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863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3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通用版)考题对点突破 专题3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1讲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最新考纲1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2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考点一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重温真题1(2016课标全国,7)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解析A项,温室气体包括CO2、CH4等气体,正确;B项,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的废气,会造成大气污染,

2、错误;C项,用液化石油气减少燃油中硫等杂质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正确;D项,燃料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C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正确。答案B2(2016江苏化学,1)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是()A燃烧煤炭供热 B利用风力发电C增加植被面积 D节约用水用电解析煤炭燃烧会生成大量CO2,加剧“温室效应”,A正确;风力发电,不影响CO2,B错误;增加植被面积,植物会将CO2转化为O2,C错误;节约用电用水,不影响CO2,D错误。答案A3(2015江苏化学,4)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C的单质只

3、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B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C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D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解析A项,碳元素存在金刚石、石墨、C60、C70、石墨烯等多种同素异形体,错误;B项,Mg和Mg2的质子数相同,但Mg有3个电子层,Mg2有2个电子层,所以Mg半径大于Mg2半径,错误;C项,该反应中镁作还原剂,C为还原产物,由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可知,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正确;D项,该反应中化学能除转化为热能外还有部分转化为光能(因为燃烧时发出光),错误。答案C4(2015海南化学,14)单质Z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可

4、由X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路线制备。其中X为Z的氧化物;Y为氢化物,分子结构与甲烷相似。回答下列问题:(1)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_;由X制备Mg2Z的化学方程式为_。(2)由Mg2Z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为_,Y分子的电子式为_。答案(1)氢氟酸(HF)SiO22MgO2Mg2Si(2)Mg2Si4HCl=2MgCl2SiH4感悟高考1题型:选择题填空题2考向:随着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应用,碳、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考查在高考中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有关实验以及工艺流程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复习时加以重视。特别关注:Si和SiO2性质的特殊性;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工艺流

5、程题。知识精华1识记: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反应(1)转化反应上述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CO22MgOC;Ca(OH)2Na2CO3=CaCO32NaOH;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SiO22NaOH=Na2SiO3H2O;Na2SiO3CO22H2O=H4SiO4Na2CO3;H2SiO3SiO2H2O。(2)特殊反应Si的还原性大于C,但C在高温下能还原出Si:SiO22CSi2CO。非金属单质与碱反应一般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且无氢气放出,但硅与碱溶液反应只作还原剂,且放出氢气:Si2NaOHH2O=Na2SiO32H2。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非氧

6、化性酸反应,但硅能与HF反应:Si4HF=SiF42H2。SiO2是酸性氧化物却能与非氧化性酸反应:SiO24HF=SiF42H2O。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所以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但高温下Na2CO3SiO2Na2SiO3CO2也能发生。一般情况下,金属(Na、K)能置换出水中的氢,C在高温下也能置换出H2O中的氢:CH2O(g)H2CO。2辨别: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误区(1)非金属单质与碱液反应一般无 H2 放出,但 Si 能与碱液反应放出 H2。(2)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是二氧化硅的特性,但二氧化硅不是两性氧化物。(3)H2CO3的酸性大于

7、H2SiO3的,所以有 Na2SiO3CO2(少量)H2O=H2SiO3Na2CO3,但高温下Na2CO3SiO2Na2SiO3CO2也能发生,原因可以从两方面解释: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从化学平衡角度,由高沸点难挥发固体SiO2制得低沸点易挥发的CO2。(4)SiO2不导电,是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Si是半导体,是制作光电池的材料。(5)水泥、玻璃与陶瓷是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碳化硅、氮化硅等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状元体会由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在钠及其化合物中已经落实,本知识点重点是硅及其化合物,一定要掌握好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质,以及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Si的还原性大于C,

8、但C在高温下能与SiO2反应还原出Si且生成物是CO而不是CO2,SiO2是酸性氧化物却不溶于水能与HF反应,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泡花碱”但是盐溶液,H2SiO3是无机酸但却难溶于水;Si的用途:可制作半导体材料,光伏电池、太阳能热水器等与SiO2的用途:制作光导纤维要加以区别。题组精练题组1(卷)碳、硅及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判断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烧结粘土制陶瓷涉及化学反应()(2)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3)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4)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5)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

