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名师知识点总结专练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1412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名师知识点总结专练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名师知识点总结专练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名师知识点总结专练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名师知识点总结专练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名师知识点总结专练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名师知识点总结专练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名师知识点总结专练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名师知识点总结专练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名师知识点总结专练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名师知识点总结专练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一、选择题1.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B.大革命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D.文革时期2.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A.“百家争鸣”的方针B.“

2、百花齐放”的主张C.“文化革命”的观点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3.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4.2009年9月20日晚,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创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场公演。复兴之路共有5个大板块,其中反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情景的板块应是( )A.山河祭B.热血赋C.创业图D.大潮曲5.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

3、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有教无类”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三个面向”思想

4、发展希望工程A.B.C.D.7.刘少奇在1964年指出:“在农村里面办半农半读的学校,在工厂里面办半工半读的学校。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读书,或者一个星期做工,一个星期读书。”1986年,我国制定义务教育法,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说明了( )A.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B.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D.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

5、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有教无类”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三个面向”思想发展希望工程A.B.C.D.9.1958年,79岁的马寅初因为新人口论遭到批判,这篇充满科学论断与调查研究的文章被一些批判者说成是政治阴谋,计划生育被指责为让中国断子绝孙,学术的正常表达变得异常艰难。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波及B.“双百”方针贯彻受干扰C.国民素质低忧患意识不强D.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10.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用极大力气模仿苏联教育制度。这种模式强调训练实用科目中的科学人员,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于是中共改组了基督教会大学和国立大学的文

6、理科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这种教育变革说明新中国( )A.完全抛弃了旧中国的教育基础 B.为建设工业国家培养人才C.教育重视文理科系统均衡发展 D.教育全盘照搬了苏联教育11.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A.“载人航天工程” B.“双百”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 D.“三个面向”方针12.邓小平曾

7、说过:“如果60年代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对材料的不正确理解是( )A.科技发展能提高国家国际地位 B.当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C.科技实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 D.科技发展推动民族振兴13.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30多年,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下列各项能为温总理的讲话提供佐证的是(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2号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A.

8、B.C. D. 14.北京时间2011年7月21日、26日、28日、30日、8月1日,位于东太平洋的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完成了五次下潜试验。其中,第三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这说明(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C.深海探测技术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二、非选择题15.教育的发展,展示着社会的律动,也深受社会发展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思想变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北宋时,私人讲学

9、的书院兴起。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1)北宋时,书院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朱熹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材料二明代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先后主盟东林书院,聚众讲学。在讲习之余,他们还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指陈时弊,锐意图新;主张志在世道,躬行实践,反对空发议论,脱离实际。书院内顾宪成撰写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影响深远。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纳书院于官学的轨道,将自由讲学改成时文(八股文)训练,与官学一样,完全成了科

10、举的附庸,完全改变了书院传经讲学的初衷。(2)据材料二,明清时期书院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材料三京师同文馆和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3)据材料三,洋务运动时期我国教育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材料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要为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作人才。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4)据材料四。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列举史实说明这一决定的实施情况。材料五科学巨匠牛顿

11、说,他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法国化学家利希腾贝格说过:“一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懂化学。”(5)关于在中学阶段积累知识和培养创造力两者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有人认为前者更重要,有人认为后者更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材料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材料三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

12、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1970年4月25日讯材料四“嫦娥二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它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首次使用X频段测控,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这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将为今后的“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奠定基础。从地面迈向天空,再迈向太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新华网北京2010年10月1日电“嫦娥二号”: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阶梯(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两位

13、作者所属的诗词流派。(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这次卫星发射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从卫星的运行轨迹上看,这两种卫星有哪些大的区别?(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对天体(或月亮)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答案1.C2.A 3.A4.C5.C6.C7.D8.C9.D10.B11.C12.B13.C 14.B15.(1)原因:北宋重文轻武;私人讲学传统的影响。 目标:培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2)倡导经世致用,有浓郁的爱国意识;政府加强了对书院的干预,趋向应试功名。 (3)创办新式学堂,培养各种

14、实用人才;留学教育,开近代教育先河。 (4)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实施“211工程”计划;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5)积累知识更重要:知识越多,越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创造。 创造力更重要:传统知识知之太多,会阻碍思维的灵活性;信息时代,创造力生发知识。 两者同等重要:积累知识是基础,关键是在融通知识的基础上创造。16.(1)李白浪漫主义;苏轼豪放派。(2)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3)“东方红一号”是地球卫星,“嫦娥二号”是绕月卫星(

15、或:“东方红一号”是围绕人类自身所处天体运行,“嫦娥二号”主要是绕着另外一个天体运行)。(4)由想象到近距离探测。【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现代科技成就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需要对文学常识有一定的掌握。材料一是李白的诗作,选自静夜思和月下独酌,材料二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位作者分别属于浪漫主义和豪放派。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注意1970年正值中国的“文革”时期,“影响”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第(3)问,根据材料三、四分析,卫星的运动轨迹分别是地球卫星、绕月卫星。第(4)问,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对天体的认识经历了由想象到实际探测。w.w.w.k.s.5.u.c.o.m-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