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2912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 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中国文字起源甚早,就书法看,尽管早期文字甲骨文,还有象形字,还存在同一字的繁简不同,笔画多少不一的情况,但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

2、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当然,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先前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以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摘编自张志和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材料二:中国书法作为象形文字的艺术表现,看似孤立于世界文字之林,其实在很多方面有着与世界文化和现代文化

3、接轨的基础。第一,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孤独性,反激出它交流世界、融入世界的内在要求。方块字是一种倾向于视觉艺术的直接符号,它以直观视像为基础,将表形、表音、表意三者融为一体。中国古代的文言书写将语言文学化,而产生有别于口语的书面美文文言文。由口语到书面语言,是中国人梳理、深化、拓展自已思考的重要途径。中国人习惯在书写中思考,书写就是思考。这使中国书写植入人文思想的深处,成为民族思维的重要表征。中国书法艺术更是将文字的书写由符号表达提升为艺术创作,在文辞美的基础上,追求结构、线条、水墨等造型美,双向同步地在文辞美、造型美中倾诉书者的内心世界。这使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倾向于“文”(人文,包括悟道、思

4、玄、文学、纹饰即美术),倾向于直观和直接感悟。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文字和书法显得多少有点孤独,却有一种孤独之美,这种表意文字导致中国人形象、悟象、灵象思维的发达,并构成了整个思维的东方色彩。拼音文字则更倾向于听觉,这使西方社会更看重听觉艺术,如音乐。文字和口语的同音,使两者难以分离,难以像我们那样产生与生活口语相分离的、只用于书写的书面语言或文言文。由于它不表形只表音,由表音到表意便需要经过翻译、分析,是一种间接的转译符号。这使得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分析的、逻辑的、实证的思维更为发达。今天,世界文化已经由早期的隔离发展阶段、中期的竞争发展阶段,进入当代的综合发展阶段。世界和中国,都有强烈的双

5、向交流需求,都希望在交流中互适互惠。这种愿望,不止表现在世界市场和社会一体化进程所激发的人才、知识、经济和资本的交流共进,更表现在文化和思维对交流共进的迫切渴望。外语学习的普及是怎样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一代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是有目共睹吗?同样,随着世界正在出现的学习中文和中国书法初热期的持续,中国文字思维将会怎样地营养和影响人类,也完全可以预期。也许这才是“孔子学院”最深刻的意义。第二,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变异性,在世界华语地区和一些周边国家扩散出两个泛汉语、泛汉文、泛书法圈,为中国文字和书法走向世界架了桥,提供了经验。由上亿人构成的世界华人和华裔的汉语社区,是中国文字和书法向世界播扬

6、的桥头堡,是早就存在了几百年,而且早就融入了当地社会和文化场的“孔子学院”。华人华裔圈的汉语、汉文和汉字书法,为了适应各自的文化环境,都程度不同有所变异,这种变异了的汉文、汉语和汉字书法,形成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走向世界的第一个泛汉语、泛书法圈。另外,在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内,汉字及其书写曾经是东亚地区的国际通用文字。在东亚汉文化圈内,汉字和记录日本语、朝鲜语、越南语、苗、壮、瑶、侗语的准汉字和非汉字,以及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方块苗字、方块布依字和越南喃字、日本假名、朝鲜谚文等20多个借源汉字创造出来的多民族文字,形成了“一文多语”“一母多文”的文字传播圈。在这个传播圈内,中国书法艺术一直程度

7、不同的以变异形态存在着、发展着。有功能变异、形符变异、体式变异;有的照搬,有的假借,有的转注仿制,有的变异改创。其中日本、韩国、新加坡保存得较好,中国书法在那里至今仍极有活力。这种以汉语、汉文为基础、为核心的“一文多语”文化圈,是汉文、汉语和汉字书法走向世界的第二个泛汉语、泛书法圈。(摘编自肖云儒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材料三:近代以来,特别是进入当下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中国书法受社会大变革、技术大发展、知识大爆炸、风尚大迁移的深刻影响,发展业绩显著,但发展瓶颈也明显,挑战与机遇同在。西学的进入,书写工具的变化,一度文化无用论特别是国学无用论、传统文化无用论及浮华、浮躁、肤浅学风、书风的盛行,商

8、品化和市场机制的风行,加之对中国书法中以文人书法为主体的文化书法这一主线疏于研究、认知缺失,所有这些,都在影响和冲击着当代和当下书法发展。有时、有些是至为深刻的。而后者格外突出,因而也格外重要。其重要性在于,中国书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的、优秀的符号,成为提升中国国民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个全面”的重要抓手,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发展和提升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因此,文化书法的复兴,就成为书法界、文化界不得不直面的时代课题。 (摘编自孙月沐中国文化书法的复兴之价值意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