9、6)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在该反应中,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7)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8)除去CO中的CO2可使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然后再干燥()(9)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10)氢氟酸刻蚀玻璃涉及化学变化()答案(1)(2)(3)(4)(5)(6)(7)(8)(9)(10)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iO2有导电性,所以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

10、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则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答案B题组2碳、硅及其化合物的综合探究3(2016泰州模拟)我国目前制备多晶硅主要采用三氯氢硅氢还原法、硅烷热解法和四氯化硅氢还原法。由于三氯氢硅氢还原法具有一定优点,被广泛应用。其简化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1)由纯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写出两种)。(2)由于SiH4具有易提纯的特点,因此硅烷热分解法是制备高纯硅很有发展潜力的方法,工业上广泛采用的合成硅烷的方法是让硅化镁和固体氯化铵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得到硅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不需注明反应条件,下同);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

11、制无水,否则反应将不能生成硅烷,而是生成硅酸和氢气等,其化学方程式为_;整个系统必须与空气隔绝,其原因是_。答案(1)SiHCl3H2Si3HClHCl、H2(填SiHCl3亦可)(2)Mg2Si4NH4ClSiH42MgCl24NH3Mg2Si4NH4Cl3H2O=2MgCl2H2SiO34NH34H2硅烷在空气中易自燃,浓度高时容易发生爆炸(或其他合理答案)考点二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重温真题1(2016上海化学,9)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A碳酸钙粉末 B稀硫酸C氯化钙溶液 D二氧化硫水溶液解析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若反应使溶液中c(H

12、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A.由于酸性HClH2CO3HClO,所以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会发生反应:2HClCaCO3=CaCl2H2OCO2,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正确;B.若加入稀硫酸,使溶液中c(H)增大,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C.加入氯化钙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溶液的水对氯水起稀释作用,使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加入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氯水被二氧化硫还原,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答案A2(2015课标全国,12)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

13、了提取溴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答案C3(2015重庆理综,9)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如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1)仪器D的名称是_。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_。(2)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_(填“快”或“慢”)。(3)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

14、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_。(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_。答案(1)锥形瓶b(2)慢(3)吸收Cl2(4)4H5ClO=Cl4ClO22H2O验证是否有ClO2生成感悟高考1题型:选择题(主)填空题2考向:预计2017年高考会以与氯及其化合物知识有关的化工生产、科学技术(如氯碱工业、漂白粉的应用、饮用水消毒、环境保护)为命题背景,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实验探究进行相关考查。特别关注:氯水的成分及性质的多样性;氯及其化合

15、物的实验探究。知识精华1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反应(1)转化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Cl22KI=I22KCl3Cl22Fe2FeCl3Cl22NaOH=NaClNaClOH2OMnO24HCl(浓)MnCl2Cl22H2O2NaCl2H2O2NaOHCl2H2Cl2H2OHClHCl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特殊反应氯气与氨气的(产生白烟)反应3Cl28NH3=N26NH4ClKMnO4与浓盐酸(常温)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少量氯气通入到碳酸钠溶液中Cl2Na2CO3H2O=NaHCO3

16、NaClHClO2整合:氯及其化合物知识要点(1)Cl2Cl2与水的可逆反应,HClO的强氧化性、漂白性和弱酸性。漂白粉的制取、保存和应用。Cl2的实验室制法,还原剂为浓盐酸,氧化剂可以为MnO2、KClO3和KMnO4等。(2)次氯酸盐ClO不论在酸性环境中还是在碱性环境中均能表现强氧化性,如ClO与SO、I、Fe2均不能大量共存。ClO表现水解性,因HClO酸性很弱,ClO水解显碱性,如Fe33ClO3H2O=Fe(OH)33HClO。(3)新型绿色氧化剂ClO2的使用。(4)X2(XCl、Br、I)、S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的产物在酸性条件下又能发生归中反应。如:Cl22OH=

17、ClClOH2OClClO2H=Cl2H2O故84消毒液(NaClO溶液)与洁厕剂(浓盐酸)不能混合使用。状元体会卤素的重点是氯及其化合物,但也要注意海水中溴、碘的提取,另外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在卷和卷中也常出现,其常见的两种检验方法如下:AgNO3溶液沉淀法未知液生成置换萃取法未知液有机层呈题组精练题组1(卷)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用途判断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2)HClO见光不会分解()(3)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4)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

