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3746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2017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考情分析高频考点命题规律备考建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3年21考,其中选择题11次,非选择题10次;涉及政府职能转变、新农村建设等热点,主要考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特别是社会意识的作用;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时,多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结合考查知识:备考时要注意本专题与人民群众有关的知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等;理解三个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掌握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热点:考点1和考点2涉及我国重大改革措施,如退休制度、供给侧改革等;

2、考点3和考点4涉及民生问题,如养老医疗、精准扶贫等;考点5涉及当年先进模范人物的具体事迹趋势:备考时要兼顾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特别要注意综合运用唯物史观知识回答原因类的非选择题社会基本矛盾运动3年14考,其中选择题8次,非选择题6次;涉及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等热点,主要考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具体做法、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具体表现和要求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年15考,其中选择题5次,非选择题10次;涉及党和政府当年关于民生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等热点,主要考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知识;一般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3、等知识结合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3年15考,其中选择题11次,非选择题4次;主要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要求等知识。注意:本考点近年来出非选择题的概率增大,也出现过漫画类选择题价值的创造与实现3年14考,其中选择题10次,非选择题4次;一般选用当年先进模范人物的具体事迹,主要考查人生价值的具体实现方式社会历史观放眼真题觉悟命题考向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2016新课标卷,22)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

4、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A B C D解析劳动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错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错误;之所以强调劳动关系,原因在于其重要性,当选。答案C考向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2016新课标卷,22)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

5、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 B C D解析讴歌劳动者的原因在于劳动者的重要性,答案为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均与设问指向不符。答案B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人民群众的作用。2017年备考

6、还是应围绕“改革”和“民生”等热点问题,掌握其所体现的唯物史观知识。圈定高频多维贯通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先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3)方法论要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反

7、对错误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2社会发展规律如何考材料设置常考题型考查角度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及机构改革;法律政策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等选择题、非选择题区分两个基本规律;分析我国一系列改革的原因怎样答 (1)两个基本矛盾、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2)两个基本规律的区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涉及的主要是经济关系,体现的是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变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涉及的主要是政治关系,体现的主要是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变化。(3)改革的原因:一是联系具体材料,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自关系中的“决定”和“反作用”两个方面找原因。“决定”回答的是

8、客观依据(必要性),“反作用”回答的是现实意义(重要性)。二是从我国改革的方式、根本目的、作用等方面,指出某一具体改革的原因。知识拓展1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趋势之间的关系2如何解决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1)阶级社会: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3社会历史的主体如何考材料设置常考题型考查角度有关民生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党的

9、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等选择题、非选择题分析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意义;为更好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提出合理化建议怎样答(1)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疑误排查清除盲点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15江苏卷,28B)2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2014广东卷,33C)3先进的社会意识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条

10、件的特性。()(2013海南卷,17)4. 人民群众的意愿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2015上海卷,26A)5. 生产方式决定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2015海南卷,19)6. 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2015广东卷,33)7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016江苏卷,31)提示1.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也不能超越时代和条件的制约。4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是树立正确价值判断和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需要。5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人们的需要会激发促进

11、生产方式进步的动力,但不能认为人的需要决定生产方式。6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意识不能直接引起社会存在的变化。7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我国改革的性质,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热点题型命题预测“汉语盘点2016”、“两个是否”评价标准、“十三五第一民生工程”、户籍制度、高考招生制度、养老保险、计划生育“全面二孩”政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延迟退休等一系列改革正在启动,这些都可以作为热点素材考查相应的知识点。选择题和主观题都可能出现。题型一结合国家一系列改革措施,考查两大基本规律及改革的知识点示例1(2016株洲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上指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讲话的理论依据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践决定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A B C D解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体现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13、的规律;分属于认识论、价值观,不符合题意要求。因而答案是A。答案A预测1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农民”、“农民工”等词将被扫入历史垃圾箱。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同步变化A B C D解析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同步变化”说法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答案是A。答案A题型二结合民生话题,考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或综合考查唯物史观知识示例2(2016山大附中模拟) “民齐

14、者强”。改革关系人民利益,需要统筹各方诉求。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所言: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这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历史性特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的各项工作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A B C D解析材料中讲“民齐者强”,改革要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故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未涉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和辩证否定观,与题意无关。答案B预测2目前,我国拥有6.48亿网民,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7%,全球前十的互联网市值公司中

