大潮滚滚向前,工业革命方兴未艾,而此时的中国却仍在封建社会中徘徊,当时盛行的君主专制制度和闭关政策不断拉大着中西方的差距,落后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并没有引起统治集团丝毫的警觉,他们继续陶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不能自拔。正是因为落后,中国在19世纪成了列强侵略的目标,正是因为落后,中国在这次战争中屡遭惨败。所以,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了解祖国的过去,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创建美好的明天。(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形式,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你的看法是什么?(通
20、过影像资料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置争议问题.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让学生思辨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列举一些资料分析)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材料二:义律报告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称:中国政府禁烟“乃是陛下政府对于过去所受的一切损失取得的补偿的最好理由”,也是扩大对华贸易“最有希望的机会”。中国“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指是鸦片),就是一种侵略。”应该使用足够的武力“,对中国进行”迅速而沉重的打击“。
21、教师最后根据学生回答来总结,要批驳一种认为禁烟运动是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的错误观点。教师最后根据学生回答来总结,英国政府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以大炮保护鸦片走私,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但是必须明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场。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这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寻找出另一借口来发动战争的,这是毫无疑问的。由此可见,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五、课后思考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们今天主动开放,和许多国家建立贸易关系,这和当时的对外贸易不同之处在哪里?六、 板书设计(加上内
22、容)鸦 片 战 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落后的封建国家英中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工业品走私鸦片虎门销烟七、教学反思本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由于自己是新面孔,学生对我还有一定的新鲜感。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我的身上转移到课文中来,也是我在上课之前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上课时,我通过设计几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回答,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随后,让学生带者问题来阅读课文,学生的思路很快转到课本上,课堂教学也顺利地进行。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内容丰富,重点、难点多,可以展开、补充的知识点也很多。在保证教学进度,充分利用课文中文字、图片、小字部分等书本资料的前提下,有选择地补充一些相关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历史事件的把握。在讲课过程中,通过采用设置问题、展开讨论、举例、对比等方法,讲解本文重点。总体来看,各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比较高,上课表现都不错,能够积极回答问题,讨论也很热烈。但是,有些班相对有点沉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比别的班级稍有逊色,需要再好好调动一下。一轮课上完后,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改进:充分准备,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进去,认真备课;课堂语言还要适当简练,减少罗嗦、重复的话;语言的组织和逻辑性还需加强;同时,要和组里老师多讨论、多听课、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