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阳四中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中华文明的的迟滞与彷徨时期——明清.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167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阳四中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中华文明的的迟滞与彷徨时期——明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宁阳四中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中华文明的的迟滞与彷徨时期——明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宁阳四中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中华文明的的迟滞与彷徨时期——明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宁阳四中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中华文明的的迟滞与彷徨时期——明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宁阳四中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中华文明的的迟滞与彷徨时期——明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宁阳四中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中华文明的的迟滞与彷徨时期——明清.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宁阳四中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中华文明的的迟滞与彷徨时期——明清.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宁阳四中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中华文明的的迟滞与彷徨时期——明清.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宁阳四中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中华文明的的迟滞与彷徨时期——明清.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宁阳四中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中华文明的的迟滞与彷徨时期——明清.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宁阳四中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中华文明的的迟滞与彷徨时期——明清.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六 中华文明的迟滞与彷徨时期明清时期【考情分析】考点分配考查内容命题趋势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时期的经济明末清初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海禁和闭关锁国、朝贡贸易、李贽和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与同时期西方历史的对比本专题内容考查频繁,选择题和主观题交替出现,每年高考所占分值都不低,考查过程注重新材料、新情景的运用,考查内容是政治、经济、思想、科技全面考察。在全国新课标卷中中国古代史比重最大,而明清时期又是重中之重。预计2016年高考中还会出现选择或主观题。【通史坐标】 明朝 清朝军机处内阁制1368年 1644年 1840年

2、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商帮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李贽、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明清小说、京剧【阶段特征】明清(1368-1840)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政治:其突出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强化。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发达,新的经济因素产生。思想文化:承古萌新: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中西方差拉大;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学兴起,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并深刻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编大型图书成就突出,显示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对外关系:对外

3、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朝贡贸易是这一时期突出特点。中国越来越脱离世界;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台湾、澳门)【史实要点】政治史部分君主专制集权高度强化中央:明朝(一)丞相制度的废除(丞相容易专权乱政)设置殿阁大学士宰相制度的废除的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二)内阁的创立1内阁的性质: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2实质:不是国家法定的常设机构,依附于皇权,是皇权高度强化的产物清朝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限制)2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务,起草谕旨)皇帝(集权)3雍正:军机处的设

4、置(上传下达,跪奏笔录)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地方: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清朝行省制监察制:科道【重点阐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君权和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 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从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了全国的一切大权,国家所有政治制度内容的设置,无一不是为了确保这种权力的集中,确保君主意旨贯彻的畅通无阻。 人治高于法治。人治的实质是权治、官治,是独裁统治。 完

5、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是相当完备的,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网络严密周全。 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涵:1、中央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地方服从中央2、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相权服从君权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解决人事任免的问题选官权收归中央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演变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当分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专制主义是指决

6、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等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是典型的“人治”。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文化专制是政治专制的副产品特点:呈现出两大基本矛盾和斗争: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二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其本质是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实行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 ( l )经

7、济条件: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 2 )政治条件:地主阶级维护本阶级统治的需要;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王朝。( 3 )思想条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积极作用: 政治:中央能够控制地方,从而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能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族关系:在统一社会环境下, 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对外关系:中央集权加强,为抵抗侵略、维护主权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消极作用: 政治: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

8、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经济: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思想: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暗的局面,限制了古代科技的发展。经济史部分农业:(一)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普及全国(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明清时期:天工开物介绍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双季稻扩种;引进玉米、甘薯高产作物;经济作物棉花种植面积扩大;(三)经济政策摊丁入亩,雍正推行,减轻穷人赋税。更名田,保障农民一定土地。A.摊丁入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B.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此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客观上是

9、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政府也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手工业:(一)冶铁业焦炭流行(二)棉纺织业明后期棉布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主要衣料(三)制瓷业明:五彩瓷、斗彩清:粉彩、珐琅瓷。(四)经营形态;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内部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商业: (1)专业性工商市镇兴起 (2)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3)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4

