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57021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B. 生态系统趋于稳定时,系统内能量的散失趋于逐渐减少C. 植树种草可以增加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 用“黄板”诱捕喜好黄色的蚜虫,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1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可来源于环境或生物;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详解】A、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比如植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比如消化细菌,

2、但自身都能合成有机物,都属于自养型生物,A正确;B、生态系统趋于稳定时,由于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多,呼吸作用等过程增强,系统内能量的散失趋于增多,B错误;C、植树种草可以增加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从而增加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正确;D、生态系统中的颜色属于物理信息,因此用“黄板”诱捕喜好黄色的蚜虫,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D正确。故选B。2. 为了控制甘蔗害虫,有人将蔗蟾带入澳大利亚。由于蔗蟾的皮肤会产生毒素,起初袋鼬等蔗蟾的捕食者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但现在,袋鼬学会了只吃蔗蟾的幼仔而不吃毒性更强的成体。则蔗蟾和袋鼬之间肯定不存在( )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协同

3、进化【2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3、由题干内容可知蔗蟾和袋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袋鼬以蔗蟾为食。【详解】A、物质循环是发生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A错误;B、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流动,可以发生于蔗蟾和袋鼬之间,B正确;C、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C正确;D、共同进化可发生于不同物种之间,D正确。故选A。3. 以

4、下是某水域DDT的污染状况:不同成分水底泥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鲫鱼乌鳢DDT含量(g/kg)010763210379194124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表中数据表明DDT具有生物富集现象B. 表中所列消费者中乌體的营养级最高C. DDT在生物群落各营养级间循环往复D. 鲫鱼摄入的DDT有部分随代谢产物排出体外【3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有机氯农药DDT属于难以降解的化学物质,可以随捕食关系在食物链中进行富集,最终在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DDT的含量最高。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生物富集指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

5、逐级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表中数据表明DDT具有生物富集现象,A正确;B、表中所列消费者中乌鳢的DDT含量最多,故其营养级最高,B正确;C、DDT随食物链单向移动,并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不能在营养级间循环往复,C错误;D、鲫鱼摄入的DDT有部分随代谢产物排出体外,D正确。故选C。4. 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B. 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C.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D. 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4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化石

6、燃料的大量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可以导致温室效应,其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还会导致酸雨,A正确;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若引入不当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B正确;为解决粮食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C错误;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D正确。考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5.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数量越多的地方,生物多样性就越高B. 保护物种多样性是维持基因多样性的保证C.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D. 人工湿地能消除污染、净

7、化水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5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详解】A、生物数量与生物多样性无关,如生物入侵的地方,生物数量多,但生物多样性降低,A错误;B、只有保护好物种多样性,才能保障基

8、因多样性,B正确;C、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C正确;D、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人工湿地能消除污染、净化水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故选A。6. 下列关于泡菜、面包、酸奶等发酵食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泡菜坛内的白色菌膜与果酒表面的菌膜中所含菌种相同B. 制作面包和馒头都用到酵母菌,酵母菌产生的酒精与食品松软有关C 若出现泡菜发酸、面包长霉、酸奶胀袋等情况,则都不能再食用D. 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可能的原因是加入食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6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1、泡菜和酸奶的制作都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

9、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面包松软与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有关系。【详解】A、泡菜坛内的白色菌膜是酵母菌繁殖所致,果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繁殖所致,A错误;B、制作面包和馒头都用到酵母菌,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与食品松软有关,B错误;C、泡菜发酸是属于正常现象,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过多所致,能正常食用,C错误;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过程,乳酸产生减少,D正确;故选D。7. 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平板划线法是常用的一种。如图是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平板划线后培养微生物时要倒置培养B. 在该操作过程中需要灼烧接种环4

