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清明公祭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盛典。多年来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已逾百万人次。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看,这一盛典()A念祖思亲,加强宗族间的互动与联系B共建精神家园,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C传承孝道,增加汉文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D追本溯源,弘扬光大民族精神2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指出,“口口口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文中的口口口应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军机处26史载:“(16世纪末)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梅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近年惠、潮(今广东惠州、潮州)铁罄,客商艰于得铁,多怀空银回家。”材料
2、反映当时()A商业通讯渠道不畅 B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C长途贩运盛极而衰 D海禁政策阻碍商品流通27下列对图7所示货币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这是当时中国唯一通行的货币B其中的汉字字体为隶书C武昌起义爆发当年发行D“宣统”是皇帝溥仪的庙号28. 胡适和蒋梦麟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少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里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是暴民专制,不是民治精神。这里所说的“最不可少的精神”主要是指( )A自由精神 B平等精神 C民主精神 D科学精神29图8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图8 A中国
3、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B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外贸大幅度的增长 D中美建交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30“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该协定当时的影响不包括 A有利于中苏共同对付外来侵略 B有利于中苏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稳定 C有利于中国进行国内经济建设 D有利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3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这句话旨在说明()A雅典民主政治排斥
4、农民的狭隘性 B太多财产影响公民从政的积极性C公民必须从事生产劳动 D国家应由专业性的贤人治理32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A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B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C体现了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 D限制了垄断组织的发展33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中国政府牵头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3月12日,英国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截止2015年4月1
5、5日,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扩至57个(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这表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殆尽 B中国经济国际化进一步发展C经济区域集团化深度发展 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变化34. 19世纪中叶开始,许多作家“以研究者姿态出现,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解剖其中的奥秘。”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应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35. 安克斯密特认为,“史学争论归根结底不是旨在达成一致,而是解释性论旨(论旨:论题的主旨)的繁荣滋长。”作者意在强调( ) A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 B历史解释的多元性 C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D顺应历史发展趋势40(25分
6、)民族和个人的性格深受社会、时代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汉学家亚瑟莱特认为中国传统性格有如下十三种特征:1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 2服从礼法3尊重过去和历史 4好学,尤其好学正统的经典5循例重俗 6君子不器7 主张逐渐的改革 8中庸之道9与人无争 10 任重致远11 自重与自尊 12 当仁不让,不妄自菲薄13 待人接物,中规中矩材料二 社会学者丹尼尔勒纳在“传统者”和“现代人”之间,设定了“过渡人”这个概念。中国的“过渡人,一直在新、旧、中、西中摇摆不定。他一方面要扬弃传统的价值,因为它是落伍的,另一方面,他却极不情愿接受西方的价值,因为它是外国的。他强烈地希望中国能成为一个像西方
7、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但同时他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中国传统的文化。 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 材料三 当传统文化的特质与西方文化的特质无法合成为一时,其反应不外二途:一种是出于种族中心主义作祟,感情地拒绝西方的价值;一种是摆脱种族节心主义的羁勒,理性地、痛苦地放弃腐蚀了的传统的价值。前一种反应妨害了现代化的发展,其结果是自外于世界的潮流,后一种反应则加速了现代化的发展,参与到世界的潮流中。摘自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逝(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人为何“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又为何“好 学,尤其好学正统的经典?”(7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出现“过渡人”的原因。近代中
8、国的洋务派是 否具有“过渡人”的特征?简要说明你的理由。(8分) (3)结合材料三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出现了材料所述的两种“反应”。 (6分)(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和个人性格变化的认识。(4分)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2006年5月25日卫报上撰文指出: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美国崛起成为新世纪无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也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试提取材料中作者关于20
9、世纪的观点,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美国社会各界一致认为要同苏联竞争,关键要从教育改革入手。以科南特为代表的要素主义者和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者为这次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科南特提出的建立辅导制度、实行能力分组、开办综合中学、实施天才教育等主张,迎合了美国公众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布鲁纳要求按照知识的基本结构来设计课程,把反映各门学科最新发展水平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作为教材的中心。在教学