9、一项是(3分)( )A汉字在其产生之初在结构、笔画等方面已具有书法的某些特点,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和精神。B汉字属于方块字,融形、音、意为一体,便于在书写中思考,使得中国人在形象、悟象、灵象思维上特别发达。C拼音文字不表形只表音,转换为汉字时需要翻译、分析,这使得西方民族在分析、逻辑、实证思维上更为发达。D当今社会,中国书法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商品化和市场机制风行给书法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硬笔书法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和精神,反映了其气质、学识和修养。B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所以能够名满

10、天下,传诵至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他的绝妙的书法艺术。C中国的汉字、汉语和书法艺术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都在向世界各地传播着,且有了程度不同的变异。D学习中文和中国书法的热潮在很多国家正在兴起,由汉字所形成的具有东方色彩的思维将会在世界上产生影响。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B“让汉字走向世界,让世界接受汉字思维。”C“书家对自己创作的定位,对作品结体关系、气韵脉势的把握,常常考验他简易思维的水平。”D“当下汉字书写键盘化和网络语言对白话文规范化的严

11、重冲击,让人不能不为书法的未来担忧。”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对于中国书法未来的发展,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粉红色大车李娟自从有了粉红色大车,我们去县城就再也不坐小面包车了。小面包车一个人要收二十块钱,粉红色大车只要十块钱。带稍微大点的行李的话小车还要另外收钱,大车随便装。最重要的是,大车发车有个准点,不像小车,人满了才出发,老耽误事。“粉红色大车”其实是一辆半旧的中巴车。司机胖乎乎、乐呵呵的,每当看到远处雪地上有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公路跑来时,就会快乐地踩一脚刹车:“哈哈

12、,十块钱来了!”车上的小孩子们则整齐地发出“吁儿”的勒马命令声。我和六十块钱被挤在引擎和前排座之间那点地方,已经满满当当的了。可是车到温都哈拉村,又有人塞进来五十块钱和两只羊。这回我被挤得连胳膊都抽不出来了,真想骑到那两只羊身上去好在人一多,没有暖气的车厢里便开始暖和起来。虽然乌河这一带村庄稀寥,但每天搭粉红色大车去县城或者恰库尔图镇的人还真不少。每天早上不到五点钟车就出发了,孤独地穿过一个又一个漆黑的村庄,一路鸣着喇叭,催亮沿途一盏一盏的窗灯。当喇叭声还响在上面一个村子时,下面村子的人就准备得差不多了,穿得厚厚的,站在大雪覆盖的公路旁,行李堆在脚边的雪地上。阿克哈拉是这一带最靠西边的村子,因

13、此粉红色大车每天上路后总是第一个路过这里。我也总是第一个上车。车厢里空荡而冰冷,呵气浓重。司机在引擎的轰鸣声中大声打着招呼:“你好吗,姑娘?身体可好?”一边从旁边座位上捞起一件沉重的羊皮坎肩扔给我,我连忙接住,盖在膝盖上。夜色浓重,风雪重重,戈壁滩平坦辽阔,沿途没有一棵树。真不知司机是怎么辨别道路的,永远不会把汽车从积雪覆盖的路面上开到同样是积雪覆盖的路下面去。天色渐渐亮起来时,车厢里已经坐满了人,但还是那么冷。长时间待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空气里,我已经冻得实在受不了了。突然看到第一排座位和座位前的引擎盖子上面对面地坐着两个胖胖的老人那里一定很暖和!我便不顾一切地挤过去,硬夹在他们两人中间的空

14、隙里,坐在堆在他们脚边的行李包上。这下子果然舒服多了。但是,不久后我尴尬地发现,他们两个原来是夫妻一路上这两口子一直互相握着手,但那两只握在一起的手没地方放,就搁在我的膝盖上;我的手也没地方放,就放在老头儿的腿上。后来老头儿的另一只大手就攥着我的手,替我暖着,嘴里嘟噜了几句什么,于是老太太也连忙替我暖另一只手。一路上我把手缩回去好几次,但立刻又被攥着了。车在一个又一个村子之间穿行着,几乎每一个路口都有人在等待。有的是要坐车,有的则为了嘱咐一句:“明天四队的哈布都拉要去县城,路过时别忘了拉上他。他家房子是河边东面第二家。”或者是:“给帕罕捎个口信,还有钱的话就买些芹菜吧。另外让他早点回家。”或者

15、:“我妈妈病了,帮忙在县城买点药吧。”或者有几封信拜托司机寄走。车厢里虽然拥挤,但秩序井然。老人们被安排在前面几排座位上,年轻人坐在过道里的行李堆上,而小孩子们全都一个挨一个挤在引擎盖子上,那里铺着厚厚的毡毯。虽然孩子们彼此间互不相识,可是年龄大的往往有照顾大家的义务,哪怕那个年龄大的也不过六七岁而已。只见他一路上不停地把身边一个三岁小孩背后的行李努力往上推,好让那孩子坐得稳稳当当。每当哪个小孩把手套脱了扔掉时,他都会不厌其烦地拾回来帮他重新戴上。还有一个两岁的小孩一直坐在我对面,绯红的脸蛋,蔚蓝色的大眼睛,静静地瞅着我。他一连坐了两三个小时都保持着同一个姿势,动都不动一下,更别说哭闹了。我大

