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课精选)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季氏将伐颛臾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分值:70分)一、基础知识(17分)1下列词句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均无误的一项是(3分)()A颛臾(zhun) 邦域(y)社稷(j) 何以伐为(wi)B彼相(bi) 虎兕(s)出于柙(xi) 椟中(d)C安无倾(qn) 萧墙(xio)干戈(n) 东蒙主D不能者止(zh) 巅而不扶舍曰(sh) 分崩离析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社稷之臣也 是:这B则修文德以来之 修:整治C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夫子:指孔子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东蒙主:主管祭祀蒙山的人3下列“相”字
2、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3分)()A则将焉用彼相矣B杂然相许C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下列各句句式相同的两项是(5分)()A是社稷之臣也。 B无乃尔是过与?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何以伐为?5名句默写。(3分)(1)周任有言曰:“_,_。”(2)且尔言过矣,_,_,是谁之过与?(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二、文本阅读(25分)阅读季氏将伐颛臾全文,回答612题。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B陈力就列 就:担任C危而不持 危:危险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讨厌7下列句中对“而”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A/ B/C/ D/8下列句子,有使动用法的一项是(3分)()A冉有、季路见于孔子B陈力就列,不能者止C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9出自本文的今天仍在使用的三个成语是:_、_、_。(3分)10下列选项中的“伐”与“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伐”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坎坎伐檀兮 B口诛笔伐C十年春,齐师伐我 D不矜不伐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是(3分)()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君子疾
4、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A BC D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3分)译文:_(2)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4分)译文:_三、类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1318题。(一)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篇)(二)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
5、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论语尧曰篇)(三)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
6、“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篇)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处:处所B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恶:哪里C造次必于是 造次:仓促,急忙D颠沛必于是 颠沛:困顿、动乱1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屏四恶 屏:摒弃B泰而不骄 泰:安泰C慢令致期谓之贼 致:到D犹之与人也 与:跟、同1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俨然人望而畏之 俨然:严肃的样子B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有司:主管官吏C民信之矣 信:信任D民无信不立 立:创立1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其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B.C.D
7、.17这三段文字分别阐述了孔子的什么观点?(6分)答:_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君子去仁,恶乎成名?(2分)译文:_(2)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2分)译文:_四、语言表达(10分)19读下面的文字,参照例句中画线部分仿写,内容符合原文意思。(不要求与例句句数一样)(4分)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任用)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例句:宽,待人宽厚。对上级、下级、同事、长辈和小辈,以及周围的人,都要宽厚,要能够原谅别人的过失,容忍他
8、人的缺点,正确对待与别人的矛盾,就会受到大家的拥护。仿写:信,讲究信用。_20请你用“问答感悟”的方式,选择“快乐的工作”、“安全的船只”中的一个,为其作生动的诠释。(5070字)(6分)示例:问:“为什么作恶的人往往富裕,而善良的人却往往贫穷呢?”答:“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感悟:道德是永远的,财富是暂时的。靠作恶致富的人,内心肯定会非常空虚,而且富裕也绝不会长久。问:_答:_感悟:_答案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1CA项“为”读wi。B项“彼”读b。D项巅颠,“舍”读sh。2C应指“季氏”。3BCB、C两项皆为指代性副词,偏指一方,译为“
9、他”;A项搀扶盲人走路的人;D项丞相、宰相。4BDB、D两项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是判断句。C项是介词结构后置句。5(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6C危:不稳定。7A依次为: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况且;连词,表并列。8D来:使来,动词的使动用法。9“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10CC项攻打。A项砍伐。B项声讨。D项夸耀。11C是批评冉有的话,是指出“季孙之忧”的本质所在的话。12(1)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2)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在国内谋划策动使用武力。13A处:待。“不处”即不
10、待在富贵的地位上。14D与:帮助。15D立:生活、存在。16BA项都是代词,“这”。B项连词,“就”/代词,“这”。C项代词,“何”。D项介词,“用”。17(1)言君子为仁,自富贵、贫贱取舍之间,以至于终食、造次、颠沛之顷,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简言之,功名利禄不可妄求,得之以道,非道莫取。(2)治理天下,必以民为本,倡行仁义,施行仁政,不为一己之私而役使天下之人。(3)民心不可失。民者,国之本,一个国家所能依靠的就是百姓,百姓安定了,国家也就安定了。18(1)君子离开了仁,还到哪里去成名呢?(2)有贤得的人端正他们的衣冠,其仪容风度就会被别人效仿而受到敬重;人们尊重他所瞻仰重视的一切,严肃得使
11、人望而敬畏之,这不就是威严而又不凶暴吗?参考译文(一)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们想要的东西;但如果不用正当的办法得到它,我是不接受的。贫与贱,这是人们讨厌的东西;但如果不用正当的办法获得富贵,我是不会脱离贫贱的。君子离开了仁,还到哪里去成名呢?君子不会有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就是在匆忙之间也一定和仁同在,颠沛流离之时也一定和仁同在。”(二)子张向孔子问道:“怎样就可以从事政治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行,如此就可以从事政务了。”子张问道:“什么叫五种美德?”孔子说:“有德行的人对百姓施与恩惠却不浪费钱财,为百姓辛苦操劳却不被人抱怨,追求仁义而不贪图财私,临事处之泰然却不怠慢,神态威
12、严却不令人感到凶暴粗鲁。”子张又问:“怎样做才称得上施与百姓恩惠却又不耗费财物呢?”孔子说:“就着百姓的利益而使他们得到,这不就是施与百姓恩惠却不必消耗任何费用吗?选择对百姓有益的事去做,虽然辛苦,又有谁会抱怨呢?想施行仁德就得到仁,又何必去贪图其他呢?无论人多人少,无论势力大小,君子都一样地尊重他们,不做出厚此薄彼的怠慢举动,这不也是安泰而不骄傲吗?有贤德的人端正他们的衣冠,其仪容风度就会被人效仿而受到敬重;人们尊重他所瞻仰重视的一切,严肃得使人望而敬畏之,这不就是威严而又不凶暴吗?”子张又问:“那么什么叫四种罪行呢?”孔子说:“不加以教育便杀戮叫做暴虐;不加以申诫便要求做出成绩叫做欺凌;起
13、先怠慢,突然限期完成叫做狠毒;好像是帮助别人,钱财的出纳斤斤计较,像个下层的管理员,叫小家子气。”(三)子贡问政治要特别注意的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实,人民信任政府。”子贡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在三样中去一样,哪一样可以先去?”孔子说:“削减军队。”子贡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在两样中去一样,哪一样可以先去?”孔子说:“降低粮食储备。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人民如果不信任政府,那么也就什么都没有了。”19不论在任何时候,不论对任何人,做出的承诺一定要兑现,说到做到,就会受到别人的任用。20问:“什么样的船只最安全?”答:“那些离开了大海的船只。”感悟:不走路,才不会摔倒;不航行,才没有危险。但船一离开大海,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