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58311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选择题(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代以后,中华民族苦难深重。( ),1925年,毛泽东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出他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和担当。不仅他关注世界的未来,也关注中国的前途,并把中国梦融入实现个人梦的伟大实践中。他壮怀激烈,立志改造中国社会,坚信人民群众一旦觉醒并汇入中国革命的历史潮流,将凝聚成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他终结了旧中国黑暗无边的噩梦,开启了新中国 的好梦。回顾百年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谋发展、为民族谋复兴的宗旨,为 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2、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 的壮丽史诗。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牺牲B. 世界革命运动正风起云涌C. 面对中国社会的内忧外患D. 不同阶层的国人关注世界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不仅关注世界的未来,也关注中国的前途,并把中国梦融入实现个人梦的伟大实践中。B. 不仅他关注世界的未来,也关注中国的前途,并把个人梦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C. 他不仅关注中国的前途,也关注世界的未来,并把个人梦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D. 他不仅关注中国的前途,也关注世界的未来,并把中国梦融

3、入实现个人梦的伟大实践中。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锦绣壮美 峥嵘岁月 义无反顾 气吞山河B. 繁花似锦 蹉跎岁月 义无反顾 气贯长虹C 锦绣壮美 峥嵘岁月 义不容辞 气贯长虹D. 繁花似锦 蹉跎岁月 义不容辞 气吞山河(二)课内文言知识4. 下列语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失其所与,不知 距关,毋内诸侯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进兵北略地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唯大王命之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A. B. C. D. 5. 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C. 秦

4、军旦暮渡易水D.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6.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如因而善遇之B. 吾其还也 其人居远未来C. 越国以鄙远 皆白衣冠以送之D. 乃夜驰之沛公军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7.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 )A. 群臣怪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B. 发尽上指冠 樊於期乃前曰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阙秦以利晋D. 常以身翼蔽沛公 范增数目项王8. 下面句子按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夫晋,何厌之有 欲呼张良与俱去 以其无礼于晋 毋从俱死也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是寡人之过也 沛公安在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人方为刀

5、俎,我为鱼肉A. /B. / /C. /D.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B.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秦汉时代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这是前堂的规定。而在室内的座次则以坐西向东为最尊。C.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鲁迅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D.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

6、(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八书(大事年表)。(三)课内文本解读10.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记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死难的革命青年的沉痛哀悼,赞扬其壮举;二是对反动派的无比痛恨,揭露反动派虚伪、残酷的本性。B. 报告文学既有大量的新闻事实,还有大量的背景材料,如包身工的来历、包身工工作制度的发展情况等,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有机融合。C. 鸿门宴一文中,樊哙闯帐,意在与项王拼命,但项王

7、不但不惩罚樊哙的无礼,反而一赏再赏,直至“赐座”,表面上看是“英雄相惜”,实际上是畏惧樊哙的过人武力,担心他在宴会上会对自己实施行刺。D. 荆轲刺秦王一文中,荆轲希望生擒秦王,以便谋求秦燕长久和平,来酬谢太子丹,从中可以看出荆轲忠义赤诚之心。二、现代诗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忆韦素园君鲁迅我也还有记忆的,但是,零落得很。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连我自己也怕得因此污了赏鉴家的眼目。现在有几个朋友要记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

8、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

9、,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现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仍旧陆续的接到

10、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一九二九年五月末,我最以为侥幸的是自

11、己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谈了天。他为了日光浴,皮肤被晒得很黑了,精神却并不萎顿。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但我在高兴中,又时时夹着悲哀:忽而想到他的爱人,已由他同意之后,和别人订了婚;忽而想到他竟连绍介外国文学给中国的一点志愿,也怕难于达到;忽而想到他在这里静卧着,不知道他自以为是在等候全愈,还是等候灭亡;忽而想到他为什么要寄给我一本精装的外套?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一切希望,也同归于尽。我所抱憾的是因为避祸,烧去了他的信札,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记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自素园病殁之后,转眼已是两年了,这其间,对于他,文坛上并没有人开口。这也