16、声问:“谁的孩子?”没人回答。车厢里一片鼾声。我又问那孩子:“爸爸是谁呢?”他的蓝眼睛一眨都不眨地望着我。我想摸摸他的手凉不凉,谁知刚伸出手,他便连忙展开双臂向我倾身过来,要让我抱。真让人心疼这孩子身子小小软软的,刚一抱在怀里,小脑袋一歪,就靠着我的臂弯睡着了。一路上我动都不敢动弹一下,怕惊扰了怀中小人儿安静而美好的梦境。(选自阿勒泰的角落,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车的司机性格开朗,热情地对待乘客。他的缺点是贪财,只有乘客交钱的时候才高兴。B两个胖乎乎的老人夫妻被我无意间隔开,他们却一句话都没有说,说明他们隐忍的性格。C很多人不坐车却也吩咐司机做

17、很多事,作者没有写司机的任何回答,暗示司机习以为常。D“我”问了很多问题,如“谁的孩子”“爸爸是谁”,没有人回答,说明乘客们的冷漠。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文开头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大车与小车相比,有诸多的优点,奠定了文章的基调。B“孤独地穿过一个又一个漆黑的村庄”,既写出了大车的孤独,也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C“绯红的脸蛋,蔚蓝色的大眼睛”,外貌描写,写出了孩子的单纯可爱,为后文埋下伏笔。D“怀中小人儿安静而美好的梦境”,是作者的想象,也是她对孩子未来生活的真切祝福。8赏析画横线的句子语言方面的特点。(4分)9有人评价李娟的散文不乏“具有深情的生

18、活描写”,请结合车内人物的表现分析这一特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房玄龄,临淄人。开皇中,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于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竟侈僭相倾阅终当内相诛夷”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公为秦王,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高祖曰:“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

19、犹对面语。”隐太子将有变,王召以方士服入,夜计事。事平,第功班赏,功第一,食邑千三百户。淮安王神通曰:“义师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龄以刀笔吏居第一,臣所未喻。”帝曰:“叔父兵诚先至,然未尝躬行阵劳。今玄龄有决胜帷幄、定社稷功,此萧何所以先诸将也。”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毋多让!”会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玄龄教上书劝帝,愿毋轻敌,久事外夷。晚节多病,玄龄顾诸子日:“今天下事无不得,惟讨高丽未止,上含怒意决,群臣莫敢谏,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遂上疏,帝得疏,日:“是已危慑,尚能忧吾国事乎!

20、”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日:“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选自新唐书房玄龄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B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C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

21、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D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的人,即殿试及第者。B幕府,古代君王或军中将帅处理政务之地,用帐幕搭建,故称之,也泛指衙署。C刀笔吏,指文职官员或掌管文案的官吏,因为古代读书人常用刀和笔修改文字。D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各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统称蛮夷或四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房玄龄深得太宗信任。太宗巡行渭北时,房玄龄与太宗就一见如故;

22、后来凡有战事房玄龄就一定跟随。B房玄龄为国尽心竭力。他不爱奇珍异宝,一心广揽贤才,为国效力,即使病重,也不忘为国事上书进言。C房玄龄才能卓尔不群。年轻时就被高孝基誉为国家的栋梁,在秦王府任职达十年之久,展现了他的才华。D房玄龄注重家风建设。房玄龄注重自身修养,见贤思齐,宽以待人,收集古今家训,警示子女遵守法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2)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14文中唐太宗两次把房玄龄比作汉朝名相萧何,各有怎样的目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

23、诗,完成15-16题。喜 雨陈 藻年登犹藉米船通,去岁那堪一大凶。人死多因饥后疫,秧焦争值北来风。晴空又似骄阳起,罄室谁支此患重。甘雨连望虽未洽,莳田渐喜泽边农。(注)洽:遍。莳:种植。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所写“年登”并不是真正的谷物丰收,只不过是救灾所需粮食运送及时形成的假象。B瘟疫使许多人死亡,旱灾让秧苗枯焦,这种看似平淡的叙述,却蕴含着诗人不平静的心情。C诗人以形象的比喻描述骄阳似火,以夸张的手法来写“罄室”,凸显了灾情之重、影响之大。D尾联在描写对象和抒发感情方面均发生逆转,紧紧扣住题目,表现雨泽农田的景象。16本诗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