18、上层呈橙红色,说明Br还原性强于Cl()(5)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6)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CaCO3()(7)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8)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9)制氯气时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10)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答案(1)(2)(3)(4)(5)(6)(7)(8)(9)(10)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的性质很活泼,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B加热蒸干NaCl、MgCl2溶液时可以得到晶体NaCl、MgCl2C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

19、久置氯水D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答案C方法规律氯水的成分及多重性质1氯水的成分氯水中存在三个平衡关系:(1)Cl2H2OHClHClO(2)HClOHClO(3)H2OHOH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即可得出氯水中存在的各种微粒。2氯水的多重性质新制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氯水中参与反应的微粒不同。题组2(卷)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综合探究3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1) 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_ d 。(2) 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活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

20、的酒精灯。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为了使C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可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3) 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弹簧夹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B的作用是_。(4)A、B、C、D、E装置中有一处需要改进,说明需要改进的理由并在方框中画出改进后的装置图。解析(1)正确连接的关键是C装置的作用,由于D中反应生成了CO2和HCl,有氢元素存在,说明有水参与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l2C2H2O4HClCO2,C装置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

21、而且Cl2从C中出来带出水蒸气,因此应该是长进短出。(2)C中提供水蒸气,烧杯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有利于水蒸气生成。(3)弹簧夹K关闭,生成的气体将B中的溶液压入长颈漏斗中。(4)由于D中反应生成了极易溶于水的HCl,会造成E中水倒吸,可以用一个倒置的小漏斗防止倒吸;未反应的Cl2有毒,应用NaOH溶液吸收。答案(1) cb(2) 2Cl2C2H2O4HClCO2浓硫酸溶于水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试管中产生水蒸气(3) 瓶上部气体为黄绿色,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贮存少量Cl2,避免Cl2对环境造成污染(4)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HCl和未反应的Cl2,水吸收氯气的能力很差,E

22、处应用NaOH溶液,并加防倒吸装置考点三硫及其重要化合物重温真题1(2016上海化学,18)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双选)()A过量的氢气与氮气B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C过量的铜与浓硫酸D过量的锌与18 mol/L硫酸解析AH2和N2制备NH3是可逆反应,反应物始终不能消耗完;B.可以加入过量的浓盐酸,使二氧化锰彻底反应完全;C.浓硫酸随着反应变稀,稀硫酸不再与铜反应;D.18 mol/L的浓硫酸与锌开始反应产生SO2,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稀,再与锌反应产生H2。故选AC。答案AC2(2015海南化学,3)0.1 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 L 0.1 mol

23、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ANO2 BSO2 CSO3 DCO2答案C3(2015四川理综,9)(NH4)2SO4是常用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查阅资料】(NH4)2SO4在260 和400 时分解产物不同。【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实验1:连接装置ABC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装置B盛0.500 0 mol/L盐酸70.00 mL)。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260 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品红溶液不褪色。取下装置B,加入指示剂,用0.200 0 mol/L Na

24、OH溶液滴定剩余盐酸,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 mL。经检验滴定后的溶液中无SO。(1)仪器X的名称是_。(2)滴定前,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填字母编号)。a盛装0.200 0 mol/L NaOH溶液b用0.200 0 mol/L NaOH溶液润洗c读数、记录d查漏、清洗e排尽滴定管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3)装置B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_ mol。实验2:连接装置AD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400 加热装置A至(NH4)2SO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观察到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

25、D内溶液中有SO,无SO。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4)检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无SO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5)装置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_。(6)(NH4)2SO4在400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1)圆底烧瓶(2)dbaec(3)0.03(4)取少量装置D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沉淀完全溶解,放出无色刺激性气体(5)NH3(或氨气)(6)3(NH4)2SO44NH3N23SO26H2O感悟高考1题型:选择题填空题2考向:高考命题通常围绕SO2、H2SO3、亚硫酸盐、硫酸盐和浓H2SO4的性质,以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化学实验

