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宁夏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6分))1. 默写。(1)_,宛在水中沚。(诗经蒹葭)(2)_,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3)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4)荡胸生曾(层)云,_。(杜甫望岳)(5)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6)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7)海日生残夜,_。(王湾次北固山下)(8)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9)破阵子与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工整的对仗形式,描写战争前犒劳出征士卒,演奏乐曲来激励军心的诗句是:_,_。(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天气寒冷,将士们却毫无怨言,拉弓练兵准备战斗的军营生活的句子是:
2、_,_。(11)小石潭记写作者坐在潭上,被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无人,感到“_,_”,因为这里环境太过凄清,就离开了。(12)醉翁亭记中介绍解翁亭地理位置和样貌的语句是:_,_。2. 你读过骆驼祥子吗?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请以故事内容或人物形象的角度,做5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3. 给下面每个成语填入正确的字。言简意_一言九_洁白无_名_其实4. 下面这幅春联表达了对天下家国的关心,请补充完整。上联:廿四字箴言_ 座右下联:万千家福祉_心头5. 根据语境将备用的三个选项分别填人横线内,使之表达准的连贯。(只填序号:古人常用“皓首穷经”形客一个人对于传统典籍学习的执着。作者对中国传统文
3、化典籍有着特殊的嗜好,有时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他对经典的这种痴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_;二是_;三是_。这使得他在同行之间出类拔萃、更胜一筹。传播传统文化,热情有加热衷搜寻典籍,收藏丰富用心钻研典籍,涉猎广泛6. 请从下面这则新闻中提取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本报电 记者日前从清华大学获悉: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段路明教校研究组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相比于先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组保持的4个量子接口之间纠缠的纪录,此次纠缠的量子接口数目提高了近6倍。这一成果的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科学期刊子刊科学进展上。据介绍,在量子信息科学中,光子是传播量子
4、信息的最佳载体,而原子被广泛用于量子信息的存储。这一研究成果在实现更多量子接口间的纠缠、构速更大的量子纠缠网络上具有重要意义。7. 下面这则申请书其中有一句语病,一句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申请书校团委: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课外兴趣小组。本人喜欢诵读,并有一定的基础,请求参加“经典诵读”活动小组,依次来提升诵读能力和文化。要求校团委必须批准。申请人:八(2)班2018年6月28日8.请你仔细阅读这则有关创新指标内容的新闻图表,按要求答题。我国部分创新指标内容五年前五年后全社会创新指标支出1.03万亿元1.76万亿元,超过欧盟科技进步贡献率52.2%57.5%发明
5、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世界第8位世界第1位国际科技论文总量世界第9位世界第2位国际创新能力排名世界第20位世界第17位(1)根据这幅图表的主要信息,得出一个结论,并表述。(2)请你对这个结论进行简要的解释说明。二、阅读(40分))9. 综合阅读。(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_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_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_乡为生死而不受。_(2)翻译两题,用“/”符号将第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日星隐曜(耀),山岳潜形;商旅不商旅不行,樯倾楫摧。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3)郦道元的三峡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自然
6、景观的?请你简要概括。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身。怀旧空吟闻笛斌,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哲凭杯酒长精神。(1)颔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请简要说明。(2)颈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请谈谈你的理解。11. 阅读下文,回答各题。活出自己的诗意人生外卖小哥与诗词达人,看似不搭界的两个身份集于一身,让雷海为成了“网红”。几天前,这个为生活默默奋斗的年轻人,一路披荆斩棘,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十几年前,看了金庸的侠客行后,“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的诗句,把他领进古代文学的江湖。感受着古人的情感、中
7、文的意境,雷海为在工作之余不断读诗、背诗。打工持续了多少年,诗词就陪伴了他多少年。决赛播出的当天他依然穿梭于杭州的巷陌之中,诗词似由诗词,与千古圣贤神交。与友人告别,李太白“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深情浮现眼前;曲终人散,更能理解杜工部观剑舞毕“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的况味。在类似的场景想起相关的诗句,与作者的心律产生共鸣,在时移世易中理解历史、理解生命。由诗词,让生活节奏沉静。答题沉着,泰然自若,雷海为给很多观众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十几年里,他做过电话销售、马路推销、服务员、洗车工,也辗转了几座城市,在变动不居的生活中,诗词是唯一不变的行李。仍能保持一份淡定和宁静。由诗词,坚定前行