10、)白银广泛使用(5)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商帮徽商和晋商)资本主义萌芽(1)出现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出现时间、地点:明中叶以后;江南地区(3)出现部门:纺织部门、制瓷部门(4)出现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自由雇佣关系)( 5 )缓慢发展原因: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政治:专制统治的强化(重农抑商强化;厉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旧的经济观念阻碍(以末富之、以本守之)(6)认识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b.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c.资本主义萌芽

11、发展非常缓慢,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古代中国和近代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和原因分析欧洲中国发展状况发展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缓慢,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原因政治环境宽松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阻碍明清时期专制制度的强化经济政策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发展工商业重农抑商政策对外政策积极对外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闭关锁国,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思想条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重义轻利观念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科学技术近代科学产生并发展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性阶段,近代科技没有产生文化史部分思想:(一)王阳明心学 1.背景:明中叶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陷入危机 2.地位:心学的集大成者

12、3思想主张:“心即理” “致良知”“知行合一”(二)离经叛道的李贽1.思想主张: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试想,主张人应该享受正当的私欲2.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带有民主色彩。(三)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共 同经 历共同主张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共同作用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激烈动荡的年代,参加过抗清斗争1、反对君主专制独裁2、工商皆本3、经世致用提出君主专制是

13、“天下之大害”,限制君权、君臣平等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世致用思想哲学:唯物主义哲学理在气中;“私欲之中,天理所寓”肯定人的欲望对传统儒学体系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后世仍具有启蒙作用、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条件:(1)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衰落,封建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统治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2)经济条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3)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14、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内容: 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西方启蒙运动批判封建制度,并为之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本质: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属于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范畴西欧启蒙运动的主张是纯粹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辛亥革命只起了一定的影响;启蒙运动则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

15、也起了一定作用。横向比较:明清时期反封建民主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对比条件内容影响民主思想(1)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封建专制空前强化(2)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3)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1)抨击君主专制(2)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1)对当时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2)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启蒙思想(1)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2)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3)文艺复兴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1)批判封建制度(2)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3)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

16、用科学技术:农学:徐光启农政全书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方法,开展实验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药物学:李时珍本草纲目分类法、进化思想东方医学巨典中国古代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原因。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例如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而英国人哈雷揭示了其中的规律,此星因此被命名为哈雷彗星;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而后来的托勒密地心说则包含了定量认识和用数学方法揭示天体运动规律的合理内核;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

17、”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这种“传统科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究其原因,主要有:1】农耕经济高度发达,不能提供近代科技需要的环境。2】政府强化重农抑商,阻碍发展工商业需要的科技。3】科举制推行形成官本位文化,人才都流入官场,科技缺乏研究性人才。4】政府不重视科学研究,没有专业机构,也没有奖励机制。5】传统儒学重人伦轻自然的思想,缺乏科学思维的理论基础。6】中央集权专制独裁政治体制。7】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交流。文学艺术:书法: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绘画:文人画朱

18、耷松鹰图风格独特、不拘成法; 风俗画年画、布贴画、剪纸画文学:四大奇书:三国演义古代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古代第一部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 西游记神魔小说金瓶梅描摹世态人情、反映社会风尚变迁世情小说短篇小说:“三言”、“二拍”批判性巨著:曹雪芹红楼梦百科全书式巨著 蒲松龄聊斋志异孤愤之书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戏曲:昆曲(明中清中):特点载歌载舞;代表汤显祖牡丹亭;地位百戏之祖京剧(国剧):起源乾隆形成道光特点象征、虚拟、程式化;四大行当四大艺术手段(戏曲艺术之大成)【高频考点】君主专制强化、明清经济发展特征、 重农抑商、儒家思想新发展。【未考考点】中央官制、文学艺术、科技。【主题探

19、究】1、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 (1)中学西传 第一阶段:秦汉宋元。原因:政治清明,国家总体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国家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途径:两条丝绸之路。具体表现:隋唐时期形成中华文化圈;宋元时期三大发明外传(见第3讲学案主题探究4)。影响:确立中华文化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促进欧洲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第二阶段:明清。原因:新航路开辟。途径:传教士传播。具体表现:伏尔泰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启蒙思想家推崇科举制度。影响:对启蒙思想家提出开明君主制、重视理性产生重要影响。 (2)西学东渐第一阶段:明末清初。原因:新航路开辟。途径:传教士传播。具体表现:局限于数学、天文学、地图学等自然