26、为背景对物质性质进行推断、实验探究,并渗透有关计算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进行考查。特别关注:SO2对环境的影响;以Na2S2O3为主的各种含硫化合物的制取。知识精华1识记: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反应(1)转化反应SFeFeS2SO2O22SO3a:Cu2H2SO4(浓)CuSO4SO22H2Ob:C2H2SO4(浓)CO22SO22H2OH2SO4Ba(OH)2=BaSO42H2OSO22NaOH=Na2SO3H2OSO3H2O=H2SO4SO22H2S=3S2H2O2H2S3O22SO22H2O(2)特殊反应用热碱洗涤做过硫实验的试管3S6NaOH2Na2SNa2SO33H2O黑火药的制备

27、原理S2KNO33CK2S3CO2N2黄铁矿煅烧制备SO24FeS211O22Fe2O38SO2SO2气体使KMnO4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2MnO5SO22H2O=2Mn25SO4H2整合:SO2性质的多面性溶液石蕊试液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酸性KMnO4溶液溴水品红溶液氢硫酸(H2S溶液)现象变红褪色褪色褪色褪色生成浅黄色沉淀SO2的性质溶于水显酸性溶于水显酸性还原性还原性漂白性氧化性状元体会掌握好反应,理解好性质是学好本知识点的关键,特别是SO2和CO2性质的某些相似性及反应的差异性,如把CO2、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都不形成沉淀,若再通入NH3或加入NaOH溶液,均有白色沉淀生

28、成;若把CO2和SO2分别与Ba(NO3)2、Ca(ClO)2溶液及Na2O2反应,由于SO2有还原性,则反应特点均不相同。题组精练题组1(卷)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用途判断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硫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液中存在SO或SO()(2)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3)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4)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5)一定温度下,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 molL1()(6)SO2使

29、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7)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8)Fe2、H、SO、ClO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9)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10)BaSO4难溶于酸,所以可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答案(1)(2)(3)(4)(5)(6)(7)(8)(9)(10)2(2016湖北联考)食品、大气、工业尾气中的SO2均需严格检测或转化吸收,下列有关SO2的检测或吸收方法正确的是()A滴定法: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葡萄酒试样以测定葡萄酒中SO2的浓度B沉淀法:用Ba(OH)2溶液沉淀SO2,然后将沉淀

30、在空气中洗涤、过滤、干燥、称重以测定大气中SO2的浓度C氨酸法: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后再将吸收液与硫酸反应,将富集后的SO2循环使用D石灰石膏法:常温下用石灰石吸收尾气中的SO2得到CaSO3,再经氧化,所得物质可用于生产石膏解析本题考查了SO2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既能与SO2发生反应,也能与乙醇发生反应,A选项错误;亚硫酸钡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钡,B选项错误;氨水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铵或亚硫酸氢铵,亚硫酸铵或亚硫酸氢铵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富集后的二氧化硫可循环使用,C选项正确;常温下石灰石与二氧化硫不反应,D选项错误。答案C归纳总结浓

31、硫酸性质分析及SO检验1浓硫酸能氧化(必要时加热)除Au、Pt以外的所有金属,其还原产物是SO2而不是H2。2常温下,浓硫酸与Fe、Al并不是不反应,而是发生了钝化,钝化是浓硫酸将Fe、Al氧化而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防止了浓硫酸与Fe、Al的继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3浓硫酸使蓝矾(CuSO45H2O)变成白色粉末,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4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和酸性,而与碳等非金属反应时只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5SO的检验方法: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化,若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来判断有无SO。不可只加可溶性钡盐,不酸化;或先滴加BaC

32、l2溶液,再加稀盐酸或滴加稀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题组2(卷)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3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1)SO2气体还原Fe3的产物是_(填离子符号),参加反应的SO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2)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_。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铜与热浓H2SO4(3)装置C的作用是_。(4)若要从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_(填序号)。A蒸发皿B石棉网C漏斗D

33、烧杯 E玻璃棒 F坩埚(5)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方案: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方案:往第三份试液中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_,原因是_。解析本题考查SO2和Fe3、I2反应的实验探究,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装置的分析和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1)SO2和Fe3反应,Fe3被还原为Fe2,SO2被氧化为SO。由SO2SO,Fe3Fe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以