10、中,要注重启发诱导,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十二年后,美国把1969年阿波罗登月视为科技领先的标志和教育改革的成果。摘编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成效(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教育改革的原因。(8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7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 1939年2月,在国民参政会一届三次会议上,周览等50名参政员提出请确立民主法治制度以奠定建国基础案。该案提出确立民主法治制度的理由之一,便是中国近年来国家日趋统一,政府权力日益扩大,有许多以往并不属政府管理范围的事,如今也统归政府处理。因此,该案提出三方面的建
11、议:(一)政府行为应法律化;(二)政府设施应制度化;(三)政府体制应民主化。该案表示:它并不谋求改变目前政府由国民党指导和组织这一现实,“然由党所组织,且受党所指导之政府,仍应向国民负责。国民如依法对政府表示不满,政府仍不能设法满人意时,党应分别轻重,加以改正或改组。”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9卷抗日战争(1)据材料概括参政员提案的核心内容,并指出其实质。(6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参政员提出该提案的背景和作用。(9分)47(15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说美国这次参战是“被迫”的,但并不等于说它是毫无准备的,更不能说它没有自己的战略考虑,仅仅是为了帮助
12、民主国家而已。在英美首脑发表的大西洋宪章中,虽然罗斯福用“普遍安全体制”代替了丘吉尔提出的“有效的国际组织”,但仍然令人想起当年威尔逊提出的“国联”。 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柯克帕特里克和舒尔茨对于第三世界的麻烦制造者们使用武力的观点,正符合里根所持有的信念,即美国肩负着在地球上扩展民主的使命。对这种使命的信念可以追溯到17世纪,并且在20世纪已经有了一位为之奋斗的先驱伍德罗威尔逊。因此,里根把握住了美国信仰中一支深刻的脉络。在1985年的“里根主义”演说中,他清楚阐释了自己的政策,他宣布:“我们的使命是培育和捍卫自由与民主。”对此,美国人必须支持那些“在每一个大陆上,从阿富汗到尼加拉瓜
13、的人们来反抗苏联支持的侵略行为,使他们也拥有我们从生下来就享有的那些权利对自由战士的支持就是自卫。” (美)沃尔特拉费伯尔美国、俄国和冷战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待战争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8分)(2)依据上述材料,概栝美国的国际战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在20世纪为此所做 的努力。(7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
14、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梁启超立即表示支持。1907年10月,在东京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实行宪政,政闻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 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贡献。(8分)(2)根据
15、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梁启超的的活动。(7分)高三文综四模历史参考答案(2014-2015(2)DCACA CDDBB CB40(25分)(1)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4分) 封建王朝通过考试(科举制或察举制)选拔官员;考试内容主要是正统(儒学)经典。(3分)(2)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新经济因素产生;西学东渐,传统思想受到冲击。(4分,任答两点即可) 具有。(1分)洋务派强调“中体西用”(洋务派主张在维护封建伦理纲常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3分)(3)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排斥西方文明;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否定传统文化。(6分,答辛
16、亥革命可酌情给分)(4)从原因上看,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的结果;从特征上看,由保守逐渐转向开放;从影响上看,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4分,任答两点即可)41、观点: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开始于1917年,结束于1989年。(2分)论证: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入协约国一方,成为最大的债权国;战后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建起新的国际格局,英国的世界霸权遭到美国的挑战,欧洲大陆的版图发生巨大变动,人类进入现代史,21世纪开始。(4 分)1989年东欧剧变,1
17、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巨大挫折,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逐渐崩溃等;从世界的视角来看,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美国崛起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随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力量的不断增强,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20世纪结束。(4分)结论:20世纪世界进入两种制度、两个体系和两个世界之间明显的对抗时期,1989年这种对抗局面在欧洲基本结束,20世纪也随之终结。当今世界正朝着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 (2分)45(1)答:1、苏联体制高度集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实力大增,冷战加剧。2、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大量尖端科技人才和
18、掌握现代科技的劳动力。3、苏联卫星上天,使美国感到落后和威胁。4、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三点即可得8分)(2)内容:1、组织管理:建立辅导制度、实行能力分组、开办综合中学。2、课程管理:把最新科技成果编入教材。3、策略管理:实施天才教育、启发诱导、提倡主动思考。(4分,任意二点即可)影响:直到1969年,美国维持了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地位。(3分)46.(1)内容:政府应该法律化、制度化、民主化。(3分)实质: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制。(3分)(2)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专制倾向增长;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强,民主力量壮大。(5分)作用:推动了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
19、展。(4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变化:从二战中美国被动参战但有充分准备;到80年代美国主动挑起战争。(4分)原因:二战中,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美国孤立主义传统的影响; 80年代,苏联综合国力的下降。(4分)(2)战略:争夺世界霸权。(1分)努力:一战后构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控制联合国;冷战中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两极格局瓦解后推行霸权主义。(任意三点,6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贡献:推动维新变法;宣传西方思想;推动清政府宪政;反对袁称帝,推动孙中山革命运动;探索传统文化救国。(8分)(2)评价: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背景下,梁启超站在时代前沿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这些活动是爱国的,进步的;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和思想解放;有利于推动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