12、不能算是希罕的,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但对于我们,却是值得记念的青年,因为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爱伦堡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的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

13、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记念的时候,倘止于这一次,那么,素园,从此别了!(选自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1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一开笔就用了一个“鲁迅式”比喻:将自己的“记忆”比作“被刀刮过了的鱼鳞”,且“中间混着血丝”。这带血的记忆,激发了阅读兴趣,为什么鲁迅的用笔如此沉重?他要“忆”的这位“韦素园”是什么人?对于他有什么意义?B. “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跌宕起伏,先写见到韦素园的高兴,后写高兴中的悲哀,由喜至悲;同时运用排比句式,描写了作者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达了对韦素园处境和命运的关切与忧虑。C

14、. “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鲁迅身边不乏这样的青年,刘和珍也是其中的典型。D. 鲁迅认为,注目于楼尖和美花者是“观赏者”,而“建筑者和栽植者”必定倾心于“泥土”,鲁迅属于前者,而素园属于后者。12. 结合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13. 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二)现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理想流沙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理想

15、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

16、“大写的人”。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选自诗刊1981年6月刊)14.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中,诗人以充满激情的音符赞美理想,以富有哲理的语言诠释理想,以春风化雨的神韵启迪人们奋发向

17、上的心灵,去执着地追求理想。B. 诗歌起笔写“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从“火”写起,借助火、灯、路、黎明等,化抽象为具体,逐步写出了理想的意义。C. 诗歌首节总说理想的作用,统领全诗,诗歌中间则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形象阐释,最后总结全诗。全诗结构严谨,节奏鲜明,感染力强。D. 诗歌第二节,诗人以饥寒、温饱、离乱、安定四种不同环境下理想的不同内容,凸显了诗人对生活观察之细致,表达之准确。15.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综合运用了排比、对偶、顶真、比拟等多种修辞手法,艺术再现了不同环境及不同际遇中人们的不同理想,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B. 诗人借助联想和想象

18、,选择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形象,借助不同的表现手法,以自身独特的视角与体验,通过品味具体形象感受理想的魅力。C. 诗歌中,诗人用连环比喻的方法,借助“路上春色正好”“理想之马”等借代、夸张手法,将理想的美好逐一展现在人们的面前。D. 诗歌中,诗人多次使用“是”字句和“使”字句,使得诗歌句式整齐,有反复咏叹之效,同时,诗歌节与节之间、节中句子之间也呈现对称之美。16. 诗人认为,“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请以你了解的一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为例,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

19、惠王。其父卒二十岁,秦灭韩。韩破,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道还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沛公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縞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沛公乃还军霸上。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鲰生教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

20、听之。今为之奈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羽,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也。及见项羽后解。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天下始定,刘敬说高宗日:“都关中。”上疑之。留侯曰:“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于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汉十二年,高帝崩,后八年留侯卒

21、,谥为文成侯。(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1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B.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C.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D.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王,专指秦始皇,他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B. 留侯,侯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二等,留是张良受封之地。C. 崤

22、函,古代地名,崤山与函谷关的合称。相当于今河南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过秦论中“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中的“崤函”便是此地。D. 崩,我国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报仇。B. 张良直言劝谏。沛公进入秦宫后,想要留居,樊哙劝说无效,张良说沛公行为无异于“助纣为虐”,沛公这才回车驻军在霸上。C. 张良不恋权位。汉元年正月,汉高祖刘邦封功臣,张良虽未有战斗功,但因“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高帝让其择齐三万户,张良只愿受封留县,于是封张良为留

23、侯。D. 张良深受高帝信任。天下始定,留侯张良重点陈述关中的优势,劝告高帝定都关中,高帝听后,当天就起驾,向西定都关中。2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2)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羽,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也。(3)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四、名篇名句默写2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荆轲刺秦王中,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画面的句子是:_,_。(荆轲刺秦王)(2)_,大礼不辞小让。_,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3)鲁迅先生认为真的猛士应当具有的品格是_,_。 (记念刘和珍君)(4)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痛心于民族

