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2034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推荐》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考点一:两极世界的形成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34,4分)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可知关于对印第安人的援助态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意识形态的对抗,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体制的运行机制,A选项排除。材料与重塑国家精神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与国家对

2、经济的干预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意识形态的对抗影响美国政府的政策,D选项排除。2(2019年天津卷,1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这反映美国A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B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C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D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为了适应美国政府关于军备的特殊订单,美国大小企业都在合同方式上作了与之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国家政策与公司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故选A。军备竞赛只是冷战政策实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可能是

3、美国的根本国策,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就业的相关数据,只是提到了大小公司合同方式上的改变,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军备竞赛会引发的消极影响,只是在陈述一段事实,排除D。1(2018年北京卷,22,4分)读下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原因的是A“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B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C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马歇尔计划”并非从欧洲吸引援助,而是美国给欧洲提供援助,排除A。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一次对抗,危机仅持续了13

4、天,不可能给美国的财政造成赤字,排除B。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是在1969年,而图表截止时间是1968年,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正值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军费开支庞大,给美国造成财政赤字,故选D。【点睛】美国经济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直至整个70年代,进入一个长期停滞的阶段。部分学者指出,越战是导致美国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困境的重要因素,或至少应负部分责任。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国防支出所占的比重急剧上升,在60年代末,占到了整个国防开支的1/3左右。通货膨胀是在越南战争开始时发生的,并在70年代以后成为困扰美国经济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多数学者指出不断增长的军事开支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

5、胀。2(2018年天津卷,14,19分,节选)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落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1)概括材料中“修昔底德

6、陷阱”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材料二 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其结果。材料三 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

7、,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3)指出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心态,并分析其原因。比较材料二、三所涉及的对抗,其方式有何不同?(4)综上,你认为大国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答案】(1)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原有霸主的恐惧,双方矛盾加剧,引发战争。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达:希波战争使国力进一步强盛。(2)德国完成统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要求重新瓜分供界,大力发展军力,组建三国同盟。英国扩军备战,调整大国关系,形成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3)视苏联为对手,谋求领

8、导世界。二战后美苏同盟基础消失: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冲突;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英德竞争最终走向战争,美苏对抗选择冷战。(4)答案示例:“修昔底德陷阱”论是后人的引申,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除了对抗,还可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防止战略误判。【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大战与世界战争格局的演变。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需要紧扣材料一中“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等信息分析归纳。第二小问,可以从雅典民主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等角度分析归纳。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知识

9、运用与理解分析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回顾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德国统一,势力增强,大力发展军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威胁到了英国的利益,据此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可以回顾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如英国扩军备战,调整与法国、俄国的关系,组成三国协约,最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心态可根据“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分析即可;原因可从美苏同盟基础消失、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冲突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二的最终结果是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三是冷战,据此回答即可。第(4)问,属于开放性设问,旨

10、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能力,可以从国际合作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2017年天津卷,11,4分)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两极格局的瓦解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全球化进程加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题干史料“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可知战后世界格局的

11、影响依然存在,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题干时间是1990年9月,排除;C项错误,德国统一时间是1990年10月,排除;D项题干未谈到,排除。故选A。2(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34,4分)图4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斯大林格勒是俄罗斯城市名,1925年前叫察里津,斯大林上台后1925年改名为斯大林格勒,而十月革命后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是在1920年,排除A;举世瞩目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期间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

12、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根据“又是斯大林格勒”,可见这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是在二战之前,排除B;二战中苏联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的破坏,第三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排除C;遏制政策应该是指二战后西方国家在冷战中遏制苏联,但是图片中“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说明战后苏联经济逐渐恢复发展,故D项正确。【名师点睛】本题有一定难度,但是学生可以巧用排除法,如苏俄与苏联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可排除A;题干中没有体现二战,而且二战属于选修内容,按理不可能是答案,可排除C;“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可说明“实现工业化”的说法以偏概全,因为工业化实现毕竟还需要一个过程,可排除B。3(2017年北

13、京卷,22,4分)图10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1处应填写A罗斯福新政 B“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 D欧洲煤钢联营【答案】C【解析】罗斯福新政在1933年,“铁幕”演说在1946年,欧洲煤钢联营是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联合其他的西欧国家的煤钢企业,建立的一个超国家的行业联合体。根据题目的“1949年美国报纸”以及图片中的美国拉着欧洲“自立”前进可知,漫画寓意美国援助欧洲,最符合的马歇尔计划。C正确。考点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2019年北京卷,23,4分)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

14、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答案】C【解析】日本成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美国为了减少日本对自己的威胁,对日本经济进行了粗暴干涉,因此可以说明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故选C项;此时处于两极格局对峙时期,故排除A项;题意主要反映了美国对日本经济的干涉,没有体现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故排除B项;“开始建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2(2019年江苏卷,13,3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

