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容县高中、北流高中2020年秋季期高一年级段考试题生物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 三者都含有DNAC. 三者都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D. 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磷脂【答案】D【解析】【分析】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2、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
2、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3、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高尔基体、叶绿体和线粒体,A错误;B、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而高尔基体不含DNA,B错误;C、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高尔基体参与植物细胞壁、动物分泌物的形成,三者均不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核糖体才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C错误;D、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而膜的主要成分中有磷脂,
3、D正确。故选D。2. 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DNA病毒)B、HIVC、大肠杆菌D、豌豆根细胞核苷酸5888碱基5458五碳糖1222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1、DNA和RNA化学组成的比较:2、细胞类生物的核酸有DNA和RNA,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只含有DNA或RNA,故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A、T2噬菌体为DNA病毒,只含有DNA,含有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为4种、4种、1种,A错误;B、HIV为RNA病毒,只含有RNA,含有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为4种、4种、1种,B错误;C、大
4、肠杆菌含有DNA和RNA,故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为5种、8种、2种,C正确;D、豌豆根细胞含有DNA和RNA,故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为5种、8种、2种,D错误。故选C3.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 若要观察细胞中核酸的分布可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色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答案】B【解析】【分析】1、台盼蓝染色排除法是用来判断细胞死活的,活细胞对台盼蓝有选择透过性,使台盼蓝无法进入细胞,而死细胞失去选择透过性而被染成蓝色;2、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蛋白质中
5、的肽键在碱性环境下会与Cu2+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4、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在50-65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详解】A、通常认为细胞膜丧失完整性,细胞即可被认为死亡。台盼蓝是检测细胞膜完整性最常用的生物染色试剂。健康的正常细胞能够排斥台盼蓝,而死亡的细胞,膜的完整性丧失,通透性增加,细胞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A正确;B、氨基酸不含肽键,而双缩脲试剂是用来检测蛋白质中的肽键,B错误;C、观察细胞中核酸的分布,可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色,C正确;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在水
6、浴加热下还原成砖红色,D正确。故选B。4. 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为大圆,和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 原核生物 蓝细菌 大肠杆菌B. 蓝藻、蓝球藻、伞藻C. 胆周醇、性激素、维生素DD. 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核酸【答案】A【解析】【分析】1、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染色质,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2、蓝藻的类群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等。3、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性激素。4、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详解】A、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细菌等,其中细菌包括大肠
7、杆菌等,A正确;B、伞藻是真核生物,不属于蓝藻,B错误;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C错误;D、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D错误。故选A。5. 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B. 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C. 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D. 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1、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8、。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详解】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A错误;B、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B错误;C、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需要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C正确;D、电子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到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D错误。故选C。6.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 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 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
9、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 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答案】C【解析】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04h内,原生质体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说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而原生质体体积增大,是由于物质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细胞渗透吸水所致,A错误;在01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说明物质A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不断失水,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所以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不相等,B错误;在23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增大,则是因为随着物质A不断被细胞吸收,使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细胞渗透
10、吸水所致,C正确;01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细胞失水,此时A溶液渗透压细胞质基质渗透压细胞液渗透压(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需明确: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在一定浓度的溶质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在一定浓度的溶质可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关键是理清脉络,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分析两曲线的变化趋势,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二、非选择题7. 下图甲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图乙表示某种物质的分子结构简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和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则所特有的碱基是_(写中文名称);若是细胞膜的脂质成分
11、,则_(填具有或不具有)物种的特异性。(2)若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与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相比,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_。(3)若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在植物细胞中与同类的重要储能物质是_。(4)若由组成的某种物质分子结构简式如图乙,则物质乙的名称是_,构成物质乙的单体有_种,参与物质乙过程的水是_(填自由水或结合水)。【答案】 (1). 胸腺嘧啶 (2). 不具有 (3). 更多 (4). 淀粉 (5). 五肽(或多肽) (6). 4 (7). 自由水【解析】【分析】1、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2)核酸是由C、H、O、N、
12、P元素构成;(3)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4)糖类是由C、H、O组成。2、分析题图甲:的组成元素是C、H、O、N,最可能是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只有C、H、O、N、P,可能是ATP或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可能是单糖或甘油、脂肪酸,是糖类或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是糖类或脂肪。3、分析题图乙:乙是多肽链的结构,其中-NH2是氨基,-COOH是羧基,-CO-NH-是肽键结构,该化合物中的肽键是4个,因此是由5个氨基酸脱去4分子水形成的五肽化合物。【详解】(1)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DNA和蛋白质,若和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则是DNA,是蛋白质,DNA所特有的碱