24、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有感于自身经历,奉劝天下痴情女子不要沉溺爱情的肺腑之言是“_,_。”(2)杜牧的阿房宫赋,借阿房宫的兴毁引出对秦王朝兴亡的思考,并告诫后人“_,_。”(3)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两句,充满哲理,给人以前进的力量。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滴滴涕(DDT)由奥地利化学家蔡德勒于1874 年合成,此后长期被束之高阁。直到1939年,瑞士盖基公司的化学家穆勒才发现了它神奇的杀虫功效。由于具有制造简易、功能强大、效果持久、价格低廉、储

25、运方便等优点,滴滴涕在所有杀虫剂中一枝独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利用滴滴涕杀灭蚊子来防治疟疾,20年中挽救了5亿多生命。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揭露滴滴涕对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的危害,引起强烈反响。从美国开始,世界各国 。但许多研究者指出,几十年来几十亿人暴露在大剂量的滴滴涕中,从无一例中毒记录。滴滴涕的毒副作用 , 有志愿者连续口服滴滴涕2年仍安然无恙。而禁用滴滴涕的一个显著后果是,已被遏制的疟疾卷土重来,导致每年至少100万人死亡并造成贫穷国家经济崩溃。有专家指出,禁用滴滴涕也许是20世纪最大的悲剧,有可能“杀人比希特勒还多”。对滴滴涕认识和使用上一波三折

26、的历史,映射出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对于一项科技成果,怎样用理性来权衡利弊并把握平衡?这一难题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和操行。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引用、排比、设问B引用、设问、对比C比喻、设问、排比D比喻、设问、夸张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疟疾重新流行,出现死亡众多等严重后果。”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生态环境的好坏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

27、决打好污染防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就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消费是生产的先导,如果经济刺激措施不能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势必导致更多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从而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绿色消费,不仅能对经济发展形成有效刺激,也有利于产业绿色化程度的提升。22下面是公益机构“宝贝回家”寻子网站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生来是为斗争的。法国罗曼罗兰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 德国歌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8、李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曹雪芹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毛泽东请综合上面材料的含意,联系现实和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2A3B4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观点明确。采用并列式结构进行论证,结构清晰。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效果显著。论证语言准确严密,有说服力。5由于汉字音形意结合的特殊性,中国书法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随着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中国书法将会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由于受到新媒体

29、出现、书写工具变化、商品经济盛行等因素影响,中国书法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阻力重重。【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A项,“融人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和精神”说法错误。尚未融人创作者的观念、思维和精神。C项,“拼音文字不表形只表音,转换为汉字时需要翻译、分析,这使得西方民族在分析、逻辑、实证思维上更为发达”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由表音到表意便需要经过翻译、分析”,而并未特指“转换为

30、汉字”。D项,“尤其是商品化和市场机制风行给书法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说法错误。原文所指格外突出的是“对中国书法中以文人书法为主体的文化书法这一主线的疏于研究、认知缺失”。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硬笔书法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可知,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是“用毛笔书

31、写的”。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与材料一的观点相符。C项,谈的是书法作品的创作;D项,与材料三的观点相符。故选B。4本题考查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从论点提出的位置和方法看,材料二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论点“中国书法作为象形文字的艺术表现,看似孤立于世界文字之林,其实在很多方面有着与世界文化和现代文化接轨的基础”,简洁明快;从论证结构上看,结合“第一,中国

32、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孤独性,反激出它交流世界、融入世界的内在要求”“第二,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变异性,在世界华语地区和一些周边国家扩散出两个泛汉语、泛汉文、泛书法圈,为中国文字和书法走向世界架了桥,提供了经验”分析,分别从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孤独性” “变异性”论证了中国书法和世界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采用并列式结构进行论证,结构清晰;从论证方法看,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如举例论证,以“音乐”为例,论证西方社会更看重听觉艺术;对比论证,将中国的表意文字和西方的拼音文字做对比,强调中国人形象、悟象、灵象思维的发达,并构成了整个思维的东方色彩;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分析的、逻辑的、实证的思维更为发达,说

33、理透彻;从论证的语言表达上看,比如“也许这才是孔子学院最深刻的意义”“汉字及其书写曾经是东亚地区的国际通用文字”中,“曾经”“也许”等词的使用,语言准确严密,具有说服力。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探究文本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通读全文,知道各个材料是从什么角度述说的中心话题,与要求回答的问题有什么关联,最后筛选出关联部分,进行分析作答。本题题干是“对于中国书法未来的发展,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先通读材料,找准答题区间,然后整合归纳。结合“方块字是一种倾向于视觉艺术的直接符号,它以直观视像为基础,将表形、表音、表意三者融为一体”“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

