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学习目标:1.识记森林的生态效益及原始森林的分布。2.理解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其生态脆弱性。(重难点)3.掌握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及保护的措施。(重点)一、森林的作用及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森林资源概述(1)森林的重要作用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生态价值: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2)森林减少产生的影响: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分布地区(2)环境效应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
2、气。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特别提醒森林的环境效应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并不相同。森林的环境效应一般是指森林对局部地区的影响,如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等;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指雨林对全球的影响,如维持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等。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2脆弱性的表现(1)土壤贫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由于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一般很贫瘠。(2)养分储存在易遭破坏的植物体: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物最容易遭受破坏。(3)生态难以恢复:雨林植被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
3、统很难恢复。特别提醒雨林的生物量很大并不代表土壤很肥沃雨林地区由于热量和水分充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都处在旺盛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正是由于这种循环过于旺盛,营养物质一旦到达土壤,很快就被分解吸收,很难在土壤中存留积累。再加上雨林地区降水特别多,养分极易被淋失,所以雨林地区的土壤贫瘠。三、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破坏(1)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2)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3)主要破坏活动: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商业性伐木,以及采矿、修路、城镇建设。2开发计划(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2)移民亚马孙平原:政策“无人之地给予无
4、地之人”。(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4)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四、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面临形势每年有大约11万平方千米的雨林消失。2矛盾冲突雨林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3理性选择在当前背景下,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4保护措施(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1)热带雨林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的影响不大。()(2)热带雨林生长
5、迅速,生态非常稳定。()(3)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开发。()(4)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为保护热带雨林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5)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不同,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的主要表现也有所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B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C在城市中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减弱噪音D在沿海地区可防止海浪侵袭,保护海岸和农田提示:(1)热带雨林具有全球环境效应,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影响巨大。(2)热带雨林生长迅速,但生态脆弱。(3)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4)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对热带雨林地区的破坏很大
6、。(5)A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森林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而防风固沙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突出的作用。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2017年7月21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乔纳森怀特副教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题为“亚马孙南部热带雨林触发湿季的开始”的论文。该论文首次以观测数据证明了热带雨林蒸腾作用在触发南美洲的干湿季转换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大气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水文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土壤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生物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问题1(区域认知)亚马孙热带雨林
7、对当地水循环有什么影响?提示: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广大,使当地气候湿润,雨林的存在可加快水循环的过程,增加水循环的水量,使水循环活跃。问题2(综合思维)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提示: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问题3(综合思维)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有哪些?提示: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1不同地区森林(绿地)的作用地区森林(绿地)的主要作用丘陵、山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较干旱的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城市地区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交通道路两侧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热
8、带雨林地区维持全球碳氧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2.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具有全球性的环境效应,被称为“地球之肺”“地球储水库”“世界生物基因宝库”,这和热带雨林维护全球碳氧平衡,促进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有很大关系。具体如下:(1)“地球之肺”深刻影响着全球的碳氧平衡(2)“地球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全球物种最丰富的地区1下图为西南某地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人工橡胶林()A植被覆盖率下降,蒸发、蒸腾作用减弱B会使降水减少,气温变化
9、幅度减小C会使雨水下渗量有所减少D吸收营养物质减少,土壤肥力有所增加(2)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当地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变化为()A流量减小B冰期增长C枯水期流量减少 D泥沙含量减少(1)C(2)C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橡胶林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下渗水量和降水量比原始生态林小;植被吸收营养物质多少从图中看不出来。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橡胶林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西南地区为亚热带,没有冰期;下渗量减少,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对径流的调节作用下降,枯水期流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泥沙含量增加。雨林生态的脆弱性当我们目视那一望无垠的原始热带雨林时,不禁感叹造物的伟大和森林的