24、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他警示人们_,_。(记念刘和珍君)五、语言文字表达22. 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选择一位名人另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例句:荆轲失败了,然而我们不能以成败来评论英雄,他反抗强秦的壮烈行为,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英勇斗争。23.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别发布公告,称为丰富学生选择,加强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学术和学生交流,决定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2020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有工业系统概论、人工智能技术、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等12门优质本科课程向北京大学本科生开放。同样,北京大学也

25、有社会博弈论、公共财政学、发展心理学等27门本科生通识核心课程向清华大学本科生开放。清华大学规定,学生所选的北大课程的学分计入学校文化素质核心课学分。北京大学则规定,因清华大学的成绩是等级制,选课同学取得的等级制成绩将按转学分的规则由系统自动计入成绩单。六、作文2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21年10月22日,上游学校接到疾控部门通知,因银川疫情由疾控部门对学校进行封闭管理。对全校师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时候,有各种言论在校园流传。有人说,我想念爸爸妈妈,我想回家,学校不能把我们封闭在这里;有人说,封闭学校的措施不合理,限制了我的自由,侵犯了我的人权;有人说,别人都在上网课,

26、回家上网课更安全,更有效;有人说,某位同学的家长已经被确诊,所有人都不安全;有人说,病毒一点都不可怕,我才不会那么倒霉呢;有人说,学校会封闭半年,甚至更久,永远也回不了家了面对这些惶恐的同学,听闻这些不安的言论,请你以一个有担当、有情怀的上游学子身份,给以上同学写一封信,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劝说这些躁动的同学,安抚他们焦虑的心情。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书信。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选择题(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代以后,中华民族

27、苦难深重。( ),1925年,毛泽东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出他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和担当。不仅他关注世界的未来,也关注中国的前途,并把中国梦融入实现个人梦的伟大实践中。他壮怀激烈,立志改造中国社会,坚信人民群众一旦觉醒并汇入中国革命的历史潮流,将凝聚成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他终结了旧中国黑暗无边的噩梦,开启了新中国 的好梦。回顾百年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谋发展、为民族谋复兴的宗旨,为 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 的壮丽史诗。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

28、牺牲B. 世界革命运动正风起云涌C. 面对中国社会的内忧外患D. 不同阶层的国人关注世界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不仅关注世界的未来,也关注中国的前途,并把中国梦融入实现个人梦的伟大实践中。B. 不仅他关注世界的未来,也关注中国的前途,并把个人梦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C. 他不仅关注中国的前途,也关注世界的未来,并把个人梦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D. 他不仅关注中国的前途,也关注世界的未来,并把中国梦融入实现个人梦的伟大实践中。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锦绣壮美 峥嵘岁月 义无反顾 气吞山河B. 繁花似锦 蹉跎岁

29、月 义无反顾 气贯长虹C. 锦绣壮美 峥嵘岁月 义不容辞 气贯长虹D. 繁花似锦 蹉跎岁月 义不容辞 气吞山河【答案】1. C 2. C 3. A【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从前后文的“中华民族苦难深重”“表现出他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和担当”可知,应该填入“面对中国社会的内忧外患”。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的语病:一是关联词语序不当,应该把“他”应放在“不仅”的前面。可以排除B;二是逻辑错误,“中国的前途”应该在前,“世界的未来”应该在后,且应是“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可以排除AD;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

30、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锦绣壮美:形容景象美好壮观。繁花似锦:形容美好的景色和事物。这里是说中国梦的美好,用“锦绣壮美”更恰当。可以排除BD;第二空,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这里是说“回顾百年”不平凡的年月,用“峥嵘岁月”更恰当;第三空,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这里是说坚定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用“义无反顾”更恰当。可以排除C;第四空,气吞山河: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气贯长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这里是说气势恢弘的“壮丽史诗”。用“气吞山河”更恰当。故选