10、次C. 在第次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D. 对培养皿进行编号或对菌种进行标注时,应使用记号笔在皿底标记【7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平板划线的操作的基本步骤是:(一)、右手持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待凉后,在火焰旁打开盛有菌液的试管棉塞,并将试管口过火焰,将以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沾取一环菌液,将试管口过火焰丙塞上棉塞。(二)、左手斜持琼脂平板,皿盖打开一条缝,右手于火焰近处將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接种环不应划破培养基表面。(三)、烧灼接种环,杀灭环上残留菌液,待冷却(是否冷却,可先在培养基边缘处试触,若琼脂溶化,表示未凉,稍等再试),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

11、往第二区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第三四五区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四)、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详解】A、平板划线后培养微生物时要倒置培养,以防冷凝水滴入培养基,造成污染,A正确;B、在每次划线前后均需要对接种环灼烧灭菌,因此在该操作过程中需要灼烧接种环5次,B错误;C、在每次划线前后均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因此在第次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C正确;D、对培养皿进行编号或对菌种进行标注时,应使用记号笔在皿底标记,D正确。故选B。8. 植物体细胞杂交需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了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的影响,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12、 )注:原生质体活力=(有活力的原生质体数/原生质体总数)100%A. 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壁后可分离得到原生质体B. 随酶解时间延长两种原生质体产量均先增加后减少C. 适宜两植物细胞的最佳酶解时间分别为10h和12hD. 原生质体活力可通过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进行验证【8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2、据图分析,里奥百脉根酶解12 h时,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和活力较大;清水紫花苜蓿酶解10 h,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和活力最大。【详解】A、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则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壁后可分离得到原生质体,A正确;B、据图分析,随酶解时间延长两种原生质体

13、产量均先增加后减少,B正确;C、据图分析,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奥百脉根的最佳酶解时间分别为10h和12h,C正确;D、原生质体已经去除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D错误。故选D。9. 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它的细胞提取物紫杉醇是重要的抗癌药物之一。红豆杉可通过播种的方法进行繁殖,但其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因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实现其大规模培养的途径之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红豆杉的愈伤组织可用于紫杉醇的工业化生产B. 红豆杉不同部位的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相同C. 培养基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外植体需要用50%乙醇、5%次氯酸钠消毒处理

14、D. 培养过程中采用的MS培养基中的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均可先配制成一定倍数的母液,用时稀释,而大量元素不需要配制母液【9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组织培养就是取一部分植物组织,如叶、芽、茎等,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在三角瓶中的琼脂培养基上,给予一定的温度和光照,使之产生愈伤组织,或进而生根发芽。【详解】A、培养红豆杉的愈伤组织,可以从中提取紫杉醇,用于紫杉醇的工业化生产,A正确;B、红豆杉体细胞和花粉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不相同,B错误;C、外植体需要用70%乙醇、5%次氯酸钠消毒处理,C错误;D、培养过程中采用的MS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均可先配制成一定倍数的

15、母液,用时稀释,D错误。故选A。10. 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体外受精前,精子需要用ATP培养进行获能处理B. 卵母细胞只有在精子入卵后才能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C. 胚胎干细胞体积小、核大、核仁明显,具有发育的全能性D. 囊胚中的内细胞团细胞具有全能性【10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在体外受精时,需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同时卵细胞也要在体外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后期,才能与精子进行结合。【详解】A、获能是获得受精的能力,获能是精子表面抑制受精作用的物质在一些化学物质的作用下被分解从而使得精子成为能够正常完成受精过程的精子,A错误;B、卵母细胞停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只

16、有在精子入卵后才能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B正确;C、胚胎干细胞分裂能力强,可以发育成机体的组织、器官和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C正确;D、囊胚中的内细胞团细胞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具有全能性,D正确。故选A。11. 如图为肾脏上皮细胞培养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过程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B. 丙过程指细胞在添加血清的培养基中原代培养C. 丙和丁过程中会出现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现象D. 丁过程是传代培养的细胞,细胞都能进行无限增殖【11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图甲为剪碎的组织块,乙为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的单个细胞悬液,丙图为转入培养液中进行原代培养