20、科学。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原因:西方侵略,中国希望摆脱落后局面。途径:西方文明渗透;中国近代各阶层主动向西方学习。具体表现: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思想层面。影响: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2、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的表现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强化,封建统治日益衰落;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思想文化:集大成的科技著作和大型丛书问世,古代科技已逐渐落后于西方,封建文化即将走到尽头。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市民文学进一步繁荣,西学东渐开端。3、明清时期中西方历史阶段特征比较(1418世纪)中国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综合练习】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1、“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培根材料三 “欧洲在16世纪后,就诞生了现代(实指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类似的现代科学。”李约瑟(1)举出313世纪之间,中国不同领域重大科技成果(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除外)(3分)(2)概括指出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对欧洲的影响。(6分

22、)(3)为什么明清时期我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6分)(4)与中国相比,16世纪欧洲产生的近代科学有何特点?(4分)2、公共舆论的发展状况,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必使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每朔日,天子临幸太学,宰相、六卿、谏议皆从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学官讲学,郡县官就弟子列,北面再拜。师弟子各以疑义相质难。郡县官政事缺失,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摘自黄宗羲学校(l)材料一中黄宗羲主张学校应在国家政务中发挥什么作用?分析其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8分)3、(26分)

23、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阅读中国历史四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一次:1516世纪。随着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不但带来黄金和无限梦想,更给全社会提供了一股强大的动力。第二次: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欧洲经过一场历史性变革,走向了主宰世界的高峰。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欧美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连成一体。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试图抓住历史机遇,赶上世界发展潮流,但最终失败。第三次: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争霸的冷战对峙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再次为许多国家提供重大战略机遇。同时代的中国虽然存在“

24、崭新的机遇”, 却连续失误,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第四次: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解体后(1)第一次战略机遇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描述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发展状况。(6分)(2)第二次中欧洲的“历史性变革”是指什么?晚晴时期中国“试图抓住历史机遇,赶上世界发展潮流”有哪些表现,试列举相关史实。(8分)(3)第三次提及的中国“崭新的机遇”指的是什么?试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分析中国丧失第三次机遇的主要原因。(6分)(4)试分析中国“第四次战略机遇”的宏观国际背景。(6分)【综合练习】答案1、(1)贾思勰齐民要术,元朝郭守敬制造简仪,编订授时历,祖冲之计算圆周率。(2)火药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骑士

25、阶层衰落,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指南针为新航路开辟准备了技术条件,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3)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缺乏近代科技产生的经济基础;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以及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西方正常的文化交流;中国科技结构本身具有的封闭性、经验性等缺陷。(4)重视对自然现象和科学理论的研究;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2、(1)作用:议政、辅政、督政。(意思相近也可给分,2分)背景: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为新思想的孕育提

26、供物质条件;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治日益腐败;思想上,走向僵化的程朱理学、因循死板的八股取士阻碍新思想的萌生,一些士人开始倡导“经世致用”。(6分)3、(26分):(1)机遇: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2分)发展状况:理学是当时的思想主流;儒学开始出现新的活跃;“天朝上国”的观念。(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答具体思想家的思想的1分,如王阳明、李贽等。答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不得分)(2)变革:工业革命。(2分)史实: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倡导“实业救国”,兴办实业;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3)指的是新中国成立。(2分)原因:

27、国内:中共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后又出现“左”倾错误。(2分)国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2分)(4)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全球化的加强;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政治经济文化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明朝:中央:明撤中书,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选官:科举,八股取士。清朝:中央:清初沿用内阁制,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南书房,雍正军机处。农业: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生产技术世界领先,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朝引进。制瓷业:彩瓷、珐琅彩纺织业:棉纺织业发展,民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白银成为流通货币,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商帮形成。对外贸易:闭关锁国,乾隆时只开广州十三行。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阻碍新经济因素发展。思想:明朝王阳明心学;李贽离经叛道;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主张个性自由,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科技:总结性巨著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16C以后全面落后于西方。文学:通俗文学小说发展,四大名著。戏剧:明昆曲;清京剧。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