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题(一)(无答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9228 上传时间:2025-1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题(一)(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题(一)(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题(一)(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题(一)(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题(一)(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题(一)(无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题(一)一、选择题1. 选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不善者而改之曲肱而枕之B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C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D回也不改其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从心所欲,不逾矩B匹夫不可夺专也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人不堪其忧3. 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C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4.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断地学习旧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理解与体会

2、,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当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当中最优秀的去学习,其中不优秀的注意改正他们的缺点。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断地学习知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D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不应当感到厌烦,教导别人不应当感到厌倦。二、填空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与论语十二章文中“ ”意思相近。2. “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等,请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1)学而时习之 (2)学而不思则罔 (3)温故而知新 (4)博学而笃志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择其善者而从之 。3.

3、(1)文中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 (2)文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3)唐太宗有句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意思与本文哪句相近: (4)朋友从外地来看你,你可以用孔子的哪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5)孔子认为如何做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做人应保持君子风度的基本条件): (6)文中告诉人们,即使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 (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反省自己: (8)我们常说兴趣是好的老师,文中体现这一含义的句子: (9)孔子感慨时光流逝之快,一去不复返的句子: (10)孔子阐述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11)与“学而时习之”相近的句子是: 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4、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三、语言运用1. 将下列句子按其内容归类,并将序号填在横线上。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匹夫不可夺志也博学而笃志(1)谈学习方法的有: (2)谈学习态度的有: (3)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的有:2. 论语中有许多内容,后来逐渐演化为固定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请根据下列句子写出相应的成语。(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四、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出现,_远流长。据考证,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它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_的老人。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老部说:“孝,善事父母。”诗经中也有关于如何做到孝的具体表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以德,昊天罔极。”可见,要做到孝, 父母是最基本的要求。孝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方面。论语中就有多处孔子对孝的阐述与回答。学生子游问“孝”,孔子答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而关于如何行孝,孔于这样说:“父母在,不

6、远游,游必有方。”可是,在当下,或出于习惯,或出于无奈,很多年轻人却往往没有做到孔子所指的 和 父母这两层含义。(1)填人文中横线内的字及“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源 需 长我育我(zhng) B渊 需 长我育我(chng)C源 须 长我育我(zhng) D渊 须 长我育我(chng)(2)对下列汉字的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必:点、斜钩、点、撇、点惯:点、点、竖、竖折、横折、竖、横、竖、横折、撇、点B 必:点、斜钩、点、点、撇惯:点、竖、点、竖折、横折、横、竖、竖、横折、撇、点C长:横、竖提、撇、捺 出:竖折、竖、竖、竖折、竖D长:撇、横、竖提、捺 出:竖折、竖、竖折、竖、竖(

7、3)东汉的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里总结了前人的造字经验,提出了“六书“的说法,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方法,转注、假借是用字的方法。例如,“孝”字是由“老”的上部分和“子”字合成,它从字形上体现了子女与老人的关系。下面各组汉字都属于会意字的一项是 A休 采 炙 牧 B日 目 木 篇C上 本 臣 问 D校 城 景 众(4)联系上下文,在文段中横线处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善待 恭敬 陪同 B赡养 尊敬 陪伴C养育 尊敬 陪同 D善待 养育 陪伴。(2)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写下两句读书感悟,请你以此为例,仿写一个句子,表达你的读书体会。读书就是到智者家串门儿,可以开阔你的视野,増长见识;

8、读书就是进行生命的化妆,可以充实自我,改变气质;五、文言文拓展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下列各题 屈原以五日死,楚人以舟楫拯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后汉黄琬,祖父琼,为太尉,以日食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刘峻家贫好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是为大雨之兆。”后果然。【注释】屈原:战国楚国诗人。以:在。舟楫:泛指船只。拯:从水中救

9、出淹溺的人。角黍:即粽子。黄琬:人名。琼:人名,即黄琼。太尉:官职名。诏:召见。况:比方。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燎:燃烧。炬:火把。祈:乞求。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兆:预兆,征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谓之竞渡谓: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何: 从夕达旦旦: 是为大雨之兆是: (2)下列选项中,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行者休于树(酵翁亭记)B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琼大惊,即以其言对。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4)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5)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