34、判断参加反应的SO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A项,Na2SO3溶液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得不到SO2;B项,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Na2SO4、H2O、SO2,可以制取SO2;C项,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制取的SO2中会含有氧气;D项铜与热浓H2SO4反应,生成CuSO4、SO2和H2O,可以制取SO2。本题选BD。(3)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4)蒸发时用到蒸发皿、玻璃棒、过滤时用到漏斗、烧杯、玻璃棒,没有用到石棉网和坩埚。(5)验证SO2和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检验反应产生的Fe2、SO。由于S

35、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方案不合理。答案(1)Fe2和SO12(2)BD(3)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4)BF(5)方案S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考点四氮及其重要的化合物重温真题1(2015北京理综,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解析A项,合成氨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错误;B项,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正确;C项,硝酸盐转化为蛋白质及经动物消化使蛋白质转化为氨气和铵盐,实现了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并且碳、氢、

36、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的循环,C正确,D正确。答案A2(2016浙江理综,13)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D处理含NH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NO=N22H2O解析A项,根据题中的流程,可以得出固体1为CaCO3、CaSO3和过量Ca(OH)2,正确;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O、CO和氮气,NO和NO2按11的体积比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

37、硝酸钠,所以X可以是空气,但不能过量,错误;C项,气体2为N2、CO,因“无污染气体”为N2,故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正确;D项,NH与NO能够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氮气,离子方程式为NHNO=N22H2O,正确。答案B3(2016课标全国,26)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

38、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Y管中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2_解析(1)在实验室通常是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用发生装置A,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或选用发生装置B,直接加热浓氨水生成氨气:NH3H2ONH3H2O;氨气是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密度小于空气,应采用向

39、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处理时应防止倒吸,则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2)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将氨气缓慢通入Y管中,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6NO28NH37N212H2O,随着反应的发生Y管中红棕色气体颜色变浅;反应生成的水蒸气液化后,NO2和NH3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反应容器中的压强减小,打开K2,Z中的溶液倒吸入Y管中。答案(1)A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或BNH3H2ONH3H2O)dcfei(2)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6NO28NH37N212H2O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反应后气

40、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感悟高考1题型:选择题填空题2考向:有关氮的氧化物的计算、金属与硝酸反应的相关计算、物质的推断和检验、以工业、农业生产为背景的化工生产工艺流程,有关氮的化合物的实验探究和评价的化学实验,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关注:有关氮的化合物的实验探究;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知识精华1识记: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反应(1)转化反应Ca(OH)22NH4ClCaCl22NH32H2ON23H22NH34NH35O24NO6H2O3NO2H2O=2HNO3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拓展反

41、应实验室制N2NH4ClNaNO2NaClN22H2ONO和NO2与NH3的反应8NH36NO2=7N212H2O4NH36NO=5N26H2O将氨水通入到FeCl3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FeCl33NH3H2O=Fe(OH)33NH4ClC和浓HNO3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2整合:氮及其化合物六大“思维盲点”(1)NO只能用排水法或气囊法收集,NO2不能用排水法,可用排苯法收集。(2)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Fe3,而浓HNO3显黄色是因为溶有NO2。(3)NO2能被NaOH溶液吸收,NO单独不能被强碱溶液吸收,NO与NO2混合能被NaOH溶液吸收。(4)实验室制备

42、NH3,除了用Ca(OH)2和NH4Cl反应外,还可用浓氨水的分解(加NaOH固体或CaO)制取,而检验NH须用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以确定NH的存在。(5)收集NH3时,把一团干燥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防止与空气对流;收集完毕,尾气处理时,应放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在试管口,以吸收NH3。(6)浓盐酸和浓氨水反应有白烟生成,常用于HCl和NH3的相互检验。 状元体会氮及其化合物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也比较零碎,应加强识记,另外金属与硝酸的反应也是难点,计算时应注意各种守恒的灵活运用,另外还需注意一些知识点的区别,如常见的氧化性酸和还原性酸:氧化性酸:HNO3、