34、文字和书法显得多少有点孤独,却有一种孤独之美”“中国文字思维将会怎样地营养和影响人类,也完全可以预期”可知,由于汉字音形意结合的特殊性,中国书法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结合“变异了的汉文、汉语和汉字书法,形成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走向世界的第一个泛汉语、泛书法圈”“世界正在出现的学习中文和中国书法初热期的持续”可知,随着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中国书法将会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结合“西学的进入,书写工具的变化,一度文化无用论特别是国学无用论、传统文化无用论及浮华、浮躁、肤浅学风、书风的盛行,商品化和市场机制的风行,加之对中国书法中以文人书法为主体的文化书法这一主线疏于研究、认知缺失

35、,所有这些,都在影响和冲击着当代和当下书法发展”可知,由于受到新媒体出现、书写工具变化、商品经济盛行等因素影响,中国书法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阻力重重。【点睛】从论证上看,一篇文章可以从多个角度归纳其论证特点。从论证方式的角度归纳论证特点。文章的论证方式包括:立论、驳论、立论驳论相结合。从论证结构和整体论证思路的角度归纳文章的论证特点。议论文,就全文的结构而言,最常见的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横式结构;一种是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包括总分总式结构、分总式结构、总分式结构和并列机构。直接论证还是间接论证的角度归纳文章的论证特点。从论证方法使用的角度归纳文章的论证特点。从论点提出的角度归纳文章的论证特

36、点。从论点提出的位置和方法的角度归纳文章的论证特点。从论据的角度归纳文章的论证特点。从论据的角度归纳文章的论证特点,主要看论据是否典型、是否新颖。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归纳文章的论证特点。有的议论文,语言平实朴素;有的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情文并茂,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归纳一篇议论文的论证特点,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进行归纳,要指出其语言表达,是平实朴素的,还是生动而富有文采的。6C7D8(1)运用了借代、夸张的手法。(2)写出了“我”在拥挤的车厢内的感受和心情。(3)形象生动又不乏幽默。(4)同时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和后文的美好感觉形成对比。9(1)司机是个热心人,他不落下任何人,

37、对别人托付的事从不推辞。(2)车内的乘客,无论是一对老夫妻,还是年龄大的孩子,都能帮助别人。(3)“我”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对孩子精心呵护。(4)这些人构成了一个温暖的集体,给彼此的平凡生活带来温暖和真情。【解析】【分析】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项,“他的缺点是贪财,只有乘客交钱的时候才高兴”有误,文中“每当看到远处雪地上有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公路跑来时,就会快乐地踩一脚刹车:哈哈,十块钱来了!”这是司机幽默的表现,不是“贪财”,作者这样写更有生活气息。B项,“说明他们隐忍的性格”曲解文意,依据后文老头和老太太帮“我”暖手来看,说明他们热情善良的品格。D项,“说明乘客们的冷漠”

38、理解有误,文中“车厢里一片鼾声”,可见,是因为乘客们睡着了,所以没人回答,不是表现乘客们冷漠。故选C。7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能力。D项,“也是她对孩子未来生活的真切祝福”没有体现,是过度解读。故选D。8本题考查品味小说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题,重点分析其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六十块钱”“五十块钱”分别借代六个人、五个人,“我被挤得连胳膊都抽不出来了”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在拥挤的车厢内的感受和心情。同时此处描写的拥挤和后文的美好感觉形成对比,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9本题考查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依据题干“结

39、合车内人物的表现分析”,可以从司机、车内的乘客、“我”三个角度来分析。司机“从旁边座位上捞起一件沉重的羊皮坎肩扔给我”,对别人托付的事从不推辞,是个热心人;车内的乘客,老夫妻帮我暖手,年龄大的孩子“只见他一路上不停地把身边一个三岁小孩背后的行李努力往上推,好让那孩子坐得稳稳当当。每当哪个小孩把手套脱了扔掉时,他都会不厌其烦地拾回来帮他重新戴上”,他们都乐于帮助别人;结尾“这孩子身子小小软软的,刚一抱在怀里,小脑袋一歪,就靠着我的臂弯睡着了。一路上我动都不敢动弹一下”,可见“我”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对孩子精心呵护。10B11B12A13(1)这个人机敏有学识,是应当委以重任的。每次替我的儿子陈

40、述事情,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好像是面对面说话一样。 (2)(你们)对这些多加用心留意,就能够保全自身了!汉朝袁氏几代忠诚守节,我内心很崇尚,你们也应该效法学习他们。14第一次是为了突出房玄龄的功绩,第二次是为了突出房玄龄的才能,由此可见唐太宗对房玄龄的器重和信任。【解析】【分析】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常见断句方法技巧:首先找出几个选项之间的不同处,一般有两三处不同,借助排除法;然后分别说清楚在哪断开,断开的理由,比如定语状语和中心词之间不可断开,动词谓语和宾语之间一般不断开,合成词之间不可断开;名词代词主语前需要停顿,一些虚词前后需要停顿,对称短语或整齐句式间需要停顿。参考句意断句:皇上本