8、的脚步。华翰辞章,并不应该变成“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避世寄托。当雷海为在书店里默默背诗,当他利用送餐间隔的碎片时间读书,当他承受着生活的奔波与辛苦,他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迁怒贰过,赛场上那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成了他自信人生的定场诗。纵使困顿,也不改内心的纯洁、不弃生命的高贵,正是真正的诗意所在。其实,当我们问诗词之“用”时,就已经陷入了功利的计较。一些“无用”的种子,或许有一天会开成有“大用”的花。吟诗作对不分职业,对美的欣赏更没有畛域。往次诗词大会,学霸型选手各领风骚,而这一次,基层文艺工作者陈珏如、带犬民警夏鸿鹏等非科班出身的选手大放异彩,让这档节目的意义更加深刻。如果说罗
9、江诗歌节的农民诗社、我的诗篇中来自流水线上的诗歌,展示了普通人写诗抒怀的冲动,那么雷海为、夏鸿鹏则代表了普通人诵诗修心的努力。诗词不应是少数学界精英的专利,更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只有每个普通人都拥有一颗诗心、活出一份诗意,才能让地气激活文气,让文气凝聚人气。谈起未来,雷海为打算回乡搞养殖。这让不少人觉得惋惜,毕竟这与诗词相去甚远。其实,无论是博士说相声还是保安当律师,这类新闻频频引起热议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职业选择与社会期待的差异。然而更要看到,当下,成功的标准不再唯一,多元择业不仅是一种自由,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于雷海为而言,无论继续送外卖,还是转型创业,只要心中有诗,自能保持精神的高贵。(
10、文/石羚,有删改)(1)第段中加点词“依然”能否删去,为什么?(2)第段结尾处作者发出“诗词之于雷海为有什么用”一问,请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有什么用”的理解。(3)请你简要分析第段划线句的作用,并为本段分论点补充一个论据。(4)第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思路,请简要分析。(5)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成功的标准不再唯一,多元择业不仅是一种自由,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这句话的看法。1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家书十九岁入伍,父亲便阔别故土,倥偬天涯,多地辗转,却不改征程恋恋。一家人也跟着他,忽而南至深圳,忽而北迁京城,不断大腾挪。每次搬家,都要苦着母亲对家进行取舍。只有一样东西是例外。那是父亲保存
11、的一麻袋家书,无论走到哪里,父亲都带着它。它给父亲的慰藉与日俱增。父亲的数百封家书,安静地,温暖地,躺在家中某一个角落。它们褶皱,斑驳,浸渍,娓娓诉说血肉深情与家族基因密码。这些文物般的家书,皆为父亲与祖父母三方通信。祖父是村里文化人,写得一手好字,好到县里让他去写身份证中国第一代身份证是手写的。当然,祖父还给村里人写春联,写婚联,这在深藏于丘陵之中的那个村庄里是了不得的。当父亲打起背包去军营时,祖父特地买了十本信纸,在站台上塞进父亲的挎包。自此,多少年军旅岁月,祖父母从未去部队探望过他们的儿子,家庭经济基础决定了两代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方式。写信成为祖父母那一段人生旅途的重大寄托。父亲每一个星
12、期给家里写一封信,这个频率一直保持到手机出现。十本信纸,写尽父亲青少年时代的悲欢。如今,父亲的人生开始踏入念旧怀旧的里程,他是那么喜欢读那些略显稚嫩的文字,翻来覆去,不厌其烦。而且似乎他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心得与我交流,或勾起新的曾经以为忘记或放下的往事与我分享。我曾经把父亲的信文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它蕴含着“从哪里来,到了哪里,要往哪里去”这样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思考与实践,也写尽这一代共和国军人的艰辛奋斗与光荣梦想。父亲听着,微笑着,不说话。很显然,父亲十分赞同和享受这个“高度”。祖父母用的“信纸”,是如此特别这信纸,有糊窗户的纸,有包装纸,有作业纸,还有包食品用的黄草纸他们被祖父母写上文字,寄给他
13、们长年漂泊在外的儿子后,享受着传家宝式的珍藏。手捻这些恍若隔世的信纸,读着祖父的文字,不禁使我正襟危坐。也许是,祖父的字,横折竖钩,点提撇捺,一丝不苟。也许是,信中有太多的教和训的词调,虽然时隔二十多年,但透过纸背,至今能嗅觉到严厉的语气,眼前会浮现戴着高度近视镜的祖父训话的样子,言笑不苟,不容置疑。祖父在信中反复告诫父亲,不要念家,不要回家,不要太早成家,在部队扎下根来,改变命运,建功军营。我读祖母写给父亲的信,就时常会静静地泪流满面。这种跨代解读,因为血脉通而没有任何困难。有一封信,祖母用的是包装盒纸。纸中有一大片污渍,她的笔就躲着这片污渍绕着写。如今,时间让这片污渍不断浸染扩大,已经吞噬
14、大部分文字。隐约中,只见到四个字:我儿勿念。我推断,这个文绉绉的四个字,是祖母从祖父那里现学现用的。因为祖母的一生,识字不过百十来个。但祖母敢于提笔,这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在支撑她。我合计过,祖母给父亲写每一封信,大约都只有七八十个朴素的字。朴素到封封都要告诚父亲“要听党的话”,要“相信组织”,“干工作不要怕脏怕累”。所以,我有时候必须哭着读!“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七八十个朴素的字,字字牵肠挂肚,句句有泪不弹,时时催人奋斗。有时候,遇到不会写的字,祖母就会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虚心”就写“书心”,“牢记”写作“劳记”,或者干脆画一个符号来代替。这些符号只属于祖母和父亲他们母子俩。他们约定俗成
15、地赋予符号意义,他们毫无障碍地使用和交流。每每读到一个或者一连串符号,我时而酸楚,时而感叹,心头涌上很多复杂的情愫。我最终也不得而知上面的文字。有几封信,祖母写在黄草纸上。当年,这类黄草纸是杂货店用来包红糖的。现在,这些纸已经极度脆弱,它们安静地蛰在信封里,我都不敢打开它,害怕有一个地方再次决堤。当时,乡下人家里没有浆糊。有时候,祖母写完信,干脆用饭粒粘住封口。这些饭粒,因为祖母,因为岁月,因为与字和纸的缠绵,在我的视线里变得如此圣洁,甚至有些神秘。最懂信的人,莫如游子。而之于我,感谢岁月,让我最终得以理解父亲的行为方式,并通过他的思维频率与情感路径读懂世间很多东西。(文/舒怀玉 有删改)(1
16、)文章第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第段中中“深藏于丘陵之中的那个村庄”的“藏”字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哪里?(3)第段结尾说“父亲十分赞同和享受这个高度”,“高度”指什么?(4)第段作者读祖父的信为什么“正襟危坐”,第段作者读祖母的信为什么“必须哭着读”?请谈谈你的理解。(5)本文娓娓道来,情真意切,很能打动读者,请简要概括说明本文的语言特色。(6)文章题目是“家书”,这些家书“享受着传家宝式的珍藏”,结结尾还说“最懂信的人,莫如游子”,通过这些内容,我们感受到一个家庭的家风传承。结合全文,请谈谈你对“家书”的认识。三、作文(40分))13.穿过林涧,攀登高山,看到辽阔的原野,这是自然环