43、浓H2SO4、HClO等,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中心原子被还原,其还原产物为:HNO3NO2或NO(N2、N2O、NH等)、H2SO4(浓)SO2、HClOCl(或Cl2)。还原性酸:H2SO3、H2S、HI、HBr、HCl等。题组精练题组1(卷)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用途判断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2)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3)NH4Cl见光不会分解()(4)HNO3见光不会分解()(5)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说明NH4Cl固体可以升华()

44、(6)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可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7)实验室制取氨()答案(1)(2)(3)(4)(5)(6)(7)2(2016松江模拟)某同学探究氨和铵盐的性质,对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将氨水缓慢滴入AlCl3溶液中,研究Al(OH)3的两性B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到白烟C室温下测定等浓度氨水和NaOH溶液的pH,比较氨水和NaOH碱性强弱D加热除去NH4Cl中的少量NaHCO3答案C3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N2NO2HNO3BNH3NONO2HNO3CFeH2CuDAlNa

45、AlO2AlCl3溶液无水AlCl3答案B归纳总结不能“一步转化”的两类反应在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的转化关系中,不能一步完成的有:(1)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SiO2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H2SiO3;S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SO3;N2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NO2。(2)金属单质氧化物碱能溶于水的碱如NaOH、KOH、Ca(OH)2、Ba(OH)2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氧化物到碱的转化。难溶于水的碱如Cu(OH)2等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氧化物到碱的转化。题组2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的计算及综合探究4(2016长沙质检)向200 mL稀硝酸溶液中加入11.2 g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全部溶解并放出NO气体,

46、溶液质量增加7.0 g,则所得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A0.1 mol/L B0.2 mol/LC0.3 mol/L D0.4 mol/L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知生成的NO的质量为11.2 g7.0 g4.2 g,NO的物质的量为0.14 mol,11.2 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2 mol,设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Fe2的物质的量为(0.2x) mol,根据得失电子相等得:(0.2x)23x0.14(52),x0.02,则所得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1 mol/L。答案A5某研究性小组借助AC的仪器装置(可选用),探究Ag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是否产生NO。回答下

47、列问题:(1)用上图所示仪器,组合一套用水吸收生成的NO2,并测定生成NO体积的装置,其合理的连接顺序是_(填各导管的编号)。反应前,先通入N2的目的是_。(2)反应后,从装置C中取25.00 mL待测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0.10 molL1 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到终点时,消耗NaOH标准溶液20.00 mL。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3)装置C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_。Ag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生成标准状况下的NO2的体积为_ mL。(4)在测定NO的体积时,装置B右边细管中液面比左边的液面高,此时应调节装置B右边的细管,使其_(“下降”或“升高”),以保证装置B中

48、两边液面持平。(5)若实验测得NO的体积为112.0 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Ag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_(填“有”或“没有”)NO产生,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解析(1)测定NO气体体积的装置B应该放在最后,顺序应是。NO易被空气氧化,通入N2可赶走装置中的氧气。(2)根据指示剂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3)装置C中溶质为HNO3,c(HNO3)0.08 molL1,装置C中n(HNO3)0.08 molL10.100 L8103 mol,由反应式:3NO2H2O=2HNO3NO,根据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计算出NO2的物质的量为8103 mol1.2102 mol

49、,标准状况下NO2的体积为1.210222.4 L0.268 8 L268.8 mL。(4)防止液压差,对气体体积的测定产生影响。(5)由NO2与水反应生成的NO为8103 mol4103 mol,而实验收集到的n(NO)0.005 mol,说明Ag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含有NO。答案(1)NO易被空气氧化,通入N2,赶走装置中的氧气(2)加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粉红色,且30 s内不褪色(3)0.08 molL1268.8(4)下降(5)有由NO2与水反应生成的NO为8103 mol4103 mol,而实验收集到的n(NO)0.005 mol,说明Ag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

50、气体中含有NO思维建模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模板一、卷选择题强化练1(2016云南名校统考)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B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使煤燃烧产生的SO2最终生成CaSO3,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C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CO2、SO2,从而使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解析本题考查了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有关问题的能力。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使煤燃烧产生的SO2最终生成CaSO4,B项错误;制造光导纤维的