31、A。(二)课内文言知识4. 下列语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失其所与,不知 距关,毋内诸侯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进兵北略地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唯大王命之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知”通“智”,明智。“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卒”通“猝”,突然。“振”通“震”,震慑。“郤”通“隙”,隔阂。故选B。5. 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C. 秦军旦暮渡易水D. 沛公奉卮酒

32、为寿,约为婚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非常,古,意外的变故;今,表示程度的副词。B.偏袒,古,解衣袒露一臂;今,偏向某一方。C.旦暮,古今都是“早晚”之意。D.婚姻,古,儿女亲家;今,男女婚事。故选C。6.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如因而善遇之B. 吾其还也 其人居远未来C. 越国以鄙远 皆白衣冠以送之D. 乃夜驰之沛公军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依靠趁机 B、还是 那 C、都是“来” D、到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

33、力层级为理解B。7.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 )A. 群臣怪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B. 发尽上指冠 樊於期乃前曰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阙秦以利晋D. 常以身翼蔽沛公 范增数目项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A.“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B.“上”,名词作状语,向上。“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C.“亡”,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受侵损。D.“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翅膀一样。“目”,名词作动词,示意,使眼色。故选C。8. 下面句子按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夫晋

34、,何厌之有 欲呼张良与俱去 以其无礼于晋 毋从俱死也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是寡人之过也 沛公安在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A. /B. /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常见的文言句式一般有判断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是被动句;是宾语前置句;是省略句;是状语后置句;是判断句。所以选B。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B.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

35、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秦汉时代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这是前堂的规定。而在室内的座次则以坐西向东为最尊。C.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鲁迅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D.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八书(大

36、事年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D.“十表(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八书(大事年表)”错。应该是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故选D。(三)课内文本解读10.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记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死难的革命青年的沉痛哀悼,赞扬其壮举;二是对反动派的无比痛恨,揭露反动派虚伪、残酷的本性。B. 报告文学既有大量的新闻事实,还有大量的背景材料,如包身工的来历、包身工工作制度的发展情况等,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有机融合。

37、C. 鸿门宴一文中,樊哙闯帐,意在与项王拼命,但项王不但不惩罚樊哙的无礼,反而一赏再赏,直至“赐座”,表面上看是“英雄相惜”,实际上是畏惧樊哙的过人武力,担心他在宴会上会对自己实施行刺。D. 荆轲刺秦王一文中,荆轲希望生擒秦王,以便谋求秦燕长久和平,来酬谢太子丹,从中可以看出荆轲忠义赤诚之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课文内容及主题的能力。C.“实际上是畏惧樊哙的过人武力,担心他在宴会上会对自己实施行刺”分析错误,樊哙闯帐后,项王一赏再赏直至“赐座”,项羽目空一切,盲目自大,缺乏深谋远虑,虽然心态复杂,但绝无“畏惧”之意。故选C。二、现代诗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

38、,完成下列小题。忆韦素园君鲁迅我也还有记忆的,但是,零落得很。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连我自己也怕得因此污了赏鉴家的眼目。现在有几个朋友要记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

39、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

40、到确证了。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现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

41、书,然而我没有法。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一九二九年五月末,我最以为侥幸的是自己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谈了天。他为了日光浴,皮肤被晒得很黑了,精神却并不萎顿。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但我在高兴中,又时时夹着悲哀:忽而想到他的爱人,已由他同意之后,和别人订了婚;忽而想到他竟连绍介外国文学给中国的一点志愿,也怕难于达到;忽而想到他在这里静卧着,不知道他自以为是在等候全愈

42、,还是等候灭亡;忽而想到他为什么要寄给我一本精装的外套?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一切希望,也同归于尽。我所抱憾的是因为避祸,烧去了他的信札,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记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自素园病殁之后,转眼已是两年了,这其间,对于他,文坛上并没有人开口。这也不能算是希罕的,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但对于我们,却是值得记念的青年,因为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

