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任安书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教学内容:分析朗读第4.5.6段,理解司马迁“以生践志”的决心,感受他所受耻辱时痛苦愤懑的内心世界,继续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和句法。教学设计:一、分析课文(四)1、教师范读第4段2、学生齐读第4段3、词句(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2解释加点的词语3这段话
2、引用典故,采用铺排的手法,实际上构成了八个叠句的对仗,两两各自对偶,这样的语言不仅使文章显得冗长,更使读者欲悲欲叹,扼腕切齿。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言,有力地加强了文章感情的抒发和文气的表达,令人激荡不已。4.研读第4段,讨论作者列举古代一些“倜傥非常之人”的事例,同他表达的生死观、价值观是一种怎样的联系。投影:报任少卿书和太史公自序历数古来的大著作,指出有的是坐了牢写的,有的是贬了官写的,有的是落了难写的,有的是身体残废后写的;一句话,都是遭贫困、疾病,甚至刑罚磨折的倒霉人的产物。他把周易打头,诗三百篇收梢,总结说:“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还补充一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司马迁的遭遇同先贤们有
3、相似之处,要以他们为榜样,顽强地活,发愤著书,完成史记-不死节,择生,是为了完成未竟的事业。换言之,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选择了生。三分析课文(五)1、教师范读第5段2、学生齐读第5段3(史记)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4解释加点的词语5这段话介绍了史记的体例和宗旨,再次强调自己忍辱负重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史记。这里虽然有成书之后的希望,但更多的是给人无限的苍凉和感慨。6.
4、研读第5段,(1)找出表明司马迁价值观的句子;(2)说出“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一句话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草创未就岂有悔哉?”他选择腐刑,隐忍而活的目的就是要完成史记,为此他“就极刑而无愠色”,“虽被万戮,岂有悔哉”。最后一句话传达出的信息:司马迁的选择对于自己是痛苦的,因为这种选择实在是一种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为世俗所误解,所鄙视,即便是智者,也难理解。他要顶着世俗的巨大的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择生比择死更需要勇气,更是刚毅坚强的表现。读出了这些内容,我们就更能理解第6段他表达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与内心所受到的折磨。7.第4、5两段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
5、样写?明确:第4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5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4段的人物是第5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8.思路分析归纳:这部分,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
6、为了完成史记。实现了我人生的最大价值。可分为两层。第4段,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以舒其愤”的例子来勉励自己。第5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作者说他是学习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问题探讨三:忍辱活着,并不容易,要忍受肉体的痛苦、人格的屈辱、灵魂的煎熬,没有精神上的支撑是不行的。司马迁活着的精神支柱是什么?明确:以古代仁人志士受辱著述自勉(这是榜样给予的
7、力量),完成著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目标带来的动力)。这个问题涉及的是选择之后的人生之路。9.熟读并背诵第4段六分析课文(六)朗读第6段:这是书信的结尾。1.学生齐读本段2.主要词句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虽累百世,垢弥甚耳!重为乡党所戮笑身为闺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邢?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3.再读本段,体会作者的情感4.思路分析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
8、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文章的最后,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找出最表现这种心情的句子)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通其狂惑。5.第6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最后与开头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
9、推贤进士”的苦衷。问题探讨四:你怎么体会司马迁在选择活下去的过程中,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其一,士人的荣辱观。司马迁深知,作为士人来讲,一方面要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己身的时候,要决计自杀,以死保全士节。其二,史马迁的生死观。文中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他对生死的看法,从这一点来看,司马迁认为自己现在庸碌无为,微不足道,死了也是“轻于鸿毛”。人总归是要死的,肉体总是要消亡的,如果一个人能因自己的事业功勋而被世人记住,永垂不朽,这样的一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死了,就是“重于泰山”。司马迁所追求的就是这一点。古人讲“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
10、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叔孙豹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死了,一了百了,活着,则要背负着巨大的耻辱,忍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煎熬。这种痛苦在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可以看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这个问题涉及的是选择所反映的心理冲突和文化意义。七、课堂总结:阅读此文,我们对司马迁择生践志,创作史记的心路历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这样说,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历程是“悲壮”的,他以一介布衣的身份,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为中华民族撰写了第一部大型的纪传体通史,实现了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他的“择生”令人敬重。他“择生”的思考令我们深思。司马迁忍辱
11、奋斗的精神,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至今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因为没有人能承诺我们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保证我们一生波澜不兴,倘若有一天我们在命运的急转弯处突遭风刀霜剑,突遇毒蛇猛兽,我们能否像司马迁那样忍辱奋斗,愈挫愈勇,即使匍匐在地,也依然坚韧地爬行呢?司马迁不仅留给了中华民族一部史记,更用自身的经历和对于生死、人生价值的思考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曾说过:“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意的境遇中编写的。看来,人受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当然这是指那些有才气,又有志向的人说的。没有这两条,不是消沉,便是胡来,甚至去自杀,那便另当别论。”(参见毛泽东的晚年生活)从这个角度上说,司马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值得我们学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不惧怕死,但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也可以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隐忍顽强地活。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重于泰山的死与坚忍刚毅的活同样是杰出的。延伸探究思考:你从课文里读出了司马迁的那些精神品质? 备课札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