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汾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895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汾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西省汾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西省汾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西省汾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西省汾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省汾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1.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 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A鉴往知来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2.刘玉荣在西方文化之旅一书中将西方文化的演变分为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近代和现代,其中把古代称为“直觉时代”,请你为“中世纪”选择最适合的主题( )A创造时代 B反省时代 C信仰时代 D求知时代3.“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

2、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 )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4.赖建诚在罪与赎:天主教炼狱说的经济诠释说:“炼狱(Purgatory)是天主教用来描述信徒死后灵魂暂时受罚的地方,是13 世纪出现的教条之一。Ekelund 和Hbert(1992)认为这是天主教在中世纪时,因为在宗教市场上出现新竞争对手,市场占有率受到挑战与威胁而推出新产品(炼狱说、赎罪说)来巩固地盘。主要的论点是:炼狱与金钱赎罪这种新教义,可以降低进入天堂的门坎。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信徒,二方面教会能增加许多收

3、入,三方面可以减少其他教派与异教学说的威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宗教是人类重要的精神生活 B宗教问题不能仅用经济学来解释C按照以上的观点可推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成功,可能在于提供更廉价的信仰方式D宗教的经典和教规,一旦形成,不受后世时代发展的影响5.“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这个单词产生于18世纪,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中衍生出来的。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产生于16世纪。能够反映“modern”产生时的历史新现象的是( )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民族国家A B C D6.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

4、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7.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8.马克思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

5、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9.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 个人自由 权利平等 联邦共和 主权在民A B C D10.认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反应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及遗传特征方面的认识,与其持相近观点的欧洲科学家是( )A哈维 B拉瓦锡 C道尔顿 D拉马克11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

6、西方的隔绝与冲突12.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普朗克的量子论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13.当时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和大弟子及追随者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已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迎娶玛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与以上三段文字先后顺序相对应的经典分别是 ( )A.大藏经、圣经、古兰经 B. 大藏经、古兰经、圣经C.古兰经、大藏经、圣经 D. 圣经、大藏经、古兰经

7、14把文化的内涵大致分为器物、制度和思想三个层次。下列有关文化传播的叙述,属于第三层次是( )A西汉以来通过丝路贸易,将中国的丝绸西传B粟特人通过“丝绸之路”,获得巨额商业收入C南亚的佛教传入中国并形成了多个佛教宗派D明朝推行朝贡贸易,只在指定地点交易物品15.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D.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16.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

8、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17.“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8.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2119.“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

9、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20.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21.宋人刑昺上疏称:“大臣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22.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

10、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23.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商品经济繁荣 市民文学兴盛 印刷工艺提高 专制政治强化 A B C D 24.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 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 D.中国

11、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25.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26.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说:“中国的官吏是,或更正确地说,一开始就是类似于我们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一种以古代语言遗物来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和考试的士这一阶层由于它习惯于在古人之后亦步亦趋,这已决定了中国的整个命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韦伯在强调中国

12、科举制度对维系社会统一的巨大作用B.韦伯力图揭示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C.指出中西在人文教育上的共同点 D.认为西方可以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度27.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文学、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28.1903年有人指出:“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固执如斯。”这反映作者( )A抨击迷信思想 B痛斥君主专制 C批判宗法制度

13、D回击复古逆流29.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30.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 )A取得了重大突破 B被全社会所认同 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二、材料题(共40分)第一题(10分):1989年发行牛津英文字典(Oxford Eng

14、lish Dictionary, OED)第二版,共收录291,500个单词,选用2.5百万条例句来解说单词的词义。从公元252到1985年间,被OED引用的例句分布的时代所占比例:公元百分比来源:1至12世纪1.013世纪1.014世纪3.515世纪4.516世纪10.017世纪16.018世纪11.019世纪31.020世纪20.0问: OED的例句在1620世纪增长的原因有哪些?第二题(8分):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问题:(8分) (1)“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3分) (2

15、)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2分) (3)他们思考了哪些重要问题?(3分)第三题 (22分)19世纪中期,中日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关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6、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l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的不同。(10分) (2)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迈向近代化的主要差异。(12分)历史答案三(1)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学习。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晚清政府重视不够,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明治政府高度重视,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2)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