43、爱伦堡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的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记念的时候,倘止于这一次,那么,素园,从此别了!(选自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1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一开笔就用了一个“鲁迅式”比喻:将自己的“记忆”比作“被刀刮过了的鱼鳞”,且“中间混

44、着血丝”。这带血的记忆,激发了阅读兴趣,为什么鲁迅的用笔如此沉重?他要“忆”的这位“韦素园”是什么人?对于他有什么意义?B. “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跌宕起伏,先写见到韦素园的高兴,后写高兴中的悲哀,由喜至悲;同时运用排比句式,描写了作者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达了对韦素园处境和命运的关切与忧虑。C. “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鲁迅身边不乏这样的青年,刘和珍也是其中的典型。D. 鲁迅认为,注目于楼尖和美花者是“观赏者”,而“建筑者和栽植者”必定倾心于“泥土”,鲁迅属于前者,而素园属于后者。12. 结合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13. 文章的结尾部分

45、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1. D 12. 韦素园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进步的文学青年。他有一种踏实苦干的“泥土”精神。虽然穷困但仍“钉住着文学”,有实实在在且“相当可看”的译作,不求虚名,支持、经营未名社。他性格认真而激烈,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在病重时仍坚守着编辑职责,仍关切着爱人、好友。 13. 鲁迅把韦素园比喻为“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赞赏了他认真踏实的精神;并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像韦素园这样的人。当今中国需要大力弘扬这种认真踏实的精神,一方面,我们要像韦素园一样,做一个甘于奉献,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另一方面,我们不要忽视干实事的人,

46、要看到他们对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和贡献。【解析】【分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D.“鲁迅属于前者”错误,鲁迅也是倾心于“泥土”的“建筑者和栽植者”,属于后者。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外貌描写以及窗前的摆设,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进步文学青年;“又发现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通过鲁迅的回忆可以知道他性格认真而激烈;“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

47、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可知,他踏实苦干,支持未名社,是其中的骨干青年;“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 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病”以及“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对自己患病和知道朋友咯血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在比较中突显“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性格。【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忆韦素园君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记叙与韦素园君相识、交往的若干情景,展现了韦素园认真而激烈的个性以及对朋友的关怀与友爱,并肯定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的努力与功绩,从而赞美韦素园宁愿作为无

48、名的基石,无名的泥土,“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实干精神。“要他多”就是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像韦素园这样的人。当今中国需,在在民族复兴的路上要大力弘扬这种认真踏实的精神,首先我们每个人不能好高骛远,要像韦素园一样,做一个甘于奉献,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结合“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分析,我们不要忽视这类干实事的人,不能将他们“置之度外”,就像那些个平凡的英雄,或者在平凡岗位尽职尽责的人们,要看到他们对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和贡献。(二)现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理想流沙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49、;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

50、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选自诗刊1981年6月刊)14. 下列对本诗相

51、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中,诗人以充满激情的音符赞美理想,以富有哲理的语言诠释理想,以春风化雨的神韵启迪人们奋发向上的心灵,去执着地追求理想。B. 诗歌起笔写“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从“火”写起,借助火、灯、路、黎明等,化抽象为具体,逐步写出了理想的意义。C. 诗歌首节总说理想的作用,统领全诗,诗歌中间则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形象阐释,最后总结全诗。全诗结构严谨,节奏鲜明,感染力强。D. 诗歌第二节,诗人以饥寒、温饱、离乱、安定四种不同环境下理想的不同内容,凸显了诗人对生活观察之细致,表达之准确。15.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综合

52、运用了排比、对偶、顶真、比拟等多种修辞手法,艺术再现了不同环境及不同际遇中人们的不同理想,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B. 诗人借助联想和想象,选择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形象,借助不同的表现手法,以自身独特的视角与体验,通过品味具体形象感受理想的魅力。C. 诗歌中,诗人用连环比喻的方法,借助“路上春色正好”“理想之马”等借代、夸张手法,将理想的美好逐一展现在人们的面前。D. 诗歌中,诗人多次使用“是”字句和“使”字句,使得诗歌句式整齐,有反复咏叹之效,同时,诗歌节与节之间、节中句子之间也呈现对称之美。16. 诗人认为,“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请以你了解的一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为例,谈谈对这

