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5300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整合归纳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优化提升 一、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的变化维新前维新后政治幕府统治下的封建国家;天皇没有实权;封建身份制度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废藩置县,中央集权加强;实现形式上的“四民平等”经济工场手工业发展;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实现工业化;土地地主私有,统一征收地税军事武士是职业军人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文化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西方文化刚刚传入推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对外西方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对应训练1日本明治维新后较之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国家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资本

2、主义文明完全取代了封建文明ABC D解析:选B。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保留天皇制,所以“完全取代”的表述不正确。二、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异背景内外因的结合推动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国内出现新思潮目的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压迫防止人民革命运动,增强国力,维护自己的统治内容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侧重于农奴制改革,也在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同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两

3、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对应训练2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之处有()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A BC D解析:选A。结合两次改革的背景、性质、结果、影响和特点分析,都是两次改革的相同点。真题练1“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

4、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材料二(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

5、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太政官发布布告”“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概括。(2)从材料一“趋之若鹜”地追求所谓时尚到材料二对西方文明的理性对待,可以总结出态度上的变化,而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要结合近代日本的国际、国内形势作答。(3)这一错误的实质即是只学习西方文明之虚表,而未学习西方文明之内涵。答案 (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

6、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2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二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

7、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解析 (1)依据材料一“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8、”概括作答;(2)依据材料二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材料三中“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等信息概括回答;(3)从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干预方式转变等方面概括回答。答案 (1)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自选练

9、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等大豪族控制政权,天皇家族没有什么实权。贵族疯狂地兼并土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当时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入鹿,其父苏我虾夷自杀,皇室夺取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定年号为大化。646 年元旦,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主要内容有:废除豪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所授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物(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设神祀、太政二大官和八省一

10、台;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实行征兵制,京师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所有军队一律归中央统一指挥。为了使改革顺利进行,新政权在全国各地登记人口和检查田产。701 年又发布了大宝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大化改新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改革的纲领在实施中也不断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开元盛世的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根据材料,分析日本大化改新成功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在背景、内容、

11、影响等方面的主要不同点。解析 (1)公元645年6月的成功政变,皇室夺取政权,为改革提供前提条件;从改革措施看,“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学习借鉴隋唐先进政治经济制度或文化;改革内容涉及土地赋税制度、官僚体制以及军事管理,采取了全面而又行之有效的措施。(2)背景上,大化改新是为了应对内部的社会危机,而明治维新是回应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内容上,前者学习唐朝,而后者学习欧美;影响上,都实现了社会转型,但前者是进入封建社会,后者是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答案 (1)原因:改革前,改革派发动政变,实现了政权的转移;结合本国国情学习借鉴隋唐先进政治经济制度或文化;废除豪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顺应历史

12、发展趋势;采取全面有效的政策措施并不断修改、完善,逐步推进,贯彻落实。(回答其中任意三点即可)(2)背景:日本大化改新前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明治维新前还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内容:大化改新主要是学习中国封建制度;明治维新主要是学习欧美,发展资本主义。影响:大化改新是封建性质的改革,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

13、0亿卢布赎金。摘编自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材料二1872年,明治政府向土地所有者发放了地契,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1873年,颁布地税改革条例,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按地价3%的税率征收现款作为地税。这些措施在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减轻了农民的税负。摘编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农业和农村政策(1)有人说,“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农业政策的中心,并分析其对当时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共付

14、出20亿卢布赎金”的信息可以归纳出“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的答案;第二小问从农民购买力以及当时俄国国内市场狭窄角度分析作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减轻了农民的税负”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明治维新影响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以及为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等角度说明。答案 (1)合理性: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消极影响: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窄。(2)中心: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减轻农民税收负担。影响: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地税征收现款,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答出两点即可)3阅读下列材

15、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1年日本派出使团出访欧美,“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以求行之于我国国民之略”。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日本政治史材料二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日本宪政文化刍议(1)依据材料一,归纳日本使团出访欧美的目的和成果。(2)结合所

16、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认识。解析 (1)第一小问目的,据材料一逐项完结;第二小问成果,据材料一可知全面考察了西方社会情况,确立了明治维新的目标和路径。(2)首先总结材料二的观点,然后结合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史实,评价材料二观点,阐明认识。答案 (1)目的:争取列强支持;取得国家独立;考察欧美体制。成果:全面考察了西方社会情况;确立了明治维新的目标和路径。(2)认识:材料二认为,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但其拒绝民主化原则、保留封建残余,也导致了二战中日本的失败。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国主义色彩,并逐步走上对外侵略之路,

