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教学内容:“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2、“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
3、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依赖、农耕社会、潜入深海、远洋船舶、腾云驾雾”等词语
4、。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准确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29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去感受生活的精彩。二、自由读课文: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动笔墨不读书,难懂的地方标记出来。 检查字词 : 潜入深海 远洋船舶 腾云驾雾 农耕社会 (自己先试试能不能把这些词语
5、读得字正腔圆呢?(同桌互相检查、一生读其他跟读) 再读,引入农耕社会:同学们读得非常好,那(指着)农耕社会是怎样的社会呢?学生说,(展示农耕社会图片)文中也有描写农耕社会的,请快速浏览课文,你找到了吗?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 “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生自读 师生接力读 :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猜想:当时的农耕社会还可能会没有什么呢? 学生猜想过渡:是呀,当时农耕社会没有的何其多,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千里眼” “顺风耳”和神仙身上,“千里眼” “顺风耳”加了引号,它们相当于现在的?学生说说过渡:
6、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那么的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ppt展示) 你从这感受到20世纪的成就是怎样的?(成就大,发展快等等)三、精读,体验20世纪的呼风唤雨 过渡:同学们,20世纪的科技成果,真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来走进20世纪: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自由读 男女读 仔细看,老师红色标记的都是?动词,你能不能也用上合适的动
7、词来说说20世纪的这些成就呢?教师指着下划线的 ,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老师也搜集了20世纪的成就,教师展示 过渡:相信20世纪的成就不仅仅是这些,你来说说你所搜集到的20世纪的其他成就, (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来简练地概括下) 20世纪的成就如此多,真是个了不起的世纪。指导朗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的这些成就真让我们感到骄傲,再读四、 总结延伸,升华情感同学们,刚才我们回首了二十世纪的百年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在呼风唤雨呢?人类 (板书)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科学技术( 板书)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默读后, 有没有发现一个泡泡语?学生说说发现和发明的不同处,即探索 和创造小结:20世纪人类在呼风唤雨,靠科学技术呼风唤雨,(板书:现代科学技术)正如伯特兰 罗素说的话: 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同学们,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而出现的发明、发现影响着人类,(指着板书)再读 :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附板书: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科学技术 发现 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