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理学是宋代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其后发展为心学,提倡“心即理”“致良知”。主要派别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什么是理学?宋明理学 兄程颢弟程颐 朱熹陆九渊 王守仁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影响“二程”对理学的发展程颢、程颐兄弟主张通过格物致知体察天理;在知行关系上强调知先行后,轻视实践;在理欲关系上主张“存天理,去人欲”,强调封建道德的自我修养。他们认为“万物皆出于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在人身上就是人性。这就将个体生命、社会及宇宙的根本道理内在地联系
2、起来。程颢程颐1、代表人物一天,杨时、游酢一起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程门立雪朱熹对理学的发展朱熹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他多年研究传授五经四书,编著成四书章句集注等书。他提出“去人欲,存天理”,认为人欲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用天理克制人欲。朱熹在继承和发展二程的思想基础上,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2、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材
3、料1: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河南程氏遗书 材料2: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反映北宋二程提出万物本原是“理”反映南宋朱熹继承发展二程思想,提出以理气说为中心的天理论 世界观: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法则、规律)(核心)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材料3:人伦者,天理也。河南程氏外书卷七 材料4: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4、”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5:理只是这一个,道理相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朱子语类 反映北宋二程把天理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反映朱熹进一步指出天理反映在人世间就是儒家道德规范 道德观:天理本质上是社会人伦之理(儒家道德规范“三纲五常”)材料6: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材料7: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材料8:“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礼记大学反映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的“穷理”方法 方法论: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
5、,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材料9: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也。天理之不存,则与禽兽何异矣。甚矣,欲之害人也。人之为不善,欲诱之也。诱之而弗知,则至于天理灭而不知反。二程集 材料10:“天理人欲,不容并立”朱文公文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子语类 反映程朱理学把天理与“人欲”对立的主张 道德观:存天理,去人欲 程朱理学的内涵世界观“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道德观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就是天理,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存天理,灭人欲”。方法论格物致知,贯通明理,达到明德之善的目的。3、程朱理学的影响材料1:“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清戴震材料2: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材料3: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齐严肃,严威俨格,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功焉。朱子大全反映程朱理学的消极影响 反映程朱理学的积极影响 实质说明了朱熹要求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的主张(1)积极:重视个人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个人与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更加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材料 儒家传统中没有像佛学那么细密严谨的思辨理论体系。自南朝到韩愈,儒学反佛多从社会效用、现实利害
7、立论,进行外在的批判,真能入室操戈,吸收改造释道哲理,进行内在批判的,则要等到宋明理学了。宋明理学这种吸收、改造和批判主要表现在:它以释道的宇宙论、认识论的理论成果为领域和材料,再建孔孟传统。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结合材料,说明理学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1)吸收佛、道思想,儒、佛、道三家融合,儒学进一步理论化、思辨化。(2)“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指人类社会的原则;既是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基本特征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1、心学的基本
8、特征“心即理也”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主张扫除枝叶,直奔主题2、心学的代表人物 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抚州金溪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他自号“象山翁”,学者尊为“象山先生”。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因曾筑室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明山阴人,生于余姚。王守仁确立了心学理论体系。3、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材料1: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陆九渊集 材料2: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答顾东桥书 材料3: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象山先生全集 材料4: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
9、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 反映陆九渊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的观点 心是万物的本原反省内心可得天理 反映陆主张用心去体验天理 致良知内心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本性 材料5:如恶恶臭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一个心去恶。传习录上知行合一“知”和“行”是同一个活动的两个方面,不能缺一。知了要去行,不行不能算做真知。陆王心学的主张(1)陆九渊 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求“理”的方法 内心反省,反对“格物致知”(2)王守仁(明代)“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思想核心:“致良知”“知行合一”,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 主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的本源
10、在人的意识,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意志等“良知”即本心,是人所固有的善性,就是“理”人人可为圣贤有一个叫杨茂的聋哑人听王守仁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就以写字问王守仁。王问:“你嘴巴不能说话,耳朵也听不到声音,那你的心能分得清是非吗?”杨答:分得清是非。王说:“只要你心中分得清是非,存在天理,你就是个聋哑型的圣贤啊。”这体现了“心即理”的思想。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11、致良知的故事思想交锋:鹅湖之会 朱陆之辩(1175年)朱熹陆九渊学问需求易简功夫,从本心上着力,不用耗费精力在前人的注疏里探求精微。为学应格物致知,循序渐进,广泛阅读古圣先贤的经典。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 项 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相同点本 质 内 容 影 响 不同点 理学思想 方法论 道德观 哲学范畴 都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继承了孔孟“仁”、礼儒学发展的新形式,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理”是世界的本原 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
12、为行为规范 强调“格物致知”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是万物的本原“发明本心”“致良知”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清)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明理学?如何评价和对待宋明理学?(1)积极
13、:对塑造个人与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国家的和谐;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崇尚道德:重义轻义,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实践意识: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2)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3)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1)“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现代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2)“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
14、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4)“仁”、“德治”、“民本”思想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5)“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1(2016新课标全国)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2.(2016全国新课标I)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
15、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高考示例】3(2016全国卷)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4(2015全国卷)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
16、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5.(2015福建)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6、(2016广东)“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5、(2015上海)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6、(2016广东)“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