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8305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命题:方立平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号 B邑号 C爵号 D官号 2、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A、天干地支知识已在群众中普及B、王权的自我神化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影响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表现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写道:“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 ) A诸侯 B卿 C士 D商人4典

2、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C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5、某导演拍了一部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下列关于这部电视剧情景与秦朝官制事实不符的一项是( )A、太尉甲手持虎符到大将蒙恬处调兵B、御史大夫乙向皇帝劾奏不法大臣C、县令丙由秦始皇直接任命到地方赴任D、游缴丁在乡下管理治安,秩序井然6旬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

3、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B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设立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7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汉代)最基层的官吏要把诏书抄写在乡亭的墙壁上,后来改为书写在木板上,或直接以“扁书”(成编的简册)悬挂在市里乡亭。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明汉朝时( )A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B皇帝直接对人民进行统治C基层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 D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8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

4、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封侯建国B. 形成中朝机构C.“推恩令”D. 实行郡国并行制9按照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敇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敇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敇,严词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渔,明年无渔。”最终此提案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敇超越其部门的权限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D体现了三权分立、制衡的原则10、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

5、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11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 A皇权的独尊 8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12、.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反映的历史事件中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

6、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A. B. C. D.13五百二十年前,哥伦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横渡大西洋,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是对西方殖民行

7、为开脱的言论 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 B C D14“官办”自古就有,主要指政府对盐、铁、生产工具、货币等实行专营专卖。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已与传统官办有本质上的不同。第一,它采用了机器大生产的方式;第二,采用了雇佣劳动方式,也就是按工人技术程度高低和劳动量大小付给报酬;第三,部分地实行成本核算。由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洋务运动是我国工业化的开端 其中的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 实行成本核算在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更为突出 “官办”的本质变化表明当时的政府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A. B. C. D.15、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

8、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16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17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D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

9、会责任感18. 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提出过地圆的想法,直到16世纪人类才证实了这个假说。在实现这一过程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推动力是 ( )A.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B.地理大发现C.殖民扩张 D.近代科学革命19、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A、B、C、D、20、“在炮火连天的时候,各厂

10、职工们正在拼着死命去抢拆他们所宝贵的机器。敌机来了,伏在地上躲一躲,又爬起来拆,拆完马上就扛走。”就这样,上海146家民营工厂先是迁到了武汉,后来又凭着这种精神迁到了重庆。民族工业内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 B.国民革命中北伐战争的扩大C.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D.解放战争的全面爆发21、为了能够使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英国女王派女儿安妮公主到“狮城”为伦敦呐喊助威。在英国,女王:由议会直接选举产生 是象征性国家元首,是“临朝理政” 在礼仪形式上至高无上,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B、C、D、22假设英国议会因为英国政府在

11、伊拉克问题上的处理不当,而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 内阁的选择是( ) A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B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C要么宣布解散议会,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国王裁决23参加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由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议员和总统都由选举产生 B中央政府权力超过地方权力C不纳税者不享有权利D总统、国会、最高法院间相互牵制24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因此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

12、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你建议他阅读( )A论法的精神 B1787年宪法 C权利法案 D1875年宪法25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彻底清除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B.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C.贯彻改革开放的战略 D.为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行做准备26、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钱乘旦教授认为:“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

13、了。”这段阐述中凸显了( )A、革命的风暴到此结束 B、资产阶级共和派完全掌握了政权C、各政治派别认同了宪法的价值 D、经济发展直接导致政权突变27法国1875年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家族势力 B.恢复了等级制度C.只有平民才能当选法国的总统 D.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巩固了共和制度28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

14、来,才不会害人。”在西方代议制确立的过程中,没有被真正“关在笼子里”的是(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A英国国王 B美国总统 C德意志帝国皇帝 D法国总统29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30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

15、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B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C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D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三 历史答题卡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32题均为20分)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

16、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材料二 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 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材料四 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就业机会较多。在“

17、向外吸引劳动力”的政策支持下,英国外来移民也逐渐增多,大量涌向城市,促进了英国城市化。到了1860年,城市化程度提高,来自全世界的人才涌入英国的城市,有德国人、瑞士人、法国人、希腊人和犹太人等,他们一般前往城市,特别是伦敦等大城市。这些人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熟练的工作经验,带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东京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4分)(2)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是运用什么史观来观察近代通商口岸的影响的,并运用全球史观来评价通商口岸。(3分)(3)结合材料四,分析19世纪中期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因素有哪些?(3分)(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8、19世纪上半期影响中英两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有什么不同?(2分)这种不同因素对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有何启示?(2分).32、(14分)不论是寻求富国强兵,还是挽救统治于危亡,改革都是必然之路。结果是如愿以偿,抑或是事与愿违,改革都是改革者应对时局诉求的回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昔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 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材料二 1895年“公车

19、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材料三 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 必除旧布新, 两者之用力相等, 然可有新也。 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

20、记材料四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同治初年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学习西方的重点有何不同?(2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2分)又有哪些保留?(1分)(3)材料三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和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2分)(4)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戊戌变法“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理由。(3分).33.(12分)阅读下表内容,回答问题封建王朝兴亡表(部分)王朝起讫时间与换代方法享年秦前211年前207年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被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二世而亡15年西汉前206年公元8年 由王莽

21、禅代215年新莽9年23年 亡于西汉末年农民大起义15年东汉25年220年为黄巾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曹魏禅代196年三国220年280年 蜀亡于魏(263年)魏由西晋禅代(265) 吴亡于西晋(280)61年西晋265年316年 亡于匈奴族所建的汉52年东晋十六国南北朝317年589年北周禅代于隋(581),陈亡于隋273年隋589年618年 亡于隋末农民大起义中江都兵变,二世而亡30年唐618年907年 为黄巢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朱温后代取代290年五代907年960年 赵匡胤借兵变禅代后周54年北宋960年1127年 亡于女真族所建的金168年南宋1127年1279年 亡于蒙古族所建的元153

22、年有人据表内容得出的历史结论是王朝更替是简单的重复,而有人则认为是螺旋式上升。评关于王朝更替的某一种观点(请结合唐宋有关史实评价)。(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高三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C BCBACDCABAADB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BACCDBDABCDCBA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31(14分)(3)论者:变法策略过于激进;辩者:制度变革不彻底。(2分)(4)变法的目的是“救亡图存”,具有强烈的爱国性;变法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变法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5分)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