17、的过程,该过程中细胞会表现为贴壁生长以及接触抑制的特点,丁图为将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培养,该过程为传代培养过程,传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后就不易传下去了,一般情况下,细胞传至1050代时增殖会逐渐缓慢,以至完全停止。【详解】A、甲乙过程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获得单细胞悬液然后进行细胞培养,A正确;B、由分析可知,丙过程指细胞在添加血清的合成培养基中原代培养的过程,B正确;C、丙过程为原代培养,丁为传代培养,会出现细胞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现象,C正确;D、丁过程为传代培养,细胞传至1050代会逐渐缓慢,直到完全停止,当继续传代培养时少部分细胞会获

18、得不死性,这些细胞已经发生了突变,D错误。故选D。12. 治疗性克隆有望解决供体器官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下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表示细胞核移植B. 细胞A常用减数分裂II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C. 过程表示脱分化过程D. 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的特性【12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该过程利用了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现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图中表示细胞核移植,细胞A为受体细胞;过程表示胚胎干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由胚胎干细胞发育成组织。【详解】A、据图可知,过程表示细胞核移植,A正确;B、细胞A为供

19、体细胞,通常为去减数分裂II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B正确;C、过程表示胚胎干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C错误;D、胚胎干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具有发育的全能性,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的特性,D正确。故选C13. 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用蒸馏水使家兔的红细胞涨破以获取富含DNA的滤液B. 常温下香蕉匀浆中有些酶类会影响DNA的提取C. DNA溶于2 mol/L氯化钠溶液也能溶于蒸馏水D. 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后会变蓝【13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DNA的粗提取与鉴定:(1)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20、(0.14mol/L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详解】A、兔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不能用于DNA的粗提取,A错误;B、常温下菜花匀浆中有些酶类(如DNA酶)可破坏DNA而影响DNA的提取,B正确;C、根据DNA的溶解性可知,DNA溶于2mol/L氯化钠溶液也能溶于蒸馏水,C正确;D、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D正确。故选A。14

21、.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及伦理性有关的问题,表述正确的是( )A. 设计试管婴儿的实质是选择性移植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B. 若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自自然界的生物,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C. 防治生物武器带来的危害,只要平时多消毒就行D. 大量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14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待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详解】A、设计试管婴儿实质是选择性移植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应正确判断其利与弊,

22、有利方面如解决了不育问题,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方法等,A正确;B、即使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也可能会产生安全性问题,如某些转基因植物产生的蛋白质可能会成为某些人的新的过敏源,B错误;C、生物武器具有强大的传染性和致病力,应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C错误;D、大量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可能会降低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D错误。故选A。二、多项选择题15.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氧化塘中的植物、动物、细菌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群落B. 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加水

23、稀释处理可以防止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C. 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 氧化塘后部种植挺水植物,通过竞争有机物从而抑制藻类生长【15题答案】【答案】ABC【解析】【分析】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

24、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详解】A、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的集合,氧化塘中的植物、动物、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A正确;B、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要加水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废水浓度过高,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B正确;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是避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被打破,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打破,C正确;D、植物是自养型生物,不直接利用有机物,因此它们竞争的是无机盐和阳光等,D错误。故选ABC。16. 很多生物工程技术都需要进行“筛选”,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25、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需要筛选,以确保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导入B. 体细胞诱变育种过程中需要筛选诱变处理后的植株,以获得新品种C. 动物细胞融合后要进行筛选,选择出杂种细胞进行细胞培养D.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第一次筛选,要选择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6题答案】【答案】ABC【解析】【分析】基因工程中需根据标记基因等筛选出含有重组DNA的受体细胞;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诱变育种过程中,需要对诱变处理后的植株进行筛选;动物细胞融合后,存在未融合的亲本细胞、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进行了两次筛选,第一次是使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通过克隆化培

