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堂速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263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堂速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堂速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堂速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知识清单一、三国与西晋1. 三国(1)220年,_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2)221年,刘备称帝,定都_,国号汉。(3)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_。2. 西晋时期(1)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_。(2)_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3)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中国又进入政权分立时期。二、东晋与南朝1. 东晋(1)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_重建晋朝,史称东晋。(2)自三国、西晋以来,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_,成为东晋政权的主

2、要支柱。2. 南朝(1)420年,刘裕夺取皇位,国号宋。(2)南方先后经历了_、_、_、_四个王朝,合称“_”。 3. 江南开发(1)条件: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大批南下,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2)表现农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手工业:纺织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3)意义:促进了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4. 南北对峙:东晋南朝之交,东晋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_附近。三、十六国与北朝1. 十六国(1)东晋统治时,北方先后出现了15个主要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_”。(2)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后被东晋击败于_。2. 北朝(1)北魏建立与统一:4世

3、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_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孝文帝改革(2)政权更替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_和_,后分别被_、_取代。这五个王朝合称_。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后北周灭掉北齐。_取代北周,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课时速练(限时6分钟)1. “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A. 刘备B. 孙权C. 诸葛亮D. 曹操2. 从三国后期到西晋初期,位于北方地区的政权战胜其他割据政权,形成统一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南方地区B. 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C. 北方政

4、权成功地削弱了导致分裂的豪强地主势力D. 北方政权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3. 下图反映了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是 ()A. 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 南方政权重视农业4. 古墓中的画像砖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面的两块画像砖出土于甘肃魏晋古墓,体现了“汉人胡食”的习俗,这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A. 江南开发B. 民族交融 C. 政权并立D. 南北统一5. 如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A. 匈奴族B. 鲜卑族C. 氐族D. 羌族6. 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农耕经济。这说明孝文帝 ()A. 数典忘祖 B. 脱离实际刚愎自用C. 学习先进文化D. 实行“藩汉分治”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知识清单一、曹丕成都吴西晋280 二、建康士族宋齐梁陈南朝黄河南岸三、十六国淝水北魏洛阳汉语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朝隋朝课时速练1. D2. A3. C4. B5. B6.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