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073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5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5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纲展示:(1)宋明理学;(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热点提示:(1)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成就;(2)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3)对明清时期儒学思想新发展的评价。考点1 宋明理学哲思明理1形成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又称“三教合一”。(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4)北宋: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2形成过程(1)创立“二程”哲学观:天理是

2、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2)成熟朱熹哲学观: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3)发展“陆王”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思考陆九渊提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应如何理解这一观点的?提示:陆九渊把“心”与“理”说成是人固有的,而不是外物给的,他提出“心

3、即理也”,意即本心即天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并用自己的体验予以印证,便于人们接受。3历史影响(1)对后世政治、文化教育、社会教化等产生深远影响。(2)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3)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了积极作用。问题1:探究程朱理学材料一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二程集材料二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4、,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子语类(1)材料一体现出二程思想具有什么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理论贡献。信息解读材料一将封建伦理道德和天理直接联系起来,其目的在于强调人应当恪守伦理规范。材料二中“宇宙之间,一理而已”说明了“理”的地位;“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说明了“理”的内涵;“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说明了“理”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尝试解答(1)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具有思辨性。(2)观点:“理”是万物的本原;

5、“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理论贡献: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将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问题2:探究陆王心学材料一王阳明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的基本主张,并指出其主张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2)根据上图分析节妇烈女人数的发展特点,并根据所学

6、知识分析其原因。信息解读材料一中“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反映了王阳明的主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材料二以柱状图的形式反映了西汉至清代节妇烈女人数的变化趋势,其中宋代是该变化趋势中的一个转折点。尝试解答(1)基本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发明本心。继承发展:继承了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说;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2)发展特点:宋朝以前节妇烈女人数比较少,宋朝及以后节妇烈女人数大量增加,尤其是明清时期人数剧增。原因:宋朝以前,儒学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相对较弱,所以宋朝以前节妇烈女人数比较少。宋朝及

7、以后理学盛行,宣扬“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严重束缚了妇女人身自由,再加上明清统治者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所以宋朝及以后节妇烈女人数大量增加。【归纳总结】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理学心学不同点理学思想“理”是万物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修养论强调“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万物求“理”)“心即理也”“致良知”(通过内心反省求“理”)共同点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扼制人的自然欲求内容都是儒学的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影响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

8、用2.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1)积极方面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极方面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从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夸大了“心”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之风。1“忠

9、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C佛教融合儒学伦理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解析:选C“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伦理,C项正确,A项错误;B项错在“普遍”;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开始于东汉以后,D项错误。2(2016唐山调研)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A格

10、物致知B经世致用C三纲五常 D发明本心解析:选A朱熹对山石的看法,体现了他深刻探究事物的本源,即“格物致知”,故A项正确。3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说:“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心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A否定孔孟权威 B否定“存天理,去人欲”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强调知行合一解析:选C王阳明强调通过内心反省即可致良知,突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带有人性觉醒的意味,为后来追求平等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所利用和发展,故选C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以儒学为基础,并未否定孔孟的权威,排除A项;题干并未否定“存天理,去人欲”,排除B项;知行合

11、一强调道德实践,并不包含具有思想启蒙的内核,排除D项。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反映出理学家()A注重研究自然科学B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C注重研究人文科学D以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解析:选B依据所学可知无论“存理”还是“存心”,其灭欲的目的都是将思想认识统一到理,是从整个社会层面而言的,也即维护社会秩序。“格物”或“格心”是手段,其落脚点还是整个社会的理,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都以整个社会为个人努力的目标,故B符合题意。A、C、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5“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

12、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评价的应是()A荀子思想 B董仲舒新儒学C宋明理学 D维新思潮解析:选C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理学探讨世界本原,他们所提倡的“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又与社会、人生相联系,故选C项。A、B两项没有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D项出现在清末,且没有探讨世界的本原。6(2016河北七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在它的初创和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

13、。程朱理学的演变正是如此。摘编自程朱理学对宋元科技发展的影响材料二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提炼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提炼正确,史论结合,限180字以内)解析:本题考查程朱理学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解答本题分两步:第一步提炼观点,即程朱理学初期对宋元科技有促进作用,后期对宋元科技有阻碍作用;第二步进行论证,注意从理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及其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角度论证观点。答案:程朱理学初期对宋元科技具有促进作用;但后期程朱理学后来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

14、发展。论证:进步性:认为理比气更根本;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张“格物致知”,理性分析自然。(任答两点即可)局限性:理学成为维护专制主义政治的经典,成为御用工具;缺乏理论概括;知识分子埋首读经书,脱离社会实际。(任答两点即可)考点2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儒学新象1背景(1)政治: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社会矛盾空前尖锐。(2)阶级: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2李贽(1)思想主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2)意义:在一定程度

15、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思考李贽认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这反映了李贽对儒家思想持何种态度?提示:反对迷信控制,认为不应该以孔子的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3三位进步思想家(1)黄宗羲主要思想: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评价: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顾炎武主要思想: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在实践中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点拨经世致用就