26、养和抗体检测以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详解】A、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成功率不是100%,因此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需要进行筛选,以确保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导入,A正确;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体细胞诱变育种过程中需要筛选诱变处理后的植株,以获得新品种,B正确;C、动物细胞融合后,会存在未融合的亲本细胞、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因此动物细胞融合后需要筛选出杂种细胞,以便进行细胞培养,C正确;D、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第一次筛选是要选择出杂交瘤细胞,D错误。故选ABC。17. 为了解病原微生物对四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药敏实

27、验,图1为部分实验器材。将含有相同浓度的抗生素IIV四个大小相同的纸片分别贴在长满测试菌的平板上,实验结果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为获得长满测试菌的平板,需要使用图1中器材B. 图2中II形成的抑菌圈较小,可能是病原微生物对药物较不敏感C. 图2抑菌圈中的菌落可能是在抗生素IV作用下产生了突变株D. 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影响实验结果【17题答案】【答案】AC【解析】【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 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

28、成单个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2、分析题图:抑菌圈越大,对抗生素抗性越强,则对抗生素IV的抗性最强,但其中出现了菌落,可能是发生了突变。【详解】A、为获得长满测试菌的琼脂平板,需要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该方法需要使用酒精灯、培养基和涂布器,A错误;B、图2中II处抑菌圈最小,说明测试菌对该药物敏感度最低,测试菌生长繁殖能力仍较强,B正确;C、图2抑菌圈中的菌落的形成可能是测试菌发生了突变,但突变株的出现不是在抗生素的作用下产生的,抗生素只能起选择作用,C错误;D、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影响实验结果中抑菌圈

29、的大小,D正确。故选AC。18.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的构建需要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B. 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的染色体上C. 的染色体上只要含抗虫基因,则就表现出抗虫性状D. 的培育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8题答案】【答案】AB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其中为质粒,作为运载体;为重组质粒;为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为含有目的基因的植物细胞;为转基因植株。【详解】A、为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参与,A错误;B、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

30、质粒上的T-DNA整合到的染色体上,B错误;C、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含抗虫基因,但不代表该基因就一定成功表达,因此不能确定是否表现出抗虫性状,C错误;D、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因此的培育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故选ABC。19. 利用胚胎工程培育高产荷斯坦奶牛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供体母牛和受体母牛需要用相同的激素处理B. 胚胎移植或分割一般选择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C. 受精过程中,卵母细胞会发生透明带反应和细胞质膜反应,阻止多精入卵D. 饲喂促性腺激素有助于供体母牛排出比自然情况下更多的次级卵母细胞【19题答案】【答案】AD【解析】【分

31、析】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配种或人工授精;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对胚胎进行移植;移植后的检查。【详解】A、供体母牛应该用促性腺激素处理,而对受体母牛进行同情发情处理时使用的通常是孕激素,A错误;B、胚胎移植或分割一般选择桑椹(桑葚)胚或囊胚期的胚胎,移植成功率较高,B正确;C、受精过程中,卵母细胞会发生透明带反应和细胞质膜反应,阻止多精入卵,C正确;D、促性腺激素为蛋

32、白质,饲喂易被消化酶消化,应使用注射方式,D错误。故选AD。三、非选择题20. 在连续多年过度放牧干扰下,某草原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发生退化,冷蒿种群不断扩展,逐渐形成冷蒿草原。请回答问题。(1)群落中的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间存在_关系,植物的“气味”为食草动物提供可采食的信息属于_信息。(2)有研究表明冷蒿可向环境释放具有化感作用的代谢产物,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研究者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浸水提取液处理3种伴生植物幼苗,实验结果见图1。据图1分析,冷蒿释放的化感物质对羊草幼苗根生长的影响是_。(3)绵羊喜食糙隐子草、羊草、冷蒿、克氏针茅,但在持续过度放牧干扰下,克氏针茅在群落中