15、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政治格局是多极化趋势出现,因此中美关系缓和的世界环境是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C选项符合题意。中美重返联合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对峙的格局,不能说改变,A选项排除。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基本矛盾基本消除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虽然处于美苏两极对峙时期,但是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强,D选项排除。3(20

16、19年海南卷,20,2分)20世纪5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1%,60年代为105%。日本经济的发展A强化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B奠定了日本民主改革的基础C推动了发达国家经济格局的改变 D促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答案】C【解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促使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改变了二战后初期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故本题选C。日本经济的崛起,推动着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出现和发展,故A项错误;B项因果倒置,排除;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1989年建立的,与题干关系不大,排除D项。1(2018年北京卷,23,4分)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

17、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时间上与1956年相隔太远,且印度、埃及、南斯拉夫都不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努力之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等国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召开,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与材料中的“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

18、的国家集团”相符,故B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排除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成立于1945年,排除D。故选B。【点睛】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9月,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的成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的新开端,在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维护成员国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3

19、5,4分)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答案】A【解析】图中数据变化说明联合国成员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量剧增,认真观察图中变化可知,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非洲国家数量增多,即第三世界壮大,故A项正确;欧共体成员增加和联合国成员国增加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和世界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且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3(2018年江苏卷,19,3分)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

20、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答案】D【解析】材料数据说明,欧共体成立后大大冲击了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地位,由此可知,欧共体的发展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故A项错误;此时的世界格局是美苏主导的,故B项错误;欧共体的发展会激化西欧与美国的矛盾,故C项错误。4(2018年11月浙江选考,25,2分)

21、下图是一幅描绘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漫画。结合所学,推断当时的日本A经济上开始超越美国B凯恩斯主义左右了产业变革C形成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D谋求与周边国家建立密切的经济关系【答案】D【解析】图中的信息是日本带着美元进到房间,房间里面有韩国、泰国等,而美国此时带着钱离开了,说明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谋求与周边国家建立密切的经济关系,同时也想借此扩大其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故D项正确;日本在经济上没有超越美国,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凯恩斯主义,且90年代并不流行凯恩斯主义,B项错误;日本在90年代前已经就形成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且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5(2018年11月浙江选考,25,

22、2分)下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下图,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ABCD【答案】A【解析】由地图中的区域变化可知,这一组织是欧洲共同体,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表现,其演进也等于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选A;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是欧共体出现的背景,欧共体到欧盟的演进体现的是欧洲从经济合作为主到经济政治合作的转变,故应排除含有的选项。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35,4分)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

23、、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结合所学知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即使西方国家也不得不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加强合作,可见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而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关贸总协定就已经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排除B;题干中并没有提到

24、非洲国家,排除C;七国集团是一个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而且发展到二十国集团,相关国家分布在多个大洲,可见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排除D;故A项正确。2(2017年海南卷,20,2分)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答案】A【解析】在两极对峙时期,法国与中国建交,法国总统访问苏联并发表联合声明,这些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A正确;“欧洲一体

25、化向纵深发展”指的是欧盟的成立,故B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是在两极格局解体后,故C错误;外交政策的变化是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法国改善与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是出于本国国家利益的需求,不可能改变战略目标和价值取向,故D错误。考点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2019年4月浙江选考,25,2分)有学者认为,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是一种实用的而非意识形态的事业,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这个条约旨在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C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D建立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联合的第一步是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标

26、志着法德和解。根据材料“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可判断出是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C选项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属于美国复兴欧洲计划,主要目的是了防止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张,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A选项排除。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属于欧洲联合的第二步,B选项排除。欧盟具有政治和经济组织的双重性质,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2(2019年江苏卷,20,3分) “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A传统文化的价值B文化理念的趋同C商业的文化功能D外来文化的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

27、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可知作者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A选项符合题意。文化理念的趋同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材料与商业的文化功能无关,C选项排除。重视外来文化的影响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1(2018年天津卷,10,4分)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动工。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C恢复世界银行席位D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C【名师点晴】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两大金融机构之一,主

28、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与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是世界银行的创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世界银行的席位长期为台湾当局所占据,1980年5月,中国在世界银行合法席位得到恢复。2(2018年江苏卷,20,3分)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全球化使“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

29、程度”,同时“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可知,该学者客观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批判反全球化的信息,故B项错误;C项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错误;该学者没有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故D项错误。3(2018年11月浙江选考,24,2分)有外国学者认为,全球化的过程,并非一直是由经济主导,政治、文化因素有时也扮演主导角色。适应着亚太地区的发展要求,在承认多样化的前提下,APEC以其特有的组成方式问世。这种“组成方式”遵循的原则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加强合作、平衡收支安全先行、相互依存协商一致、自主自愿ABCD【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APEC是亚太