53、两句诗的理解。【答案】14. D 15. C 16. 答案例:屈原的理想是“美政”,且“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其“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表现出对理想的执着与追求;即使被逐朝外,依然“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且郑重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甘愿为理想牺牲。杜甫的理想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疾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其诗被称为“诗史”;他同情人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甘愿做自我牺牲,表现出可贵的文人的家国情怀。【解析】【1

54、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凸显了诗人对生活观察之细致,表达之准确”分析错误,诗歌第二节中用理想在四种不同环境下的内涵,来表现理想的重要性。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借助路上春色正好理想之马等借代、夸张手法”分析错误,诗歌中,“路上春色正好”“理想之马”是象征手法。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创意解读的能力。(1)首先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有了理想,你就会有前进的动力,从而取得成功,所以理想是一种收获;因为有了理想,你就要付出汗水与艰辛,所以理想是一种牺牲。(2)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雄心壮志,对内辅佐怀王变

55、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后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仍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为念;明知面临着许多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这种精神是坚持真理的精神,“虽九死而犹未悔”,表达了坚持真理的的无私无畏。流浪后,仍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铭志,鼓励自己。即使流浪以后,仍投水以明志,以剖心迹,使屈原精神上升到一个理想的高度。所以,对于屈原来说,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3)杜甫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他直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56、士俱欢颜”;他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写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一生的郁郁不得志,可以说就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唐朝科举考试弊端下的牺牲品,当他想通过正规科举考试出仕为官的时候,别人却在走攀附权贵的野路子。所以,对于杜甫来说,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其父卒二十岁,秦灭韩。韩破,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道还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

57、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沛公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縞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沛公乃还军霸上。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鲰生教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今为之奈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羽,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也。及见项羽后

58、解。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天下始定,刘敬说高宗日:“都关中。”上疑之。留侯曰:“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于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汉十二年,高帝崩,后八年留侯卒,谥为文成侯。(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1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良数以太公兵法

59、/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B.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C.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D.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18.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王,专指秦始皇,他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B. 留侯,侯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二等,留是张良受封之地。C. 崤函,古代地名,崤山与函谷关的合称。相当于今河南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过秦论中“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中的“崤函”便是

60、此地。D. 崩,我国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报仇。B. 张良直言劝谏。沛公进入秦宫后,想要留居,樊哙劝说无效,张良说沛公的行为无异于“助纣为虐”,沛公这才回车驻军在霸上。C. 张良不恋权位。汉元年正月,汉高祖刘邦封功臣,张良虽未有战斗功,但因“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高帝让其择齐三万户,张良只愿受封留县,于封张良为留侯。D. 张良深受高帝信任。天下始定,留侯张良重点陈述关中的优势,劝告高帝定都关中,高帝听后,当天就起驾,向西

61、定都关中。2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2)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羽,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也。(3)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答案】17. B 18. A 19. B 20. (1)项伯于是在夜里骑马疾驰到了沛公(刘邦)的军营中,私下里会见了张良,想让张良跟他一起离开。(2)沛公让项伯详细地说明沛公不敢背叛项羽,沛公派遣军队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的盗贼。(3)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全都被杀或没收为官奴了。【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以太公兵法”是“说”

62、的状语,中间不断开,排除A;“曰”字一般跟后面说的话断开,排除C;“故”,所以,表原因的连词,与后文联系紧密,一般在它前面断开,排除D。句意:张良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向沛公献策,沛公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张良说:沛公大概是天授予人间的。所以张良就跟随了沛公。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秦王,专指秦始皇”错误,秦国的“君主”都可称秦王,另外隋唐李世民做皇帝前也称秦王。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B.“张良说沛公的行为无异于助纣为虐”与原文不符,原文为“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此处说的是“助桀为虐”,而非“助纣为虐