15、国有4家,中国堪称互联网大国。可是,李克强总理却敦促有关部门加快协调工作,提网速、降网费。网速方面,世界有关权威机构发布的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全球平均网速为4.5兆位/秒,韩国以22.2兆位/秒列首位,其后依次为中国香港、日本、瑞典,而中国大陆宽带下载平均速度为4.25兆位/秒。网络流量资费方面,我国约为100元/GB左右,美国约为60元/GB,英国约为50元/GB,日本约为40元/GB。面对这一现象,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一现象不利于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大原因在于宽带市场缺乏有效竞争,中国互联网接入市场被少数几家网络运营商垄断,中国宽带产业实质上还是处于行政垄

16、断的处境。运用唯物史观知识,分析总理的敦促和专家的观点的合理性。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总理的敦促和专家的观点是根据我国事实上存在的“网速慢、网费高”这一客观状况做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要促进生产力发展,必须改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专家的观点要求要尊重市场经济自身的规律,打破行政垄断,让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总理的敦促和专家的观点,全是让包括消费者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受益,是一切为了群众,服务群众,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表现。答题模板22如何运用唯

17、物史观分析问题答题要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价值观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

18、最高的价值追求。另外,应与时俱进,使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跟上时代的步伐。人生价值观放眼真题觉悟命题考向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2016新课标卷,20)1708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可见,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A B C D解析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的皇舆全览图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

19、解超过中国人,这表明其价值的实现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当选;这与清朝将其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相比表明,其价值的实现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当选,答案为B;真理是有条件的,错在“范围的扩大”;其价值的实现在于人和其属性之间的关系,而非其内涵的不断发展,错误。答案B考向2人生价值2(2016北京卷,28)“奔跑,两腿以最简单的方式交替前行,无数次地重复,但每一步都是新的迈进,最后能成就一个看似难以企及的跨越。”“奔跑,让我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普通可以变得独特,平凡可以变得卓越。”从以上跑步爱好者的感受中,可以领悟到()A人生价值的大小通常来自于个人体验B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对个体的肯定C

20、人可以在量的积累中获得精神提升D人的意志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无数次、每一步”都强调量的积累,“跨越,普通变独特,平凡变卓越”则是强调质的飞跃,所以答案应选C,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A错误,人生价值的大小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错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D错误,因为人的意志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的意志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答案C以典型人物事迹或带有争议性的社会热点事件、漫画等为载体,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的实现和创造等知识点。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2017年备考应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重点

21、掌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的实现和创造。 圈定高频多维贯通人生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如何考材料设置常考题型考查角度以某一具体事例展示人们的价值取向或展示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选择题、非选择题有关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关系的理解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怎样答人生价值原理: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价值观原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22、;对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特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和主体差异性客观标准: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知

23、识拓展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历史主体、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决定着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变化发展的事物,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故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

24、求。因此决定人生的真正价值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主要看其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 疑误排查清除盲点1价值观念决定人的行为选择。()(2015安徽卷,9 B)2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2015山东卷,35 A)3. 愿望、动机和现实结果之间是一致的。()(2015北京卷,25)4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2014广东卷33D)5价值判断应基于价值选择。() (2014,安徽卷11)6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2014重庆卷12)提示1.价值观念对人的行为选择有导向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2一切工作都应该从客观实际出

25、发,不能从主观出发,正确的价值观也是主观的。3愿望、动机和现实结果之间既有一致的时候,也有不一致的时候。4正确的价值观也无法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5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6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贡献越大价值就越大,不能以获得回报的多少来衡量。热点题型命题预测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典型人物事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能量”现象或诗歌警句漫画等素材为载体,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的实现和创造等知识点。选择题和主观题都可能出现。题型一结合生活中的热点事件或国家政策,考查价值观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示例1(2016郑州一模)看到一位老

26、人跌倒,扶还是不扶?如今这个问题让人纠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是中国人的美德,但近年来曝光的多起助人为乐反遭讹诈的事件,让这一传统美德陷入了莫名的尴尬。上述事实说明价值判断()具有导向性,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制约、驱动作用具有相对性,对同一事物人们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我们应学会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具有不确定性,每个人应根据自身实际作出判断A B C D解析材料表明,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受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故符合题意。这个问题会让人纠结和尴尬,说明不同人会作出不同的判断和选择,故符合题意。答案A预测1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中多次提出,让人民在发展中有更多的获