30、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其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具有开放性、自愿性、松散性的特点,故正确,选择B项;加强合作、平衡收支、安全先行、相互依存与APEC的原则不符,故排除ACD三项。4(2018年4月浙江选考,24,2分)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大事年表1947年关贸总协定建立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1995年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

31、织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答案】B【解析】表格中的区域经济化组织有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组织形式是多样的,故A表达正确;世贸组织是涵盖全球的贸易自由化组织,故它不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必然归宿,故B符合题意,所以选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在贸易方面的表现,故C符合史实;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故D也是符合题意的。5(2018

32、年海南卷,23,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表2 20世纪自由贸易的发展演变时间事件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其中包括取消一切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计划均等。1941年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宣布所有国家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贸易。后该原则被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确认。19461948年美国向联合国提议,成立一个以自由贸易为原则的国际贸易组织。23个国家参加的关贸总协定生效,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其宗旨和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一致。 据金卫星从“门户开放”到世界贸易组织(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33、二战后美国提议创建国际贸易组织的目的。(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贸易在20世纪的发展趋势和作用。(11分)【答案】(1)目的:避免重蹈经济危机的覆辙,促进本(美)国经济的发展(2分);确立美国贸易主导权(2分)。(2)趋势:从少数国家提倡到大多数国家接受(3分);从原则理念发展到制度体系或者制度化或者法制化或者规范化或者体系化(任答一个3分)。作用: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化(任答两点3分);促进各国经济增长。(2分)【解析】(1)二战后美国提议创建国际贸易组织的目的,据材料“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及所学知识,可得出目的是避免1

34、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贸易战的覆辙,促进本(美)国经济的发展;据所学知识,二战后美国利用经济的优势地位,确立美国贸易主导权,为其商品更畅通的进入世界市场。(2)第一小问,据材料威尔逊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中提出自由贸易原则理念,但没有被采纳,到大西洋宪章自由贸易原则“被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确认”,“23个国家参加的关贸总协定生效”,再到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可得出自由贸易原则从少数国家提倡到大多数国家接受;据材料威尔逊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可得出提出自由贸易原则理念,据材料关贸总协定建立,可得出世界贸易体系化、制度化,据材料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可得出世界贸易规范化、法制化。第二小问,

35、据材料“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可得出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化,同时也促进各国经济增长。1(2017年江苏卷,19,3分)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答案】B【解析】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不因为抵制为消失,当前的全球化实质上主要是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政治不可能实现全球化,故B项正确。A项说

36、法错误;全球化在政治领域很难实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刻意彰显全球化的经济含义,故D项错误。2(2017年11月浙江选考,25,2分)全球化时代对全球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重道远。下列项中不属于全球治理的问题是A环境污染 B民族文化 C能源危机 D粮食短缺【答案】B【解析】环境问题是全球治理的问题,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民族文化是世界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是需要保护的,不是需要治理的,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能源危机是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粮食短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3(2017年4月浙江选考,25,2分)下图漫画

37、所反映的是A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B从关贸总协定走向WTOC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D中国从“复关”到“入世”【答案】B【解析】从欧共体到欧盟与乌拉圭回合谈判无关,故A项错误;1986年开始进行乌拉圭回合谈判,使关贸总协定走向WTO,故B项正确;从两级格局走向多极化与苏联解体有关,故C项错误;乌拉圭回合谈判是关贸总协定的成员国之间的谈判,中国没有参加,故D项错误。4(2017年4月浙江选考,32,5分,节选)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势头有了迅猛发展。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发表茂物宣言,确定发达成员不晚于2010年,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1996年,

38、在各成员提交的计划中,澳大利亚承诺到2000年关税总水平分阶段降低到05%,2004年,该国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降至425%;中国承诺到2000年以前简单平均关税率降到大致15%,到2004年,中国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已降到104%。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助推了亚洲国家的经济活力。据区域经济组织研究等整理(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太经合组织运行方式的特点。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亚洲国家合作发展的有益经验。(5分)【答案】(2)特点:灵活性或渐进性;自主自愿。经验: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原则;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尊重国家差异,循序渐进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共同发展。【解析】第一小问由材料中各国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时间及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关税税率来看,亚太经合组织对其内部不同成员的要求具有灵活性和渐进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具有自主自愿性。 第二小问考查亚洲国家合作发展的有益经验。换一个便于理解的设问就是:指出亚洲国家合作发展对你的启示(积极方面)。在亚太经合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应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同时亚太经合组织也尊重国家差异,实施循序渐进的发展的理念;在发展中,加强合作,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