63、”。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之”,到;“去”,离开;“欲与俱去”,省略句,“欲与(之)俱去”,想叫上张良和自己一起离开军营。第二句中,整个句子省略了主语“沛公”;“具”,详细地;“所以”,的原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也”,判断句。第三句中,“遇”,对待;“深”,刻毒;“为”,表被动;“戮”,杀戮;“没”,没收为官奴。参考译文:留侯张良,他的先人是韩国人。祖父开地,做过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父亲平,做过釐王、悼惠王的相。张良的父亲死后二十年,秦国灭亡了韩国。韩国灭亡后,张良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报

64、仇,这是因为他的祖父、父亲任过五代韩王之相的缘故。(张良打算前去跟随自立为代理楚王的景驹),半道上遇见了沛公。沛公率领几千人,夺取下邳以西的地方,张良便归附了他。沛公任命张良做厩将。张良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向沛公献策,沛公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张良说:“沛公大概是天授予人间的。”所以张良就跟随了沛公。沛公于是率兵攻打秦军,大败敌兵。第二次交战,秦兵终于崩溃。沛公于是到了咸阳。沛公进入秦宫,那里的宫室、帐幕、狗马、贵重的宝物、美女数以千计,沛公的意图是想留下住在宫里。樊哙劝谏沛公出去居住,沛公不听。张良说:“秦朝正因暴虐无道,所以沛公才能够来到这里。替天下铲除凶残的暴政,应该以清廉朴素为本。现

65、在刚刚攻入秦都,就要安享其乐,这正是人们说的助桀为虐。”沛公这才回车驻在霸上。项羽来到鸿门下,想要攻打沛公,项伯于是连夜疾驰到沛公的军营,私下里会见张良,想让张良跟他一起离开。张良说:“逃离而去是不合道义的。”于是就将情况全都告诉了沛公。沛公非常吃惊,说:“浅薄无知的小人教我封锁函谷关不要让诸侯们进来,说这样秦朝的土地就可以全部主宰了,所以就听从了这种意见。现在怎么办呢?”张良于是坚决邀请项伯见沛公,项伯于是进去会见了沛公。沛公请项伯向项羽详细说明沛公不敢背叛项羽,沛公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的盗贼。等到沛公会见项羽以后,取得了和解。汉元年(前206)正月,沛公做了汉王,统治巴

66、蜀地区。汉六年(前201)正月,封赏功臣。张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天下已接近安定,刘敬劝告高帝说:“要以关中为都城。”皇上对此心有疑虑。留侯说:“关中东面有崤山、函谷关,西面有陇山、岷山,肥沃的土地方圆千里,南面有富饶的巴、 蜀两郡,北面有利于放牧的胡苑,依靠三面的险阻来固守,只用东方一面控制诸侯。这正是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敬的建议是

67、对的。”于是高帝当即决定起驾,往西关定都关中。汉十二年(前195),高帝驾崩,过后八年,留侯去世,定谥号叫文成侯。四、名篇名句默写2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荆轲刺秦王中,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画面的句子是:_,_。(荆轲刺秦王)(2)_,大礼不辞小让。_,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3)鲁迅先生认为真的猛士应当具有的品格是_,_。 (记念刘和珍君)(4)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痛心于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他警示人们_,_。(记念刘和珍君)【答案】 . 士皆瞋目 . 发尽上指冠 . 大行不顾细谨 . 如今人方为刀俎 .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 不在沉默中

68、爆发 . 就在沉默中灭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瞋、谨、俎、淋漓、爆。五、语言文字表达22. 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选择一位名人另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例句:荆轲失败了,然而我们不能以成败来评论英雄,他反抗强秦的壮烈行为,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英勇斗争。【答案】屈原虽被放逐了,但我们不能以功名论英雄,他坚贞为国力报江山的忠烈情操,千百年来鼓舞着无数爱国之士不懈努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所给例句的格式是:( )失败了(动词),然而(转折)+我们不能以( )评论英雄;他( )的( ),千百年来(动词)着无数(四字名词)(四字动词)