41、无功德,妄自诛杀大臣,夺取帝位而据为己有,又不替子孙做长远打算,混淆嫡庶之位,竞崇奢侈之俗,相互倾轧争吵,最终必会内部自相诛灭。借助语法等辅助手段断句:“上无功德”,是独立完整的句子,“功德”是并列词语作“无”(没有)的宾语,“德”后断开,排除AC;“攘神器有之”,“攘”,侵夺、偷窃之意,“攘”和“有”是连动关系,共同做谓语部分,承前共用主语“上”,独立句子,“之”后停顿;“嫡庶”是固定的词语,是指嫡子与庶子,之间不可断开;“竞侈僭/相倾阅”是并列结构,内容各自独立结构上相互照应;据以上分析排除D项。故选B。11本题考查古文化常识。古文,是很多高中生一听就头大的语文难点,而且往往也是众多学生考

42、试当中的“丢分大户”。其实,如果平时学习中能积累一些古文方面的常识,那么试题就会变得简单许多。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古代君王或军中将帅处理政务之地”错误,不包括“君王”。故选B。12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

43、不符合之处。A项,“后来凡有战事房玄龄就一定跟随”,错误。文中有“会伐辽, 留守京师”,可见选项A表述绝对。故选A。1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

44、1)若,此,这;机识,机敏有见识;是,这,应该;委任,交托重任;每,每次;为,替;陈,陈述;犹,如同。 (2)留意于此,状语后置;足以,足够用来;保,保全;躬,自身;累叶,几代、几世;忠节,忠诚守节操;尚,崇尚;尔,你们;宜,应该,师,名词活用为动词,学习,效法。14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首先回归文本找到相关句子,然后扩展信息,关注前后语境,可能会有一些提示,如果没有,需要考生自行根据文本信息加以推断分析,这就考查阅读理解能力了。题干为“文中唐太宗两次把房玄龄比作汉朝名相萧何,各有怎样的目的?”这里的“目的”应该是太宗的本意,这里是类比手法,同类人物通过对照想要说

45、明或者得出相同点。考生若了解萧何其人,会有助于答题,所以平时应该广泛阅读积累知识面,自然能够提升理解能力。民间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的说法。后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可见萧何在历史上的名气之大地位之高。第一次在劝说叔父嫉妒房玄龄功居第一心有不平时,“帝曰:“叔父兵诚先至,然未尝躬行阵劳。今玄龄有决胜帷幄、定社稷功,此萧何所以先诸将也。”可见是为了突出房玄龄的智慧和谋略对取胜的举足轻重,功高至伟,用萧何类比让对方哑口无言。第二次在太宗准备去攻打辽国,嘱咐房玄龄守好后方,解除帝王带军出征的后顾之忧时说

46、“会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可见,是为了突出房玄龄的才能,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房玄龄在帝王心中分量之重宠爱之深,所以相信他并委以重任。【点睛】解答文言文题型的技巧:扣语境,抓关键,明结构,辨句式。1.着眼全句,找出关键词语,明确得分点;2.把握结构关系,解难释疑,依境定义;3.关注句式,找到标志,准确翻译。参考译文:房玄龄,临淄县人。开皇年间,人人都认为隋朝将会长治久安,玄龄暗自告诉父亲说:“皇上本无功德,妄自诛杀大臣,夺取帝位而据为己有,又不替子孙做长远打算,混淆嫡庶之位,竞崇奢侈之俗,相互倾轧争吵,最终必会内部自相诛灭。”十八岁那年,应举于进士科。吏部侍郎高孝基以

47、善于了解人而知名,说:“我观察过的人很多了,没有见过像这个人的,必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唐太宗凭着燉煌公的身份奉命率军攻略渭北,房玄龄骑马到军营门前拜见太宗,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您作为秦王,征战各方我未尝不跟随,众人都争相获取奇珍异宝,房玄龄我只招纳人才到我的帐中,和众位大将私下里偷偷地诚心畅谈结为友好关系,人人都愿意为您竭尽全力。房玄龄在秦王府任职十年,下达军令发布文书,有时驻马立成,文字简约道理详尽,并不需要先打草稿。高祖说:“这人深识机宜,应当委以重任。每次为我儿陈述事情,千里之外如同对面讲话一样。” 隐太子将要发动叛乱时,秦王征召房玄龄穿上方士服装潜入王府,深夜议事。事平之后,按