27、得感。“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提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如何才能有获得感,众说纷纭。有说要让低收入者尽快脱贫的,有说要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的,有说要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化的都对。这反映出()人的客观获得与主观认同总是一致的获得感是人们的主观感受和生活体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人们对真理的评价标准会因立场而异A B C D. 解析错误,人的客观获得与主观认同并不总是一致的;说法太绝对,且不符合题意。答案C 题型二结合诗歌警句或励志案例,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创造示例2(2016南京一模)习近平主席在

28、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中说: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这要求我们要()A.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B. 大力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C. 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D.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解析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这句话表明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社会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故D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意无关。选D。答案D预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两弹一星功勋”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事业重要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950年,年仅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

29、第九天决定回国效力。从1958年开始,他隐姓埋名,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原子弹、氢弹的研究上去。为了解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谜,他带领团队刻苦学习理论,靠自己的力量搞尖端科学研究。他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两年零八个月之后氢弹研制成功。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回答邓稼先的人生经历对我们的启示。(至少写出三条)答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

30、实现自身的价值。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创造人生价值。答题模板23有关“人生价值观”的命题(1)运用人生价值观的知识对材料进行认识。答题要素:人的价值的内容人的真正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结合材料人的价值的内容(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分析材料)。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分析材料)。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价值观、践行核心价值观、结合材料)。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两个标准(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结合材料)。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分析材料)。(2)青少年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答题要素

3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标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结合材料重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实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分析材料)。12深化改革谋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要闻点击】梦想承载希望和未来。“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汇聚起了中华儿女变革中国、富强中国的磅礴力量。改革催

32、生中国梦,中国梦就是改革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学以致用】时政术语1.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3.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4.“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也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创新预测】1融入城市生活,消除城乡差别,这是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城市梦”,也是“中国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改革开放催生了大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及城市之间的流动人口,因城市管理的需要,他们被要求办理“暂住证”。但由于户籍制度的局限,流动人口不能与当地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为破解这一

33、难题,2015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居住证暂行条例,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在全国建立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要求各地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另外,还明确了居住证持有人通过积分等方式落户的通道。材料二居住证暂行条例为流动人口享有居住地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提供了制度框架。居住证制度的实施既意味着暂住证时代的终结,也标志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新开始。(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居住证制度改革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和长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制定居住证暂行条例的依据。答

34、案(1)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促进劳动力流动;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提升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对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公平;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实现城乡结构的历史性变化,在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提升的情况下,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宪法赋予了公民广泛而平等的权利,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规保障和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这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体现,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材料一改革催生中国梦,中国梦就是改革梦。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

35、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材料二有专家认为,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思想、“舍生取义,效忠祖国”的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1)结合材料一,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摸着石头

36、过河”和“顶层设计”的关系。(2)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助推中国梦实现”观点的合理性。(3)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为宣传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设计两条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不超20字)解析第(1)问,首先注意设问对知识范围的限定,即认识论的知识,这涉及实践、认识过程等知识点;其次,要明确“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关系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围绕着这一关系展开分析;再次,答案组织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材料信息,根据信息指向确定分析的思路。第(2)问, 首先围绕传统文化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其次,注意

37、设问对解答指向的要求,即只分析观点的合理性,而不是作全面的分析评价。第(3)问,具有开放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摸着石头过河”意在强调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顶层设计”强调发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顶层设计”要以“摸着石头过河”为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能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对实践发展起促进作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互作用,推动理论提升和实践发展。(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

38、定性,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以独特的魅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3)“中国梦”我们的梦;改革成就梦想,中国梦就是改革梦。汇聚正能量,实现中国梦等(从其他角度,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都可给分)(依托高考大数据分析软件精编而成)一、选择题1(2016北京丰台期末) “扩大污染物

39、总量控制范围,将细颗粒物等环境质量指标列入约束性指标;发展绿色金融,建立绿色发展基金”“十三五”规划建议将此前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顶层设计,由“概念图”转换为“施工图”,必将大幅度推进我国绿色发展进程。材料折射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超前于事物发展 上层建筑适应社会存在,就会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有益于社会发展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社会意识可能超前于事物发展,也可能落后于事物发展,说法不准确;“十三五”规划建议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适应我国的客观现状,有助