16、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3)王夫之主要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评价: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评价(1)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家进行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2)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思考有人认为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

17、一种新的民主思想体系,对传统儒学是一种完全地摒弃。这一观点正确吗?提示:不正确。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带有一定的民主启蒙性质,但并非新的民主思想体系。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这一时期并没有形成新的民主思想体系。这一时期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问题1:探究李贽的“异端”思想材料一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材料二明清时期,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成了专门束缚女子的教条。然而就在这个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对理学的抨击声。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

18、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1)材料一中李贽对待传统思想的态度是什么?(2)材料二中李贽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信息解读材料一“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表明李贽的思想具有反传统、反教条的特点。材料二“明清时期,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成了专门束缚女子的教条”表明封建专制制度强化、理学僵化;李贽称赞“自由恋爱”“寡妇再嫁”“武则天”“改革家”“揭竿起义的农民”说明了将批判矛头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礼教,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尝试解答(1)反对盲从孔子,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2)原因:经济上

19、,明朝后期,江南一带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和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政治上,明朝后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思想上,理学成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的僵化教条,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意义:肯定了人的正当私欲,发展了儒家“仁”的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促进了社会进步。问题2:探究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

20、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1)材料一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如何认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想的认识。信息解读材料一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抨击了君主专制。材料二“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等信息说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是明清时期政治、经济变动在思想领域的体现。尝试解答(1)思想主张: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认识:带有明显的民主色彩,是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崛起在思想上的反映。(2)因素:明清之际反

21、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认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进作用;吸取了儒学的积极因素,批判其不合理的成分,使传统儒学在新时期焕发了生机;未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未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归纳总结】 1明清进步思想家的共同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李贽自称“异端”,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对封建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也冲击了传统的纲常礼教,构建了新的思想体系。(2)反专制,倡民主:李贽反对统治者的专制与压迫;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王夫之反对统治者“以一人私天下”。(3)

22、紧跟时代,提倡变革:李贽高度评价称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王夫之主张“经世致用”,他们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2明清之际先进思想的不同点及其评价(1)不同点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经世致用,积极求真并实践。王夫之:对哲学的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2)评价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色;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源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主张,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

23、基础,从根本上说他们没有突破封建思想的范畴,在当时影响甚微。1有人将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中的“狂”解释为“狂,是自信的外观,是对人格尊严的充分肯定,是对束缚人的社会习惯势力的蔑视”,下列人物中与李白相似的是()A李贽B顾炎武C黄宗羲 D王夫之解析:选A李贽反对把孔孟之道当成教条,体现了他对束缚人的社会习惯势力的蔑视,自称为“异端”,与李白相似,故选A项。2黄宗羲指出:“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箧之所在,吾亦鳃鳃然,日唯筐箧之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法愈密而

24、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为此,他主张()A“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B“天下为主,君为客”C“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D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解析:选D材料中“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所谓非法之法也”说明黄宗羲反对“一家之法”,故本题选择D项。3从明代中叶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夕的大约三个半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一股“崇实”“务实”的社会思潮,过去学术界有的人把它称之为“早期启蒙思想”,有的人把它称之为“经世致用思潮”,近几年则通称之为“明清实学思潮”。下列属于这一“思潮”代表人物的是()A朱熹 B沈括C顾炎武 D曹雪芹解析:选C从材料“经世致用思潮”可以判断

25、是指顾炎武,故C项正确。4(2016唐山模拟)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而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的感知器官C科学试验的仪器D万物发展的规律解析:选A王夫之反对宋明理学的理气观,认为世界上真正存在的只有具体的事物,即“器”,“道”(即事物的规律)则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没有“器”就没有“道”。故应选A。5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王朝统治的专

26、制腐败A BC D解析:选A材料问题中“新的历史条件”是指新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出现,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符合题意;属于“旧的历史条件”,与题意要求不符,故答案选A。本讲课堂小结术语必备1魏晋以来佛教、道教的盛行,一方面使传统儒学受到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2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陆王心学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因此“心学”也是“理学”,二者本质相同。3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4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

27、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逐步演变成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数百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5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积极影响。6李贽的“离经叛道”是商品经济发展与程朱理学丧失活力矛盾发展的结果,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7明清之际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8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反传统、反教条;反君主专制;

28、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9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尽管激烈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成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主张,但是他们仍然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儒学)重新焕发生机。易误必明1“三教合一”是指儒家、道教和佛教融合为一种思想流派。()辨析:“三教合一”是指儒家、道教和佛教思想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而不是融合成一种思想流派。2李贽的“离经叛道”是对儒学的彻底否定。()辨析:李贽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破除对孔子的迷信,反对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念。他的思想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但

