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圈和水循环教案(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时】第2课时【课标】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过程与方法 自学水循环概念;结合视频及阅读总结水循环的环节;微课视频水循环学习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动手画出水循环示意图并总结水循环的类型;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自学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教学
2、重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学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微课视频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动手作图法、分析总结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观察用湿抹布擦过的黑板上的水的变化,思考黑板上的水到哪里去了?【概念阅读】学生阅读课本找到水循环的概念并大声朗读出来。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在 大气圈 、 水圈 、 岩石圈 、 生物圈 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小水滴旅行记,结合导学案文字内容总结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经历的过程?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喜欢到处旅行。这天,我和伙伴们正在海面嬉戏。在阳光
3、的照耀下,不知不觉的身体变轻了,终于和其他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上了高空。( )哇!新的旅行开始了,我跨过大海,又越过高山,( )不断有新的朋友加入了我们的行列,看:它们来自江河湖沼、森林草地,啊,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我的身子也越来越重,终于有一天我再也飞不起来了,于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从天空中降落下来,( )有的飘进了江河湖泊,有的却钻进了森林草丛,有的钻进了泥土地下( )终于我们又汇聚到了一起,欢快的奔流,回到了大海妈妈的怀抱。( ) 【归纳总结】水循环环节包括: 蒸发 水汽输送 大气降水 径流 【活动一:动手作图】1.观看水循环微课视频,学生代表到黑板绘制水循环示意图。2.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
4、绘制的水循环示意图,总结水循环类型,并完成导学案。【活动二:活学活用】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展示讨论结果。(1)著名诗人李白有一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话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来看合理吗? (2)塔里木河、未登陆的台风、洪水入海分别体现了水循环的哪个类型? 【活动三:创新研究】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观看视频北京市海绵城市的建设,通过视频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通过发挥城市绿地、水系等吸纳、蓄渗和缓释雨水的作用,缓解城市内涝,合理利
5、用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1)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城市水体污染 B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增强城市抗旱能力 D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2)对雨水调蓄起主要作用的城市“海绵体”是( )A. 雨水花园、渗水路面 B.下凹式道路绿化带 C. 湖泊、湿地、坑塘等 D.砂土质渗水蓄水层(3)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淡水不足 雨季内涝 用地紧张 热岛效应A. B.C. D.【活动四:链接高考】分小组讨论,学生代表解析答案,教师点拨。(2015课标全国)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
6、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方法指导】教师对学生代表解析点拨并进行方法指导。信息提取 (1)题干信息:“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说明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地表径流、下渗”等环节的影响。 (2)图表信息: 【活动五:讨论总结】根据创新探究和链接高考,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总结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 维持全球水的 。2. 是地球上最活跃的 和 过程之一。 3. 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 不断塑造 。【课堂小结】【情感升华】观看视频也许我们不知道,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作业布置】完成本节配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