40、于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正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不可分割的观点是错误的,不选;“十三五”规划建议是对我国客观现实状况的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它会推进绿色发展进程,对社会有益,正确。本题选C。答案C2“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和你在一起,你却在抢红包。”从“小众试水”到“全民狂欢”,2016年春节期间网络红包人气一路飙涨。有人说,网络红包的走俏,为传统年俗注入新活力,满足了人们联络情感和商家营销的多重需求。也有人说,红包毁了这个春节,这个年过得不太好。对网络红包的不同看法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A B C

41、D解析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对网络红包的不同看法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故符合题意,当入选;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答案C3(2016南昌二中摸考)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梦幻般的发展屡屡震撼世界。在一些人心目当中,中国已从地区大国一跃成为世界大国。而就在前不久,作为美国政策制定重要依据的全球趋势2030报告提出,中国极有可能在2030年前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又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动。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锤炼我们

42、的大国气质,应该()登高望远,用发展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宁静致远,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保持一颗平常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善于求同存异,拥有开放包容胸怀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彰显决心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而属于辩证法观点,不符合设问要求,排除;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锤炼我们的大国气质,应该宁静致远,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保持一颗平常心,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彰显决心,故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答案D4(2016福建质检)在一次测试中,老师要求全班学生在30秒内写出自己所不喜欢的同学姓名。有的学生仅能写出

43、一个,而有的学生一口气能写出十多个。结果表明,那些列出不喜欢的同学人数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别人喜欢的。这表明()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都是一致的有了价值观的引导才能处理好同学关系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友善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得到同学的尊重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矛盾、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知识。不喜欢别人的人,也是不受欢迎的人,说明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正确;一个人的言行受不受欢迎,受自身价值观的影响,正确;矛盾具有特殊性,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不一定都一致,错误。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错误。答案D5(2016莆田质检)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在不断改革,从“

44、32”模式到“3综合”模式,再到不分文理的“33”模式。改革仍将不断稳步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体现了()事物的量变必然能够引起质变认识具有循环反复性和无限上升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 C D解析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引起事物的质变,排除。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但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不是循环的,故不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深化高考改革,探索新的高考模式,体现了。答案D6(2015北京石景山模拟)2000多年前,韩非子就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的思想,但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古代社会里,人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非常有效

45、,而法律思想不可能成为主流思想。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价值判断日趋多元,利益关系日益复杂,人治管理模式与之难以相容,无从维系下去。这表明()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A B C D解析在农业社会,人治是治国理政的有效方式,法律思想不可能成为主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法治模式将成为主流,表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选。在题中未涉及。答案 A7(2016日照二模)新一轮农村改革,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

46、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这表明()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状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与价值标准。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入选;错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入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说法错误。答案C8(2016德州一模)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

47、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人们应该尊重规律、利用客观规律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D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解析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排除C项。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 是为了完善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故选D项。A、B两项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知识。答案D9“寒门何能出贵子”是近年来人们讨论的教育热点之一。“寒门难出贵子”是现代社会走向公平的一种“阵痛”。从寒门学子个人的角度看,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推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求学路上的一切困难顽强拼搏,发挥主观

48、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抓住人生的主要矛盾,埋头苦学,提高升学率A B C D解析设问的主体是寒门学子个人,推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和提高升学率不是从寒门学子角度回答的,排除;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B10城市的气度不在于地标式的惊人建筑,也不在于看不见小商小贩的整齐街道,因为这些东西和老百姓的生活没多大关系。最能体现城市气度的是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个人,他或她的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所以,提高一个城市的气度应()把握城市气度的本质,提高人们幸福感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经济,改善市民生活重视价值观导向作用,引导市民树立正确价值观把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A B C D解析“最能体现城市气度的

49、是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个人,他或她的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体现;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题意不符;材料讲的是政府要提高市民的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而不是市民应怎么做,不选;是提高一个城市气度的正确做法。答案C11(2016河南郑州质检)科学实验发现,人的味觉会随着背景音乐的改变而改变。同样的太妃糖,用音调偏高的音乐伴奏时人们感觉吃到的太妃糖更甜,而用音调偏低的音乐伴奏时人们感觉太妃糖不够甜,甚至有些苦。这项研究有助于人们通过改变音乐与味道的搭配使自己吃得更愉悦,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事物的属性会随主体需要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人们的主观感受会随事物属性搭配的变化而不同人们的价值判断是作出合理价值选择的基