48、照顺序论功行赏,功居第一,赐予食邑一千三百户。淮安王李神通说:“义军初起时,臣领兵最先到达,如今玄龄等人凭着文字功居第一,我不明白原因?”太宗说:“叔父兵马确实先到,但未曾亲历军阵中。如今房玄龄等人有决胜于军帐中的谋略并立下安定国家之功,如同汉代萧何论功行赏要先于诸将一样。”居宰相之位达十五年之久,自认为权力恩宠到达极点,多次上表请求辞职,诏书不准。太宗派遣使者对他说“:让位确实是美德。但国家靠您辅治已久,一旦失去良佐,如同失去左膀右臂,不要谦让了!”恰逢讨伐辽,命玄龄留守京师。下诏说:“有您担当萧何的责任,我就没有西顾之忧了。”玄龄多次上书劝谏太宗,希望不要轻敌深入,长久讨伐外族。晚年多病,

49、玄龄便对孩子们说“:当今天下之事无不合适的,惟有讨伐高丽不止,皇上听我的劝告很是不满心意坚决,群臣无人敢直言劝说,我如知而不言,就会抱憾九泉了!”便上疏。太宗接到表疏,说“:此人生命垂危还在为我国事担忧啊!” 玄龄执掌国政时,夙兴夜寐,恭勤自强,一心为公,尽心竭力,不愿使一物失所。他为人无嫉妒之心,闻人有善,如同己有。熟悉精通吏事,审议规定法令,他一心追求宽容公平。不以己之所长要求别人,任用人才不求全责备,虽卑贱之人也能发挥他所能。”玄龄治家有法度,常常担心孩子们骄奢淫侈,凭借势位欺凌旁人,因而汇集古今圣贤家戒,书写于屏风之上,命其子各取一个,对他们说:“在这些方面用心,就能保全自身了!汉代袁

50、氏累世忠诚节义,为我心所崇尚,你们应当效法。”15C16对大灾之下百姓的同情。作者描述了在饥疫和旱灾之下,严重的灾情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百姓的担忧和同情;对突降甘霖的喜悦。农民久旱逢雨,喜不自胜,作者也甚觉欣慰。【解析】【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诗人以形象的

51、比喻描述骄阳似火”错误,“晴空又似骄阳起”的意思是“晴空中又像要出骄阳”,并不是比喻。故选C。16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主旨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题目、注释、背景等全面解读,要仔细寻找能表露作者情感的词语,或者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等,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由“人死多因饥后疫,秧焦争值北来风”,描写旱灾后百姓因饥饿而死,并且引发了疫病,大地上的植物被太阳烤焦,诗人的的内心无比焦急,骄阳似火,谁能承受住这样的灾难呢?诗人内心充满了担忧之情。“甘雨连望虽未洽,莳田渐喜泽边农”,大雨虽未下遍大地,但是也给百姓带来了希望,大雨润泽了农作物,百姓丰收有望,此时诗人的内心也感到宽慰。17于嗟女兮 无与士

52、耽 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嗟、耽、鉴。【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

53、”,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18B19原文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生动形象;采用数字说明,表达准确具体。20纷纷出台禁用滴滴涕的法规;比许多药品甚至咖啡还小。【解析】【分析】18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高考中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不考概念,而是考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手法进行判定、评价以及运用的能力。“杀人比希特勒还多”这是引用,用来说明禁

54、用滴滴涕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怎样用理性来权衡利弊并把握平衡”,设问,引发人们对之一问题的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利用滴滴涕杀灭蚊子来防治疟疾,20年中挽救了5亿多生命”“禁用滴滴涕的一个显著后果是,已被遏制的疟疾卷土重来,导致每年至少100万人死亡并造成贫穷国家经济崩溃”运用对比,说明禁用滴滴涕的危害。故选B。19本题考查考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和词语运用的角度两方面来分析,修辞上一般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使句子更生动具体,词语运用上可以主要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或一些带感情的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本题原文采用拟人手法,赋予疟疾以人格,“卷土重来”说明的疟

55、疾因为滴滴涕的禁用而再次席卷的严重后果,表达形象生动;原文“每年至少100万人”,列数字,具体,准确的说明了疟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说服力强。20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本题中,第一空,结合上文“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揭露滴滴涕对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的危害,引起强烈反响”可知,各国应该据此出台各种禁用滴滴涕的法规,故此处填写“纷纷出台禁用滴滴涕的法规”;根据“但许多研究者指出,几十年来几十亿人暴露在大剂量的滴滴涕中,从无一例中毒记录”分析,滴滴涕的毒副作用很小,故此处可填写“比

56、许多药品甚至咖啡还小”。21“生态环境的好坏”改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防治”后加上“攻坚战”或“这个战役”。“提高”改为“增强”。“不能”后加“以”。【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本题中,第句,搭配不当。“生态环境的好坏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两面对一面。应把“生态环境的好坏”改为“良好

57、的生态环境”。第句,成分残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缺宾语,应在“防治”后加上“攻坚战”或“这个战役”。第句,搭配不当。“提高”不能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搭配,应把“提高”改为“增强”。第句,成分残缺。应在“不能”后加“以”。22此标志由母亲、婴儿、婴儿车组成。这些图形又巧妙地构成一个爱心。整个图形表达出一位母亲正要抱起婴儿车里的孩子。象征着天下丢失孩子的母亲都能找回自己的宝贝。得到家庭的关爱与温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徽标类图文转换题,考生要注意掌握解题方法: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说明(介绍)画面要分