51、材料是二氧化硅,而不是硅单质,C项错误;CO2不是形成酸雨的物质,酸雨的pH5.6,D项错误。答案A2(2016北京育人中学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B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C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Fe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Fe也显3价解析SO2的漂白原理是SO2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没有利用SO2的还原性,A项错误;钠与氯化镁溶液反应时,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MgCl2反应,得不到Mg,B项错误;浓硝酸分解生成了NO2

52、,NO2溶于浓硝酸使溶液呈黄色,C项正确;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D项错误。答案C3(名师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氯气在反应中一定转移2 mol电子B硫化氢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C将酸性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最终一定呈红色D向铵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都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解析A项,1 mol氯气在歧化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不是2 mol,错误;B项,H2S中S显2价,可被氧化,H显1价,可被还原,故硫化氢在反应中既能作还原剂也能作氧化剂,错误;C项,将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错误;D项,向铵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都能产生氨气,正

53、确。答案D4(2016山东威海一模)C、Si、S都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其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种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B二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而不能与任何酸反应C最低价的气态氢化物都具有还原性,易与O2发生反应D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H2SO4H2SiO3H2CO3解析A项,Si元素性质活泼,具有亲氧性,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错误;B项,SiO2能与HF反应,错误;C项,C、Si、S三种元素低价态气态氢化物分别为CH4、SiH4、H2S,都具有还原性,易与O2发生反应,正确;D项,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

54、酸性越强:H2SO4H2CO3H2SiO3,错误。答案C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且符合题意的是()A用足量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的少量Cl2:HSOH2OCl2=SO2Cl3HB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SiO2SO22H2O=H2SiO32HSO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氧化铁中少量Al2O3:Al2O32OH=2AlOH2OD用灼烧过的废铜屑与稀硝酸反应制Cu(NO3)2:3Cu8H2NO=3Cu22NO4H2O解析亚硫酸氢钠过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4HSOCl2=SO3SO22H2O2Cl,A项错误。通入少量的SO2,不会生成HSO,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SiO=H2SiO3SO,

55、B项错误。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氧化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C项正确。灼烧过的废铜屑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铜,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D项错误。答案C6(2016陕西宝鸡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该气体是SO2B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有ClC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有SO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并加热,产生可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有NH解析某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该气体不一定是SO2,还可能是氯气,A错误;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56、,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l,可能含有碳酸根等离子,B错误;向某溶液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可能含亚硫酸根,C错误;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并加热,产生可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有NH,D正确。答案D7(2016成都二诊)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从分类角度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实验、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B实验、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均为放热反应D实验、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解析实验制得的胶体为混合物,A选项错误;实验氯化铁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实验中发生的水解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选项正确

57、;实验属于物理变化,该过程中放热,实验为吸热反应,C选项错误;实验所涉及的Fe、Cl2都不是电解质,D选项错误。答案B8将0.4 mol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甲、乙的体积比为11)通入50 mL 1 molL1的丙溶液中,无沉淀产生的是()选项甲乙丙ACl2SO2Ba(NO3)2BHClCO2Ca(OH)2CNH3SO2Ba(OH)2DNO2SO2BaCl2解析向硝酸钡溶液中通入氯气、二氧化硫,会生成硫酸钡沉淀,A项不符合题意;n(HCl)0.2 mol,n(CO2)0.2 mol,nCa(OH)20.05 mol,HCl先与Ca(OH)2反应,且HCl过量,生成的CaCl2与CO2不反应,B项

58、符合题意;NH3与SO2通入Ba(OH)2溶液中,会生成亚硫酸钡沉淀,C项不符合题意;NO2与SO2通入BaCl2溶液中,最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9(2015北京理综,12)在通风厨中进行下列实验:步骤现象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B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比、中的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D针对中的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

59、氧化解析A项,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与空气中O2反应生成NO2:2NOO2=2NO2,正确;B项,铁遇浓硝酸钝化,阻止铁继续与浓硝酸反应,正确;C项,对比、,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错误;D项,装置形成原电池,通过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可判断铁是否被氧化,正确。答案C10(2016武昌元月调研)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B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C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