50、础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价值的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错误,事物的属性是客观的,而人的需要具有主观性,主观不能决定客观;材料显示不同的搭配会构成不同联系,使人对糖的甜度主观感觉产生变化,而不是强调不同的人有不同认识和评价,当选,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人们有意识地选择音乐和味道的搭配使自己更愉悦,体现了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当选。答案B12(2016嘉兴二模)社会最大的悲剧不是恶的横行,而是善的沉没。如果大家都对善举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既无向善之念,更无行善之举,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恶压倒善”。这告诉我们()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

51、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为善”的前提投身实践,服务社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善”“恶”的价值判断要以相关的价值选择为基础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材料强调只有大家都行善举,才有利于社会进步,说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人们要在行善举中实现人生价值,符合题意;材料没强调社会条件,排除;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说法错误。答案 B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

52、坚拔寨的冲刺期。材料一经国务院批准,每年10月17日为全国“扶贫日”。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弱势群体的特殊关爱,是创新社会扶贫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对于弘扬“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新时期践行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具有重大意义。材料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广西融水的大方村,近年来政府大力支持惠农产业,但因市场信息不对称、项目不符合当地实际等原因,农民实际收益有限,“赔钱赚吆喝”的更不在少数,一

53、些群众对政府的扶贫项目极其排斥,嘲讽说:“政府让种什么,就亏什么。”针对这种现状,当地政府在大方村改变扶贫策略:不再要求农民“认领”扶贫项目,不主动资助农民创业,而让其完全成为农民个人行为、市场行为;为那些有基础、有干劲、有思路的农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其申请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观念一变天地宽,大方村的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知识,分析我国设立“扶贫日”的依据。(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所学“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大方村扶贫策略的转变对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有何启示? 解析第(1)问,本题考查知识明确具体,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知识,设问指向我

54、国设立“扶贫日”,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回答。解答时首先明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然后运用上述理论,结合材料我国设立“扶贫日”进行分析,实现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第(2)问,本题考查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要求说明大方村扶贫策略的转变对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有何启示,属于启示类主观试题。大方村政府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市场信息不对称、项目不符合当地实际等诸多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可以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指出扶贫工作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制

55、定正确的策略;在扶贫中改变扶贫策略,更多的给予技术、资金等服务,做到脱贫靠人民,脱贫为人民,可以运用人民群众原理及其方法论知识,说明扶贫工作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选择;扶贫改革的过程就是解决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的过程,所以学生可以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角度,说明扶贫工作要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设立“扶贫日”是由我国目前存在大量贫困弱势群体的现状决定的。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设立“扶贫日”对于弘扬“

56、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意义。(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扶贫工作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制定正确的扶贫策略。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对人民群众负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扶贫工作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选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扶贫工作要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中国建立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

57、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此后,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号召。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富裕和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两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如果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

58、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015年12月27日审议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本修正案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

59、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1)请运用唯物史观解读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2)有人担心,放开“全面二孩”会导致人口剧增,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请你联系社会现实,运用所学知识为其解忧。(3)人多未必力量大,关键是人的素质高低。中国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人口素质,只有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请从文化角度给出提升我国人口素质的建议。解析第(1)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中心问题是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获取材料中有关我国人口政策演变的信息,然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进行解读分析。从材料中

60、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口政策的调整,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而作出的,体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口政策的调整也是我国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对人口价值的不同认知有关系,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第(2)问,本题的设问没有明确的知识范围要求,中心问题是为担心二孩政策的观点解忧。这需要根据材料中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出台的依据进行解答,说明了实行这一政策的必要性和意义,也就解除了题中观点的忧虑。组织答案时,结合材料依据进行解读即可:人们养儿防老等传统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生育率下降,这可以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来回答;我国人口老龄化

61、加速,独生子女政策引发社会问题,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发生不利变化,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可以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优化人口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角度回答。第(3)问,本题设问要求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怎样提高人口素质,思路具有发散性,只要是文化生活范围内,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的措施,都可以作为答案。从个人的角度看,可以是自觉参加社会实践和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接受先进文化熏陶,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修养等角度组织答案。从国家的角度看,可以从加强管理和引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

62、价值体系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不断变化,人口政策也要作相应调整。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人口政策的演变,体现了我国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对人口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人口政策的调整,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2)放开“全面二孩”不会导致人口剧增。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方式、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人们“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传统思想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选择;抚养成本不断提高等诸多因素,都会制约人口剧增。放开“全面二孩”不会引起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人们生活水平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新的人口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放开“全面二孩”有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新人口政策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稳定家庭结构,增加家庭幸福感,有利于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促进家庭、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3)国家: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个人: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