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记一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知识结构填一填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答题术语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3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4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以挽救民族危机,张謇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辨一辨1.怎样正确认识自然经济的解体?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并未完全解体。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虽已产生资本主
2、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农产品日益商品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自然经济才最终解体。2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区别是什么?(1)洋务派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2)洋务运动创办的是民用工业,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3“实业救国”的内涵是什么?“实业救国”就是以发展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手段的一种经济思想,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资产阶级思想。主要以张謇等为代表。表达了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企图
3、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的美好愿望,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辨析体会研一研1.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史料(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史料说明自然经济解体有何特点?实质如何?提示特点:自然经济解体首先从东南沿海开始。实质: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世界市场的经济附庸。2洋务运动的内容史料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结合史料指出洋务派“汲取来的西方知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从事了哪些活动?提示内容:西方的军事、
4、工商、科技等。活动:建立了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发展了近代海军,培养了洋务人才,发展了近代教育。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史料初时,简村附近的一些乡人,对陈启沅倡办机器缫丝厂不甚理解,他们认为男女在同一厂内工作,有伤风化;操作不熟,机器容易伤人;甚至认为高烟囱妨碍“风水”。南海县知县给机器缫丝业定了几条罪状。这样,继昌隆缫丝厂惨遭“腰斩”了。史料中的企业是什么性质的企业?概括分析企业惨遭“腰斩”的原因。提示性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原因:传统观念的影响;封建迷信思想的阻碍;封建政府的压制。4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史料19011911年设立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
5、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其中纺织业82家,缫丝业70家,面粉业53家,机器业20家。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根据史料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提示发展速度快;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练一练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其主要特点有()A以军事企业为主B采用机器生产C没有雇佣劳动力 D自给自足答案:B22019浙江省合格考光绪十四年(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遐迩周知。据皖南
6、茶厘总局具详,光绪十一、十二年两年,亏本自三四成至五六成不等,已难支持;十三年亏折尤甚,统计亏银将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这突出反映了当时中国()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制茶技术被印度日本赶上C受到世界市场影响D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答案:C3“实业救国”是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一种救国方案。这一方案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 B曾国藩C李鸿章 D张謇答案:D知识点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中日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解析:根据材料中“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商在通商口岸私
7、自设厂”,可知其对应的历史时期为鸦片战争以后。答案:A2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小农经济完全破产AB CD解析: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题干“19世纪中期”时间不符合,排除;19世纪中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的说法错误;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在中国设立工厂,是近代工业之始,的说法正确,的说法与题干相符,故本题选A。答案:A知识点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企业。下列企业中属于这一类型的有()A发昌机器厂 B继昌隆缫丝厂C轮船招商局 D保兴面粉厂
8、解析: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最初只是一个手工锻铁作坊,后来引进车床生产,从而转化为近代企业,故A项正确。答案:A4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这主要是因为()A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B外国列强的侵略使该地区自然经济解体较早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D该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解析:题干所列地区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均成为通商口岸,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这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劳动力等,故B项正确。答案:B知识点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5.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
9、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B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控制C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 D制订经济发展计划解析:题干中张謇停罢官业,“予招商承办”及“悉听之民办”都包含了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的内涵,故C项正确。答案:C6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其直接原因是()A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B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C利用了列强对华输出的资本D各种实业团体的推动解析:依据题干“直接原因”并结合所学,甲午战后,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故本题选A。答案:A综合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10、与发展7.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该材料反映出()A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B清政府对近代化态度保守C洋务派主张创办近代工业D工业发展受到列强的制约解析:题干材料说明当时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而内地极少,这体现了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征,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清政府对发展机器工业的态度,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近代工业的地区分布,且并未涉及洋务派的主张和列强的制约,故排除C、D两项。答案:A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松江)乡村纺织,尤尚精致,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
11、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材料二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形态下人们生活的写照。材料三据记载,1864年前后,上海港附近松江、太仓的手工织造业情况是:“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材料一、材料二表明,在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结构中“耕”与“织”有着怎样的关系?(2)从材料三中能够看出,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结构受到了怎样的冲击?(3)材料三中这种因冲击而带来的变化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积极影响?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耕”与“织”的关系;第(2)问紧扣材料三所反映的外国商品的
12、输入冲击了传统棉纺织业;第(3)问应注意这种冲击带来的变化,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1)农业与家庭纺织业紧密结合,男耕女织。(2)由于“洋布大行”,冲击了中国传统棉纺织业,导致纺与织、耕与织的分离加快。(3)农民开始买洋纱织布,或直接买洋布,从而为机器棉纺织业的产生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造成农民、手工业者破产,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劳动力。基础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鸦片战争以后,素有“衣被天下”美誉的松江、太仓一带因洋布畅销而“布市消减大半”。这种现象说明中国东南沿海局部地区()A土布市场消失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当地人崇洋媚外 D生产土布的原料枯竭
13、解析:材料说明鸦片战争后,洋布涌入松江、太仓一带,并逐步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正确。答案:B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掌握了茶、丝市场D茶、丝出口给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开埠通商,列强操纵着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中国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故B项正确。答案:B3鸦片战争以后“洋棉每百斤需洋三十三元,印度棉花亦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仅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