17、最终战败。这充分说明,缺少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化不是真正的现代化。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在19世纪中叶感受到西方侵略中国的巨大威胁,它自身仅仅受到西方的最初挑战就主动做出强烈的反应。这就是“明治维新”的结构性变革。但日本并不想抛弃自己的传统搞“全盘西化”。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材料二(日本领导人在现代化中)他们处心积虑要保存自己的民族遗产,加强国家与皇朝对人民的控制,因而小心翼翼地保护日本传统的大量成分,使之不致受到新文明的触染。人为地采用好战的现代化的强硬外壳来保护大量中世纪传统文化,在这其中不少东西具有原始性,孕育着火山爆发的深重危险。引自胡适中国与日本的现代

18、化运动文化冲突的比较研究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是如何做到在“结构性变革”的同时“不抛弃自己的传统”的。如何评价胡适的观点?解析 第一小问做法,“结构性变革”主要回答向西方学习的措施;“不抛弃自己的传统”回答保留封建残余措施。第二小问评价观点,回答日本明治维新局限性。答案 做法:政治上通过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殖产兴业”,吸收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家主导下实现工业化;文化上实行文明开化,但又倡导“和魂洋才”,使武士道与神道成为社会精神支柱。评价:胡适指出日本现代化存在局限性。明治维新确立的近代天皇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军国主义传统使

19、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最终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体包括: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聘请外国教师任教;派遣留学生到欧洲(主要是法国)学习,等等。季诚钧、徐少君埃及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考察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统治集团)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在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杨世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1)依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2)与阿里改革相比,日本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有何新特点?对日本社会发展

20、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可以从学习西方文明、去宗教化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可以从引进西方先进文明、推动埃及近代化、增强综合国力等角度归纳。(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可以从“爱国、忠君”的德育方面概括;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摆脱民族危机、增强民族意识、增强综合国力的积极方面和封建残余思想影响导致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的消极方面来综合归纳。答案 (1)特点: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世俗化。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

21、。(2)特点:重视“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影响:有利于日本民族意识的提高,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加强了思想控制,使日本政治带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人自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由修身、开智、展才艺可得,而其修身、开智、展才艺,非学不能。由此,设学校之缘由,即在于学日用常行语言书算和士官农商百工技艺以及法律、政治、天文、医疗等大凡人之营为之事学问可说是立身之财本。自今以后,一般人民须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明治政府关于奖励学事的被仰出书(1872年)材料二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律己、醉爱及众、修学问、习职业,以启发智能,

22、成就德器常遵国宪,时守国法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可为朕之忠良臣民,目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明治天皇教育敕语(1890年)(1)指出材料一体现的教育理念,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背景。(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体现的教育方针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解析 (1)第一小问教育理念,根据材料一逐条概括。第二小问背景,从明治维新措施以及传统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影响的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则不独可为朕之忠良臣民,目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归纳为服从天皇,培养“忠良臣民”。第二小问评价,从教育的作用即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回答;局限性从

23、教育目的,即维护天皇权威及其专制统治服务回答。答案 (1)理念:学问是立身之本;学习实用之学;教育(机会)平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背景: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殖产兴业(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传统思想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2)不同:强调服从天皇,培养“忠良臣民”。评价:建立了近代教育体系;提高了国民素质;为近代日本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为维护天皇权威及其专制统治服务。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日本)维新以来,崇尚西学,仿效西法,一变其积习,而焕然一新,甚至于改正朔,易服色,几与欧洲诸国无异。盖其意以为非此不足与之抗衡也,然日本自此财用益绌,

24、帑藏益虚,国债积至巨万,外强中槁,难持久远。其实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而已嚣然自足矣。王韬(18281897)弢园文录外编(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日本维新“仿效西法”的主要事实。(2)材料认为日本“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你是否赞同?依据史实说明理由。解析 (1)结合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和军事上的内容来答。(2)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若不同意,结合所学,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明治维新。若同意,结合所学从明治维新的弊端来评价。答案 (1)政治上: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上:宣传西学,文明开化;社会生活上:衣食住行

25、全面欧化。军事上: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2)不赞同。明治维新全面深刻学习西方的近代文明,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经济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了工业化;政治上确立民主制度,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思想上传播西方近代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或者:赞同。政治上天皇掌握重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的民主权利有限;思想上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军事上倡导武士道精神,极富侵略意识。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明治维新初期,改变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的极端做法,不仅花费了大量的宝贵资金,而且伤害了一般日本人的感情,因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并引发社会震动。后来在著名大学教授、小说家夏目漱石的倡

