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078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4.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21页
第21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22页
第22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23页
第23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24页
第24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25页
第25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26页
第26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27页
第27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28页
第28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29页
第29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30页
第30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31页
第31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32页
第32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33页
第33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34页
第34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35页
第35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36页
第36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37页
第37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38页
第38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39页
第39页 / 共4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pptx_第40页
第4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认识其历史意义。2.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过程和国民革命的结果。3.知道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历程。4.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和结果。5.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和意义。6.知道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的主要原因和取得的成就。7.知道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8.了解解放战争的基本历程,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认识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基础知识导学 梳理识记点拨 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 巩固应用反馈 栏目

2、索引 1.历史条件(1)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2)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组织基础:各地的建立。2.诞生中共“一大”(1)时间:1921年7月。(2)地点:先在上海法租界,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基础知识导学 梳理识记点拨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 答案 共产党早期组织(3)内容 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4)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3.中共“二大

3、”:将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答案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深化拓展 4.工人运动的发展(1)机构: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2)时间:1922年,中国工人运动出现第一次高潮。(3)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才能取得革命胜利。答案 统一战线1.国共合作(1)背景 中共方面:1922年6月,明确提出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1923年,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孙中山方面:接受中共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共产国际方面:帮助。(2)合作实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的三大

4、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3)意义:在国共两党推动下,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蓬勃开展起来。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二 答案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2.国民革命(1)目标: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奉系军阀张作霖。(2)发展: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配合北伐战争。(3)失败: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易混易错 答案 四一二1.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南昌起义(1)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2)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的开始。工农武装割据 三 答案 人民军队

5、2.确立斗争方针八七会议(1)时间:1927年8月。(2)内容:确立了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开辟革命道路: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答案 土地革命井冈山深化拓展 1.长征(1)原因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坚持“”的政策。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重大事件 遵义会议:1935年初,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回到中央领导岗位。八一宣言:1935年8月,提出了建立的主张。(3)结果: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建立了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与西安

6、事变 四 答案 攘外必先安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西安事变(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政府内部发生分化。(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要求。(3)解决:中共确定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4)意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基础。答案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国共合作抗日(1)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开始。日本残暴手段:采用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等残酷手段残害中国人民,在占领区进行残暴统治。抗日战争 五(2)实现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

7、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答案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抗战表现(1)两个战场:在抗战中存在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战场和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2)“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重创日军据点、交通线,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3)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要战场: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为保存实力,消极抗战,中国共产党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3.结果: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答案 百团大战正面19454.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

8、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3)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答案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两种命运: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一党独裁。2.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的方针。(2)政协会议:再一次确认和平建国的途径。(3)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 暗杀著名民主人士闻一多。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推翻和平民主建国的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六 答案 和平民主建国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战略防御: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于1947年夏挺进。(3)战略

9、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4)战争胜利 北平谈判:1949年4月20日,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解放南京: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解 放。答案 大别山南京(5)重心转移: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转移到恢复和发展上来。(6)建立国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答案 城市生产易混易错 1.结构图示方法总结 2.识记方法从国共两党关系的角度识记新民主主义革命 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1)第一

10、次合作:国民革命时期,共同反帝反军阀。(2)第一次对抗:土地革命时期,“围剿”与反“围剿”。(3)第二次合作:抗战时期,共同抗日。(4)第二次对抗: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与人民军队对抗国民党反动派。返回 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 主题一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史料探究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涵 材料“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以上材料均出自毛泽东选集 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

11、究 问题 据材料归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涵。答案 2.中俄革命道路的不同 材料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选集问题 中国和俄国所走的革命道路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答案 答案 不同:俄国是城市中心道路;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其原因是两国国情不同。史论总结1.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有了一个以共产主义为目标

1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2)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3)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及时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八七会议”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出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道路。(4)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2.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原因(1)

13、中国共产党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2)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3)中国共产党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主题二 国共关系的演变 史料探究材料 中共“一大”后,马林离开上海去中国南方,同孙中山会谈三次。回到上海,安排了一系列两党领导人的会议:“我建议我们的同志改变对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并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因为通过国民党同南方的工人和士兵取得联系要容易得多。同时共产主义小组必须不放弃自己的独立性,同志们必须共同商定在国民党内应遵循的策略。我们的同志拒绝这个主意。”问题 材料反映当时

14、马林主张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国共两党合作?这一方式的内涵是什么?答案 史论总结近代中国国共关系的演变 1.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1)原因:国民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当时比较革命的民主派,其领导人孙中山真诚希望同共产党合作;共产国际具体指导和推动国共合作。(2)成就: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3)破裂: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和蒋介石加紧争夺革命领导权;蒋介石、汪精卫先

15、后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2.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1)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毛泽东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红色政权的建立与国民党政府形成对峙状态。(3)结束:九一八事变特别是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从抗日大局出发,变“反蒋抗日”的政策为“拥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新局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6

16、年)(1)实现: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共同走上抗日战场。(2)维持:抗战相持阶段,随着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国民党政府的内外政策也发生变化,掀起了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合作关系。(3)破裂:抗战胜利后,美、蒋勾结发动内战。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等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国共关系彻底破裂,由合作走向全面对抗。4.国共双方总较量(19461949年)(1)政治斗争:国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通过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制宪国大”和北平谈判等一系列斗争,与国民党进行针锋相对的较量。(2)军事斗争:打退国民

17、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战略反攻成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三大战役成为国共双方的总决战;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主题三 解放战争的胜利 史料探究1.国民党的腐败 材料 这位在重庆上飞机时只有油条吃的接收大员,到了北平,一下飞机立即被接去大吃大喝。看着鱼翅端上桌,金专员惊喜之余,心里还来了首四句联:“登机吃油条,下机吃鱼翅,日本不投降,怎能有此事?”不消多等,从“吃油条”变成“搬金条”的接收大员就伙同老北平汉奸开始强占民宅,或逼人贱卖或接管、转卖日本人的房子及其被没收的珠宝财物。不多久,接收大员也弄了三个女人,有戏子,也有良家妇女。长篇

18、小说五子登科 问题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大员”的所作所为暴露了什么?答案 答案 国民党反动派的贪污、腐化、不得人心已经完全暴露。2.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材料 自1946年至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冀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的农民。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问题 解放区农民为何有如此高的积极性?答案 答案 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史论总结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1)客观上:国民党政治孤立,失去民

19、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统治腐败,贪官横行;美援断绝,蒋桂分裂。(2)主观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掌握了革命武装,并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返回 解析答案 随堂达标检测 1234561.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其中“最合时宜”的方案是指()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实现革命阶级联合 C.废除君主专制制度D.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2.1930年5月中共中央

20、机关刊物红旗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A.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B.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已经成熟 C.仍然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 解析答案 1234563.1932年,中共中央开始对毛泽东的“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批判,共产国际对此并不反对,但明确反对中共中央撤销毛泽东职务的做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当时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 B.毛泽东是中共中央事实上的领导核心 C.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存在尖锐矛盾 D.共产国际对中

21、国革命的指导完全正确 123456解析答案 4.下图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它反映了()解析答案 123456A.敌后根据地已遍及全国 B.国共两党既合作又斗争 C.晋成为全国抗日主战场 D.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 5.1949年1月,超载的中联轮船公司客轮“太平轮”因未开夜航灯而被货船“建元轮”撞沉,导致船上近千名绅士、名流罹难。同时损失大量货物、重要国民党档案等。该事件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这一悲剧的时代背景是()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进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恶性竞争 C.中国近代重工业基础的脆弱 D.解放战争的走势已渐趋明朗 解析答案 123456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123456解析答案 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