13、基是胸腺嘧啶,若是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则是磷脂,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不具有物种的特异性。(2)若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是脂肪,因为脂肪中碳氢含量比糖类的高,因此与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相比,可以消耗更多氧气,放出更多热量。(3)若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是糖原(多糖),在植物细胞中与同类的储能物质是淀粉。(4)分析题图乙:乙是多肽链的结构,是由5个氨基酸脱去4分子水形成的五肽化合物,构成物质乙的单体有4种,自由水可以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点睛】本题结合化合物元素组成图,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以及糖类、脂质、核酸的组成元素、分类、分布和功能,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
14、单位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及结合题图信息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8.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1)与该图B所示细胞相比,蓝藻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2)若A为人体唾液腺细胞细胞,其中唾液淀粉酶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中,能量所需主要由 _提供,合成、加工和分泌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_(用和标号表示先后顺序)(3)若B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_。如果是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_。(4)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需用_染液着色,能否用B作观察的实验材料?_
15、,原因是_。【答案】 (1).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 线粒体 (3). (4). 液泡 (5). 叶绿体 (6). 健那绿 (7). 不可以 (8). 叶绿体的绿色影响了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的观察【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A为动物细胞,B为植物细胞。结构为中心体;结构为内质网;结构为核糖体;结构为细胞核;结构为细胞膜;结构为线粒体;结构为高尔基体;结构为细胞壁;结构为液泡;结构为叶绿体。【详解】(1)图B为植物细胞,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
16、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与唾液淀粉酶合成、加工、分泌相关的细胞结构是,其中线粒体提供能量。(3)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的色素主要在液泡中;根毛细胞没有叶绿体。(4)观察线粒体时需要用健那绿染液;B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的绿色影响了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的观察,因此不能用B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点睛】本题结合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
17、所学的知识答题。9. 氮和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叶绿体中含有镁和氮的光合色素是_。(2)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4+和NO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实验思路:配制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目的是_),用该营养液培养作物甲,一段时间后,检测_。预期结果和结论:若营养液中NO3-剩余量小于NH4+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_;若营养液中_,则说明
18、作物甲偏好吸收_。【答案】 (1). 蛋白质 (2). 叶绿素 (3). 避免其他氮源对实验的影响 (4). 营养液中NH4+和NO3-的剩余量 (5). NO3- (6). NH4+剩余量小于NO3-剩余量 (7). NH4+【解析】【分析】组成细胞内的化合物主要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物有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有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C、H、O、N,糖类的组成元素有C、H、O,脂质的组成元素为C、H、O或C、H、O、N、P,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详解】(1)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故在植物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蛋白质。叶绿体中的色素分为叶绿
19、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前者含有N和Mg,后者不含N和Mg。(2)要验证作物甲对NH4+和NO3-吸收具有偏好性,可以把甲放在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通过测定培养前后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变化即可以得出结论。因此实验思路为:配制营养液(为了避免其他氮源对实验的影响,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用该营养液培养作物甲,一段时间后,检测营养液中NH4+和NO3-剩余量。可用假设法推理,假设作物甲偏好吸收NO3-,则营养液中NO3-剩余量较少;假设作物甲偏好吸收NH4+,则营养液中NH4+剩余量较少。因此,预期结果和结论为:若营养液中NO3-剩余量小于NH4+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O3-;
20、若营养液中NH4+剩余量小于NO3-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H4+。【点睛】本题的难点是实验设计,需要注意几点:培养液应该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避免其他氮源对实验的影响;预期的结果和结论要一一对应。10. 下图甲和图乙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黑暗条件下),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干重变化如图丙所示。(1)为了观察细胞中的脂肪,常用_染液对种子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色的脂肪颗粒。(2)种子萌发时,脂肪酶活性很_(填高或低)。图丙中,萌发种子干重增加主要与_(选填CO2、N2或H2O)有关。(3)实验第11d后,如果要使萌发
21、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_和所需的无机盐。【答案】 (1). 苏丹(或苏丹) (2). 橘黄(或红) (3). 高 (4). H2O (5). 光照【解析】【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苏丹)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检测脂肪需要使用苏丹或苏
22、丹染色,可以将脂肪染成橘黄色或红色。(2)油料作物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脂肪要转变成糖类,因此脂肪酶的活性很高;种子萌发不能吸收CO2用于光合作用,种子又不能直接吸收N2,所以干重的增加只能与H2O有关。(3)第11d后,萌发的种子已经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适宜的光照、温度、水分和无机盐等。【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以及脂肪的检测,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1. 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的分
23、离,后者的结构包括_和 _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内填图中序号)(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3)图b所示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填大于。等于小于或都有可能)。(4)在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中,将取自同一材料同一区域的三个细胞分别放在A、B、C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实验结果如上图A、B、C所示,这三种蔗糖溶液的浓度由大到小依次是_(用字母表示)。【答案】 (1). 原生质层 (2). 2 (3). 4 (4). 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 (5). 生活状态下,具有大液泡(或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 (6). 都有可能 (7). C
24、B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图a中1表示细胞壁,2表示细胞膜,3表示细胞核,4表示液泡膜,5表示细胞质,6表示细胞壁与细胞膜分离后充满细胞间隙液,7表示细胞液。图b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已经发生质壁分离。【详解】(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原生质层是由2细胞膜和4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构成。(2)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而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生活状态下,具有大液泡(或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3)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还可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因此不能据图b判断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4)据图可知三个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为CBA,质壁分离是由于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造成的。同一材料同一区域的三个细胞细胞液浓度相等,则外界溶液的浓度越大,细胞失水越多,质壁分离程度越大,所以这三种蔗糖溶液的浓度由大到小依次是CBA。【点睛】该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的分析等问题,要求考生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1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