33、的优势地位被冷蒿替代,糙隐子草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综合上述研究,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冷蒿通过无性繁殖抵抗放牧干扰,通过释放_抑制克氏针茅幼苗的生长,挤占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同时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有一定的_作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冷蒿草原上较好生长。(4)图2为典型草场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下表为食物链“草鼠鹰”中各种群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7kJa-1)。种群同化的总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传递给分解者传递给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草69570190455鼠1909010鹰351025微量不计无图2中m1

34、、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据表分析,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_kJa-1,能量从鼠到鹰的传递效率为_%(此空保留1位小数)。【20题答案】【答案】(1) . 竞争 . 化学 (2)在低浓度时有促进作用,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有抑制作用 (3) . 化感物质 . 促进 (4) . 太阳能、热能 . 715108 . 184【解析】【分析】1、生物的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

35、环具有全球性。【小问1详解】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均为植物,根据“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发生退化后,冷蒿种群不断扩增,逐渐形成冷蒿草原,说明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间争夺资源,存在竞争关系。气味是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小问2详解】由图1可知,随着化感物质浓度的增加,克氏针茅的抑制率逐渐增加,羊草的抑制率在低浓度时为负数即促进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幅度越来越小直到开始抑制生长,且抑制作用逐渐增加,即化感物质对克氏针茅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羊草幼苗根的生长,在浓度低时有促进作用,浓度高到一定程度有抑制作用。【小问3详解】综合上述研究,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冷蒿通过无性繁殖抵抗放牧干扰,通过释

36、放的化感物质(具有化感作用的代谢产物)抑制克氏针茅幼苗生长,挤占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同时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促进糙隐子草生长,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冷蒿草原较好生长。【小问4详解】图甲中,m1指向第一营养级,表示的能量形式为太阳能,m2是由各营养级释放到外界环境的能量,表示的能量形式为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据表分析,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7.0+19.0+45.5) 107=7.15108kJa-1;能量从鼠到鹰的传递效率为:鹰同化的总能量鼠同化的总能量=(3.5107) (19.0107)18.4%。【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和表格数据等,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和生态

37、系统的功能, 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示、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的能力。22. 通过咽拭子取样进行RT-PCR技术检测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的常用方法,用于核酸检测的RT-PCR试剂盒的部分工作原理简图如下。请回答问题。(1)RT-PCR是指以病毒的RNA 为模板通过逆转录过程合成_,并对该产物进行PCR扩增的过程。PCR扩增时,退火温度的设定是成败的关键。退火温度过高会破坏_与_的碱基配对。(2)利用RT-PCR试剂盒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检测时,除借助上述RT-PCR技术外,还需要有特异性探针。探针是指以放射性同位素、生物素或荧光染料等进行

38、标记的已知核苷酸序列的核酸片段,核酸探针与目标核苷酸序列间的分子杂交遵循_(3)为研制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图相关实验。下表为部分实验步骤,请完成表格。实验步骤的目的简要操作过程诱导小鼠产生能够分泌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实验前必须给小鼠甲注射_制成单细胞悬液取小鼠脾脏剪碎,用_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加入培养液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细胞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用试剂_处理后,将多种细胞HAT培养基上中培养筛选出_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进行二次筛选使能产生目标抗体的杂交细胞大量_将二次筛选出的能产生目标抗体的杂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培养或在体外培养【22题答案】

39、【答案】(1) . cDNA . 引物 . 模板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 . 病毒A .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 #聚乙二醇#PEG# . 产生抗病毒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 增殖【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是通过将抗原注入到宿主动物体内启动机体免疫应答而产生的。 因而制作单克隆抗体的大多数操作都是在体外将来自这些宿主的脾细胞与培养的恶性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 将独特的细胞克隆分离出来,融合步骤中存活下来的细胞称为杂交瘤。 杂交瘤因骨髓瘤特性而可以永生,且容易在培养物中繁殖。【小问1详解】RNA 逆转录合成cDNA,可以作为PCR的模板,这样的PCR称为RT-PCR;退火是降低温度使引物与