10、危险莫测。在大森林面前,我们是渺小的。可是,你想破坏森林时,你又太强大了。只要一根火柴,一个烟头,一个火把,一堆毛毛虫,我们就能把森林毁灭。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问题1(地理实践力)读图判断雨林生态系统中的养分主要储存在哪里?为什么?提示:主要储存在生物体内,以地上植物为主。雨林生态系统旺盛,生物残体在地表很快分解,所释放的养分直接被植被根系吸收以维持植物快速生长;由于有机物分解和养分循环旺盛,土壤很少积累养分,养分主要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问题2(综合思维)雨林地区的土壤养分为什么容易淋失?提示:热带雨林地区降水丰沛,土壤的淋溶作用强,失去了森林植被的保护,土壤中的养分会很快因水土流失
11、加剧而淋失。问题3(综合思维)为什么说热带雨林系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提示: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被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植物是雨林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分,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归纳总结_雨林生态系统的优越性和脆弱性 1雨林生态的优越性(1)亚马孙河流域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2)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具有很高的生产力。如图所示:2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是生
12、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水分、植被等条件,使这一生态系统又比较脆弱,一旦破坏,地表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其脆弱性的形成如下图所示:2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Aa Bb Cc Dd(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3)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提供大量的居住环境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量平衡A B C D(1)A(2)C(3)D第(1)题,据图分析a为生
13、物,b为土壤,c为供给养分,d为雨水淋溶作用。雨林的有机质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的植物体内,所以地上植被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即生物为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养分大部分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如果雨林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就难以恢复。第(3)题,热带雨林系统生物循环旺盛,生产力极高,对维护全球碳氧平衡、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极其重要。热带雨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居住;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不是生态效益。3读热带雨林被破坏前后对环境的影响对比图,回答(1)(2)题。(1)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比较
14、贫瘠的主要原因包括 ()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不足枯枝落叶分解缓慢,释放养分不足热带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降水多,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多A BC D(2)雨林大面积被毁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A太阳活动频繁B厄尔尼诺现象频发C流经雨林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变化不大D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1)B(2)D第(1)题,由于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第(2)题,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它的一呼一吸,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雨林大面积被毁会导致大气中CO2
15、含量上升,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厄尔尼诺现象是由海水温度的异常变化引起的,与森林联系不大;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雨林被毁会使流经雨林的河流的补给水源变得不稳定,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2018年8月20日南美侨报报道,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所近日公布的一项卫星照片研究表明,1982年到2016年间,巴西共损失了39.9万平方千米的林地面积,比加拿大、俄罗斯、阿根廷和巴拉圭等国损失的林地面积总数加起来还多。问题1(综合思维)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主要有农田扩展、牧场开荒、非法森林伐木和矿物开发等。问题2
16、(人地协调观)为保护热带雨林,你认为当地巴西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提示: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加强雨林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性的开发;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等。 1亚马孙雨林被毁的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是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前提,由此派生的迁移农业、采矿、修路、城镇建设,还有商业性伐木以及大型农牧场的开发等,都是雨林被毁的主要原因。但是,人类的开发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规模及影响是不同的。根据各原因之间的内在联系,可归纳为下图所示:2亚马孙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从雨林正面临被毁的严峻形势和全球利益、长远利益考虑,应把雨林保护放在第一位。3森林合理利用与保护的主要措施(1)针对
17、“采育失调”,提出要“合理采伐”,严格控制采伐量,对过度伐林区坚持只育不采,使其休养生息。(2)针对森林覆盖率下降,森林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提出要积极营造人工林和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3)对现有森林加强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因地制宜大力植树造林。(4)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5)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木材加工水平)。剩余物(木屑):纤维板、刨花板、纸浆、建筑材料和家具。(6)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恶化。4右图为满目疮痍的苏门答腊岛天堂雨林局部景观图。据此回答(1)(2)题。(1)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有 ()砍伐森林,出口木材,换取外汇收入毁林开荒,种植油棕树
18、修建穿越雨林的公路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A BC D(2)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为()A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B把森林全部保护起来C扩大耕地面积,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D采育结合,实现综合开发利用(1)A(2)D第(1)题,砍伐森林,出口木材,换取外汇收入;毁林开荒,种植油棕树;修建穿越雨林的公路都会造成热带雨林的破坏;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是雨林遭破坏后易产生的危害,而不是雨林被破坏的原因。第(2)题,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只能保护森林,对发展影响不大;把森林全部保护起来既不合理也不现实;扩大耕地面积势必会导致森林破坏;采育结合能保障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开发利用
