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假字文言文之通假字本字通假借用之意,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去替代本字。古人在书写时本应该使用的字。通用之意。导所谓“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在解释通假字时我们一般用“通”来表示,如“A通B”。“通假”导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本无其字,同音替代导导1.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张衡传)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3.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或师焉,或不焉7.图穷而匕首见。8.入则无法家拂士。“员”通“圆”“具”通“俱”“案”通“按”,审察,察看“知”通“智”“受”通“授”“
2、不”通“否”见:同“现”拂:同“弼”;辅弼请完成优练8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思议展反返返回坐座座位女汝你振赈救济通假字的情况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考虑通假依据字音推断依据字形推断一二三评1.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卒”通“猝”,仓促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挑选3.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考虑通假一评“颁”,通“斑”1、完全相同依据字音推断二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要”通“邀”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评2、声母相同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项羽本纪)“亡”通“无”“内”通“纳”河曲智叟亡以应。
3、(愚公移山)3、韵母相同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景”通“影”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是“海”的意思。举酒属客1、增加偏旁依据字形推断三“属”通“嘱”“材”代替“才”拜送于庭“庭”代替“廷”2、去掉偏旁食之不能尽其材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绌”通“黜”,罢免,革除“振”通“赈”,赈济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3、更换偏旁评1全面掌握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2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定是否通假。通假字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通假,因此,在熟记所学过的课文中的通假字的基础上,如果根据上下文的文意理解不通的某一个字或者词,我们可以辨析它是否存在通假现象。评思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
4、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邪?”主人乃寤而请之。(曲突徙薪汉书霍光传)【注释】直突:笔直的烟囱。上行:上座。功次:功劳的 等级。录:记住,指邀请。请找出文中的通假字议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
5、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邪?”主人乃寤而请之。(曲突徙薪汉书霍光传)【注释】直突:笔直的烟囱。上行:上座。功次:功劳的 等级。录:记住,指邀请。请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邪?”主人乃寤而请之。文中的通假字有:傍旁不否嘿默息熄坐座乡向亡无寤悟评请完成P32
6、6面旧唐书李昭德传思P326面旧唐书李昭德传议(一)实词(解释词义)1累迁至凤阁侍郎 累迁:多次升迁2以通行李 行李:使者,文中指行人3都人甚以为便 以为:认为4锐其前以分水势 锐:使成尖形5庆之固请不已 已:停止6昭德便杖杀庆之 杖:名词作状语,用杖7诸宰相诘之 诘:问8昭德每廷奏其状 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二)虚词(解释词义)9京兆长安人也 也:判断句的标志10寻加检校内史 寻:不久11以通行李 以:连词,表目的,来12昭德创意积石为脚 为:作为13庆之固请不已 固:坚决14昭德每廷奏其状 其:代词,他们的评(三)文言句式(翻译)15则天矍然曰:“我未之思也。”译文:武则天惊惧地说:“
7、我未考虑到这一方面。”(宾语前置句)16有人于洛水中获白石数点赤,诣阙辄进。译文:有人于洛水中获得带有数点赤色的白石头,就到宫阙里去进见。(定语后置句)17此石赤心,所以来进。译文:这块石头有赤色的心,所以拿来进献。(判断句)评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自我任昭德,每获高卧,是代我劳苦,非汝所及也。译文:自从我任用李昭德以来,常常得以高枕而卧(或:高枕无忧),他这是替我劳累辛苦,不是你能比得上的。(2)昭德叱之曰:“此石赤心,洛水中余石岂能尽反耶?”左右皆笑。译文:李昭德叱责他说:“这块石头有赤诚之心(或:忠心),洛水中其余的石头难道能都反叛吗?”旁边的人都笑了。解析(1)任,任用;每,常常;高卧,高枕而卧;是,这;劳苦,劳累辛苦;非也,否定式判断句;及,比得上。(2)叱,叱责;岂,难道;反,反叛;左右,旁边的人。5李昭德是如何劝说武则天不要将重权交给武承嗣的?(3分)从武承嗣本身而言,其地位(亲王)、身份(皇侄)本已高贵显赫;从历史教训而言,父子反目成仇,相互篡夺皇位已有前车之鉴,姑侄之间恐在所难免;从武则天个人权益而言,一旦武承嗣趁机发难,她的皇位必然不保。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