40、模板链相结合,若退火温度过高,会破坏引物与模板链的结合。【小问2详解】核酸探针是能与目标核苷酸序列进行配对的核酸序列,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小问3详解】研制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首先将病毒A作为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诱导小鼠产生能够分泌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脾脏组织中的细胞存在蛋白质使其相互粘连,因此要使用胰蛋白酶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聚乙二醇(PEG)可以诱导细胞融合,经过筛选得到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细胞即杂交瘤细胞;需要的杂交瘤细胞既要能无限增殖,又要能产生单一抗体,因此要经过筛选;经筛选后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大量增殖,也可以到体内去进行大量增殖,最终得到较多的单克隆抗体。【点睛】本题主要

41、考查基因工程和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24. 中国科学家运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一株嗜盐单胞菌H,以糖蜜(甘蔗榨糖后的废弃液,含较多蔗糖)为原料,在实验室发酵生产PHA等新型高附加值可降解材料,期望提高甘蔗的整体利用价值,工艺流程如图。请回答问题。(1)发酵装置中搅拌器的作用是_;_。(2)为提高菌株H对蔗糖的耐受能力和利用效率,可在液体培养基中将蔗糖作为_,并不断提高其浓度,经多次传代培养(指培养一段时间后,将部分培养物转入新配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以获得目标菌株。培养过程中宜采用_法对样品中的活菌进行接种和计数,以评估菌株增殖状况。若某次取样中,对菌液稀释了105

42、倍后,在每个平板上涂布菌液的体积为01ml,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220个,则菌液中H菌的细胞数为_个/ml。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_,原因是_。菌落数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统计一次,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_。(3)基于菌株H嗜盐、酸碱耐受能力强等特性,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不需要灭菌的发酵系统,其培养基盐浓度设为60g/L,pH为10,菌株H可正常持续发酵60d以上。分析该系统不需要灭菌的原因是培养基的盐浓度设为60g/L,杂菌_;pH为10的条件导致杂菌_。(4)研究人员在工厂进行扩大培养,在适宜的营养物浓度、温度、pH条件下发酵,结果发现发酵液中菌株H细胞增殖和

43、PHA产量均未达到预期,并产生了少量乙醇等物质,说明发酵条件中_可能是高密度培养的限制因素。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_。(5)菌株H还能通过分解餐厨垃圾(主要含蛋白质、淀粉、油脂等)来生产PHA,说明其能分泌_。【24题答案】【答案】(1) . 增加培养液中的氧含量(或答增加溶解氧、或答使空气和发酵液充分混合) . 使菌种和培养液混匀 (或答提高原料利用率) (2) . 唯一碳源 . 稀释涂布平板 . 22108 . 小 .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 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3) . 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 酶变性失活 (4) . 氧气(O2或溶解

44、氧) . 发酵罐内发酵 (5)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解析】【分析】1、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 温度、pH等) ,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前者可以对菌落数进行计数,后者不可计数。3、分析题图,图中开放式发酵系统中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蔗糖、其他营养物质和空气,搅拌器的转动有利于微生物与营养物质接触更充分,还有利于增加溶解氧,利于微生物呼吸。小问1详解】该装置是一个开放式发酵系统,说明该菌种为好氧菌,此时搅拌器的作用是增加培养液中的氧含量,使菌种和培养液混匀。【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分析,该

45、实验的目的是提高菌株H对蔗糖的耐受能力和利用效率,结合微生物的代谢需求,其液体培养基应该以蔗糖作为唯一碳源 。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通过系列稀释和涂布平板最终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来的菌落,因此培养过程中可定期取样并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待形成菌落后进行菌落计数,评估菌株增殖状况;菌液中H菌的细胞数为220/0.1105=2.2108个/ml,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小,原因是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平板上看到的只是一个菌落;菌落数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统计一次,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小问3详解】已知菌株H具有