19、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5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巴西政府实施了大规模开发亚马孙的计划。据此回答(1)(2)题。(1)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的计划包括()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 A BC D(2)亚马孙开发计划产生的影响有 () 随着公路铺设,大量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的农场和牧牛场随之出现新建了众多城镇,涌现了许多大城市伐木、造纸、采矿等产业发展迅速A BC D(1)A(2)C第(1)题,巴西政府亚马孙开发计划包括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等。第(2)题,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计划实施后,大
20、量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的农场和牧牛场随之出现,商业性伐木快速发展,并在河川沿岸建起了许多造纸厂、炼铝厂等,采矿业也发展迅速。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类题目典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
21、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思路点拨第(1)题,将“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即可。第(2)题,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小老头树”的存在说明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第(3)题,根据前面两题的提示,本题主要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答案 (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
22、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生态脆弱区的典型特征是生态脆弱,主要是由其区域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及人类活动的方式、强度共同影响的,往往以某种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主要表现,通常主要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成
23、因、防治措施,对此分析应主要参照以下分析模板: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术语思考方向满分术语水土流失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荒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变暖,蒸发旺盛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湿地萎缩自然原因气候变干,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人为原因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气候异常,生物演化人为原因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居民烧柴等生物
24、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人为原因乱砍滥伐,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2.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术语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工程措施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设基础设施、建筑物等;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港口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技术措施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农业技术措施
25、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恐怖”胶林面积西双版纳位于10016E10150E和2110N2224N之间,全州植胶总面积从1988年的116万亩增加到了
26、615万亩,使云南省成为全国橡胶产量最大的省份,当地人都用“恐怖”这个词汇来描述西双版纳的胶林面积。材料二橡胶林绿色沙漠橡胶种植过程:砍伐烧尽原有森林土壤挖深重翻种幼苗除去再次生长的植物(往往使用光谱性除草剂)以保证橡胶树健康生长56年后开割橡胶。为了保证橡胶林的产量,需要控制单位面积的植株数,尽量扩大间距。材料三西双版纳气温和降水量图。 (1)结合材料三说出西双版纳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份的主要原因。(2)结合三则材料分析西双版纳大面积发展橡胶种植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3)结合材料分析西双版纳大面积种植橡胶前后气候的变化。解析第(1)题,西双版纳位于热带,年平均气温
27、在20 以上,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降水较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5月份降水少,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第(2)题,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增加,水土流失等。第(3)题,由于树种变得单一,植被较以前稀疏,气候变干,温差变大。答案 (1)气温:西双版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 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每年5月。降水:年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全年降水分配不均,明显地分为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主要原因:5月,太阳高度角大,降水较少,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2)森林被砍伐,(橡胶林的幼苗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径流增大
28、,地下水位下降,易发生干旱和洪涝灾害;热带季雨林被毁,野生动植物遭到破坏甚至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脆弱;(橡胶林独占性导致物种单一)气温上升,温差变大,降水量减少,气候较以前干旱(土壤温度升高,蒸发变强,土壤变干,地下水水位下降);使用除草剂,污染土壤和水源。(3)种植前:原始雨林覆盖,雨林长得高大茂盛,有不同群落、不同层次,大气环流稳定,蒸腾旺盛,空气湿度大,多浓雾,气候湿润。种植后:橡胶林替代了原始雨林,树种单一稀疏,不利于雾的形成,没有雾罩着,太阳直接照射地面,水分蒸发旺盛,气候变得干旱,气温日较差变大。案例探究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包括沼泽、
29、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这些地方共同的特点是地表常年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湿地的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但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的开发,使众多的湿地资源遭到了破坏,如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面积日益萎缩,出现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核心素养内容地理实践力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区域认知洞庭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对长江中
30、下游的径流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有效缓解中下游地区的洪涝威胁,但现在面积大大减少综合思维洞庭湖面积减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类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二是因上游地区毁林,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导致湖泊面积缩小人地协调观湿地面积萎缩的治理措施:加强湿地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积极实施退耕还湿工程,恢复已破坏的湿地;鼓励保护性的开发,如生态旅游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12月,雄安新区入选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白洋淀(淀为浅湖)是该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但近几十年来湖区面积日趋萎缩,水位不断下降。下图示
31、意雄安新区及周边区域。(1)说明白洋淀湿地对雄安新区的意义。(2)分析近几十年来白洋淀萎缩的人为原因。(3)说明在上游实行退耕还林对缓解白洋淀萎缩的作用。解析第(1)题,白洋淀湿地可为新区提供淡水资源和丰富的水产品;水比热容最大,能够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区小气候;湿地具有调蓄能力,可以蓄洪防洪,减轻城市内涝;湿地具有净化能力,降解城市水污染,绿化美化城市环境。第(2)题,主要分析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破坏环境从而影响水循环。如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入湖河流携带的泥沙在白洋淀不断淤积,围湖造田和城市建设使湖泊水域面积缩小。第(3)题,主要从森林面积的增加、减少水资源的利用、涵养