58、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本题写构图要素和寓意时,要紧扣“宝贝回家”“寻子网站的标志”这一信息去分析,要仔细观察徽标中左边部分的母亲形象,联想其动作和情感,才更容易对右半部分的“婴儿”“婴儿车”图案有所感悟,否则容易答题出现偏差。【点睛】在语言运用类题目中,徽标题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和难点,很多同学由于缺少相应的规范训练或者还没有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导致丢分严重。其实,徽标或会标往往体现了地域文化色彩和行业色彩,抓住图标所要表达的主题(主要是什么地域什么行业) 进行联想想象,就抓住了解题的关键。2

59、3例文:与困难作斗争当我碰上了叫人头昏脑涨的难题时,当生活中遇上了棘手的困难而被阻滞时,我是哭着,闹着,连连叫苦?还是坦然面对,积极寻求解决它的最佳办法呢?两者间,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曾有这么一首顺口溜: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也让人不由得想起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啊,困难是通往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但,哪个成功的人士不是从困难中挺着腰杆过来的?决不畏惧,勇敢面对,这,就是我对待困难的坚持不渝的态度。 记得有一次,老师发下了一张练习卷给同学们。老师并不要求全部要完成,但要尽自己的努力想每一题。晚上,我做好了其余的作业,只剩下卷。这时,才九点半。看着一道道似

60、乎都十分深奥的难题,我知道:自己不仅在练习,更是与困难进行一场激烈的角逐。开始的几道题都比较简单,只需在纸上画图,一切的疑难都迎刃而解。但随着由浅入深的出题规律,最后一道题,我略略一看题目,头发都麻了,这是我的薄弱环节路程问题。我凝视着题目,静思默想,我在纸上又重新开始了演算,但,困难绝不是这么容易屈服的。这时,一股倦意涌遍了我的全身,我下意识地看看时间。哟,已经十一点了!这时,妈妈走进来,催促我:“还不快去睡觉!题宁可不做也要有充足的睡眠啊”妈妈没完没了的唠叨有点令我动心,我真想扔下笔一走了之,可心想:“我还要继续想下去吗?倒不如明天听老师评讲再弄明白也一个样,何苦这样费劲呢?”但理智控制了

61、我:“这是我一贯的作风吗?困难真的这么容易挡住我前进的步伐吗?不!我决不能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翻阅到一条例题,认真看了书上的分析与解答!我茅塞顿开,我欣喜若狂,充满成就感地把正确列式写在卷上。我又一次亲身体验并证明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条真理。 克服一次困难,向前迈进一步;战胜一回挫折,增长一分坚韧。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我绝不抱怨,而是无所畏惧,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无论结果输还是赢,我都无怨无悔 只有勇于面对困难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解析】【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写作前,首先要理解材料中几句话的内涵:点明人活着就要奋斗抗争;点明人要在不断的斗争过程中掌握本领,

62、愈挫愈勇,不断向前;表达了胜利的信心和展望未来的豪情;点明在拼搏斗争过程中要不畏艰难;点明斗争中会有失败,有胜利;点明在斗争中站位高远,态度从容。这些句子综合起来大都与斗争有关,考生可以依据自己所学知识有感而发,写一篇表达心声的文章。立意:斗争与实现梦想;斗争必须具备的素质;斗争过程曲折性;斗争和理性态度;斗争与合作共赢;单打独斗与群策群力。素材:1.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

63、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88年,霍金获得沃尔夫物理奖。着名的超级畅销书时间简史就是在霍金坐在轮椅上完成的。黑洞神秘的面纱和宇宙难以想象的运行规律在霍金聪明的大脑前缴械投降了。能做出如此伟大的成就,来自对科学的直觉固然不可缺少,但霍金对科学执着的态度和对命运勇于说不的精神更不可少。能把霍金禁锢在轮椅上的“卢伽雷氏症”无法阻挡霍金向宇宙前进的脚步,身体的缺陷在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面前烟消云散。学习霍金勇于说不,我们得到了与命运斗争的勇气。2.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

64、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吴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

65、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3.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

66、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4.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

67、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

68、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结构层次:与困难作斗争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文章开端用选择问句的形式,提出对待困难的两种方法,并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自己会选择与困难作斗争。然后文章讲述了“我”与一道难题“战斗”的过程,其中写得最精彩的部分是心理描写,把自己的疑惑、懈怠、反思、奋进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自己最后战胜难题的事件,作者得出了自己的感悟:只有勇于面对困难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文章中心突出,描写细腻,美中不足的是,选材有些落入窠臼,可从选材上多下功夫。【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和条件关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