69、。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选择一个人物,如荆轲、鲁迅、项羽、屈原等,按照所给例句,结合他们的精神品格进行评价即可。23.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别发布公告,称为丰富学生选择,加强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学术和学生交流,决定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2020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有工业系统概论、人工智能技术、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等12门优质本科课程向北京大学本科生开放。同样,北京大学也有社会博弈论、公共财政学、发展心理学等27门本科生通识核心课程向清华大学本科生开放。清华大学规定,学生所选的北大课程的学分计入学校文化素质核

70、心课学分。北京大学则规定,因清华大学的成绩是等级制,选课同学取得的等级制成绩将按转学分的规则由系统自动计入成绩单。【答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发布公告称,2020年春季学期,两校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给对方本科生,且互认学分。【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对提供的新闻内容进行梳理,看文段是围绕什么讲的,主要事件是什么,由此确定关键信息。梳理文段可知,事件的主体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事件是两校发布公告,要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需要注意的是,文段中对相关课程的学分计算的介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需要概括到答案中。最后要注意字数的限制。六、作文2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

71、求作文。2021年10月22日,上游学校接到疾控部门通知,因银川疫情由疾控部门对学校进行封闭管理。对全校师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时候,有各种言论在校园流传。有人说,我想念爸爸妈妈,我想回家,学校不能把我们封闭在这里;有人说,封闭学校的措施不合理,限制了我的自由,侵犯了我的人权;有人说,别人都在上网课,回家上网课更安全,更有效;有人说,某位同学的家长已经被确诊,所有人都不安全;有人说,病毒一点都不可怕,我才不会那么倒霉呢;有人说,学校会封闭半年,甚至更久,永远也回不了家了面对这些惶恐的同学,听闻这些不安的言论,请你以一个有担当、有情怀的上游学子身份,给以上同学写一封信,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

72、,劝说这些躁动的同学,安抚他们焦虑的心情。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书信。【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设置了一个特定情境,要求以特定身份给一些同学写一封信。材料以上游学校因疫情被封闭管理为背景,选取了一些同学的言论。有的质疑封闭学校的措施,认为不能把学生封闭在学校,这是侵犯人权;有的想要效仿其他地方上网课;有的传播小道消息,制造恐慌情绪;有的盲目乐观,认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有的过于悲观,认为永远也回不了家了。毫无疑问,这些言论都不恰当。首先,封闭措施是

73、疾控部门做出的,目的是保护大家的安全,不能以个人的情绪或个人权利为由来影响大家的利益,大局面前应有集体意识和牺牲精神;其次,不能煽动恐慌气氛,以道听途说的消息干扰、煽动大家的恐慌情绪,这往严重里说就是造谣,如造成一定后果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当然面对疫情也不能盲目乐观,既要有足够的认识,又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会做好疫情防控的安全措施,保证大家的安全。那么面对封校的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什么呢?首先应该认识到这是必要措施,要全力配合而不是质疑;其次,同学之间要互相鼓励、互相提醒,情绪稳定,不要过度恐慌;第三,在学校和老师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做好防控,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仍然要正常学习,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写作任务是以上游学子身份,给有不当言论的同学写一封信,劝说这些躁动的同学,安抚他们焦虑的心情。如此,信的内容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和乐观情绪;要用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明我们国家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我们的疫情防控做得十分到位,不必恐慌害怕;作为青年学生,理应在国家有困难时挺身而出,眼下服从学校安排就是最好的爱国,相信封闭很快就会结束;与其猜测担忧,不如坦然面对,继续学习等。另外要注意语气,用劝说、安抚的语气表达,注意措辞不要激烈,以免引发争执。立意:1.服从安排,乐观看待。2.爱国就从眼前做起。3.要理性,不盲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