32、水源、减少水土流失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答案(1)提供新区所需的淡水资源和丰富的水产品;能够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区小气候;可以蓄洪防洪,减轻城市内涝;降解城市水污染,绿化美化城市环境。(2)上游修建水库,截留大量河水,使入湖水量减少;入湖河流携带的泥沙在白洋淀不断淤积,湖泊变浅,蓄水面积减少;围湖造田和城市建设使湖泊水域面积缩小。(3)退耕还林,使农业用水减少,入湖水量增加;森林有涵养水源能力,能保持较稳定的入湖水量;森林有水土保持能力,可减少入湖泥沙量。(教师独具)1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中森林主要环境功能的是()A调节气候 B维护碳氧平衡C防风固沙 D保持水土C雨林环境主要有调
33、节气候、维护碳氧平衡、保持水土等功能;雨林区植被茂盛,降水丰富,防风固沙不属于雨林环境的主要作用。2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国家首脑会议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召开,会议旨在建立热带雨林流域国家间合作框架。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雨林观光生态旅游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A B C DB雨林观光、生态旅游、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都属于保护性开发措施;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会造成雨林的破坏。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34题。3.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
34、到保持水土的作用B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4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3A4.C第3题,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对全球水循环、水平衡影响大;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B、C、D均正确;而热带雨林区不存在水土流失问题,A错误。第4题,刚果河流域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35、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是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56题。5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6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增强城市排污能力增加城市空气湿度美化城市环境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 BC D5C6.B第5题,由材料中“恢复湿地”并结合宁夏平原是西北干旱区主要粮食种植区可推知,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
36、原因是人们为扩大耕地面积而排水造田,破坏湿地。第6题,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银川地处干旱区,故恢复湿地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美化城市环境,减小气温年较差,而对城市排污能力影响不大。(教师独具)教材P26活动1这些沿海低地国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当森林被大量砍伐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气温不断升高。两极的冰川在温度升高后会融化,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的低地,沿海的国家会因此失去大量的国土。2联系框图如下:从框图中可以看出,森林被大面积毁坏后,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37、。3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全球气候变暖。解决的途径:一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增加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教材P2930活动1垦荒者首先选择适于耕作的小块土地,然后砍倒树木,烧毁开荒。连续耕作13年后,因为作物生长的消耗和雨林地区的淋洗,土壤中的养分尽失,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只好弃耕土地,垦荒者迁移到新的林地上,再砍树开垦。被弃耕的土地经过1520年的时间慢慢恢复植被,但可能仍逃不脱再次被焚烧的噩运。从迁移农业的过程看,同一块土地被再次利用的周期大约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连续耕作时间加上森林再生的时间)。2(1)从AB,土壤肥力在不断提高。原因是随着雨林植被的日渐繁茂,枯枝落叶不断增加,分解
38、后补充到土壤中的养分不断增多,且由于人类焚烧,土壤肥力不断提高。(2)从BC,土壤肥力在不断降低。原因是森林被砍伐焚烧开荒以后,土壤中的养分被作物逐渐消耗,加上土壤失去植被保护,养分经淋洗而流失严重,造成土壤肥力不断下降。(3)从CD,土壤肥力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上,变化不大。这主要是因为弃耕的土地正在植被的恢复之中,受其他因素干扰小。(4)D以后,随着植被的恢复,土壤的肥力有所回升,但恢复不到原先的水平。3图2.19用两幅图对比说明了休耕期的长短对热带雨林产生的影响。当休耕期15年,森林能够完全再生形成次级森林,但与原始森林有相当大的差异,要想使次级森林恢复成原始森林的状况,还需要80100年
39、的时间。如果人口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农业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必然会出现休耕期越来越短的现象,森林植被的恢复变得非常困难,热带雨林将走向毁灭。教材P33活动本活动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题目,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应在讨论交流中达成一致。现举例如下:角色一:原住民放弃传统的生活方式到城市去不可取。一方面,会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另一方面,如果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必然会造成城市人满为患,随之出现的是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那么人们将继续生活在贫困之中。应该继续留在自己的家园,保护和建设好自己的家园。接受森林外的文明,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发展经济、享受富裕
40、生活的同时,创造空气清新、绿树环绕的生活环境,达到发展与环境的“双赢”。角色二:政府官员破坏森林会成为环境的罪人,保护森林会成为世界的功臣,依靠毁坏雨林发展经济不是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保护森林是第一位的。在保护森林的同时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获取资金、偿还债务、解决贫困。一是发展以保护为主的开发方式,利用雨林的整体优势发展雨林旅游业、雨林养殖业等;二是积极争取国际援助,既然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保护也是全世界共同的义务和责任。角色三:商业伐木公司老板作为商业伐木公司的老板不应唯利是图,应当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在采伐森林的同时,要及时在热带雨林种植树木,促进雨林的更新,这是对全人类极为有意义的
41、一件事。教材P36活动1保护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早期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发展了经济、积累了财富,当环境出现问题时,不能把责任推卸给发展中国家,增加它们发展的压力;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正在消耗着世界上大部分的资源,目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与它们的高消费有重大关联;发达国家比较富裕,有能力帮助发展中国家解除贫困,维护全球的生态平衡。2建立全球环境补偿机制是必要的。只要解决了巴西等国的贫困和债务问题,雨林也就得到了保护。而发达国家有义务、有能力帮助巴西等国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上题所述。3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政府和民众能从管理和保护雨林中获利,不必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而去毁坏雨林,这对保护亚马孙雨林是完全可行的。综上三个议题,保护雨林的核心问题是消除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贫困,他们开发雨林、毁坏雨林,全是由发展的需求决定的。在展开讨论时应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