17、境的开阔。 通过读书、学习,知晓古往今来,这是知识文化眼界的开阔。学会沟通和交流,拥有宽广的胸怀,这是人生成长境界的开阔。请你讲述生活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写自己的感受。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文体不限。 (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题目:开阔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8年宁夏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6分)1. 溯游从之一曲新词酒一杯衡阳雁去无留意决眦入归鸟停杯投箸不能食酒酣胸胆尚开张江春入旧年塞上燕脂凝夜紫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 本题要求学生从故
18、事内容或人物形象的角度写骆驼祥子的笔记,注意内容要能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要切合骆驼祥子的主要特点。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祥子是个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但他也不讲理,满嘴谎话,好占便宜,还出卖人命。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答案示例:故事内容:祥子只拉了半年车,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掳走,只牵回三 匹骆驼。他没有灰心,又从头开始,拉车攒钱。人物形象:样子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3.
19、 赅,鼎,瑕,副4. 铭,刻5. ,6. 细读材料,找出新闻报道对象: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段路明教校研究组; 新闻的事件:首次实现了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因为此新闻不是即时新闻,故发射的时间不用写。由此进行提炼。答案示例: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 25 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 缠。7. “以此来提升诵读能力和文化”修改为:“以此来提升诵读能力和文化素养(修养)“要求校团委必须批准”修改为:请求(校团委)批准。(“要求”改为“请求”,删去“必须”)8. (1)我国已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2)五年来,创新指标支出大幅增长;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国际科技论文总量飞速提升;科技进步贡
20、献率、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不断提升。二、阅读(40分)9. 凭借,参与,怠慢,疏忽,通(同)“向”,原先,从前(他们)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体);商人和旅客不能 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风景:山水草木面面俱到。时间:春夏秋冬四季齐全。10.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经过嵇康故 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怀念好友。“烂柯人”指王质上山砍柴,观童子下棋,棋局终了,手中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已过百年。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包含事物新陈化谢的自
21、然规律。译文:湖南一带荒远凄凉,二十三年过去了,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王质,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我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天听到你为我作的那一首诗,就借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11. 不能。体现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前后文相呼应。由诗词,与千古圣贤神交;由诗词,让生活节奏沉静; 由诗词,坚定前行行的脚步;纵使困也不改内心的纯洁、不弃生命的 高贵,正是真正的诗意所在。道理论据、对分论点“由诗词,与千古圣贤神交”进行论证。前心家国天下
22、,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情怀让人动容。首先提出分论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最后 进行总结概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拥有一个比较高的职务只是常规意义上的成功,然而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保持精神的高贵,保有一颗诗人,过一种诗意的生活,同样也是成功。12. 内容上交代家书的来历,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结构上 开篇点题,引出下文。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下文做铺垫。正是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写信成为两代人之间的主要交流方式。哲理性的人生思考与实践,艰辛奋斗与光荣梦想。儿子 对父亲的理解与崇拜。祖父和祖母的家书对父亲的关心点不一样,祖父的信:祖父的字,一丝不苟;有教和训,语气严厉;信中
23、有反复告诚。祖母 的信:封封都有告诚;字字牵肠挂肚;母子俩用约定俗成的符号进行 交流。平实生动,描写细腻,用词精炼,巧用修辞。家书是纽带,是血肉深情与家族基因密码。 家书是人生旅途的重大寄托,蕴含几代人的艰辛奋斗与光荣梦想。家 书使我理解父亲的行为方式,并通过他的思维频率与情感路径读懂世 间很多东西。三、作文(40分)13. 选材:“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立意:读名言使人更好地认识人生的意义。试卷第7页,总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