46、嗜盐、酸碱耐受能力强等特性,因此当培养基盐浓度为60g/L,pH为10时, 菌株H可正常持续发酵60d以上,而盐浓度为60g/L的条件下,其他杂菌因失水过多而死亡;pH为10的条件下,其他杂菌的酶变性失活,生长繁殖受抑制,故该系统不需要灭菌。【小问4详解】分析题意,扩大培养时,营养物浓度、温度、pH等条件下适宜,而发酵液中菌株H细胞增殖和PHA产量均未达到预期,并产生了少量乙醇等物质,说明发酵条件中氧气不足,使菌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即氧气是限制高密度培养的重要因素;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置、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和提纯等,其中心环节是发酵罐内发酵。【小问5详解

47、】能分解蛋白质说明其能分泌蛋白酶,能分解淀粉说明其能分泌淀粉酶,能分解油脂说明其能分泌脂肪酶。【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和题图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6. 2021年,中国科学家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研究人员选择了Lewis大鼠作为研究对象以降低两只鼠组合在一起后的免疫排斥反应,通过子宫移植和异种共生手术将一只被阉割的雄性大鼠和一只雌性大鼠连接在一起,使雄性大鼠能够通过血液交换获得一个雌性微环境,成功让得到子宫移植的雄性大鼠孕育胚胎并诞下幼崽。请回答下列问题:(1)科研人员将选择_时期的胚胎移植到两只共生鼠的子宫中。(2)若要产生同卵双

48、胎,需对囊胚的_进行均等分割,做DNA鉴定则取_细胞。(3)该项研究中将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共生的目的是_。(4)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切除所得受精卵中的BMALI基因(生物节律核心基因),可培育出BMALI基因敲除的大鼠。基因编辑工具是经改造的CRISPR/Cas9系统。该系统由向导RNA(sgRNA)和Cas9蛋白组成,由sgRNA引导Cas9蛋白在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来完成基因的编辑过程,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图中Cas9sgRNA复合体通常用_技术注入受体细胞;基因编辑工具中对基因进行剪切的是_。sgRNA能与靶DNA分子特异性识别、结合的原理是_。若BMALI基因敲除成功,从个体

49、水平鉴定,大鼠表现为_。【26题答案】【答案】(1)囊胚期(或写上桑椹胚) (2) . 内细胞团 . 滋养层 (3)提供胚胎在雄性大鼠子宫中发育所需要的“妊娠血液” (4) . 显微注射 . Cas9蛋白 . 碱基互补配对 . 生物节律紊乱【解析】【分析】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2、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形成后,在一定时间内不会与母体

50、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而是处于游离状态,故早期胚胎获取可从供体的子宫中冲取。【小问1详解】胚胎移植的时期是桑椹胚或囊胚期,故胚胎移植时,应选择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移植到两只共生小鼠的子宫中。【小问2详解】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组织器官,滋养层将来发育成胎膜胎盘,故若要产生同卵双胎,需对胚胎的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而做DNA鉴定则取滋养层细胞,不影响下一步的分割移植等。【小问3详解】结合题意“通过子宫移植和异种共生手术将一只被阉割的雄性大鼠和一只雌性大鼠连接在一起,使雄性小鼠能够通过血液交换获得一个雌性微环境”,可推知该项研究中将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共生的目的是提供胚胎在雄性大鼠子宫中发育所需要