14、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中国棉花价廉物美,畅销海内外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D中国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解析:从材料可知因为华棉比印度棉花和洋棉价格低,所以外国商船“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反映出中国已经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故D项正确。答案:D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A香港地区 B沿海地区C北京地区 D内陆地区解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最先在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出现了中国民族
15、资本主义工业。答案:B5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中存在着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等几种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A由私人投资兴办 B采用机器设备生产C都设于通商口岸 D都是资本主义企业解析:外商企业是鸦片战争之后最先在通商口岸出现的采用机器生产的外国人兴办的企业,洋务企业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由洋务派兴办的采用近代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民族工业是由地主、商人、官僚等投资的采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故选B项;其他选项都不是共同点,故排除。答案:B6漫画反映历史,下图是一幅反映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漫画,从中可以提取的正确信息是()A封建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C封建制
16、度开始走向衰落 D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解析:西方先进科技嫁接到东方封建制度上,意指中国引进西方科技以巩固封建统治,据此可判断该“重大历史事件”为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答案:B7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A利用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B促使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C促使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高潮D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解析:中国近代化始于洋务运动,主要就是引进西方技术创办军事、民用工业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B项出现在鸦片战争后,C项出现在甲午战争后,D项洋务运动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
17、经济制度,排除B、C、D三项。答案:A8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C抑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解析:“无心插柳柳成荫”指的是洋务运动的客观作用。洋务运动为了支持军事工业而创办民用工业,结果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故选B项。答案:B9下表为18651871年广州生丝(单位:担)出口统计表,据此推知()年份1865186618671868186918701871生丝8 7789 2589 27211 68312 79515 53516 772A.中国手工缫丝业的中心已转移到广东B机器缫丝业在
18、广东兴起具备了有利的条件C广东的近代缫丝工业呈现持续发展的势头D中国生丝在国际生丝市场有绝对竞争优势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材料体现生丝从广州出口,而非手工缫丝业的中心转移,故A项错误;生丝大量从广州出口,说明生丝的市场前景较好,为近代缫丝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广东的近代缫丝工业的发展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上的绝对竞争优势,故D项错误。答案:B10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A自然经
19、济进一步瓦解B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C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解析:从题干信息“1896年”“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表明国内市场的扩大,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故选A。B、C、D与题干时间不符。答案:A1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19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机械进口不到30万海关两,1894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约112万海关两,1895年到1899年,全国机械进口值平均每年大约为200万海关两。这实际上反映出()A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B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较快发展C中国关税自主权有所恢复D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解析:本题考查甲午
20、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发展。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排除A项;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这促进了中国从外国进口机械数量的增加,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问题,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这一时期自然经济仍然占主体地位,排除。答案:B12190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商部,并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标注册暂拟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等。清政府此举意在()A调动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B完善政府部门的组织结构C抵制外国商业资本的入侵D使政府直接控制经济活动解析:本题考查清末政府鼓励民间设厂。据材料可知,清政府的目的是调动
21、民间资本投资民族工业,故A项正确;清政府颁布的一系列章程与完善政府部门组织结构无关,排除B项;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抵御外国商业资本的入侵,但并非清政府颁布这些章程的目的,故排除C项;清政府制定章程但并不直接控制经济活动,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为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求官员留心劝导,让百姓重视本业。材料二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近代企业统计表时间类别厂矿数资本额(千元)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甲午中日战争前商办534 70722.5%官督商办、官办1916
22、20877.5%甲午中日战争后商办6312 46570%官督商办、官办185 34530%(1)根据材料一,清朝此时奉行什么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古代中国产生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相比甲午战争前,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企业发展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何历史意义?(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为末也”可得出重农抑商或重本抑末;第二小问,从封建社会前期、封建社会晚期两个阶段分别概括“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据表格中的数据对
23、比即可作答;第二小问“原因”,结合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变化”,结合材料一、二中对商业态度的变化可得出;第二小问“意义”,从近代化的视角回答。答案:(1)政策:重农抑商(重本抑末)。影响:封建社会前期,保障农业生产劳动力,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晚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历史发展潮流,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8分)(2)特点:商办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或答:商办企业不管是厂矿数、资本额,还是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都大大超过官督商办、官办企业。)原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
24、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些条件;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8分)(3)变化:由重农抑商到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意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和社会转型。(4分)能力达标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古以来,赣东地区就是我国出口茶叶的主产区。清前期,茶叶输出主要溯赣江而上,翻越大庾岭(南岭山脉的一支)至广州出口海外(即大庾岭商道)。晚清时期,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大部分茶叶则转向鄱阳湖商道,即由鄱阳湖水道运往沿江的九江、南京、上海等口岸输往海外,由此形成了以九江为中心的水陆运输网
25、络。九江逐渐确立了茶叶加工、转运和出口基地的地位,中外茶行陆续在此设立茶厂、货栈,江西茶叶产量和输出量逐年增长。各茶厂陆续招女工拣茶,从业妇女不只是年老贫苦者,“衣服华丽,举止轻盈”“温饱有余”,却愿出闺劳作的青年妇女,亦复不少,在社会上引起了关于妇道名节的辩论。摘编自许新民晚清江西商道与社会变动述略材料二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年份茶(万磅)丝(包)鸦片战争前(年平均数)5 0005 00018458 01913 22018519 91923 040186311 86983 264材料三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1)材
26、料一中商道变迁的影响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12分)(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出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变化?材料二、三所反映的两种经济现象有何内在联系?(8分)解析:第(1)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注意分清鸦片战争前后的变化,尤其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第(2)问,注意结合材料二、三中“1845”“1863”“出口”“早期民族企业”等信息归纳总结。答案:(1)变化: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加快,近代城市兴起,交通运输业发展,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加快发展,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认识:这些变化适应了近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化的表现。(12分)(2)新变化: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联系: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