29、他的“离经叛道”并不等于彻底否定儒学,他反对的是理学不合理的部分,他本身仍是儒学思想的代表。3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在当时占据主流地位。()辨析:当时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批判思想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当时理学仍占主导地位。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辨析: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所提出的一些主张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传统思想的范畴,只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因此绝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高考真题(5年全国,2年地方)全 国 卷1(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秦朝法律规定,私

30、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析:选D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材料并没有反映养子与亲子的权利,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血缘亲情关系淡化,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家庭内部,而不是宗族内部,所以体现不出宗族利益问题,C项错误。故选D项。2(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

31、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解析:选C由材料可知,唐高祖认为自己是老子的后裔,故把老子置于孔子之上;武则天却把佛教置于道教之上;而唐武宗则大规模“灭佛”。由此来看,儒家思想的政治地位相对比较稳固,没有太大的起落,故C项最符合题意。3(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解析:选D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即认为人的本质都是善良的,但同时也有恶的一面,故要求人们应泯灭自身的欲望,追求至善至美这一人生的最高目标。故选D项。4(201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自汉至

32、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解析:选C本题考查宋代儒学的特征,意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是在春秋时期,故A项排除;仁政理念自汉代以后即深入人心,B项排除;宋代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故C项正确;心学至明朝方被发扬光大,故D项排除。5(2012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

33、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解析:选D材料从社会不同职业“各就其资之所近”“求尽其心”,以达到“四民异业而同道”,说明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6(2011全国高考新课标卷)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解析:选C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黄宗羲强调天子认为正确

34、的不一定正确,天子认为错误的不一定错误,应该把判断是非的标准交给学校,即让天下的读书人来判断是非,C项正确。地 方 卷7(2015海南高考)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解析:选A材料中“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体现了儒学的“治世”与佛教的“治心”思想相结合,从而使儒、佛都获得了新的发展,故A项正确;儒、佛开始出现合流是在唐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35、,故C项错误;儒学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D项错误。8(2015福建高考)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解析:选C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顾炎武的意思是要安定百姓,改变其行为,必须先使人民“甘其食”(吃饱)、“美其服”(穿好),然后进行教化以改善习俗,故C项正确。9(2015山东高考)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城市与生活北宋东京(开封)内城平面示意图材料二生活与观念近岁士庶之家

36、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宋会要辑稿刑法二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梦粱录卷十八(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一反映了北宋坊市界限被打破及商品经济繁荣的状况,材料二中“侈靡”“不体旧规”反映了宋代社会风俗的演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宋代理学兴起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再联系材料一、二的相关历史现象分析作答。第(2)问,材料主要是从社会、经济方面反映了理学兴

37、起的原因,还可以从政治、思想等方面进行补充。比如思想方面可联系魏晋南北朝以来三教(儒学、道教、佛教)合一这一知识来作答。答案:(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道德伦理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一、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演变历程项目时期原因形成及初步发展春秋战国

38、要求恢复周礼,强调秩序和仁义完善(新儒学)西汉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进一步发展(理学)宋明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学的新发展,更好地适应统治需要批判(进步思想)明末清初儒学呈现守旧、陈腐的习气;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人性,企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演变规律(1)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2)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针对训练1宋代学者李觏说:“民之欲善,盖其天性。古之儒者用于世,必有以教导之,民之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有所主,其于异端,何假及哉?后

39、之儒者用于世,则无以教导之。民之耳目鼻口舌心知百体皆无所主,将舍浮屠何适哉。”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揭示了宋明理学兴起的社会内在动因 B体现当时知识分子对儒学价值的反思C批评“后儒者”对民众的影响力有限 D说明佛教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解析:选B宋代学者李觏肯定了“古之儒者用于世,必有以教导之”,批判了“后之儒者用于世,则无以教导之”,说明其看到了当时儒者存在的问题,说明知识分子对儒学价值的反思,故B项正确。2(2016石家庄模拟)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

40、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可知,有人认为“克己复礼”就是战胜自己的私欲,复归天理的本源。这符合程朱理学思想,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B项正确。二、全面认识儒家思想1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总的原则是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要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任感,“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毅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民态度和仁爱意识,尊老、爱幼、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为人准则等。2儒家思想的现代

41、价值(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民”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3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东亚、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加赞扬。4儒家思想的消极作用(1)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正统思想,其自身消极作用是很明显的。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

42、和人格,导致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2)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其负面作用非常明显;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该抛弃,对这些落后的内容应该加以批判和否定。针对训练3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解析:选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荀子和韩愈等儒家学者对名家和佛教思想中不切实际的观点持批判态度,折射出儒家积极入世、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思想特点,故C项正确。4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世地位自宋徽宗以后“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成为忠义的化身,享受中国乃至世界华人的奉祀。究其根源最有可能的是()A关羽的忠勇B理学的推崇C人民的爱戴 D经济的发展解析:选B宋朝是理学发展的重要时期,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倡导“三纲五常”,赋予关羽“忠义”化身最有可能是理学的推崇,故选B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