51、的“妊娠血液”。【小问4详解】结合题意可知,本操作中的受体细胞为受精卵,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结合题意“由sgRNA引导Cas9蛋白在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来完成基因的编辑过程”可知,该基因编辑工具中对基因进行剪切的是Cas9蛋白。向导RNA的识别序列会与靶DNA上特定部位的碱基发生互补配对,引导Cas9蛋白在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即sgRNA能与靶DNA分子特异性识别、结合的原理是sgRNA的碱基序列与靶DNA分子的碱基序列发生碱基互补配对。BMAL1基因是生物节律核心基因,若BMALI基因敲除成功,因缺少BMAL1基因的表达,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物节律,所以会出现生物节律

52、紊乱,因此在个体水平上,可以观察到小鼠表现为生物节律紊乱。【点睛】本题考查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基因工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外受精技术的过程及方法;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及应用,能结合题意分析作答。28. 血栓调节蛋白(TM)只能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合成,具有调节凝血的功能。为了解决异种器官移植时引起凝血紊乱的问题,科研人员研究制备了猪血管内皮特异性表达人血栓调节蛋白(hTM)的转基因猪。下图表示部分研究过程,请回答问题。注:ori为复制原点,T为终止子,puro为嘌呤霉素抗性基因,pTM为猪血栓调节蛋白,相关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表:限制酶XhoIclaIEcoRV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CT

53、CGAGATCGATGATATC(1)步骤使用的限制酶是_,质粒中插入pTM启动子的目的是_。(2)步骤中研究人员设计并合成了以下引物。合成这些引物的原料是_,引物设计的依据有_、_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引物1:ATCGATATGCTTGGGGTCCTGGTCCTTGGC引物2:GATATCTCAGAGTCTCTCCGCCGTCCGCTC(3)将步骤获得的质粒经XhoI、 EcoRV酶切后电泳,结果如下图,据结果可判断目的基因_(填“成功插入”或“未插入”)质粒。(4)质粒3经电转染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并接种至培养皿中培养48h后经适宜的酶处理分散成单细胞,再按每孔一个细胞接种至96孔板中,加

54、入_筛选获得抗性细胞,再提取抗性细胞的DNA进行PCR鉴定,将呈_(填阳或阴)性的细胞留存待用。(5)取留存细胞的细胞核,显微注射到_时期的_中,再经过_等技术获得能表达人血栓调节蛋白的转基因猪。【28题答案】【答案】(1) . XhoI、claI . 使人血栓调节蛋白基因能在猪血管内皮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2) . 4种脱氧核苷酸 . hTM基因编码区两端的核苷酸序列 . claI、EcoRV (3)成功插入 (4) . 嘌呤霉素 . 阳 (5) .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 去核卵母细胞 . 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 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

55、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和标记基因等。(3)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 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一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56、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小问1详解】 据图1可知,步骤是在质粒1中插入pTM的启动子,得到质粒2,使用的限制酶是Xhol、Clal,其目的是使人的血栓调节蛋白基因能在猪血管内皮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小问2详解】步骤是将逆转录得到的hTM cDNA进行PCR扩增,需要引物诱导,合成这些引物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根据提供的2种引物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以及表格判断,设计引物的依据有hTM基因编码区两端的核苷酸序列以及claI和EcoRV的识别序列。【小问3详解】将步骤获得的质粒3经经XhoI、 EcoRV酶切后电泳应当得到2种长度的片段,其中应该含有pTM的启动子+hTM编码

57、区=0.6+1.7=2.3,结合图中实际电泳结果得到了5.6kb和2.3kb的2种片段,这说明hTM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地插入到质粒3。【小问4详解】由图可知,质粒3中的标记基因为嘌呤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加入嘌呤霉素筛选可获得抗性细胞,即含有质粒3或重组质粒的细胞,再提取抗性细胞的DNA进行PCR鉴定,将呈阳性的细胞留存待用。【小问5详解】细胞核通过显微注射到去核的M II中期卵母细胞中,得到重组细胞,再经过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技术获得能表达人血栓调节蛋白的转基因猪。【点睛】本题以血栓调节蛋白(TM)为素材,考查了基因工程、动物细胞核移植等技术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识记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