26、导下,转而采取尽量少抛弃日本传统文化,而对西方文化应尽量多吸收的“少弃多采主义”原则。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反映日本社会发展状况的有关图片(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中是如何体现“少弃多采主义”原则的。(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这些措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解析 (1)根据材料一“转而采取尽量少抛弃日本传统文化,而对西方文化应尽量多吸收的少弃多采主义原则”可知“少弃多采主义”是指尽量少抛弃日本传统文化,尽量多吸收西方文化。“少弃”方面回答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传统文化的措施,如政治上保留天皇专制体制,文化上忠君思想。“多采”方面回答日本向西方学习的措施,如经济上殖产兴业

27、、社会生活上“文明开化”。(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明治维新积极影响。答案 (1)“少弃”:在政治上保留天皇专制体制,实行君主立宪,确立近代天皇政治体制。“多采”:在经济上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实行殖产兴业;在社会生活方面,实行“文明开化”。(2)积极作用: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化进程:实现了国家富强,逐步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民族独立。专题综合检测(八)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这些商人日日夜夜赚钱获利,聚积着财富商人家中陈设的华丽,以及生活奢侈,倾笔难尽商人本来在社会的最下层,可是到

28、了如今,商人已不把农民放在眼中,甚至商人中已有了超越武士身份的大豪杰了。材料直接反映了()A武士阶层逐渐走向没落B武士变成了反对幕府统治的重要力量C日本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日本不再实行限制工商业的政策解析:选A。材料中反映了商人经济实力增强,身份地位得以提高。由材料“商人中已有了超越武士身份的大豪杰了”,可知武士阶层身份下降,逐渐走向没落,故A项正确。2如图是西方商船把大量商品运进横滨港。这反映了有关日本的哪些历史发展概况()日本主动顺应历史潮流,由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影响了日本的近代化的进程冲击了日本自然经济日本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ABC D解析:选B。1853年美国军舰开进日本港口,18

29、54年迫使日本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大门,因此日本的开国不是主动顺应潮流,而是被迫的,故错误。排除含的选项,故选择B项。31867年,德川幕府提出“奉还大政”的主要目的是()A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B保住幕府实际权力C趁机准备反扑武装力量D支持天皇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C两项表述无误,但不是主要目的;B项符合题意。4图中的战役()A是由新兴阶级领导的反对幕府的城市暴动B是西方列强打开日本大门的关键性战役C是倒幕派击溃幕府军事力量的关键性战役D是幕府势力在日本彻底消失的重要标志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图片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

30、868年,经过鸟羽、伏见之战,幕府的主力被消灭,为倒幕运动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5经过明治维新,日本逐步建立起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这种新的社会体制主要是指()A实行四民平等B华族和士族可以经营工商业C取消武士特权D平民可以自由地择业和迁徙解析:选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该题涉及的是日本废除封建等级身份制度的变革,封建等级身份制度废除后确立的新体制是“四民平等”,平民有了更多的自由,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明治维新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方面最有力的措施是()A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B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C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D修建铁路,开办工

31、厂,发展外贸解析:选B。本题考查明治维新发展经济的突出措施。A项是前提,为工业化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保障,C、D两项属于B项内容的具体化,故B项最符合题意。7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A革除封建礼仪B废除封建等级制度C带动“文明开化”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解析:选C。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天皇的带领下在生活习俗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天皇将头发剪掉起着带头示范的作用,这符合明治维新中倡导“文明开化”的内容。8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日本社会的相同点有()都与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性质

32、的运动都积极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A BC D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可以用排除法。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开展“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是从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的,并没有要求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也没有使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道路,排除。9刘天纯在日本改革史纲中说:“因为当时在日本,资本家阶级还没达到独立经营的程度,依然有政府保护助长之必要。不过保护助长的方法和性质,都不同从前官营模范工厂制度的封建式了其变化是更加趋向全面实行保护政策。”文中所述的“更加趋向全面”的保护政策是()A保护新兴地主的土地私有制B工部省接管幕藩的矿山和工场C鼓励

33、私人资本投资近代企业D将大部分官营企业廉价转让给“政商”解析:选D。题干没有体现地主和土地问题,故A项错误;B项与“不同从前官营模范工厂制度的封建式”无关,故B项错误;C项政策与题干的“资本家阶级还没达到独立经营的程度,依然有政府保护助长之必要”不符,故C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题干体现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的殖产兴业政策,D项是该政策的内容,故D项正确。10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