60、SO2的漂白性D滴加KI溶液时,转移2 mol e时生成1 mol白色沉淀解析由题给条件,可推出发生反应:2Cu24I=2CuII2;SO2I22H2O=4HSO2I。根据在同一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还原剂,知物质的氧化性:Cu2I2,I2SO2,故Cu2I2SO2,A选项正确;SO2与I2反应,SO2作还原剂,B选项错误;由SO2与I2反应可知,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选项错误;根据反应2Cu24I=2CuII2知,转移2 mol e时生成2 mol白色沉淀,D选项错误。答案A11(2016兰州实战)某同学在常温下设计以下实验流

61、程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p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说明Na2S2O3溶液中水电离的c(OH)108 molL1BNa2S2O3溶液pH8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S2O2H2OH2S2O32OHC生成的沉淀B可能是BaSO3或BaSO4,要进一步确认还需加入稀硝酸验证D实验说明Na2S2O3具有还原性解析Na2S2O3溶液的pH8,说明S2O水解,水的电离受到促进,由水电离的c(OH)1106 molL1,A项错误;S2O水解是分步进行的,B项错误;因为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与Na2S2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氯水足量,故白色沉淀B中一定没有BaSO3,只有BaSO4,故C项错误;D项

62、正确。答案D12某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收集到NO和NO2混合气体(假设没有其他还原产物)8 960.0 mL(标准状况),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不可能是()A12.8 g B25.6 g C32.0 g D36.4 g解析n(NO,NO2)0.4 mol。NOe2H=NO2H2O,NO3e4H=NO2H2O,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0.4 moln(e)1.2 mol。根据电子守恒知,0.2 moln(Cu)0.6 mol,所以,12.8 gm(Cu)38.4 g。答案A二、卷填空规范练13(2016淄博模拟)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化工生产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下图是实验室制备

63、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高锰酸钾和浓盐酸,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装置B的作用是_,C中可能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应依次放入_。(选“a”“b”或“c”)abc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碱石灰浓硫酸无水氯化钙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足量的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打开活塞,将D中的少量溶液加入E中,振荡E。观察到的现象是_

64、。该现象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_。答案(1)2MnO16H10Cl=2Mn25Cl28H2O(2)除杂和安全瓶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3)c(4)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不能过量的Cl2也可将I氧化为I214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镁和二氧化硫的反应产物,进行如下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完成镁和二氧化硫的反应实验。(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利用的是浓硫酸的_(填字母)。a强氧化性 b强酸性c脱水性 d腐蚀性(2)B装置中试剂的名称是_;E装置的作用是_。(3)有同学认为可以拆去D装置,你认为_(填“能”或“不能”)拆

65、去D装置,理由是_。.探究燃烧的反应产物(4)反应后取C装置中的固体粉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现象:G装置中产生黑色沉淀,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色,J装置中白色粉末变蓝色。写出G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I、J装置中的现象说明固体中含有_(填化学式)。(5)取出F装置烧瓶中的混合物,经过滤、干燥得到少量固体粉末,为了探究固体粉末的成分,选择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气体从左至右,选择所需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填字母)。能证明固体粉末是硫磺的实验现象是_。(6)经实验测定,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生成产物有硫化镁、硫和氧化镁。如果m(MgO)m(MgS)m(S)2074,写出镁与S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

66、方程式:_。解析(1)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在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酸性。(2)用浓硫酸干燥SO2,尾气中的SO2用碱石灰吸收。(3)本实验中加热装置与盛有固体试剂的装置连接,不要安全瓶。(4)F装置中MgS与稀硫酸发生反应MgSH2SO4=MgSO4H2S,硫酸铜溶液用于检验H2S,H2S是弱酸。氧化铜被还原成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固体与稀硫酸反应有氢气产生,即固体中含有未反应的镁粉。(5)题给装置中没有氧气干燥装置,如果选择双氧水制氧气,不能得到干燥的氧气。实验中,应该用干燥的氧气与硫反应,故选择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连接顺序为制氧气、氧气与硫反应、检验SO2、吸收尾气。(6)根据质量之比计算物质的量之比,n(MgO)、n(MgS)、n(S)之比等于411,由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以直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b(2)浓硫酸吸收尾气中的SO2,防止空气中的CO2与Mg反应(3)能D装置与盛有固体试剂的装置相连,不会发生倒吸(4)Cu2H2S=CuS2HMg(5)d、c、a、b品红溶液褪色(6)5Mg2SO24MgOMgS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