34、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解析:选C。明治维新在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注意保留本土文化。和服被保留、茶室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能剧和歌舞伎的兴盛、西服的流行、酒吧的增多、西洋歌剧的唱响等都体现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多元并存的特色。11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比较全面,且行之有效。在其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A废藩置县B发展近代教育C实行征兵制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解析:选B。抓住“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要求,显然发展近代教育最符合题意,故选B项。12“我要对诸位说,你们都拥有相同的一件法宝,那就是自由权。”这是19世纪70年代一位日本思想家提出的制定宪法的理念。但1889

35、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根本没有体现这一理念,该宪法仍规定()A贵族院享有立法权B众议院享有立法权C天皇享有立法权D内阁享有立法权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议会的立法必须经天皇的批准方能生效,这实际上表明天皇享有立法权。1319世纪中后期,日本对外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主要表现在()加速了资本积累提供充足的原料扩大了海外市场使得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在日本确立A BC D解析:选A。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在日本确立是1889年宪法颁布的结果,不是对外扩张的影响。14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

36、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有()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A BC D解析:选A。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日本先于中国接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排除含的选项,故选A项。15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这说明()A国家发展现代化绝对不能优先发展经济现代化B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民主化C经济现代化的地位不如政治现代化的地位重要D缺乏政治民主的现代化是一种不完

37、全的现代化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述能力。从题干可知,虽然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但是日本仍获得了巨大“成功”,也因此“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这说明,由于明治维新没有实现政治民主化,最终把日本引向了灾难。由此可知,一个国家向现代化迈进,必须是全方面的,故本题选D项。A、B、C三项说法太绝对,均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19世纪中期俄日两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

38、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材料二1862年,高杉晋作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绝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在于既不能造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能造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海国图志绝版。因循苟且,空度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1)材料一中实现现代化道路的“西方模式”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中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4分)(2)材料二中高杉晋作认为中国衰败的原因有哪些?为避免重蹈覆

39、辙,日本后来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解析 (1)第一小问要结合欧美现代化的道路模式总结其特征;第二小问要结合俄国1861年改革的举措来总结其特殊性。(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回答即可;第二、三小问需要学生宏观指出日本采取的应对措施,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归纳其影响。答案 (1)模式:经济上实现工业化,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特殊性”:废除了农奴制,但又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2)原因:军事力量薄弱,思想保守。应对措施:进行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影响: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日本成为军事强国后不断进行对外侵略扩张。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

40、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应该如何是好呢?保存政府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的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对此,我们日本的有识之士依靠帝室的神圣尊严,断然推翻旧政府。福泽谕吉(1)上述材料中“守旧衰老的政府”“帝室”分别指的是什么政府?为什么要推翻“旧政府”?(4分)(2)明治维新时,“帝室的神圣尊严”是怎样被强化的?简析其影响。(6分)解析 (1)应注意分析材料,围绕武装倒幕去思考。(2)实际上是考查明治维新的措施及天皇权力的加强。答案 (1)政府:德川幕府和明治政府。原因:要保证日本独立,必须接受西方文明;要接受西方文明,必须推翻旧

41、政府。(2)强化:政治上,在宪法中规定天皇大权独揽;思想上,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强制民众服从天皇。影响:使专制主义统治长期存在,人民缺乏民主权利。(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4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6天皇裁可法律。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11天皇统率陆海军。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材料二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国家其他部门官员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普鲁士宪法(1

42、850年)(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6分)(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4分)解析 (1)考查对日本近代代议制建立及其特点的理解。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小问日本近代宪政的内容可以直接概括为:天皇作为国家元首在行政权方面总揽统治权;立法权方面是在议会支持下行使立法权;军权方面统率陆海军。第二小问通过国家元首权力大小加以比较: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2)考查对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一分

43、为二地辩证看待,可以从政治、经济方面的积极性与局限性方面加以概括。答案 (1)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2)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而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颁行按汉族服饰制定的衣帽式样禁止百官尤其是年纪在30岁以下的官员在朝廷中讲鲜卑

44、语,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北语即鲜卑语,正音即汉族所讲语言)。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材料二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形容:“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大国崛起解说词(1)依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使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4分)(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一内容?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措

45、施?(4分)(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解析 本题属于比较类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归纳、概括、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围绕中国古代的孝文帝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在移风易俗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命题。注意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要站在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答案 (1)措施: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提倡与汉族通婚;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着汉服;学说汉话。不同意。理由:一个民族必须善于学习先进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生活观念,大胆移风易俗,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使本民族立于不败之地。(或同意。理由:风俗习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维护本民族的特性,保护传统文化)(2)内容:文明开化。原因:有利于打破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传播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减少改革阻力。(3)共同点:移风易俗。作用:促进社会进步,实现社会转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